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华;王少华
在行隆鼻术后的求美者中,其假体的稳定性常可见到两种情况:一是鼻假体固定不动;二是轻推鼻假体即可移动.后者群体中,担心假体移位、甚至担心假体会掉下来者并不少见,给求美者造成心理负担,使满意度降低.本文通过近期103例隆鼻术鼻假体骨膜下放置临床体会,参考相关文献,就鼻假体放置层次与术后假体稳定性作一讨论.
作者:叶惠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颞筋膜瓣、e-PTFE在面部皮下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颞筋膜瓣、e-PTFE并采用不同切口入路对面部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软组织充填多在皮下脂肪层下潜行分离,行颞筋膜、e-PTFE充填.结果:本组修复的患者术后均Ⅰ期愈合,面部轮廓改善理想,触诊手感自然,其中1例患者1月后修复区有一直径5mm大的皮肤坏死,其余均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颞筋膜瓣、e-PTFE进行面部皮下软组织缺损充填是理想而损伤小且效果明显的修复方法.
作者:周晓东;周晓燕;滕利;归来;张智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扁平疣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科常见的碍容性疾病之一,多发于青少年.目前临床治疗方法很多,但均存在疗效不确切,症状反复迁延不愈等不足,日常生活中影响美观,使患者在社会交往中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压力.自2001年3月~2004年9月,笔者采用自体疣埋植联合左旋咪唑内服治疗扁平疣6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罗耀兵;周承贵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微螺钉加载正畸负荷后的稳定性.方法:本研究包括了1 5例成年患者,以植入上颌颧突的微螺钉作为前牙内收的颌内支抗.微螺钉植入2周后施力.加力前及加力后9个月分别拍摄X线头颅定位片,将头影测量片进行重叠,测量微螺钉的移位变化.结果:15例中6例患者的微螺钉伸出并移位(-0.5~1.5mm).微螺钉头部平均向前移位0.4mm,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螺钉是一种稳定的支抗装置,但是在承载正畸负荷的过程中,并不保持绝对的稳定,部分微螺钉在正畸力作用下有移位.为了防止因微螺钉移位伤及临近的重要组织结构,建议微螺钉应植入在没有主要神经、血管通过的非齿槽骨区,或植入在齿槽间隔区,但微螺钉与牙根之间应留出2mm的安全距离.
作者:杭望雁;夏春鹏;侯铁军;李岩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随着对日光紫外辐射危害认识的深化,人们在寻求各种防止其危害的方法,使用防晒化妆品就是常用的有效方法之一.国际上在20世纪50年代已开始广泛使用防晒化妆品,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化妆品行业开始崛起,防晒化妆品的生产也紧跟国际形势,产品日益增多,质量也在不断提高,防晒化妆品的使用日渐普遍.下面就防晒化妆品的活性成分、剂型及功效的评价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刘仲荣;吴燕虹;杨慧兰;杨军;樊建勇;林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鼻眶筛区(naso-orbital-ethmoid,NOE)是人体为复杂的解剖区域之一,特指面中部由两侧眶上孔和眶下孔之间构成的矩形区域[1],范围包括鼻骨、额骨、上颌骨额突、泪骨、筛骨,位于颅、眶及鼻三者交叉区域,又称鼻上颌泪额筛区.鼻眶筛复合体骨折是面中部骨折的一种特殊类型,首先由McCoy于1959年提出[1].由于本身及其所牵涉的相邻解剖结构的复杂性,单纯的NOE骨折较为少见,多合并颅颌面其他部位的骨折,表现为多块面骨的复合骨折和眶底的爆裂骨折,常波及眶尖,损伤视神经,导致眼球失明,如诊断和处理不当,常造成多种难以纠正的并发证和畸形,它一直是颌面外科治疗中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近年来随着研究人员对面部骨折特点的认识和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NOE骨折才逐渐被认识.本文主要对NOE骨折的临床表现、治疗处理原则及手术方法和畸形整复等情况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亦炫;胡永寿;梁振博;谭卫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如何获得隆乳术后乳房的良好曲线.方法:应用乳房假体容积双重选择法,根据假体大小适当调节假体放置位置并行胸大肌部分剥离胸骨骨膜固定.结果:采用该法行隆乳术共113例,除2例受术者强烈要求选择较大的假体而造成术后乳房过假以外,111例均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术后乳房的曲线接近生理曲线.结论:综合应用假体大小选择的双重标准、放置位置的个体差异性选择及假体上极的胸大肌折叠充填,是一种改善隆乳术后乳房移行曲线差的良好方法.
