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非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AIO)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1至2015年11月四川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AIO患者41例,其中22例实施腹腔镜下粘连松解术(腹腔镜组),19例实施开腹手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肛门通气时间、拔尿管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术后并发症及随访1年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较好,复发率低,患者接受程度高,术中要规范操作,严格把握适应证.
作者:李朝国;杨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构建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血管系统衰老临床分级标准,为分类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文献检索法和专题讨论,初步形成分级指标体系框架,通过两轮专家咨询,进行评估指标筛选,确定指标体系一级、二级指标,采用百分权重法对一级指标进行赋权,采用乘积法对二级指标进行赋权.结果 30名专家的积极系数第1轮为93.33%,第2轮为96.67%.专家权威程度在0.75 ~0.95之间,均值为0.89.指标评估体系建立结果为5项一级指标,26项二级指标.各一级指标的协调系数经Kendall W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建立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血管系统衰老临床分级评估指标体系涵盖指标较为全面、结构合理,对指导分类制定临床治疗方案,实现精准医疗有较大实用价值.
作者:袁小媚;顾清;张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luorine-18 fluorodeoxyglucose,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r Tomography,PET/CT)在肝细胞肝癌治疗后甲胎蛋白(AFP)升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0例肝细胞肝癌治疗后AFP升高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8F-FDG PET/CT全身显像探测有无复发或/和转移灶,并以病理结果和随访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其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随访9~14个月.结果 18F-FDG PET/CT诊断复发或/和转移25例,其中1例经针吸活检病理证实为肝腺瘤,1例经手术证实为第二原发癌;18 F-FDG PET/CT诊断阴性5例,其中1例在随访第5个月时证实为肝内多发转移.18F-FDG PET/CT诊断肝细胞肝癌术后复发或/和转移的灵敏度95.8%(23/24),特异性66.7% (4/6),阳性预测值92% (23/25),阴性预测值80% (4/5).结论 18 F-FDG PET/CT全身显像能可靠鉴别AFP升高的肝细胞肝癌治疗后患者有无转移或复发,准确探测复发和转移灶,改变治疗方案,联合AFP的动态变化过程,能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可靠性.
作者:郭佳;谢红军;刘浩;刘兆辉;谢运飞;廖淑惠;任卫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失败影响因素.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手术患者128例,根据手术效果分为内固定成功组111例和失败组17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和影像学资料.结果 两组骨折稳定性、骨质疏松程度、尖顶距(TAD)、外侧壁厚度、外侧壁分型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骨折类型、骨质疏松程度、外侧壁厚、TAD、外侧壁分型均是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不稳定性骨折、重度骨质疏松症、外侧壁厚过薄、尖顶距过大是影响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应引起足够的注意.
作者:孔杨;陈家麟;章维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泌尿系统肿瘤患者参与手术治疗决策的现状,为提供良好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患者参与手术治疗决策情况调查问卷对190例泌尿系统肿瘤患者进行调查.采用符合率及Kappa值一致性评价分析实际情况与患者期望情况之间的一致程度.患者实际参与手术决策方式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在患者手术治疗决策过程中,46.8%(89/190)期望被动型,41%(78/190)期望合作型,12.1% (8/113)期望主动型;期望与实际符合率为57.9%.付费方式中自费、年龄≤50岁、文化程度高是主动型参与手术决策的影响因素.结论 医务人员应注意评估患者期望参与医疗决策的方式,重视与患者本人的沟通,满足他们参与决策的意愿,推动实现医患双方共同决策,从而促进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作者:何依群;席晓莉;何发群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评定术前使用帕瑞昔布钠能否能提高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6月全身麻醉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65例,采用计算机随机双盲对照分组法分为帕瑞昔布钠组(83例)和对照组(82例),分别给予帕瑞昔布钠40 mg(4 ml)或生理盐水4ml术前30分钟以上静脉注射.比较两组手术前及术后第一天恢复质量评分系统(QoR-40)评分,包括情绪、身体状态、心理状态、独立生活能力和疼痛五个单项评分及各项总分.结果 帕瑞昔布钠组术后第一天QoR-40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单项评分中,情绪评分、身体状态评分和独立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间术后心理状态评分及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术前使用帕瑞昔布钠能够提高其术后第一天的恢复质量,具体体现在情绪、身体状态和独立生活能力三个方面.
