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100例分析

李迎春

关键词:慢性胃炎, 中西医结合, 临床治疗
摘要: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10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治疗组5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采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对慢性胃炎有特别疗效的中药方剂,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效果的比较: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0.0%治疗组有效率为96.0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中西医结合是治疗胃炎的有效办法,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肛瘘切除Ⅰ期缝合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和分析临床上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采用肛瘘切除Ⅰ期缝合术的疗效,总结其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 以我院2010年3月-2012年4月收治的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96例我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48例,观察组患者采取肛瘘切除Ⅰ期缝合术,对照组采用肛瘘切除开放治疗术,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术后甲级、乙级愈合均多与对照组,丙级愈合少于对照组,Ⅰ期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随访期间,观察组术后感染、复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采用肛瘘切除Ⅰ期缝合术疗效确切,明显优于肛瘘切除开放性术治疗的效果,能有效的预防术后的感染以及远期复发,提高治疗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作者:刘惠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有效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的研究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的影响,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方法 将我院2012年1月-12月出生的12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0例,使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进行听力筛查,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到产科病房进行听力筛查,干预组进行听力筛查前针对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干预措施.结果 干预组新生儿首次筛查通过率为88.2%,再次筛查通过率为0.8%,对照组新生儿首次筛查通过率为73.5%,再次筛查通过率为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新生儿听力筛查影响因素进行干预,明显提高新生儿听力首次筛查通过率,降低了复筛率.

    作者:蔡燕娟;夏荣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80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尼美舒利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 8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支持、对症处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尼美舒利治疗;对照组加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和板兰根颗粒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尼美舒利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效果良好,并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魏换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老年人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诊治体会(附8例报告)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8例老年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手术方式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平均年龄70.6岁,8例患者均经手术探查证实为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术前误诊6例(75%),行穿孔段结肠外置造瘘2例,穿孔修补+近端结肠造瘘4例,病变段结肠切除+近端结肠造瘘2例.治愈7例(87.5%),死亡1例(12.5%).结论 老年患者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前误诊率高.早期正确诊断、及时合理的外科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庄树彤;陈斌;郑凯;徐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手术室对HBV阳性手术病人感染控制及防护

    目前我国乙肝发病率较高,HBV阳性携带者约占人口总数的10%[1].由于手术室医护人员经常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因此,加强手术室感染管理和职业防护,可以有效避免职业暴露造成乙肝病毒感染和传播.1 临床资料我院自2010年1月-2013年1月共计手术HBV阳性者1712人.其中,男性1001人,女性711人.

    作者:孟令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单用与联用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单用与联用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的观察组和单独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的对照组,观察患者的通气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一秒率以及PEF的增加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EF的昼夜变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布地奈德、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能够改善通气功能,具有积极的治疗意义.

    作者:杨岚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行宫颈环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和护理对策

    目的 观察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行宫颈环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和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从2009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病变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没有宫颈上皮内瘤病变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妊娠分娩结局的影响.并且总结宫颈上皮内瘤病变患者宫颈环切术后的护理要点.总结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妊娠结果对比,在剖宫产率,早产情况以及产程长短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说明对宫颈上皮内瘤患者进行宫颈环切对患者的妊娠结局没有造成显著性影响.

    作者:范晓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无创通气条件下肺复张在早期ARDS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无创通气条件下肺复张在早期ARDS的应用.方法 对45例早期ARDS患者应用大型多功能呼吸机Puritan-bennett840经面罩连接行无创机械通气.在无创通气基础上,采用CPAP法进行肺复张,动态观察复张前后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PO2/Fi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H值、心率、平均动脉压(MAP)、血压(BP)等治疗效果.结果 肺复张后1h PaO2 90.76±11.40mmHg,PaO2/FiO2 203.25±30.77mmHg肺复张后30min及1h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合指数明显升高,复张前后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于早期ARDS患者,应用无创通气进行肺复张短时间内可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合指数;肺复张前后呼吸、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无创通气肺复张治疗早期ARDS安全有效.大型多功能呼吸机能够提供较高的压力,具有更完善监测功能,使肺复张更加充分完全.

    作者:林钦汉;陈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硼替佐米治疗淋巴瘤的疗效分析

    目的 对非霍奇金淋巴瘤使用硼替佐米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共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使用硼替佐米进行两个疗程的联合化疗,依据国际淋巴瘤治疗标准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判断,记录患者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全部患者中,1例患者病情得到完全缓解,其余4例患者的病情得到部分的缓解.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有:3例患者出现乏力,4例患者的血小板数量发生减少,4例患者胃肠道出现刺激反应,2例患者发生神经病变,经过及时治疗均得到缓解.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使用硼替佐米联合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能够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子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80岁以上超高龄胃癌手术的围术期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目的 探讨80岁以上超高龄胃癌病人手术治疗围术期并发症及预防和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10年收治的82例80岁以上高龄胃癌病人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不合并并存病者14例,合并1种者22例,合并2种者30例,合并3种及3种以上者16例.72例行手术治疗,占总数87.80%.术后25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占30.49%,其中死亡2例.结论 超高龄胃癌患者围术期合理处置对于减少患者创伤,加速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孟庚;凌宝存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外伤性颅骨缺损并脑积水同期手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外伤性颅骨缺损并脑积水同期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4月-2010年7月在我院诊治的外伤性颅骨缺损并脑积水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试验组(同期手术治疗组)43例,对照组(传统手术组)45例,观察效果.结果 试验组术后有效率为71.1%,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0%,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诉比较数据经x2检验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 外伤性颅骨缺损并脑积水可以行同期手术治疗,有利于保护脑细胞,同时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张启新;闻华;张可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我院自2008年8月-2012年8月收治急性外伤患者中,X线平片检查怀疑,随访中仍怀疑,且临床体征明显患者80例,对其行多层螺旋CT扫描,然后进行后处理得到MPR和SSD图像,选两位临床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共同阅片,对骨折情况进行确认.结果 80例患者中,57例显示有骨折,阳性率为71.25%.其中6例腕关节、3例肩关节、11例髋关节、9例踝关节及足跗骨、18例膝关节、8例骨盆、1例鼻骨、1例眼眶.结论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诊断隐匿性骨折准确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军荣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糖皮质激素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对2008年2月-2012年7月我科收入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加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在血沉降至正常后即停用激素,观察组激素治疗后待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且持续低剂量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结论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糖皮质激素治疗亚 急性甲状腺炎时应早期使用,剂量足,注意应缓慢减量,疗程要够,这样可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杨锋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浅析产后出血因素与防治措施

