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牵张成骨术治疗复杂颌面骨骼缺损和畸形

赵晋龙;刘彦晋;何黎升;雷德林;龚振宇

关键词:畸形, 牵张成骨, 颌面部, 骨缺损
摘要:目的:探讨用牵张成骨技术治疗常规方法处理困难的颌面骨骼缺损和畸形.方法:18例无法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的多类颅颌面畸形患者,分别使用外置式和内置式牵张器进行骨牵张术矫治.术前均作外科模型和必要的头影测量.术后延迟期为7天,牵张节律为1mm/天,2~4次/天,牵张结束后常规固定6~8周.结果:术后伤口正常愈合,牵张过程顺利,均达到预期牵张目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的咬合关系和面形均得到恢复.腭裂治疗后继发畸形患者大牵张距离为20mm,小距离为15mm;下颌骨重建患者大牵张距离为30mm.下颌骨垂直牵张患者固定期近牵张区出现病理性骨折,但未出现错位,经内固定处理,牵张完成后,未出现畸形愈合情况或骨不连接.结论:骨牵引延长技术可以很好地适用于多种颅颌面骨畸形或骨缺损患者的治疗,尤其适用于软组织量不足、不易覆盖移植骨的患者,而且不需要另取自体骨移植.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鼻尖及鼻翼缺损修复47例体会

    鼻尖及鼻翼缺损给患者的容貌及心理带来了难以掩饰的影响,其结构的复杂,也给修复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笔者所在科室1990年至2003年底,根据鼻尖及鼻翼缺损大小、局部条件及患者要求采取五种不同方法,修复鼻尖鼻翼缺损47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郭丹凤;韩继琴;宫昔愿;姜向海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使用hTERT启动子实现肿瘤特异性RNA干扰

    目的:修饰hTERT核心启动子,构建shRNA表达载体,实现肿瘤特异性RNA干扰.方法:使用人工TATA盒修饰hTERT核心启动子,重建转录起点.将含有修饰后hTERT启动子的MluI/XhoI片段克隆至pGL3-0CP-shLuc的相应酶切位点,获得pGL3-mhTERT-shLuc.设计针对p53的shRNA编码序列,并以XhoI/XbaI克隆至pGL3-mhTERT-shLuc的相应酶切位点之间,获得pGL3-mhTERT-shp53.使用pGL3-mhTERT-shLuc与pGL3-control共转染人骨肉瘤细胞U20S、MG-63和HOS,48h后测定虫荧光素酶活性,计算相对活性.使用pGL3-mhTERT-shp5 3不同的人骨肉瘤细胞,利用Western Blot分析转染前后p53的表达水平.结果:双酶切鉴定和DNA测序证实pGL3-mhTERT-shLuc和pGL3-mhTERT-shp5 3的序列与设计完全一致.pGL3-mhTERT-shLuc与pGL3-control共转染实验发现,在hTERT-U20S细胞虫荧光素酶相对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而在hTERT+的MG-63和HOS细胞在转染后虫荧光素酶相对活性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抑制效率可分别达到69.7%和71.0%.Western Blot分析表明,与转染pGL3-mhTERT相比,使用pGL3-mhTERT-shP53转染MG-63和HOS后可显著抑制p53的表达,而U20S的p53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没有明显改变.结论:我们成功使用TATA盒对hTERT核心启动子进行了修饰,利用其构建了shRNA表达载体,并实现了肿瘤特异性RNAi,为进一步提高基于RMi技术的基因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奠定了实验基础.

    作者:李立文;胡蕴玉;舒茂国;王臻;郭树忠;郭晓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rhEGF凝胶促组织扩张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凝胶在间断恒压皮肤扩张术中局部外用的临床可行性.方法:以本中心施行头皮扩张术的20位患者48个扩张器为研究对象,自身对照,随机分为3组,扩张同时分别外用含有2%氮酮的不同浓度的rhEGF凝胶,即10μg/g、5μg/g和不用药对照组,观察在60mmHg压力下相同时间内的注水速度和注水量,从而反映组织扩张速率.结果:10μg/g组的注水速度和注水量大于对照组(P<0.05),5μg/g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rhEGF凝胶可外用于皮肤扩张术中,能有效地缩短扩张时间,但rhEGF浓度不应低于10μg/g.

