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华;胡建国;范黄新;顾军
目的 探讨利用COBE Spectra 7.0血细胞分离机进行治疗性血细胞去除术对治疗血液病疗效的观察.方法 对25例高白细胞性白血病、血小板增多痘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用COBE Spectra 7.0血细胞分离机,安装专用一次性全封闭管道,根据病人情况,选择不同细胞收集程序进行血细胞去除术.结果 25例患者中,高白细胞性白血病患者采集前白细胞数(0.232+0.069)×1012/L,采集后白细胞数(0.125+0.043)×1012/L:血小板增多症患者采集前血小板数(1.567+0.368)×1012/L,采集后血小板数(0.808+0.294)×1012/L;2例真性红细胞性增多症患者红细胞数采集前分别为7.1×1012/L和8.7×1012/L,采集后分别为5.6×1012/L和5.7×1012/L.结论 利用血细胞分离机进行治疗性血细胞去除术,其临床效果确定,迅速缓解症状,副作用少,在血液病的治疗中起到越来越多的作用.
作者:蒋铁斌;易萌清;李昕;刘竞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超短波联合药物离子导入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方法 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5例采用超短波联合碘离子和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对照组25例单纯采用超短波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14例,显效7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92%.对照组治愈率3例,显效8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68%.结论 超短波联合药物离子导入是目前治疗盆腔炎的理想方法,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超短波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宋玲萍;崔国奇;刘政治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输血传播病毒(transfusion transmitted virus,TTV)准种及其与患者不同临床分型的关系.方法 收集TTV DNA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例126例,其中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ASC)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ronic hepatitis B,CHB)46例,其中轻度、中度、重度分别为7例、14例、25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chronic severity hepatitis B,CSHB)76例.采用巢式荧光实时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扩增TTV,DNA,用熔点曲线方法进行TTV,准种检测.结果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CHB中度、重度和CSHB组中熔点曲线波峰数量显著多于ASC和CHB轻度组(P<0.05),CSHB和CHB重度熔点曲线波峰数量显著多于CHB中度患者(P<0.05).但CHB重度患者TTV DNA熔点曲线波峰数量与CSHB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TTV存在病毒准种,TTV准种感染的复杂性可能是TTV与HBV感染者重叠感染使病情加重的因素之一.
作者:侯周华;谭德明;谢玉桃;李聪智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介绍一种PPH吻合器(procedure of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结合外痔切除、肛周镇痛三联治疗Ⅲ、Ⅳ期痔病的方法.方法 采用PPH吻合器结合外痔切除、肛周镇痛剂局部注射联合治疗40例Ⅲ、Ⅳ期痔病病例.结果 本组40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5~20min,切除后脱垂痔回缩良好,无局部感染、术后出血、术后疼痛.随访2~12个月,排便时无痔核外翻,无出血,无肛门狭窄,失禁,排便功能满意.结论 PPH吻合器结合外痔切除、肛周镇痛三联治疗Ⅲ、Ⅳ期痔病是一种简单、安全、可靠、康复快的方法,其远期疗效尚待观察.
作者:吴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护理工作的性质特点决定了护士的工作压力,儿科病房是一个特殊诊疗单元,护士工作压力大承受着与成人患者科室不同的心理压力.该文分析了儿科病房护士的工作压力源,指出在缓解儿科护士心理压力对策上,应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必要时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提高儿科病房护士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工作质量.
作者:徐玉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脊柱结核并截瘫患者提早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22例一般情况稳定,术前抗痨治疗小于2周,红细胞沉降率(ESR)未降至正常且伴有截瘫或截瘫呈进行性加重的脊柱结核惠者,分别在手术前1 d及术后第2天采集外周血标本.通过提取DNA、PCR扩增,进行结核分支杆菌的DNA荧光定量检测.结果 该组脊柱结核手术患者术前的外周血中结核分支杆菌DNA阳性率为9/22(40.9%).术后患者的外周血中结核分支杆菌DNA阳性率分别为10/22(45.4%).对该组手术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结核分支杆菌DNA含量进行统计学分析,t=0.702,P=0.494,按α=0.05水准,结果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该组手术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结核分支杆菌DNA含量无差别(P>0.05).结论 手术对这类脊柱结核患者结核杆菌在体内播散的程度没有明显影响;对于这类脊柱结核患者,尽管术前ESR未降至正常,且抗痨时间小于2周.在完善相关术前准备、无其他手术禁忌的情况下.提早手术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张宏其;肖勋刚;刘少华;陈凌强;郭超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对胸部双源性疾病一期手术与分期手术的对比分析,总结其一期外科手术治疗的经验,探讨一期外科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择2001年5月~2005年10月收治的18例胸部双源性疾病一期手术治疗的病例为Ⅰ组,同时选择1995年3月~2001年5月15例胸部双源性痰病分期手术的病例为Ⅱ组,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Ⅰ组、Ⅱ组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胸部双源性疾病,只要合理地选择病例,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理,一期手术治疗是安全有效、切实可行的,而且可以明显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病人的综合费用,具有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作者:高华;胡建国;范黄新;顾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发病率、病理类型、临床特点、血清肿瘤标记物及影像学特征的诊断及其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近10年共收治的46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病理类型和诊断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发病以腺癌为主(86.0%),绝大多数位于十二指肠降部(78.0%).性别比男:女为2.06:1;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表现有上腹痛、黄疸、消瘦、腹部肿块、消化道出血和呕吐等.血清肿瘤标记物r-GT>500U为34.8%,AFU明显增高为26.0%,CEA阳性为8.7%,AFP阳性为6.5%.影像学联合检查术前肿瘤诊断率为95.0%,病理组织检查阳性率70.0%(21/30).结论 胃镜常规观察十二指肠降部并活检可早期发现肿瘤;血清肿瘤标记物检测阳性可提示恶性肿瘤存在;联合影像学检查可提高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检出率与确诊率.
