傅世能
肘管综合征(CTS),又称“迟发性尺神经炎”,其发病率仅次于腕管综合征.1878年Panas首先报道本病,1958年Feindel和Stratford将此病命名为“肘管综合征”,之后人们对此病的研究和探讨从未间断,至今仍存在诸多争论.1 相关解剖尺神经发自臂丛神经内侧束,由颈C8和T1神经纤维组成,向下走行于内侧肌间隔的前方和肱三头肌的内侧,继而向下进入肘管,再穿尺侧腕屈肌两头之间至前臂掌面内侧,继之行于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之间,在腕部经过Guyon管至手部,在手部发出感觉支及运动支.CTS是指尺神经在上臂经过肘管时受压而引起的症状.常见的压迫点有:Struthers弓形组织、内侧肌间隔处、肱骨内上髁处、肘管、穿出尺侧腕屈肌处,其中以Struthers弓形组织处为常见,而内侧肌间隔处是移位后尺神经常见的压迫点.尺神经外在血供:主要有尺侧上副动脉、尺侧返动脉后支及尺侧下副动脉.
作者:李孝生;常文凯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对腹腔镜在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治疗中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 资料选自2010年3月-2012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80例,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研究组行腹腔镜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治疗,对照组行开腹穿孔修补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后肠蠕动的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所有患者均痊愈(100%),并发症发生率为5%,对照组术后的痊愈率为80%,并发症发生率为35%,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用于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治疗中,能准确明确穿孔的位置和大小,并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恢复较快、并发症较少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冯安心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应用针对性心理干预模式,对出现产后抑郁症的高危产妇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抽取44例出现产后抑郁症的高危产妇,将其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和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而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后抑郁症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前后SAS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针对性心理干预模式对出现产后抑郁症的高危产妇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王建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对经皮气管切开的不同时机对危重症患者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拟行机械通气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观察组在机械通气后3d内展开经皮气管切开术,对照组在机械通气10d后展开经皮气管切开术,对比两组患者脱机时间、28 d时脱概率、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及ICU转出率.结果 观察组脱机时间与ICU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成功脱概率、ICU转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危重症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时,早期经皮气管切开可促使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降低,缩短患者脱机时间,可有效改善危重症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何亚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5岁,主因“右下腹痛20 d”人院,既往21年前曾行胆总管结石手术,入院查体:T 36.4℃,P 76次/min,R18次/min,BP 140/100 mmHg,神志清楚,营养中等,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查体未见异常,腹平软,无胃肠型及蠕动波,右下腹麦氏点有压痛及反跳痛,无肌紧张,肝、脾肋下未扪及,肝、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3次/min;肛门及生殖器未查.血常规:白细胞9.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2%;腹部彩超提示阑尾周围脓肿.入院诊断:阑尾周围脓肿.完善术前检查后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剖腹探查术中探查右下腹可见一约4 cm×5 cm包块,包膜部分完整,外周坏死,包绕阑尾,阑尾坏死,结扎阑尾根部及肿物周围血管,仔细分离肿物,完整切除包块;术后搬动患者过程中发现右侧隐睾,术后病理提示为精原细胞瘤(睾丸来源);术后10d拆线,给予顺铂+依托泊苷化疗1个疗程,康复出院,切口愈合Ⅱ/甲.
作者:于涛;李奎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商品名欣母沛)应用于剖宫产产后出血防治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2012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进行抽样,对34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研究,将34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7例.对照组17例患者采用缩宫素疗法治疗,观察组17例患者在采用缩宫素疗法之后进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综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24 h内的出血情况.结果 对照组在进行缩宫素治疗之后,产后2h出血量、24 h出血量与观察组在进行缩宫素治疗后,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综合治疗产后2h出血量、24 h出血量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用于剖宫产产后出血防止有着显著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蔡喜颖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成人肠套叠的多层螺旋CT直接征象及应用价值.方法 在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所有肠套叠患者中随机选择38例进行研究,均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进行临床检查,观察患者的直接征象.结果 直接征象主要有彗星尾征和靶环征,以及血管卷入征和脂肪征.其中,血管卷入征20例,靶环征或彗星尾征34例,脂肪征28例.结论 利用多层螺旋CT对成人肠套叠患者进行检查,可以较为清晰的观察到各种直接征象,并较为全面的了解到患者的相关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雷苑麟;刘红艳;黄奕状;曾少华;陈建初;卢俊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探讨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旨在为临床准确诊断有效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46例为研究组,对照组选择46例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单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和心电图检测情况,并总结治疗经验.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表现心绞痛、呼吸困难、心肌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心电图结果显示研究组电轴左偏、缺血性ST-T异常、陈旧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掌握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呼吸困难、缺血性ST-T异常等临床特点,对于疾病早期诊断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德勇;黎晓强;罗春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肝素联合血液制品治疗新生儿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治疗78例新生儿DIC,根据临床表现及血生化结果,输注血液制品,并联用小剂量肝素(每次6U/kg,皮下注射,2次/d)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后的临床疗效、DIC完全纠正的时间、凝血功能及血小板指标变化等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78例DIC患儿的治愈率高达88.5% (69/78),DIC完全纠正时间为(6.4±1.2)d;治疗后,DIC患儿凝血功能及血小板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儿使用小剂量肝素过程中,无继发性加重出血的不良反应.结论 小剂量肝素联合血液制品治疗新生儿DIC的方法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丁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颅内外血管狭窄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TIA患者,采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颅内血管,双功能彩色多普勒(CDFI)检测颅外血管,对比血管狭窄的发生率.结果 病灶侧颅内外血管无或轻度狭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病灶对侧组,而Ⅲ级狭窄均显著高于病灶对侧组,低回声斑块和不均质回声斑块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病灶对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IA与颅内外血管狭窄和颈动脉低回声及不均质回声斑块有关.
