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直肠癌全凭静脉麻醉术后苏醒延迟1例

郎学宝;武广函;张子斌

关键词:
摘要:1 资料与方法患者,男,67岁,55 kg,因“间断性便血4个月,加重1个月”入院.查体:发育正常,恶病质面容.ASAⅡ,心肺功能、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及感染四项(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抗体及艾滋病毒抗体)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便常规阳性.辅助检查:肠镜检查:直肠:距肛门5~8 cm处可见约3.0 cm×4.0 cm大小肿物,表面呈结节状,部分黏膜糜烂充血,组织发脆易出血.病理:腺癌.临床诊断:直肠癌.于2013年9月27日在全凭静脉麻醉下行直肠癌跟治术.患者入室后常规监测NBP、ECG、HR、SpO2、PETCO2及开放外周静脉通道,常规输注晶、胶体溶液.给予地塞米松10 mg,静注.麻醉诱导:依次静注力月西0.8 mg、依托咪酯12 mg、舒芬太尼15 μ g、苯磺顺啊曲库铵15 mg、利多卡因80 mg.肌松完全后行气管内插管,连接呼吸机行控制呼吸,吸人纯氧,调节氧流量2L/h,VT8~10 mL/kg,R 12~16 bpm,控制 PETCO2 35~40 mmHg.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套筒冠和精密附着体义齿联合应用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

    目的 为了更深层次的研究修复牙列缺损病患时精密附着体义与套筒冠义齿联合使用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牙列缺损修复手术的病患24人,使用抽签方式将这些病患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共有病患12人,为对照组中的病患提供套筒冠义齿修复方式,为治疗组中的病患提供精密附着体义与套筒冠义齿联合修复方式.两组病患经修复治疗后,对其进行6到24个月的随访观察,对比两组病患牙齿美观度、咀嚼舒适度等情况,并对比修复治疗对牙齿周围以及基牙的影响.结果 经过修复治疗后,治疗组中病患牙齿美观度、舒适度、咀嚼能力都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治疗组中病患使用修补术后,牙周围与基牙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结论 在修复牙列缺损病患时,联合使用精密附着体与套筒冠义齿修复术,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石晓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产前健康教育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和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 分析产前健康教育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1年2月21日-2012年2月21日收治的112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产前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和患者的负性情绪.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提高了32.15%,P<0.05;观察组患者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患者,降低了41.08%,P<0.05;观察组患者负性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降低了57.14%,P<0.05.结论 产前健康教育不仅能够明显改善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妊娠结局,并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杨美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螺旋CT低剂量薄层肺部体检与常规胸片肺部体检对病变检出率的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分析常规胸片肺部体检检查与螺旋CT低剂量薄层肺部体检胸部正位检查的优势、价值,以及两种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方法 对118例明确诊断的胸部外伤肋骨骨折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比较常规胸片肺部体检检查与螺旋CT低剂量薄层肺部体检胸部正位检查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情况.结果 在118例病例资料中,其中双侧肋骨骨折38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肋骨骨折26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中有46例膈下肋骨骨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膈上肋骨骨折8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大明多数骨折的诊断,螺旋CT低剂量薄层肺部体检技术更敏感;对于不典型胸部外伤肋骨骨折,建议两者结合起来,综合考虑,诊断的准确率会更高.

    作者:冯志清;李元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183例巨大儿分娩对母婴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巨大儿分娩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12月济源市妇幼保健院183例巨大儿分娩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183例正常体重儿分娩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巨大儿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率及产伤的发生等均高于正常体重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初产妇巨大儿组比较,经产妇巨大儿孕早期建卡率、剖宫产率明显降低,母婴并发症均高于初产妇.在分娩方式对比中,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略高,而新生儿窒息及产伤的发生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结论 提高围产医师的知识结构及专业技术水平,加强孕妇围生期营养指导,尤其是经产妇的围生期管理,降低巨大儿的发生率,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降低母婴并发症.

