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鼠毛囊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全层皮肤

刘晓亮;金岩;董蕊;聂鑫

关键词:毛囊, 组织工程, 皮肤, 细胞
摘要:目的:以大鼠毛囊细胞为种子细胞培养组织工程皮肤.方法:分离培养新生SD大鼠毛囊外根鞘细胞和真皮鞘细胞,以这两种细胞为种子细胞构建全层组织工程全层皮肤.结果:成功构建了具有表皮层和真皮层的组织工程皮肤.结论:毛囊细胞可以用作种子细胞来构建组织工程全层皮肤.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阴茎再造的临床方法和进展

    阴茎是男性重要的泌尿、生殖器官.其特有的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使因先天性畸形或创伤、肿瘤等原因导致阴茎部分或完全缺损以及性别转换手术(女转男)时再造阴茎的结构和功能就显得非常的重要和困难.阴茎再造至今已有60年的历史,主要解决尿道成形、阴茎体再造及支撑物置入问题.随着医患双方对再造阴茎期望的提高,再造阴茎的外形、功能越来越受到医患双方的重视,使手术方法不断改进,并且日趋完善[1].

    作者:潘勇;郭树忠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Aurora全功能E光(R)美肤治疗仪治疗雀斑101例

    自2004年8月~10月,笔者采用西南地区首台Aurora全功能E光(R)美肤治疗仪治疗面部雀斑患者101例,取得了相当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尚瑜;洪伟;蒋彪;邓典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雪夫超声波导入加中药祛斑面膜治疗黄褐斑45例

    黄褐斑为多种原因引起的色素代谢障碍性皮肤病,女性多见,影响容貌,长期以来一直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自2001年10月~2003年6月,笔者用雪夫霜(复方维甲酸)加祛斑面膜治疗黄褐斑45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曹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治疗颌面部犬咬伤106例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本病极为凶险,病死率几乎100%[1].据卫生部公布的2003年上半年全国重点传染病疫情报告,狂犬病死亡人数多.目前对此病尚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接种狂犬病疫苗、使用抗狂犬病血清和彻底处理伤口至今仍是预防感染狂犬病的方法.而颌面部是人体的暴露部位,尤其是儿童极易受到犬咬伤或抓伤,轻者局部留有瘢痕,重者可以致残甚至死亡.因此,对伤口的处理不但要考虑到预防感染狂犬病,同时也要考虑到对面部容貌的影响.自1987年以来,我科共治疗颌面部犬咬伤106例,均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胡钦才;刘红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镓银合金在后磨牙修复中的应用

    牙体充填修复的主要材料是银汞合金,因为银汞合金具有的许多优良性能,很难找到一种能取而代之的新型充填材料.随着口腔材料的研究与进展,出现了不少新材料,镓银合金是一种新型的磨牙充填材料[1].实验证实,它具有与银汞合金相似的性能与操作过程,与后者大的不同是不含汞,能避免汞污染,又能保持充填体良好物理性能的新型牙体充填材料.

    作者:裴浩;夏冬景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黑素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培养的应用进展

    自1988年Halaban首次成功地建立黑素细胞(Melanocyte,MC)和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KC)体外共培养以来,因其能较好地模拟皮肤的生理状况而被众多学者相继采用、改进,并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包括MC和KC的相互作用、色素的转移和分布、移植治疗白癜风以及筛选和验证药物等各个方面.现将有关问题综述如下.

    作者:张迪敏;李永伟;许爱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基于3D的颌面骨虚拟整复手术研究方法的建立

    目的:利用3ds max软件,建立3D虚拟环境,探索颌面骨整形重建外科虚拟整复手术的研究方法.方法:颌面骨计算机模型,在3ds max 3D环境下,复制下颌骨、上颌骨、颧骨、颧弓等骨畸形;研究下颌骨虚拟整复手术,上颌骨、颧骨、颧弓虚拟整复手术的建立方法.结果:3ds max软件可以形成颌面骨整形重建外科需要的3D虚拟环境,可以复制出颌面骨典型的骨畸形模型,可以进行初步的整形重建虚拟手术的研究.结论:运用3ds max的3D虚拟环境,可以建立一种颌面骨整形重建外科虚拟整复手术的研究方法.

    作者:张圃;刘洪臣;柳春明;刘蒸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使用hTERT启动子实现肿瘤特异性RNA干扰

    目的:修饰hTERT核心启动子,构建shRNA表达载体,实现肿瘤特异性RNA干扰.方法:使用人工TATA盒修饰hTERT核心启动子,重建转录起点.将含有修饰后hTERT启动子的MluI/XhoI片段克隆至pGL3-0CP-shLuc的相应酶切位点,获得pGL3-mhTERT-shLuc.设计针对p53的shRNA编码序列,并以XhoI/XbaI克隆至pGL3-mhTERT-shLuc的相应酶切位点之间,获得pGL3-mhTERT-shp53.使用pGL3-mhTERT-shLuc与pGL3-control共转染人骨肉瘤细胞U20S、MG-63和HOS,48h后测定虫荧光素酶活性,计算相对活性.使用pGL3-mhTERT-shp5 3不同的人骨肉瘤细胞,利用Western Blot分析转染前后p53的表达水平.结果:双酶切鉴定和DNA测序证实pGL3-mhTERT-shLuc和pGL3-mhTERT-shp5 3的序列与设计完全一致.pGL3-mhTERT-shLuc与pGL3-control共转染实验发现,在hTERT-U20S细胞虫荧光素酶相对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而在hTERT+的MG-63和HOS细胞在转染后虫荧光素酶相对活性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抑制效率可分别达到69.7%和71.0%.Western Blot分析表明,与转染pGL3-mhTERT相比,使用pGL3-mhTERT-shP53转染MG-63和HOS后可显著抑制p53的表达,而U20S的p53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没有明显改变.结论:我们成功使用TATA盒对hTERT核心启动子进行了修饰,利用其构建了shRNA表达载体,并实现了肿瘤特异性RNAi,为进一步提高基于RMi技术的基因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奠定了实验基础.