作者:李冰华;李方明;黎冠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2013年6月收治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446例,回顾性分析患儿临床资料及相应治疗措施.结果 在446例患儿中有90例出现肺外并发症,占20.18%;常见受累系统为消化系统与心血管系统.经红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后,患者治愈率为95.56%.结论 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常会诱导肺外并发症发生,其中首发症状为肺外表现,且常有漏诊或误诊现象.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病症临床治疗中,红霉素与阿奇霉素疗效确切.
作者:吴宗跃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IDH1、ERCC1和MGMT在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84例胶质瘤IDH1、ERCC1和MGMT的表达.结果 IDH1和ERCC1在胶质瘤细胞中表达随病理级别增加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DH1在胶质瘤样本中的表达分别与ERCC1和MGMT有相关性,而ERCC1和MGMT之间无相关性.结论 IDH1、ERCC1的检测可判断胶质瘤恶性程度,并可以将其作为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检测ERCC1和MGMT可针对性选用化疗药物,对制定个性化化疗方案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高超;王佳;梁振;孟庆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常规治疗下的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在连用β受体阻滞剂后的疗效.方法 选择52例病因不同的CHF患者,在强心、利尿和扩血管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家用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临床表现,检测治疗后的心功能和超声心动参数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68.7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心功能改善(E/A、LVEF、LVDD、FS)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故均有统计学分析意义.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卡维地洛可以提高治疗CHF的疗效.
作者:加·纳森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在门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转变护理理念,提高护理服务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患者满意度由95.6%上升到98%.说明在门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为患者提供准确、安全、方便、快捷的服务,提高了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直接提高了医院的社会形象和声誉,使医院在医疗行业中更有竞争力.
作者:周月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肝囊型包虫病护理的应用效果,并以此探索更好的肝囊型包虫病的护理模式.方法 将2010年8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肝囊型包虫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指导下的护理模式.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为考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不同方式的护理,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肝囊型包虫病的护理,不仅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减少了患者住院天数和并发症发生率,而且建立了融洽的护患关系,并终使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冯其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本文旨在分析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5月住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高血压痛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片,两组均治疗8周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的降压效果较明显,总有效率为(95.8%)显著高于单独使用美托洛尔缓释片的对照组(81.2%).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席天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对比观察单用沙利度胺或联用VAD方案化疗对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4月-2013年3月收治入院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4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实施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地塞米松、阿霉素与长春新碱)化疗,对照组单独使用沙利度胺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沙利度胺与VAD方案化疗联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能够有效提高其骨髓MVD与血清VEGF水平,相比单用沙利度胺治疗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
作者:彭新茂;严文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凶险性中央型前置胎盘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28例凶险性中央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我院收治的这28例孕妇中保留子宫的孕妇有22例(无胎盘植入15例和非穿透性胎盘植入7例),通过胎盘边缘切口剖宫产术结合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植入病灶局部切除、宫缩剂、B-Lynch缝合术等止血措施保留了子宫.其余6例孕妇(全部为穿透性胎盘植入患者)均切除子宫,次全子宫切除术和全子宫切除术各3例.所有新生儿均存活,孕妇平均出血量为(950±255) mL.结论 我院应用子宫胎盘边缘切口结合预防性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和(或)髂内动脉及子宫B-Lynch缝合术等止血方法,对减少凶险性中央性前置胎盘手术中出血有较好的效果[2].
作者:陈晓蓓;邱美华;梁晓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对于胫骨Pilon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42例胫骨Pilon骨折患者在我院接受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收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根据Johner-Wruhs标准评价疗效,优21例,良15例,中5例,差1例,优良率85.7%.结论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疗效确切,并发症较少,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杨耀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联合不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抑制,剂螺内酯和卡托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0例,A组给予心衰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螺内酯和美托洛尔,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给予美托洛尔和卡托普利,12周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总有效率91.8%,B组总有效率81.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的治疗效果优于美托洛尔联合卡托普利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洪沛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