作者:霍继荣;唐纯辉;周雨迁;刘德良;刘斌;汪春连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肺高压室缺修补术(左向右分流)患儿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后增加肺通气或扩张肺血管对肺内分流和肺顺应性的临床影响.方法 3组(60例)患儿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20例)常规呼吸管理、B组(20例)CPB后用前列腺素E1、C组(20例)CPB后增加肺通气量,观察CPB前、CPB后30分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的差值(Pa-ETCO2)、肺顺应性(Cmpl)、平均动脉压力(mean blood pressure,MBP)和肺内分流率(Qs/Qt)、呼吸指数(respiration index,RI)的变化.结果 组内比较,CPB后30 min C组的Pa-ETCO2差值增加和Cmpl降低(P<0.05)、Qs/Qt和RI升高(P<0.05);B组的Pa-ETCO2、Qs/Qt和RI明显低于同时点C组(P<0.05或P<0.01),Cmpl高于同时点C组(P<0.05).结论 小儿心脏手术CPB后心肺功能正效应并不即时体现,肺部存在明显肺内分流及无效腔通气.通气/血流失调,肺顺应性减低,单纯增加通气量改善不大,扩张肺血管可明显改善肺顺应性、减少肺内分流.
作者:刘曼;乔飞;张许;罗用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提高Graves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131I治疗的个体化临床选择认识.方法 对该院内分泌科住院的Graves甲亢(Graves disease,GD)患者中,终131I治疗的52例患者的临床选择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52例患者中,17例(32.7%)是因长期口服抗甲状腺药(ATDs)未能缓解;8例(15.4%)因合并难控制性甲亢性心脏病;14例(26.9%)因口服ATDs后严重粒细胞减少.52例中有3例(5.8%)年龄小于25岁;4例(7.7%)是因个人意愿,在初治时即主动要求选择了131I治疗.结论 分析GD患者的病程、病情、并发症、年龄及个人意愿等,权衡治疗手段的利弊,131I治疗亦可作为一种个体化的临床选择.
作者:陶文玉;李显丽;张瑛;徐凡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21例侧裂区胶质瘤临床病例,讨论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结果,为该病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帮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7月~2006年6月该科收治21例患者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无明显神经功能障碍.平均发病年龄为39岁,临床表现以头痛头晕和癫痫为主要表现.治疗包括单纯手术和手术合并放化疗.随访6个月~4年.12例能正常生活,4例肿瘤复发,死亡2例.结论 低级别胶质瘤预后相对良好,MRI检查可为其术前明确诊断提供帮助,早期诊断和外科手术全切是治疗关键.术后放化疗亦相当重要.
作者:高洪波;何正文;任年军;章凯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六味地黄丸中马钱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Kromasil 100-5C18(4.6mm×250mm,5μ m);流动相:乙腈:水(15:85);检测波长:240 mm;柱温:25℃.结果 马钱苷在0.05027~0.25140mg/m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8);样品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1%,RSD为0.98%,(n=6).结论 此方法简便、快速,可作为山茱萸药材及其浓缩制剂六味地黄丸中马钱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谭秋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子宫阔韧带肌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2006年3月收治的30例阔韧带肌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采用临床结合超声诊断的正确率为76.7%,30例患者全部治愈,无其他组织损伤.结论 阔韧带子宫肌瘤术前有效的诊断方法是超声及妇科检查,手术为主要的治疗方法.术中正确辨认肌瘤与周围组织关系是避免其他脏器损伤的关键.