作者:姜华;杨晋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胃癌组织中细胞周期调节因子p27、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经胃镜与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的胃癌标本60例,根据是否发生Hp感染分为Hp阳性组、Hp阴性组各30例,另以正常胃黏膜组织20例为正常黏膜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三组p27、CyclinD1、MIF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与Hp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Hp阳性组p27阳性率低于Hp阴性组和正常黏膜组,CyclinD1、MIF蛋白表达水平高于阴性组和正常黏膜组(P< 0.05),Hp阴性组与正常黏膜组上述指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 0.05);p27、CyclinD1、MIF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5);胃癌患者Hp感染与p27表达水平呈负相关,与CyclinD1、MIF表达水平呈正相关,且p27与CyclinD1、MIF水平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组织中p27、CyclinD1、MIF蛋白表达水平存在一定相关性,p27、CyclinD1、MIF可能参与胃癌发生发展.
作者:曹世堂;易小兵;王玉华;杨立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经胃镜放置空肠营养管后肠内营养(EN)对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营养状况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4例SAP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N组50例和全胃肠外营养(TPN)组54例,EN组患者接受经胃镜放置空肠营养管行早期(<3天)EN治疗,TPN组进行传统TPN治疗,比较两组SAP患者的营养状况、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血清总蛋白和血清白蛋白的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淋巴细胞亚群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N是SAP营养支持的重要途径,能有效地促进营养状态的恢复,改善免疫功能,与TPN相比具有明显优势,经胃镜放置空肠营养管是实施EN的有效可靠手段.
作者:习晓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对四川省人民医院2013~2015年肠杆菌科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医院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将2013 ~2015年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采用自动化仪器检测法,按照统一技术方案测定监测药物对细菌的敏感性,依据2013~2015年CLSI标准,用WHONET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按患者首次分离菌株进行统计分析,共收集肠杆菌科细菌6043株,6043株肠杆菌科细菌中,共检出大肠埃希菌2965株、肺炎克雷伯菌1846株、阴沟肠杆菌345株.3年间,肠杆菌科细菌对氨基糖胺类及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率基本持平,(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碳青霉烯类的耐药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尤其是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其耐药性有逐年递增的趋势.此外,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仅对阿米卡星敏感率较高,其检出率在3年内呈逐年升高趋势.结论 四川省人民医院2013~2015年肠杆菌科细菌耐药仍呈增长趋势,多重耐药和广泛耐药菌株检出率的增加对临床治疗造成严重威胁,应充分利用细菌耐药监测结果进行感控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作者:张欣;喻华;张杰;刘鑫;龙姗姗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在预防癫痫患儿院内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272例癫痫患儿,按入院顺序编号分为对照组126例和观察组146例,均予癫痫疾病等对症治疗,对照组在其治疗基础上予以常规临床护理干预,干预组在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住院情况、临床有效率及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患儿院内感染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花费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家属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模式的干预可明显降低癫痫患儿院内感染发生率和提高患儿临床总疗效及护理满意度,可作为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的一种护理模式.
作者:钟兰;胡文广;林振秀;甘晓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MR不同序列对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医学影像资料.结果 使用T2W1序列和DWI序列对淋巴结进行检测的短径显著低于使用T1W1序列(P<0.05);使用T2W1序列对淋巴结进行检测的短径和使用DWI序列检测的短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W1、T2W1及DWI序列对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的阳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W1序列检测的阴性预测值及灵敏度显著高于T2W1和DWI序列,特异度显著低于T2W1和DWI序列;T2W1序列检测的特异性显著低于DWI序列(P<0.05).转移性淋巴结在1000×10-3、800×10-3及150× 10-3 mm2/s这三个b值时的ADC值显著高于非转移性淋巴结(P<0.05).结论 DWI检测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的准确性高于T1W1和T2W1序列但特异度要低于T1W1和T2W1序列.综合使用MR不同序列诊断鉴别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华莉;罗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及常规手术治疗严重创伤性肝破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外伤性Ⅲ~Ⅴ级肝破裂患者78例,其中39例行损伤控制性手术(实验组),39例行常规手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手术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体温恢复时间、PT及APTr恢复时间、乳酸清除时间及I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损伤控制性手术较常规手术在治疗严重创伤性肝破裂的患者方面,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术后恢复快,同时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吕朋;李大伟;张凌;郭立志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填塞在治疗肛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64例肛瘘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填塞术)和对照组(肛瘘切开术或切开挂线术)各32例.比较两组术后疼痛评分、肛门失禁评分、愈合时间、复发率和治愈率情况.结果 治疗组在术后疼痛时间评分、肛门失禁评分、愈合时间、肛门畸形方面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愈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填塞治疗肛瘘术后疼痛轻、创伤小、创面愈合时间短,较好保护了肛门功能.
