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剂量华蟾素治疗恶性肿瘤32例疗效观察

邓春美;兰海涛;张明;杨兰;白顺艳;刘秀宏

关键词:华蟾素注射液, 恶性肿瘤
摘要:目的:观察华蟾素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32例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大剂量静脉滴注华蟾素注射液,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观察.结果:使用华蟾素注射液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生存质量提高,未发现明显的心肝肾毒副作用.结论:华蟾素注射液是一种治疗恶性肿瘤安全有效的中药制剂.
现代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58例老年患者合并便秘的护理体会

    便秘是指排便时间间隔过长,大便中水分在肠道被过分吸收,变得干硬,难于排出,或虽每日排便,但大便干结,排便困难.老年患者常常因胃肠蠕动功能下降以及疾病的因素导致排便次数减少,大便在肠道中水分过多地被吸收,而致便秘.现将笔者对58例住院老年患者合并便秘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红;张岚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35例患者使用凯时注射液的护理体会

    凯时注射液是以脂质微球为药物载体的静脉注射用前列地尔制剂,它能靶向地作用于脑部病变和痉挛的血管,改善局部组织的供血供氧,不引起盗血和全身血压下降.2002年11月至2003年4月,我院神经科开始应用此制剂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梗死、脑供血不足、颈动脉斑块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应用凯时注射液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严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真菌医院感染40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真菌医院感染的情况.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03年6月真菌感染情况进行回顾.结果:40份含医院真菌感染的病历中,医院感染例次为58次,病原微生物61株.误诊、错报6例次,漏诊、漏报19例次,漏报病原微生物22株.结论:临床医生应加强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的学习,特别应提高真菌医院感染诊断水平.

    作者:林俊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介入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宫颈妊娠2例报告

    宫颈妊娠是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其发病与正常妊娠之比在1∶9 000左右,由于发病率低,易被临床医生忽视.宫颈妊娠可能导致致命性的阴道大量出血,危及患者生命,积极有效的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疾病转归和预后.我院近年以介入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2例宫颈妊娠,报告如下.

    作者:付稼虹;柳怡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抱肘提腰法加点穴治疗急性腰扭伤300例总结

    目的:观察抱肘提腰法加点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方法:排除有胸腰椎骨折者,对300例急性腰扭伤的患者采用抱肘提腰法配合点穴的治疗方法.先点穴,再作抱肘提腰操作,再作肢体运动.结果:所有病例全部有效.经1次治疗腰痛消失者占98.67%.结论:抱肘提腰法加点穴治疗急性腰扭伤操作简便,医者易于熟练掌握,疗效满意,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范学文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3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与病程的相关分析

    精神分裂症存在阴性症状、阳性症状、情感障碍和认知功能损害四大类症状.其中阴性症状是以精神功能的减退或缺失为主的症状,主要包括情感淡漠、思维贫乏、意志减退、兴趣缺乏、注意减退等;阳性症状是以精神功能的亢进或歪曲为主的症状,主要包括幻觉、妄想、怪异行为、阳性思维形式障碍.

    作者:文胜惠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利用因特网实现医学资源共享的探讨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医学信息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21世纪我国信息及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现实要求和必由之路.多年来,在推进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的实际操作中步履艰难,存在着体制、经费、协调、技术支持等方面的难题.而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因特网(Internet),在局部范围内或行业或专业范围内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是可行的.本文对利用Internet实现医学信息资源共享作初步探讨.

    作者:罗晓勘;唐红;范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1 200例麻醉经验

    我院于1993年4月至2003年8月在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1 200例,现将麻醉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胡忠林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社区384例精神分裂症服药情况分析

    社区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治疗,一直是许多学者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服药治疗是在社区精神分裂症病人诸多治疗中的首要问题.为探讨影响社区精神分裂症病人服药情况,了解影响坚持服药的因素,我院根据中法城市精神卫生划区服务合作项目的要求,在成都市内两个城区开展精神病的流调工作,排查出精神分裂症病人384人.现对384病人服药治疗情况及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江建慧;张明秀;许明;杨汉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刺五加注射液临床研究进展

    刺五加注射液为中药刺五加提取的黄酮类制剂.临床治疗肺心病、脑梗死、脑出血、心绞痛、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有良好疗效[1].本文综述其临床应用新进展.

    作者:廖名龙;付珏;彭志宏;廖秀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矫正近视122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低、中、高度近视的疗效.方法:应用波长193 nm的ArE准分子激光对122例(242眼)屈光度在-1.00 D~-18.00 D的近视及近视散光行LASIK治疗.结果:对242眼随访6~24月,94%术后裸眼达到或超过术前好矫正视力,90.3%的术后屈光度在±1.0 D之间,欠矫19眼,欠矫率7.8%,术中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LASIK手术矫正近视及近视散光优于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是一种更加准确有效和安全的屈光手术方法.

    作者:吴凌;卢奕;刘少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通天口服液治疗三叉神经痛20例疗效观察

    我们应用太极集团四川太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通天口服液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20例,观察治疗前后疼痛改善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杜静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强筋续骨胶囊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200例观察

    目的:观察院内中药制剂强筋续骨胶囊对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外伤所致的200例急性软组织损伤采用院内中药制剂强筋续骨胶囊治疗.伤重者配合西药抗感染、消肿、止痛治疗.结果:200例患者中治愈184例,占92%;好转16例,占8%.总有效率100%.结论:强筋续骨胶囊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和强筋骨的作用,用于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效果满意.

    作者:曹德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变态反应性紫癜72例临床分析

    变态反应性紫癜又称Henoch-Schonlen紫癜,是一种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常波及全身各器官,以皮肤、胃肠道、肾脏及关节等器官损害为主,近年来其患病率有上升趋势,且有复发倾向.现将2001年3月至2003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72例变态反应性紫癜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尚兰;薛竞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加减三仁汤预防痔手术后并发症的观察

    目的:观察痔手术后配合内服加减三仁汤对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疗程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行痔手术的患者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加减三仁汤内服3~5 d.结果:治疗组术后并发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治疗组疗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痔手术后加用加减三仁汤内服能减少并发症,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刘世茹;廖行忠;卢本银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3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清TNF-a分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的免疫学特征是B淋巴细胞多克隆活化,T细胞活化增加.

    作者:雷贞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更昔洛韦与病毒唑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疗效比较

    目的:对更昔洛韦与病毒唑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对60例诊断确切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更昔洛韦或病毒唑治疗,对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更昔洛韦组有效率达97.5%,而病毒唑组有效率为35.0%,住院时间更昔洛韦组较病毒唑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更昔洛韦是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史宏;徐鸣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用于疤痕子宫中期引产26例临床观察

    1999年5月至2003年5月我院采用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用于疤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雾化吸入速尿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常需抗生素、激素、β受体兴奋剂、氨茶碱及补液等综合治疗.国内有用雾化吸入速尿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获得成功的报道[1].本文通过雾化吸入速尿来观察对支气管哮喘的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王友文;陈锐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碘伏治疗急性冠周炎的应用分析

    碘伏是碘与表面活性剂和抗菌增效剂的络合物.它具有碘的消毒力,而毒性和刺激作用更小,已广泛用于口腔临床.笔者将碘伏以不同方式用于冠周冲洗治疗急性冠周炎,与临床常用冠周冲洗液比较,评价碘伏治疗效果,并寻求较佳的冠周冲洗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建华;夏金星;卓建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成都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成都市医学信息所、成都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