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9例早产儿的护理体会

易敏玲

关键词:早产儿,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早产儿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自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期间住院分娩的早产儿3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9例早产儿中死亡2例,余下37例均健康出院.结论 严密的观察病情,精心的护理,合理的喂养,严格的消毒隔离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预防感染,为患儿提供一个安全有效的护理环境,才能进一步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促进早日康复.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14例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临床分析以及对策

    目的 探讨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和综合防治对策.方法 对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统计分析,总结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并提出积极的防治对策.结果 14例患者中13例未发生脑卒中以及下肢坏死,1例患者术后3天发生肺栓塞,经溶栓治疗成功获救.结论 骨折术后患者因活动量减少极易产生较多的合并症,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或者既往有栓塞病史者,导致较高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针对原因积极地进行并发症的防治可以提高临床治愈率,缩短康复时间,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刘钟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慢传输型便秘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对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采用3种不同外科手术方法,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的总结2006年8月至2009年8月我院手术治疗的22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的资料.结果 A组:采用选择性结肠肠段切除术治疗5个病例,术后半年内随访,3例病人大便正常,但有2例病人便秘复发.B组:采用结肠次全切除和部分直肠切除,行盲直肠吻合术治疗8个病例,有1例术后半年内便秘复发,其他病人,术后半年内排便次数为3~7次/d.C组:采用全结肠和部分直肠切除,行回直肠吻合术治疗9个病例.病人在木后半年内排便次数为3~8次/d,无一例复发.结论 通过观察这三组病人的术后疗效,我们认为全结肠和部分直肠切除,行回、直吻合术,是目前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首选术式,疗效可靠.

    作者:于永铎;尹玲慧;辛世勇;陈萌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足底内侧皮瓣的应用解剖及修复足跟负重区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目的 报道足底内侧皮瓣的解剖特点及修复足跟负重区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16侧成人足内侧区血管神经解剖学研究,发现足内侧区存在内踝前动脉、跗内侧动脉和足底内侧动脉浅支及深支的内侧支多源性供血及神经分布.临床修复足部负重区创面22例.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2年,皮瓣感觉良好,外形满意,无溃疡现象,足及足趾活动功能良好.结论足内侧皮瓣血供具有多源性,不牺牲主要血管,质韧耐磨,能恢复较好的感觉,是修复足跟负重区皮肤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作者:黄智勇;赵敦旭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腭裂修补术后腭咽闭合功能不全的X线诊断

    目的 应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腭裂修补术后诊为腭咽闭合功能不全患者腭咽部侧位X线片测量并与健康对照组对比分析,观察软腭在形态学、运动能力以及腭帆提肌附着位置等方面的特点,进一步研究腭咽闭合不全的原因,为其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腭裂修补术后诊为腭咽闭合功能不全患者4例和正常健康对照组4例进行腭咽部侧位动态摄影(每例摄静止及发“表”音像各1张)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腭裂术后组的软腭相对长度较对照组短,患者的腭帆提肌附着点相对位置比对照组靠前,发音时软腭抬高角度较小.结论 软腭相对长度、腭帆提肌附着位置及发音时软腭抬高角度是诊断腭裂修补术后腭咽闭合功能不全的重要指标,腭咽部侧位动态摄影是观察、分析软腭形态、运动的重要方法.

    作者:苏伟;向述天;许章典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药店经营保健食品现状分析和管理对策

    为了解洛阳市药店经营保健食品的状况及存在的卫生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洛阳市老城区卫生监督中心对辖区药店、药品超市保健食品经营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保健食品在销售过程中存在卫生问题,如从业人员健康证持证率低,保健食品索证资料不齐全,产品说明、标签标识不规范等.有些保健食品或普通食品夸大宣传保健功能,误导消费者.对这些问题,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监管,与工商部门紧密配合,联合执法,规范保健品市场,保护消费者权益,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作者:李惠敏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高频超声诊断睾丸微石症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目的 提高对睾丸微石症的认识.方法 回顾报告2例睾丸微石症高频超声表现,结合文献讨论.结果 2例患者分因腹股沟包块及阴囊肿来我科超声检查时发现睾丸内有多个点状强回声,如针尖样,大小约2mm左右,后方无声影且相互独立分布,同时发现睾丸鞘膜积液.超声诊断:睾丸微石症,睾丸鞘膜腔积液.结论 高频超声对睾丸微石症有明确诊断价值,定期超声随访是必要的.