作者:冯静娟;向锋;程健;苟晔荔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三联疗法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2月到2016年2月我院儿童消化科收治的500例Hp感染初治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0例,对照组采用PPI为基础三联疗法(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试验组采用PPI为基础三联疗法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比较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溃疡治疗效果和Hp根除情况.结果 试验组Hp根除率及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中口腔炎、便秘、腹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恶心、呕吐和腹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质子泵抑制剂为基础的三联疗法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采用.
作者:向梅;杜敏;邓孝智;商丽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帕金森病认知损害在帕金森病患者中非常普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照料者的负担.而在临床诊治过程中,运动症状是医师及患者希望重点解决的问题,轻度的认知损害并未受到较多关注.随着国际运动障碍协会(MDS)对PD-MCI诊断标准的提出,一系列研究应用此标准在认知发生、发展等方面提供新观点.本文将对帕金森病认知损害的神经影像、基因学、神经电生理、脑脊液及血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苏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术前2小时饮用碳水化合物饮料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3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术前禁食8小时.A组手术日前晚23点禁饮,B组(糖水组)手术前2小时饮用10%葡萄糖水400 ml,C组(碳水化合物组)手术前2小时饮用400 ml碳水化合物饮料.结果 C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例数低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饮用碳水化合物能明显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PONV发生率.
作者:杨孟昌;苏文杰;邓佳;蒋蓉;杨玺;谢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方法 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74例医院感染病例,与同期住院的患者医院感染总发生率、感染发生部位、年龄、住院天数、侵袭性操作等进行比较.结果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于同期全院医院感染率(x2=84.717,P=0.000);下呼吸道感染32例,占感染患者43.24%;不同年龄及不同住院时间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侵袭操作发生医院感染的比例明显高于无侵袭性操作(x2=11.019,P<0.05).结论 神经内科是医院感染高发科室,对年老、住院时间长、有侵袭性操作的患者应重点关注,应加强病房的基础清洁卫生、通风换气,尽量缩短住院时间,严格执行诊疗操作规程及手卫生制度等环节质量管理.
作者:田梅;刘述益;陈越峰;文丽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耐药后e抗原(HBeAg)阳性慢乙肝(CHB)患者血清表面抗原(HBsAg)滴度的动态变化对拉米夫定联用阿德福韦酯挽救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51例拉米夫定耐药的HBeAg阳性CHB患者联用阿德福韦酯挽救治疗前后的血清,检测并分析不同应答组各时间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BsAg滴度、乙肝病毒(HBV) DNA载量差异.结果 从基线到治疗12周开始,发生病毒学应答VR(+)组患者HBsAg滴度较无应答VR(-)组患者下降更快(JP=0.041).治疗12周时HBsAg滴度预测病毒学应答的ROC曲线下面积大(AUC=0.821,P=0.006).ROC曲线提示HBsAg为3.50 lg IU/ml时对应的Youden指数(0.612)大.结论 拉米夫定耐药后加用阿德福韦酯挽救治疗12周时HBsAg≤3.50 lg IU/ml可作为预测治疗72周发生病毒学应答的指标.
作者:邓兰;胡章勇;张伟;范凌;朱宝渔;郭啟欧;任艳;刘漪沦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Tim-3)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2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研究组)及同期我院体检的25例健康志愿者及其供体的骨髓(健康组),将单个核细胞分离后提取DNA,受试患者接受标准方案化疗治疗,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单个核细胞上Tim-3 mRNA表达量.结果 研究组治疗前外周血T细胞Tim-3比率及Tim-3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健康组及治疗后(P<0.05);而研究组治疗后外周血T细胞Tim-3比率及Tim-3 mRNA相对表达量与健康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白血病患者临床疗效与Tim-3基因表达量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 Tim-3基因在急性白血病初治患者中存在明显高表达现象,其表达水平高低在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效果的评估中有一定积极作用.
作者:伍香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不同容积旋转调强方法对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短程放疗病例的剂量学影响.方法 选择Ⅱ~Ⅲ期直肠癌病例16例,使用容积弧形调强放射治疗技术(RapidArc)对每个病例分别进行双全弧(FAAS)和双半弧(PA,150.~210.)的计划设计,比较两种计划下的靶区和危及器官各剂量参数以及总机器跳数(MU).结果 两种设计的计划靶区(PTV)接受2325 cGy的照射体积(V2325cGv)、小剂量(Dmin)、大剂量(Dmax)、靶区适形指数(CI)、靶区剂量均匀性指数(H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AS中大肠、膀胱、盆腔骨髓、左右股骨头的平均剂量(Dmean)较PA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机器M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局部晚期直肠癌接受术前短程放疗RapidArc计划设计时,选择FAAS可以保证靶区剂量的适形度和均匀性,减少危及器官的受量,降低总MU输出.
作者:彭倩;骆科林;谢朝;曾铭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