    作者:周庆红;郭树忠;舒茂国;韩岩;易成刚;鲁开化;刘自芳;张琳西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金属硫蛋白与缺血再灌注损伤

    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是一种小分子量金属结合蛋白,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和部分原核生物中.MT作为一种多功能非酶蛋白质,在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保护细胞膜、维持细胞内钙稳态、维持必须金属白稳态、抗辐射及重金属解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谢祥;仇树林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Aurora全功能E光(R)美肤治疗仪治疗雀斑101例

    自2004年8月~10月,笔者采用西南地区首台Aurora全功能E光(R)美肤治疗仪治疗面部雀斑患者101例,取得了相当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尚瑜;洪伟;蒋彪;邓典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表面麻醉在化学剥脱术治疗雀斑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表面麻醉能否有效地减轻化学剥脱术在治疗雀斑中的疼痛.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60例雀斑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B组术前用利多卡因及654-2的混合液纱布覆盖面部并用塑料薄膜封包30min,术中用改进的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疼痛评估,术后对皮肤过敏、色素沉着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疼痛评分,A组:良1 3例,可16例,差1例;B组优14例,良16例.疼痛值比较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术后过敏阳性对比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个月色素沉着无可见差异.结论:利多卡因及654-2混合液进行表面麻醉能有效减轻化学剥脱术在治疗雀斑中的疼痛.

    作者:陆新;徐威;茅东升;赵启明;何冬梅;陈智勇;夏东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痤疮丙酸杆菌的致病成分及机理

    痤疮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P.acnes)是一种革兰染色阳性的厌氧菌,是一种细胞内寄生菌,属于皮肤的正常菌群,它可以分泌蛋白质、酶、脂多糖等成分,也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所有这些都能作为致病因素,引起多种疾病,现将其致病成分和相关的致病机理综述如下.

    作者:齐显龙;卢涛;高天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黑素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培养的应用进展

    自1988年Halaban首次成功地建立黑素细胞(Melanocyte,MC)和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KC)体外共培养以来,因其能较好地模拟皮肤的生理状况而被众多学者相继采用、改进,并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包括MC和KC的相互作用、色素的转移和分布、移植治疗白癜风以及筛选和验证药物等各个方面.现将有关问题综述如下.

    作者:张迪敏;李永伟;许爱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鼻唇沟皮下蒂岛状皮瓣修复鼻尖缺损16例

    鼻尖部是颜面部突出的部分,轻微的缺损或畸形都会影响人的外貌,且对病人的心理影响很大.修复时既要注意局部的完整,又要使其与整个鼻对称而均匀协调,还要让颜面部的瘢痕小.2000年至2003年6月,笔者应用鼻唇沟皮下蒂岛状皮瓣修复鼻尖缺损16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韩芳;黄秀珍;杨改霞;田晓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保留薄层乳腺组织的巨乳矫治术

    目的:寻找一种更适合增生性巨乳症矫治的手术方法.方法:按下蒂法作术前设计,术中切除90%的乳腺组织,仅保留近下蒂组织瓣侧的薄层乳腺组织,保全了乳腺被膜层的血管网,使组织瓣血运更有保证.结果:临床效果良好,乳房外观满意,乳头感觉良好,无明显并发症.结论:此方法是治疗中重度伴有增生或要求行全乳腺切除的巨乳症的首选方法.

    作者:王兵;程国梁;程晓芹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基于点云数据建立犬大面积下颌骨缺损支架实体数字模型

    目的:建立快速成型技术在颌骨缺损畸形修复的动物数字模型.方法:通过外科手术建立犬矩形全层下颌骨缺损模型,利用Mimics 7.10、Surfacer7.1软件通过镜像复制原理及数据插补原理建立下颌骨大面积缺损的数字模型.结果:生成了可直接被快速成型设备数据读取与加工*.STL文件格式的个体化预制的修复体数字模型.结论:利用Mimics 7.10、Surfacer7.1可以快捷地生成精度高的个体化支架实体数字模型.