    作者:徐军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产后抑郁治疗体会

    产后抑郁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情绪低落、精神抑郁为主要症状的病症,临床表现为疲乏、爱哭、孤僻、失眠、厌世悲观、有犯罪感等.一般在产后1周开始出现症状,产后4~6周逐渐明显,持续6~8周,有的长达数年[1].本病严重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及婴幼儿情绪、智力发育和行为发展,对家庭及社会带来一定危害,因此必须给予重视.

    作者:廖晓珊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系统化整形外科原则和技术在皮肤软组织创伤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索系统应用整形外科原则和技术,处理急性皮肤软组织创伤的方法与经验.方法 对体表皮肤软组织急性创伤进行严格清创,根据创面情况选择适当整形外科原则和技术进行治疗.不伴组织缺损的普通裂伤应用整形外科精细缝合法关闭伤口,伴有组织器官缺损的创面应用组织移植方法进行修复,包括皮片、皮瓣移植等常用的整形外科技术.后期结合功能及形态康复治疗.结果 本组共治疗l 87例患者,229伤口Ⅰ期愈合,随访6个月至1年,无明显瘢痕增生,无功能障碍,不需Ⅱ期修复,美容效果良好.结论 系统应用整形外科基本原则和技术治疗各种急性皮肤软组织创伤,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郑;张汝敏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乳腺癌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关于癌症起源于癌干细胞的理论得到进一步支持.癌干细胞即一小部分干细胞样具有自我修复能力的细胞.CD44 +/CD24 -的乳腺肿瘤细胞被证实是乳腺癌干细胞,这种肿瘤细胞能够在体外得以分离和培养,而且被证实是唯一具有能够在小鼠模型体内生成新的肿瘤,并且表现干细胞特点能力的细胞.乳腺癌干细胞存在于体内,并在体外得以培养,研究这类细胞的起源,哪些分子改变对它们有影响,以及它们与微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阐明以上几点,对于发展新的治疗手段,改善乳腺癌患者的诊断及预后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王晖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红霉素在不同pH值葡萄糖液中对儿童支原体肺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比较

    目的 观察红霉素与不同pH值葡萄糖液体配伍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181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10例和对照组71例,治疗组采用红霉素与加入碳酸氢钠的葡萄糖液体配伍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对照组采用红霉素与单纯葡萄糖配伍.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在退热、减轻咳嗽及肺部阴影减轻等方面有明显效果,P均<0.05.在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的比较中,治疗组患儿的血管疼痛及胃肠道反应较对照组亦明显减轻或减少,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 红霉素与弱碱性葡萄糖液体配伍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马立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关节镜有限清理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下有限清理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从本院2007 - 2011年间诊治的膝骨关节炎的患者中选取病人48例,将关节镜有限清理手术和非手术随机应用于就诊的病人.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两组术前分组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两组治疗后效果维持时间关节镜手术组3.6±0.06年,非手术组为1.1±0.14年,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治疗方式的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5%及45.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关节镜下有限清理配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术后结合膝关节功能锻炼是比较好的选择.

