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辉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患者的护理.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例IPF住院患者在心理、生理、药物应用、通气功能改善等方面采取全面系统的护理措施.结果:12例患者住院期间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无各种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IPF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对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疗效果,缓解临床症状能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钦芳;吴海燕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总结2~3 cm小切口胆囊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和效果.对665例2~3 cm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65例中625例(94.0%)手术成功,术中操作困难延长切口40例,术后漏胆2例,引流3周痊愈.全组无因护理不当而发生手术意外及死亡病例.结论:2~3 cm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是该术式安全、有效的保证.
作者:魏晓芸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我院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用盐酸氟桂利嗪加阿司匹林治疗偏头痛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阳义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云南白药、乙醇湿敷缓解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52例静脉注射七叶皂苷钠出现静脉红肿的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观察组用云南白药加乙醇湿敷,对照组用50%硫酸镁溶液湿热敷,24 h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有效率观察组84.6%,对照组46.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用云南白药加乙醇湿敷对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疗效好.
作者:周露;赵红琼;冯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尿毒症患者存在免疫功能低下,容易继发感染,并同时存在透析通路易感染的问题,抗生素的使用不可避免.现将2001年至2005年我院收治的尿毒症患者在使用头孢唑啉钠期间诱发脑病的8例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柯翌子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为手术室护理人员提供神经导航下颅脑微创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总结86例应用神经导航系统进行术中实时导航(小皮瓣锁孔微创手术,显微镜下切除病变)的护理经验.结果:86例手术过程安全、顺利,无术中、术后死亡病例.结论:手术室护士做好护理配合有利于手术过程的安全、顺利与手术成功.
作者:李福宣;胡平;郭力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对36例药物治疗欠佳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予等离子消融术治疗,6个月内随访时判断疗效.结果:显效19 例(52.78 %),有效14 例(38.89%),总有效率91.67%.结论:对于药物治疗欠佳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彭秀燕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了解高等学历护士在工作、学习、科研等方面的心态,探寻适合其继续成长的条件和方式.方法:采用高等学历护士心态调查问卷进行整群抽样调查.结果:89.8%的高等学历护士喜欢或比较喜欢护理工作;24.1%、65.7%的人愿意、可能离岗;84.3%及以上的护士有再次深造或继续提高业务水平欲望;52.8%的护士有科研题目的设想,74.1%愿意利用业余时间撰写论文,但只有11.1%的人有论文发表.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当帮助高等学历护士树立正确的职业信念,正确自我剖析与定位.引入竞争激励机制,营造学以致用的环境,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满意度.加强高等学历护士科研意识、科研能力的培养.
作者:郑晓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呼吸衰竭的护理.方法:分析18例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的临床资料,结合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心率和呼吸频率进行对比.结果:18例患者治疗后呼吸频率下降,心率降低,PaO2明显增加,PaCO2显著下降,pH值改善,好转出院.结论:重视必要的通气前准备,严格气道管理及并发症的监护是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COPD的护理重点.
作者:吴海燕;张钦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总结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腹股沟疝中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美国Bard公司的疝环充填物及成型补片,对105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观察手术时间、术后患者活动时间、伤口疼痛、住院时间、并发症、复发等情况.结果:105例患者手术平均历时43.5 min,24 h内均能下床活动并恢复饮食,术后均未使用镇痛药.无切口感染,术后出院时间3~7 d.随访3~60个月,1例复发.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较传统的疝修补术具有操作简便、损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的优点.是目前修补腹股沟疝较理想的术式.
作者:王光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胸腺肽联合小剂量顺铂胸腔内注射对恶性胸水的疗效.方法:将60例恶性胸水患者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应用胸腺肽和小剂量顺铂;对照组30例单用胸腺肽胸腔内注射,观察治疗前后胸水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6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胸腺肽联合小剂量顺铂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水疗效肯定、安全.