    作者:陈小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产后抑郁症高危产妇早期筛选法及人际心理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应用针对性心理干预模式,对出现产后抑郁症的高危产妇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抽取44例出现产后抑郁症的高危产妇,将其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和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而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后抑郁症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前后SAS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针对性心理干预模式对出现产后抑郁症的高危产妇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王建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铁与骨质疏松关系的研究进展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纤维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疾病.临床表现有疼痛、身长缩短,驼背、骨折和呼吸功能下降.铁是人体内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在运输氧、电子传递、产生能量、合成DNA等多种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1].但是体内铁超出正常值范围会也会对人的机体产生巨大的危害.近年来发现骨骼系统亦是铁超载的靶点之一,过多的铁可能通过抑制成骨细胞活性,增强破骨细胞活力对骨骼产生损害,从而引起骨质疏松[2-3].

    作者:罗小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以贫血为首发表现的消化道肿瘤26例临床分析

    目的 为提高以贫血为首发表现的消化道肿瘤的认识,避免漏诊和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26例以贫血为首发表现的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以贫血为首发表现的消化道肿瘤患者26例中食管癌1例,胃癌6例,结肠癌17例,直肠癌2例.结论 对不明原因的缺血,特别是中老年人,应想到消化道肿瘤的可能,应完善大便潜血试验及消化道内镜等必要的检查,尽早明确诊断,尽量避免误诊、漏诊,延误治疗.

    作者:徐慧敏;王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3种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对比

    目的 对比幽门螺杆菌(Hp)感染多种检测方法的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因胃部不适接受胃镜检查并怀疑为Hp感染的患者,均予以快速尿素酶试验(RUT)、细菌培养、组织染色(Warthin-Starry,W-S染色)3种方法检查,对比不同检测方式的检测结果.结果 本组患者以细菌培养+W-S染色检查结果一致感染作为Hp感染标准,RUT检查出67例Hp感染(准确率83.75%),细菌培养检查出77例Hp感染(准确率96.25%),W-S染色检查发现79例Hp感染(准确率98.75%),W-S染色+细菌培养检测出80例Hp感染(准确率100.00%),W-S染色及细菌培养检测准确率明显高于RUT检测法,W-S染色+细菌培养准确度高(P<0.05).结论 临床上可将W-S染色及细菌培养检测联合作为Hp感染判断标准,检测方便且准确有效.

    作者:韦家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远期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远期疗效对比.方法 选取我科2011年9月-2013年4月收治的60例确诊为直肠癌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采用开腹直肠癌切除术,对比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在术中出血、缩短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及并发症方面,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预后方面,两种手术方法基本一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在治疗效果上优于传统开腹手术.

    作者:张相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霉菌性食管炎实施伊曲康唑治疗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霉菌性食管炎实施伊曲康唑治疗的疗效.方法 临床组应用伊曲康唑胶囊口服治疗,剂量0.2 g/d,晚餐后口服.参照组应用制霉素片口服治疗,每次口服2片(100 U),3次/d.4周为1个疗程.结果 临床组总有效率为96.08%,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4.31%(P<0.0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发生严重的毒副反应,但参照组2人肝功能轻度受损,经治疗后恢复正常.结论 霉菌性食管炎实施伊曲康唑治疗效果确切.

    作者:刘红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硝酸酯类药物对老年单纯收缩性高血压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硝酸酯类药物在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性高血压方面的临床效果,并总结相关的经验和体会,为临床提供借鉴依据.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自2008年6月-2011年10月我院诊治的200例老年单纯收缩性高血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租,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硝酸酯类药物,我院选用的是单硝酸异山梨酯,比较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收缩压明显下降,且脉压水平较好,相比于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酸酯类药物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收缩压,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刘永华;单若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奥扎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奥扎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我院选取脑梗死进展性患者10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疗法,观察组除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外,并静点奥扎格雷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降低,但是观察组的降低程度更为明显,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72%,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脑梗死进展型患者予以奥扎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疗法,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李迎宾;伍黎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双胎妊娠一胎宫内死亡1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对双胎妊娠一胎宫内死亡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选取2010年7月-2013年6月我院妇产科接收的10例双胎妊娠一胎宫内死亡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双胎妊娠一胎死亡患者的病发率为3.62%,致使胎儿死亡的原因为胎儿畸形、胎盘过短、脐带扭转异常、妊娠期并发症、原因不明等.存活胎儿自然分娩患者1例,剖宫产患者为9例.结论 对双胎妊娠一胎死亡患者,严密观察另一胎儿在宫内的变化,尽可能延长患者的孕周,能有效提高另一胎儿的存活率.