    目的 探讨和分析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及防治措施,提高临床的治愈率,降低孕妇死亡率,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69例产后出血的产妇,并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研究防治措施对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价值.结果 产后子宫收缩乏力33例,胎盘滞留9例,阴道损伤26例,凝血功能障碍1例.结论 在临床上应用中要及时分析引起产后出血的因素,并采取相应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何桂婵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透明质酸酶封闭治疗新生儿静脉输注钙剂外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透明质酸酶在治疗新生儿钙剂外渗中的作用.方法 透明质酸酶皮下注射于外渗静脉周围.结果 通过对12例患儿的临床观察,不同程度的钙剂外渗在早期应用透明质酸酶均有效.结论 透明质酸酶在新生儿钙剂外渗中有着积极的治疗作用.

    作者:朱宏瑞;张玉霞;李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长期输血对肿瘤患者铁代谢的影响

    目的 探讨长期输血肿瘤患者体内血液铁代谢指标的变化趋势,为指导此类患者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相应方法检测长期输血肿瘤患者组、未输血肿瘤患者组以及健康对照组全血铁、血清铁蛋白、血清转铁蛋白数值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长期输血肿瘤患者全血铁水平显著升高,铁蛋白水平显著升高,转铁蛋白含量与对照两组无显著差异;长期输血肿瘤患者铁代谢相关指标间无显著相关.结论 长期输血肿瘤患者体内铁代谢指标变化显著,同时显示出明显的铁负荷加重;以上结果提示此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重视铁代谢水平的变化并积极进行去铁治疗.

    作者:钟凤朝;蒋亮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

    目的 对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30例Lisfranc关节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5例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方法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15例患者,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术后对两组患者随访3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内固定情况和骨折愈合情况,通过对患者进行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进而评价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均给予术后36个月的随访,观察组15例患者,10例患者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为优,3例患者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为良.1例患者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为中,1例患者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为差,总优良率为86.67%;对照组15例患者,4例患者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为优,6例患者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为良,3例患者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为中,2例患者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为差,总优良率为66.67%.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有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P<0.05).且两组患者均无术后感染和骨筋膜室综合征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切口愈合良好.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的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的疗效,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向振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腮腺切除术后并发症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并分析腮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腮腺出现病变及恶变的患者80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腮腺切除手术,在术后观察患者身体各项指标,分析患者的临床参数,并对其并发症等进行研究.结果 80例患者经患者在采用外科腮腺切除后出现并发症有面神经损伤,血管损伤、腮腺导管断裂及残端处理欠佳所致腮腺涎瘘、耳颞神经综合征(味觉出汗综合征)、伤口感染、面部腮腺区的凹陷畸形等,并发面神经损伤患者较多.结论 对患者采用腮腺切除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面神经损伤,血管损伤、腮腺导管断裂及残端处理欠佳所致腮腺涎瘘、耳颞神经综合征(味觉出汗综合征)、伤口感染、面部腮腺区的凹陷畸形等,但应对面神经损伤的患者注意区别神经损伤部位.

    作者:黄永坚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使用呼吸机患者更换管道时间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关系分析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使用呼吸机患者更换管道时间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关系,分析合适更换管道的时间.方法 随机抽取锦州市中心医院ICU2011年1月-2012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112例;随机抽样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运用SPSS13.0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分析.用计数资料分析方法中的x2检验,研究应用呼吸机患者3天与7天痰培养细菌分类、VAP发生率的比较、两组经济成本比较.以P<0.05作为判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结果 两组数据的病原菌种类、VAP的发生例数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经济成本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所抽取的研究对象中,病原菌的种类与呼吸机管道的更换时间无显著关联性;7d更换呼吸机管道不会增加VAP的发生率;加之更换呼吸机管道的成本计算等,综合考虑每7d更换管道使临床护理工作更合理.

    作者:李浩;于静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骨折早期并发症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骨折早期并发症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对2010年6月-2011年7月收入我院的骨折患者58例进行临床护理,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护理过程中58例患者2例发生休克,周围组织及脏器损伤3例,骨筋膜室综合征2例,经过处理脱离生命危险;脂肪栓塞综合征1例,患者死亡.结论 骨折术后早期并发症较多,应该积极护理,提升临床护理技能.一旦病情严重,及时上报医生处理.

    作者:梅桂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