作者:吴佳捷;孟胜君;黎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钬激光同期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2004年3月~2006年2月对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43例患者行经尿道钬激先前列腺剜除术(holmium laser enucleation of the prostate,HoLEP)及钬激光碎石术(holmium laser cystolithotripsy,HLC),分析术前及术后临床资料.结果 膀胱结石平均大小约(16.7±7.8)mm;术前前列腺大小约(47.9±23.9)g;所有病人均顺利完成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及钬激光碎石术,术后无结石残留;平均手术时间约(78.6±45.6)min;切除的前列腺组织约(34.7±20.3)g;保留导尿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0.6)d,(5±1.9)d;术中出血少.术后无血凝块残留.无病人需要输血,未发生前列腺电切综合征(transurethral resection syndrome,TLPS).术后随访6个月.患者排尿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本术式对于良性前列腺增生至膀胱出口梗阻合并膀胱结石的患者是安全高效的,不论结石大小及成分,增生前列腺大小均可采用此术式.
作者:刘非凡;王孟英;周芳坚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提高大面积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降低死亡率及病残率.方法 对52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梗死范围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存活43例,死亡9例,病死率为17.3%.结论 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冠心病伴心房颤动致心源性栓塞是大面积脑梗死的主要病因.脑水肿所致的脑疝是大面积脑梗死早期死亡的直接原因.头颅CT或MRI检查能帮助大面积脑梗死获得早期诊断.综合治疗能降低大面积脑梗死的死亡率及病残率.
作者:吴平;顾湘琪;杨俊凯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TA1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RT-PCR方法检测34例膀胱癌标本及相配对的癌旁正常膀胱黏膜标本中MTA1基因的表达水平,结合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点探讨MTA1基因与膀胱癌浸润和转移的关系.结果 MTA1mRNA在所有膀胱癌标本及正常膀胱黏膜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34例膀胱癌中13例(38.2%)MTA1基因过表达,其中8例有淋巴结转移的膀胱癌中有6例过表达(75.0%),26例无转移的膀胱癌中有7例过表达(26.9%).结论 MTA1基因表达水平与膀胱癌浸润转移能力呈正相关.
作者:汪盛;彭程;蒋先镇;陈合群;刘玉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本院经验,提高肾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156例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病例均行B超检查,其中128例显示不同程度肾损伤(82%),CT检查142例,阳性130例(91.5%).IVU检查66例,发现异常16例(24.2%).156例肾损伤患者中轻度肾损伤131例(83.9%),重度肾损伤25例(16.0%),45例合并其他部位损伤.保守治疗127例,手术治疗29例.发生并发症24例,其中继发性出血3例、感染13例及尿外渗8例.长期随访发现保守治疗组并发瘢痕性肾萎缩1例,肾性高血压3例.结论 B超和CT是诊断肾损伤的首选检查方法,及时准确评估肾损伤及合并伤的程度,严格掌握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指征是处理肾损伤的关键.
作者:张海芳;乔明洲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平阳霉素+激素联合治疗口腔颌面部静脉畸形的疗效.方法 分析近6年来于该科门诊就诊的83例口腔颌面部静脉畸形患者,共105个发病部位,均采用平阳霉素+激素联合治疗,随访其疗效.结果 对本组病例分别进行了6个月~4年的随访,其中1年以上者63例(75.9%).治愈92个部位(87.62%),基本治愈8个部位(7.62%),好转4个部位(3.81%),无效1个部位(0.95%).其中1次注射治愈20个部位(21.74%),2~3次注射治愈56个部位(60.87%),4~5次注射治愈16个部位(17.39%).结论 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静脉畸形疗效确切,可避免激光冷冻后的组织坏死和瘢痕,保持了颌面部的正常形态,疗程短,不良反应及危险性很小.但是对于瘤体大的患者效果较差,还需配合手术治疗.
作者:雷荣昌;卢山;梁非照;郭宏剑;黄烈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本文通过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对湖南大学、湖南女子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工业大学等8所高校女学生进行体形、减肥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调查,以了解当代女大学生减肥群体的实际心理健康水平.为女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心理疾病的干预和防治提供理论支持.调查结果表明女大学生减肥者多为体重正常和体重偏轻者,女大学生减肥者心理健康水平与普通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无显著差异,但女大学生减肥者心理健康因子强迫症状、焦虑、敌对、人际关系敏感4个因子高于普通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姚学进;王萍秀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瘦素浓度变化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26例2型糖尿病患者(老年糖尿病68例--EDM组,非老年糖尿病58例--NEDM组)及88例健康对照者(老年对照46例--EC组,非老年对照42例--NEC组)的血压、血清瘦素、空腹血糖、血脂、肾功能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EC组血清瘦素水平较NEC组降低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EDM与NEDM组和E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尿酸在EC、NEDM、EDM组与瘦素独立相关.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与非老年糖尿病患者相比无降低趋势且与老年健康对照者差异无显著性.血清瘦素与尿酸水平不依赖于共他因素独立相关,说明血清瘦素与血尿酸一样可能在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作者:彭扬;李慧;杨艳敏;潘作东;何平 刊期: 200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