    作者:商洪涛;刘彦普;雷德林;何黎升;赵晋龙;吴仲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Medlite Ⅱ美肤激光治疗仪治疗碍容性皮肤病1351例

    自2000年3月~2004年3月,笔者使用Medlite Ⅱ美肤激光治疗仪治疗各类有碍美容的皮肤病1 939例,其中对有详细记录并完成随访达半年以上的1 351例患者进行了临床疗效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春俊;王中影;骆娣凤;董普玲;刘江波;杨森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吸脂加切除方法治疗男性乳房肥大症

    目的:总结吸脂加切除方法治疗男性乳房肥大症的经验及适应证的选择.方法:采用乳晕下边缘小切口先行胸部吸脂而后切除乳腺腺体的手术方法.结果:1996~2004年共对68例发病3~10年的男性乳房肥大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随访半年至4年,均达到满意的外观效果.结论:吸脂加腺体切除方法治疗男性乳房肥大症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切口痕迹不明显,并发症少,治疗彻底,外形改善好的优点,应成为外科治疗的常规方法.

    作者:李比;夏有辰;张洁;朱力;尤维涛;秦荣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纳米非晶金刚石膜抗口腔白色念珠菌粘附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比较义齿基托镀用纳米非晶金刚石薄膜前后表面白色念珠菌粘附量变化情况、探索纳米非晶金刚石薄膜的抗菌可能性.方法:采用热凝牙托材料制作30mm×10mm×2mm标准试件10个,逐级抛光至1 200目.试件分成两组,每组5个,一组试件双面镀用纳米非晶金刚石薄膜作为实验组,一组不作处理作为对照组,60Cov杀菌后试件置于试管中培养,观察其表面48h白色念珠菌粘附量差异,同时用扫描电镜观察细菌粘附情况.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试件表面均存在白色念珠菌黏附,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纳米非晶金刚石薄膜能够显著降低义齿树脂基托表面白色念珠菌的粘附量,为其在口腔修复体上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李斌;姚月玲;安银东;陈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肿胀法双环巨乳缩小术

    目的:探讨能够减少瘢痕的治疗巨乳症及乳房下垂的手术方法.方法:在使用肿胀技术的基础上,经绕乳晕的内、外两个环形切口入路形成真皮帽,结合去除部分脂肪和乳腺组织.结果:手术均Ⅰ期愈合,经6~12个月随访,乳房形状好,瘢痕不明显.结论:双环法巨乳缩小术对于治疗巨乳症及乳房下垂,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邝靖;周兴亮;邱晓东;郭丹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微晶磨削治疗面部瘢痕疗效观察

    自2004年4月~11月,笔者采用SA2型秀诺微晶祛疤仪先后给26例面部瘢痕患者进行微晶磨削治疗,均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吴信峰;方方;王焱;王强;赵亮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应用DyractAP修复前牙切缘V形缺损

    目的:寻找一种少磨牙体修复前牙切缘V形缺损的方法.方法:采用登士柏公司生产的Prime&Bond NT粘结剂和DyractAP复合体修复前牙切缘V形缺损.结果:半年内修复成功率95.93%,二年后成功率为88.62%.结论:DyractAP粘结性强、耐磨、色泽好,适用于前牙切缘V形缺损的修复.

    作者:刘正刚;刘莉娟;曹慧琴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高频电刀在整形美容手术中安全使用的探讨

    目的:分析医护人员被高频电刀灼伤的主要原因,并探讨高频电刀安全使用的方法.方法:采用访谈方法对使用电刀手术的113位医生进行调查.结果:有26人次被电刀灼伤过,占手术例数的6.37%,其中68%的医生是在术中手套破损后被电刀灼伤.结论:引起医生被电刀灼伤的主要原因有:①手套破损;②电刀手柄内有血或水;③浸湿的手术单和手术衣导电;④电刀功率设置不当;⑤医生使用不当.为了更好地发挥高频电刀的作用,必须采取安全的使用方法,减少不必要的伤害.

    作者:段莹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大鼠毛囊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全层皮肤

    目的:以大鼠毛囊细胞为种子细胞培养组织工程皮肤.方法:分离培养新生SD大鼠毛囊外根鞘细胞和真皮鞘细胞,以这两种细胞为种子细胞构建全层组织工程全层皮肤.结果:成功构建了具有表皮层和真皮层的组织工程皮肤.结论:毛囊细胞可以用作种子细胞来构建组织工程全层皮肤.

    作者:刘晓亮;金岩;董蕊;聂鑫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RNA干扰技术简介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指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的、由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诱发的、同源mRNA高效特异性降解的现象.近几年来RNAi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被杂志评为2001年的十大科学进展之一,并名列2002年十大科学进展之首.由于使用RNAi技术可以特异性剔除或关闭特定基因的表达,所以该技术已被广泛用于探索基因功能和传染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的基因治疗领域.

    作者:郭树忠;舒茂国;李立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