作者:谭兴超;邓中华;金勇;何裕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发生在多种疾病基础上,由致病因素激活凝血系统,导致弥漫性微血管内血栓形成,凝血因子被大量消耗并继发纤溶亢进,引起全身性血栓-出血综合症.常见病因: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病理产科和创伤等.其中感染占首位.在不同疾病所致的DIC发展过程中,纤溶活性的表现有所不同,临床表现、处理策略亦有差异.纤溶系统活性在DIC所致多器官功能损害中的作用也日益受到关注.
作者:袁凯锋;廖小梅;郑素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羊水胎粪污染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方法:对1 463例足月、单胎、头位产、无妊娠并发症产妇中的327例不同程度羊水粪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及其预后与羊水粪染的关系.结果:羊水Ⅲ度粪染的新生儿窒息率、围产儿死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羊水轻度粪染及无羊水粪染者(P<0.001).结论:羊水粪染程度越重,新生儿窒息率越高,对羊水Ⅲ度粪染者,应尽快采取措施终止妊娠,可降低围产儿不良预后的发生率.
作者:丁秀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王静安为吾等老师.随老师学习临症,多年来,深感师之所以成为医术精湛,经验丰富,独具特色的一代名医,是由于具有严谨的治学思想和宝贵的治学经验.
作者:刁本恕;周家骧;李小嘉;黄映君;林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气道阻塞的主要因素有平滑肌收缩,气道壁增厚,肺弹性回缩,粘液高分泌,粘膜水肿等.粘液高分泌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认为气道黏液高分泌(airway mucous hypersecretion)已成为影响COPD 病情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在COPD的后期,而且气道粘液高分泌同时伴随其他临床症状,尤其在外周气道存在咳嗽感应器和易形成粘液栓,其临床生物学特性方面的研究的可重复性很差,所以在临床治疗方面得到统一的认识也很困难.本文将对其临床研究和中医治疗现状作一简述.
作者:李文;毛兵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全麻经口腔气管插管时可变头位对声门显露质量的影响.方法:180例全麻插管病人(ASAⅠ~Ⅱ)诱导(咪达唑仑0.2 mg·kg-1,芬太尼0.004 mg·kg-1,维库溴铵0.1 mg·kg-1),成功后分别在头简单过伸位下和可变头位下用macintosh喉镜显露声门,记录Cormack and Lehane评分.结果:Cormack and Lehane评分Ⅰ、Ⅱ级头简单过伸位下所占比例为86.1%,可变头位下所占比例为98.9%,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可变头位能显著提高声门的显露质量.
作者:李信明;魏安宁;蒋鹏飞;何静;李定明;吴光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对晚期食管癌并食管、支气管瘘和重度食管狭窄患者进行食管内支架置入治疗44例,取得了一些的护理经验,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44例,均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食管鳞癌或腺癌.其中男39例,女5例;年龄48~76岁.临床表现:食管-支气管瘘并肺部感染16例,食管重度狭窄28例.本组完全不能进食25例,只能进少量流质19例,病程21~164 d,入院后均进行了食管内支架置入术,其中16例安置带膜支架.
作者:肖昕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弥可保治疗化疗后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58例化疗后出现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在化疗后24 h予弥可保500 μg静推;对照组28例,予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治疗,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3%,对照组有效率35.7%,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弥可保可以明显改善化疗后的周围神经病变.
作者:梁进;何文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非离子型造影剂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对868例使用非离子造影剂患者的观察,分析其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和程度.结果:868例中无不良反应者838例(96.5%),出现变态反应者30例(3.5%),其中轻度反应13例(1.5%),中度反应17例(2%),无重度反应.结论:非离子型造影剂是较为安全可靠的血管造影剂,但仍可发生不良反应,应予以重视,谨慎使用.
作者:刘玉茹;方旭华;银文杰;罗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指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各种原因引起的患儿成长过程中全身痿软无力,四肢关节柔软,腰无力不能坐,不会爬,头项软不能抬头,手软不能握举,足软不能独立行走,属于脑瘫范畴.我们对12例患儿进行穴位埋线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吴丽辉;朱建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