作者:高尚;王永洁;李键宁;陈忠存;蒋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求治疗肿泡眼理想的手术术式和方法.方法:根据肿泡眼患者的局部解剖特点及面部特征,对常规切开法重睑术加以改进,即适当切除上睑皮肤、肥厚眼轮匝肌、眶隔脂肪和眼轮匝肌下脂肪垫,并同期完成隆鼻成形术.结果:应用本方法完成80例,其中75例术后随访3~6个月,美容效果均满意.结论:对肿泡眼患者施行改良切开法重睑术,并同期施行隆鼻成形,可以获得更为满意的美容效果.
作者:张福奎;耿传卫;刘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假体隆乳的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总结假体隆乳的经验.方法:分析75 3例假体隆乳者的效果及并发症率,总结手术方法、并发症的处理及术后治疗.结果:对618例进行了2~49个月的随访,其中并发症有纤维包膜挛缩、血肿、位置不正等,正确治疗后恢复良好,纤维包膜挛缩2例(0.32%).结论:本文所述假体隆乳方法效果良好,恰当地防治并发症能有效地提高假体隆乳的成功率.
作者:俞建光;刘荣清;张秀平;余志宏;张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并发症有关问题.方法:总结处理24例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整形后并发症的临床资料,并对4例注射部位肌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24例并发症均经穿刺抽吸或手术摘除治疗,4例注射部位肌组织病理检查显示:肌细胞间隙均散布有大小不等的片状异物颗粒,HE染色呈淡蓝色,较大异物周围似有纤维包囊,有淋巴细胞浸润.结论: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行面部整形容易移位,无论何处,一旦注入则难以彻底去除,需慎重应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在体内长期滞留对机体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谆;于海涛;隋继强;刘芳霞;李明勇;张静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正常皮肤和瘢痕疙瘩组织成纤维细胞在体外培养情况下其生物学特性的差异,以及与细胞冻存和复苏的方法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对8例正常皮肤和8例瘢痕疙瘩组织标本分别进行体外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传代培养,观察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形态,并作生长曲线比较细胞增殖情况.选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培养细胞梯度降温后置入液氮(-1 96℃)中保存4~6个月,进行细胞复苏培养,以2%台盼蓝确定细胞活力,并观察复苏的成纤维细胞形态学状况.结果:体外培养的正常皮肤和瘢痕疙瘩组织成纤维细胞形态和生长曲线基本相同,但瘢痕疙瘩原代成纤维细胞萌出生长较正常皮肤快,生长融合后成纤维细胞排列紊乱,极性消失,有明显的交叉重叠现象;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经冷冻保存4~6个月后,复苏率超过80%,细胞形态无明显改变.结论:体外培养的正常皮肤和瘢痕疙瘩组织成纤维细胞形态与生长特性基本相同.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可成功冻存和复苏.
作者:李惠斌;蔡景龙;潘博;刘振中;安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不断完善和广大群众对健康水平要求的提高,近年来,美容手术引起的医疗纠纷也逐年增多,在不少地方已成为影响正常医疗美容秩序的一个重要因素.有资料显示:2003年全国一、二、三级医院发生的医疗纠纷与2000年初比普遍上升.其中三级医院上升17.9%,二级医院上升34.7%,一级医院上升12.9%,其他未评定等级医院上升4%[1].因此医疗美容纠纷与医疗事故的正确处理,不仅关系到医患合法权益的维护,而且影响到美容医学学科和医疗美容技术的正常发展.而时下对医疗美容纠纷的概念、特点的认识及其处理程序尚不规范.为此笔者提出自己的如下浅见.
