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国红;李秀荣
目的 探讨分析人文关怀用于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187例进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B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效果及成功率显著高于A组;围手术期内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心理状态显著优于A组;手术治疗后恢复时间显著短于A组;人文关怀护理前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幅度显著高于A组;且患者对手术室整体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A组.结论 人文关怀用于手术室整体护理中,可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保障患者在实施手术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以防患者在手术结束后出现不良情绪,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因此人文关怀用于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效果在临床治疗上值得推广.
作者:张云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根治性结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及预后的临床分析.方法 选择2007年3月-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结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姑息性手术,n=20)和观察组(根治性手术,n=40),对两组术后3年生存率、淋巴结转移、预后满意度,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与姑息性手术患者相比,根治性手术患者的术后3年生存率明显升高,淋巴结转移率显著降低,预后满意度明显增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根治性结肠癌手术治疗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疗效显著,能够明显延长生存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夏春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总结围产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并进行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早期施行全程护理;观察比较两组产妇在剖宫产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下肢静脉的发生率为5.81%,观察组剖宫产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1.29%,经卡方检验得P<0.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剖宫产的孕产妇在围产期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大大减低产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黄梅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析胃十二指肠穿孔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100例行胃十二指肠穿孔手术的患者进行病情回顾分析.结果 多例患者在术后出现感染或并发症的情况,在对其进行及时有效地医治后均痊愈.5例患者因情况极其严重终死亡.结论 消化性溃疡是胃十二指肠穿孔主要的病因,老年人如果一旦确诊是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应尽早手术,年龄大不能成为不接受手术的理由,尽早合理防治并发症才是降低病死率的主要措施.
作者:龙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周围性肺病变临床.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194例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患者,检测细胞病理学,对其结果予以统计分析.结果 194例患者中有166例为恶性病变,28例为良性病变.患者并发症发生者有7例胸痛,14例气胸.结论 CT引导经肺部病变穿刺活检能够诊断病变性质,准确率较高,很少出现并发症,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传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并重度泵衰竭的患者早期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对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选取AMI并重度泵衰竭、入院后6h内无心源性休克发生的患者共54例,其中IABP组27例,在早期直接PCI治疗同时应用IABP辅助治疗;对照组27例,给予直接PCI及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发病14 d及随访6月时CRP、高敏CRP(hs-CRP)及预后.结果 IABP组与对照组入院时CRP和hs-CR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但发病14天及6个月后IABP组CRP和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ABP组预后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应用IABP能显著改善AMI并重度泵衰竭患者预后,至少部分与其降低全身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宋明才;张稳柱;李健豪;梁嘉永;赵善隽;黄慧敏;雷汉东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并研究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法及其疗效.方法 利用蒲地兰口服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患儿60例,参照党改娥等制定的流行性腮腺炎评定标准评定疗效.结果 本组患者60例,治愈53例,有效7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 蒲地蓝口服液治疗儿童流行性腮腺炎起效快,口感好,患儿容易接受.避免滥用抗生素的危害,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作者:易丽;崔建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自拟滋阴养血配方对肝硬化患者肝脏合成指标(白蛋白、前白蛋白、胆碱酯酶、凝血功能等)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2008年1月-2012年6月符合纳入条件的乙肝肝硬化患者60例,以用药方式区别随机分为治疗与对照两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在临床临床疗效及肝脏合成指标(白蛋白、前白蛋白、胆碱酯酶、凝血功能等)等改善方面比对照组疗效突出.结论 我院实践显示为对乙肝肝硬化伴有肝脏合成指标异常的患者的治疗,中医滋阴养血法有较好效果,具临床可实施性.
作者:张来;占伯林;李群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2003年1月-2012年9月共施行CABG 216例,其中行体外循环CABG 66例,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 150例;每例移植血管1~5支,平均(3.1±1.4)支.同期行心瓣膜手术38例,室壁瘤切除术6例.结果 围术期病死占4.2%(9/216),死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3例,术后心跳骤停2例,肾功能衰竭2例,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神经系统并发症1例.结论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治疗冠心痛的有效方法,高危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常规患者高,应选择合适的病例,加强围术期综合管理,提高成功率.
作者:吴小永;张满堂;申军丽;侯继梅;张静 刊期: 2013年第07期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是院前急救中常见的危重症,大多数患者以突发的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而且大部分患者同时存在低氧血症[1].呼吸机是治疗呼吸衰竭的有效辅助工具,特别是无创正压通气,在院前急救中,避免了气管插管的难度及对患者的损伤,无创正压通气能快速有效的纠正患者的低氧血症,改善患者喘憋症状,对后续治疗有重要意义[2].本文就我院201 1年1-3月院前急救中4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在积极用药的基础上早期应用O-TWO呼吸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体会,现报告如下.