    作者:聂赛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强化心理干预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2年1月-2013年10月我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左心功能不全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强化心理护理组(70例)和常规护理(66例)2组,比较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强化心理护理组症状改善率为96.15%,常规护理组症状改善率为80.77%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积极配合医师治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路俊兰;王岩;徐瑞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28例凶险性中央型前置胎盘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凶险性中央型前置胎盘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28例凶险性中央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我院收治的这28例孕妇中保留子宫的孕妇有22例(无胎盘植入15例和非穿透性胎盘植入7例),通过胎盘边缘切口剖宫产术结合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植入病灶局部切除、宫缩剂、B-Lynch缝合术等止血措施保留了子宫.其余6例孕妇(全部为穿透性胎盘植入患者)均切除子宫,次全子宫切除术和全子宫切除术各3例.所有新生儿均存活,孕妇平均出血量为(950±255) mL.结论 我院应用子宫胎盘边缘切口结合预防性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和(或)髂内动脉及子宫B-Lynch缝合术等止血方法,对减少凶险性中央性前置胎盘手术中出血有较好的效果[2].

    作者:陈晓蓓;邱美华;梁晓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颅内外血管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颅内外血管狭窄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TIA患者,采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颅内血管,双功能彩色多普勒(CDFI)检测颅外血管,对比血管狭窄的发生率.结果 病灶侧颅内外血管无或轻度狭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病灶对侧组,而Ⅲ级狭窄均显著高于病灶对侧组,低回声斑块和不均质回声斑块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病灶对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IA与颅内外血管狭窄和颈动脉低回声及不均质回声斑块有关.

    作者:李冰华;李方明;黎冠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肘管综合征治疗研究进展

    肘管综合征(CTS),又称“迟发性尺神经炎”,其发病率仅次于腕管综合征.1878年Panas首先报道本病,1958年Feindel和Stratford将此病命名为“肘管综合征”,之后人们对此病的研究和探讨从未间断,至今仍存在诸多争论.1 相关解剖尺神经发自臂丛神经内侧束,由颈C8和T1神经纤维组成,向下走行于内侧肌间隔的前方和肱三头肌的内侧,继而向下进入肘管,再穿尺侧腕屈肌两头之间至前臂掌面内侧,继之行于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之间,在腕部经过Guyon管至手部,在手部发出感觉支及运动支.CTS是指尺神经在上臂经过肘管时受压而引起的症状.常见的压迫点有:Struthers弓形组织、内侧肌间隔处、肱骨内上髁处、肘管、穿出尺侧腕屈肌处,其中以Struthers弓形组织处为常见,而内侧肌间隔处是移位后尺神经常见的压迫点.尺神经外在血供:主要有尺侧上副动脉、尺侧返动脉后支及尺侧下副动脉.

    作者:李孝生;常文凯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探讨

    目的 通过探讨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旨在为临床准确诊断有效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46例为研究组,对照组选择46例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单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和心电图检测情况,并总结治疗经验.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表现心绞痛、呼吸困难、心肌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心电图结果显示研究组电轴左偏、缺血性ST-T异常、陈旧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掌握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呼吸困难、缺血性ST-T异常等临床特点,对于疾病早期诊断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德勇;黎晓强;罗春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应用基因芯片分析牙周膜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miRNA表达谱的差异

    在人牙周膜干细胞(PDLSCs)成骨分化过程中,可以利用基因芯片技术,观察miRNA表达谱的变化,从而为人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机制提供研究基础.本研究应用基因芯片来分析牙周膜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miRNA表达谱的差异,对治疗牙周炎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案.

    作者:吕红兵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泌尿外科医院感染的护理干预

    目的 对泌尿外科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进行分析,以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医院感染方面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1年4月在我院泌尿外科住院治疗的240例患者的感染资料进行分析研究,随机按1:1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上进行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得出医院对泌尿科感染患者的护理方法.结果 对照组的120例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20%;干预组的120例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6.66%.革兰氏阴性杆菌是造成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菌种,常见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及铜绿假单胞菌.而克雷伯菌种和球菌则是导致患者血液感染的主要菌种.结论 通过对泌尿外科的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周丽芝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