作者:欧阳学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文身、文眉、文眼线或异物植入等属于人为因素所导致的皮肤色素改变.传统的治疗往往造成不可逆转的皮肤结构改变、色素变化和瘢痕而不为患者接受.笔者自2002年4月~2004年12月应用Q-开关Nd:YAG激光仪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新华;黄勤;郭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圆润、挺拔、丰满的乳房是女性美丽和性感的象征.如果乳房外形欠佳或者缺失,会造成女性严重自卑心理,而通过乳房美容整形手术则可以大大改善患者自卑的心理状态,增加其自信.乳房整形美容外科手术主要包括隆乳、乳头缩小、巨乳缩小等美容手术和乳房再造、乳头内陷矫正以及男性乳房发育切除等修复重建手术.在西方发达国家,乳房美容整形手术目前是整形外科常见的手术之一,约占整形外科手术总量的五分之一.在我国,乳房美容手术也是常见的美容手术,但乳房再造等整形修复手术开展的远没有西方发达国家那样广泛.近年来,乳房美容整形手术也是整形外科学界创新改进的重要领域,不断有新技术、新方法以及新材料的文献报道.
作者:郭树忠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烤瓷冠桥的修复不仅形态要与邻牙协调,而且颜色也要与邻牙高度一致.因此,首先要确定患者口内余留牙的颜色,之后再从各种不同颜色的瓷粉中选择与之相匹配的瓷粉加工制作烤瓷冠桥,使后完成的烤瓷修复体达到与患者余留牙齿协调一致的效果.选色、配色好像并不难,但是临床工作中常常由于选色、配色不恰当致使完成的修复体颜色与邻牙颜色不一致,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如何准确地确定患者余留牙的颜色就成了修复医师的重要课题.传统的方法是依靠统一制作好的牙科比色板,从比色板中选择与患者余留牙的颜色相近的色片,置于患者口列附近进一步比较,确定以后做好记录,技师就以此纪录为准选择相应的瓷粉加工制作.
作者:郭天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2000年5月以来,笔者采用背阔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肘部挛缩瘢痕肘关节切除、松解之创面及重塑肘关节外形,治疗因肘部瘢痕挛缩影响肘关节外形及功能的患者18例.术后皮瓣愈合良好,肘关节功能恢复正常,外观达到整形美学标准,效果满意.
作者:窦玺;耿素艳;宫传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手部先天性畸形是整形外科常见的先天性疾病[1],在婴幼儿时期进行整形,有利于其患手及患肢的发育和功能重建,有利于患儿的心理健康,也有利于减少术后局部瘢痕的产生[2].自2002年9月~2004年9月,我科共收治手部先天性畸形患儿41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使手的功能与外形得到了满意恢复.由于该疾病多与遗传及孕期的环境因素有关,患儿家长心理压力很大,加之患儿年龄小,需要家长全力配合好手术前后的护理.因此,做好家长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对取得手术成功至关重要.
作者:刘云景;张阳;杨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皮下局部注射质粒pcDNA3.1/Zeo(+)-VEGF165对兔超全厚皮片存活的影响及安全性方面研究.方法:构建并体外扩增表达质粒pcDNA3.1/Zeo(+)-VEGF165,以之直接注射转染兔背部超全厚皮片模型.通过与对照组比较,观察其对皮片活力的影响,并采集不同时期的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基因转染组在毛细血管周围及肌间隙短期可见VEGF沉积,与对照组相比皮片的平均成活面积显著增加.结论:皮下注射的基因在组织中能够短期表达VEGF,促进皮片血管重构,增加皮片存活能力,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基因治疗方法.
作者:聂祝锋;张一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阴茎延长术的延长部效果是令人满意的,但皮肤切口出现并发症的情况时有发生.笔者近5年来采用皮肤纵菱形切口直接对合缝合,不仅缝合快,缩短了手术时间,且未出现一例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作者:雷义波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