作者:史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三腔气囊导尿管应用于结肠造口灌洗的效果,以寻找佳灌洗途径.方法 选取我科2010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结肠造口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0例采用三腔气囊导尿管灌洗,对照组40例采用“一次性灌肠冲洗器”(带普通肛管)灌洗,两组患者的灌洗量均为100~1000mL.根据液体返流量的多少比较两种灌洗方法的效果及两组患者灌肠成功率、并发症(出血、穿孔)、瘘口周围皮肤、床单污染发生、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情况.结果 三腔气囊导尿管灌洗效果明显优于普通肛管,灌洗液返流量明显低于普通肛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瘘口周围皮肤情况、床单污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三腔气囊导尿管用于结肠造口灌洗不仅效果好,而且弥补了普通肛管灌洗返流量较多的缺陷,是一种理想的结肠造口灌洗方法.
作者:贺成香;陈雪媛;李翰英;谭繁胜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钻孔冲洗引流治疗单房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科2005年1月-2012年8月年收治的106例单房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单侧82,双侧24例,均采用钻孔术中冲洗配合颅脑外引流器引流治疗.结果 103例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3例出现少量硬膜下积液,无颅内感染.结论 钻孔冲洗配合颅脑引流器引流治疗单房慢性硬膜下血肿效果良好,能尽快清除残余血块,缩短术后引流时间,尽早解除脑受压,微创,安全,术后并发症少,疗效可靠.
作者:常志锋;王梅;王汉松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应提高防护意识,在细节上全面加强基层医务人员防护的相关教育与培训,预防污染利器自伤、他伤的发生,减少杜绝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 对1例医务人员在为HIV感染者采血时发生HIV职业暴露的调查处理分析.结果 暴露后检测HIV抗体为阴性,随访1年,HIV抗体仍为阴性.结论 强调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时及时清洗消毒伤口、根据暴露程度第一时间内预防性服药是减少和杜绝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的关键.
作者:褚秀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调强放疗同步口服卡培他滨治疗Ⅱ、Ⅲ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2月-2013年2月我院诊治的60例Ⅱ、Ⅲ期直肠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调强放疗)和观察组(调强放疗同步口服卡培他滨),每组各30例,对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调强放疗同步口服卡培他滨治疗Ⅱ、Ⅲ期直肠癌的疗效显著,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娄云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高质量、高效能、低成本的关节镜下膝多发韧带重建的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方法 将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B组为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整体护理模式.对A,B两组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膝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等较对照组缩短,膝关节活动度及综合满意度提高.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膝关节多发韧带重建患者术后的功能康复.
作者:姚晓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的乳癌改良根治术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保留ICBN的乳癌改良根治术38例患者(试验组)和传统乳癌改良根治术38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上臂内侧及腋窝皮肤感觉异常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试验组35例(92%)腋窝、上臂内侧区皮肤感觉正常,3例(8%)感觉异常;对照组2例(5%)感觉正常,余36例(95%)感觉异常.两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乳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ICBN保存了腋窝及上臂内侧皮肤感觉功能,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丁波;李冬扬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小儿中颅窝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指征、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35例小儿中颅窝蛛网膜囊肿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随访3-12个月,术前有症状的28例患儿,术后症状消失17例,症状改善8例,无变化3例;7例术前无症状的患儿,术后随访无新症状出现.35例均有影像学随访结果,囊肿消失11例,缩小19例,无变化5例.结论 应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小儿中颅窝蛛网膜囊肿损伤小,疗效满意.
作者:杨承勇;张静;熊云彪;杨恒;韩国强;刘窗溪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PFNA与DHS在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0年7月-2012年6月本院骨科住院治疗的84例75岁以上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PFNA治疗组与DHS治疗组,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应治疗后,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PFNA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各项指标均比DHS组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过程中,PFNA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优势,因此是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行之有效、安全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
作者:洪汉标;钟镇彬;郑力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头孢噻肟在预防颅脑外伤减压手术过程中对感染的预防及治疗效果.方法 将自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94例颅脑外伤并采取减压手术的患者根据术中处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术中预防处理;干预组在采取常规术中处理的基础上,加用头孢噻肟进行预防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有26例发生感染,对照组有34例发生感染.分析可知干预组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颅脑外伤患者在进行减压手术的过程中预防性的应用头孢噻肟确实可有效的抗感染.头孢噻肟在预防并发症,提高颅脑外伤的生存率,缩短患者的治疗疗程可以起积极的作用.
作者:赵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先天性耳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及不同类型先天性耳病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试验组患者痊愈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试验组治愈率为91.67%,对照组为68.75%,试验组患者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同类型的先天性耳病护理干预的措施不同.结论 掌握对先天性耳病患者的护理操作;通过护理干预辅助临床治疗,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主动积极的与患者沟通预约手术时间等措施,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患者康复时间,避免不必要的感染,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巧苏 刊期: 201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