    作者:曾凡林;饶翔;聂卿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清热解毒注射液中绿原酸的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清热解毒注射液中绿原酸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 选用Eclipse DCB - C18色谱柱(150mm ×4.6mm 5μm);以甲醇-3%冰醋酸(8:9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26nm,流速1.0mL/min.结果 绿原酸在0.0424μg ~0.636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 1).平均回收率为98.0%( RSD =0.68%,n=6).结论 本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作清热解毒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姜锋卫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米非司酮联合乳酸依沙吖啶用于中孕引产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米非司酮联合乳酸依沙吖啶用于中孕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在我院产科住院要求引产的健康妇女256例,妊娠16 - 27w,其中150例给以口服米非司酮300 mg后行羊膜腔内乳酸依沙吖啶注药引产做为观察组,另外106例单用乳酸依沙吖啶羊膜内注药引产做为对照组.对其引产时间、产后胎盘胎膜残留情况、产后阴道出血及产道裂伤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产妇引产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胎盘胎膜残留和软产道损伤发生率及产后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米非司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促宫颈成熟及引产药物,与乳酸依沙吖啶配伍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具有明显缩短产程、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功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春玲;李娜;赵春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64例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内径宽度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相关性分析

    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首次出血原因中,食管静脉曲张破裂是常见的出血病因之一.临床上常用 门静脉内径来推断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的严重程度,也有人认为门静脉内径的宽度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无明显相关性.本文对临床64例确诊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门静脉内径宽度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相关性进行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侯淑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桩核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应用

    目的 比较铸造金属桩核,纤维桩,全瓷桩核,银汞合金桩核,复合树脂桩核在牙体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五种桩核对390例患者进行修复并观察其使用效果.结果 有13件桩核脱落,2件桩核折断.结论 每种桩核各有其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作者:王爱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以截瘫起病的主动脉夹层1例

    1临床资料患者,侯××,男性,63岁,主因突发腹痛、双下肢麻木、无力伴二便费力1天于2010年9月20日人院.患者2010年9月19日16:00走路时突然出现腹痛、腰痛,随后出现双下肢麻木、酸痛及无力,不能行走,继之出现出汗、胸闷、呼吸困难,伴二便费力,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年,坚持服用卡托普利,25 mg,2次/d,血压控制在150/80mmHg左右.查体:体温36.5℃,脉搏90次/min,律齐,血压140/90mmHg,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性罗音,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肠鸣音4- 5/min.

    作者:韩桂新;刘岳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急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67例效果应用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急诊时的治疗效果和对症状改善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32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治疗组67例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65例采用气道湿化、体位引流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症状缓解时间比较,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PaCO2、Pa02比较中,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l),心率、呼吸次数比较中,两组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可有效改善肺部通气症状和呼吸功能,是有效缓解急性呼吸衰竭急诊的有效方法,

    作者:马睿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颅脑损伤的CT诊断与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CT对颅脑损伤的诊断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165例的CT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5例患者中,CT诊断主要表现在头皮损伤、颅骨骨折和颅脑组织损伤等方面,创伤常合并存在.结论 CT在颅脑损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及早进行CT诊断和复查对病人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黄天练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中间综合征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 观察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中间综合征的临床变化总结其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0年7月我院收治的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中间综合征13例,按照患者的病情状况均给予呼吸机机械呼吸根据病情和分期不同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临床转归.结果 入选的13例患者中死亡1例,病死率7.69%,治愈率92.31%.结论积极正确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措施是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中间综合征患者抢救成功的首要条件.

    作者:施银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12例子宫颈妊娠保守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宫颈妊娠早期诊断、甲氨蝶呤(MTX)联合宫颈搔刮术保守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至2010年6月间收治的12例宫颈妊娠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患者有9例是在早孕检查时诊断宫颈妊娠而采取了主动干预措施,2例患者是在外行刮宫术中大出血而诊断宫颈妊娠,1例患者孕期不规则少量出血、孕11周时突发大出血而到医院抢救治疗.结论 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对宫颈妊娠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主动干预治疗比被动抢救治疗效果好,药物联合保守治疗是安全可靠的方法.

    作者:龚钿;徐曦;赵红利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