    作者:李立文;胡蕴玉;舒茂国;王臻;郭树忠;郭晓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富含血小板血浆和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物修复兔颅骨缺损

    目的:在骨缺损中植入骨髓基质细胞和富含血小板血浆(P1atelet Rich Plasma,PRP)的复合物,观察缺损的修复情况,为临床骨缺损的修复探索新的途径.方法:体外扩增兔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em cell,MSCs),将MSCs与PRP混合形成MSCs/PRP复合物,使细胞的终浓度为5×106个/ml.将MSCs/PRP复合物用牛凝血酶固化为凝胶体,植入细胞供体兔颅骨直径15mm缺损中,以单纯植入PRP作为对照.术后8周取材,通过大体观察、X线检查、组织学检查观察骨缺损的修复情况.结果:MSCs/PRP凝胶植入8周后,缺损大部分获得修复,组织学分析显示缺损中有大量新骨形成.结论:应用PRP复合MSCs可以提高骨缺损的修复效果.

    作者:羊书勇;毛天球;程晓兵;杨耀武;岳进;吴仲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人ALK-1近端启动子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目的:对人ALK-1启动子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从Genebank获取人类基因组序列和人ALK-1 mRNA序列,使用FirstEF程序分析并获得ALK-1近端启动子序列,并使用MatInspector程序对启动子序列中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进行预测.结果:使用FirstEF程序成功获得了长度为1Kb的人ALK-1近端启动子序列.MatInspector程序分析该启动子中共含有1 36个顺式转录调控元件,包括多种早期生长反应基因家族成员、Myc相关锌指蛋白家族成员和Ets家族成员等.值得注意的是在ALK-1启动子中含有6个KLF6结合元件,提示ALK-1参与创面愈合和组织重建过程.结论:获得了人ALK-1近端启动子的转录调控信息,推测KLF6可强烈诱导ALK-1基因表达.

    作者:舒茂国;郭树忠;郭晓彤;王昕红;李立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国产下颌前移器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国产下颌前移器治疗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15例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患者,男9例,女6例;年龄9~15岁,平均12.6岁,10°>ANB>5°;经方丝弓固定矫治排齐上、下牙列后应用国产下颌前移器治疗,并于治疗前后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测量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国产下颌前移器治疗5~7个月(平均6个月)后,Ⅱ类磨牙关系矫治为Ⅰ类关系,覆(牙合)覆盖减小,头影测量下颌骨的变化为显著,SNB角增大,下颌升支高度(Ar-Go)、下颌体长度(Go-Gn)增加.上颌骨的生长抑制作用不明显;ANB角减小、矢状关系改善.结论:国产下颌前移器治疗可以促进下颌骨生长,改善骨性矢状关系的不调.

    作者:周晓勇;段银钟;王峰;袁峰;陈巧玲;杨美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大鼠毛囊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全层皮肤

    目的:以大鼠毛囊细胞为种子细胞培养组织工程皮肤.方法:分离培养新生SD大鼠毛囊外根鞘细胞和真皮鞘细胞,以这两种细胞为种子细胞构建全层组织工程全层皮肤.结果:成功构建了具有表皮层和真皮层的组织工程皮肤.结论:毛囊细胞可以用作种子细胞来构建组织工程全层皮肤.

    作者:刘晓亮;金岩;董蕊;聂鑫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文唇术弥补唇裂修复术后畸形

    唇裂为先天因素造成的一种颌面部畸形.虽然可采取唇裂一期、二期手术进行修复,但仍有许多患者对其修复后的形状存在不满.由于受到许多不利条件的影响,如组织缺损过多,无多余组织可行修复等,均导致手术修复后效果不理想,患者非常痛苦.自2001年12月~2004年5月,笔者对12例患者采用文全唇术,利用现有组织,重塑全唇形状,从而有效、合理地弥补了该缺陷,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牵张成骨关闭牙槽突裂的实验研究及组织学观察

    目的:应用牵张成骨技术进行牙槽突裂关闭术,观测牙槽突裂硬软组织修复效果和牵张间隙新骨生成的过程、机制,探索一种牙槽突裂整复治疗的新途径.方法:以1 0只成年杂种犬为实验对象,建立人工上颌牙槽突裂的动物模型,其中2只为对照组.另8只为实验组,以牙骨复合体作为转运盘,以每次0.4mm,2次/天的速度沿牙弓方向行牵张成骨术,直到关闭硬组织裂隙.于原位固定0,14,28,63天分别处死动物各2只,对标本进行X线摄片、大体和组织学观察.结果:利用牵张成骨术成功地进行牙槽突裂整复术,硬组织裂隙关闭,同时软组织得到扩张;骨牵张间隙完全被新生骨组织取代并沿牵张方向生长,随固定时间的延长改建、成熟.结论:牵张成骨术提供了牙槽突裂治疗的新途径,新骨的生成是膜内成骨方式.

    作者:丁宇翔;刘彦普;敖建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鼻尖及鼻翼缺损修复47例体会

    鼻尖及鼻翼缺损给患者的容貌及心理带来了难以掩饰的影响,其结构的复杂,也给修复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笔者所在科室1990年至2003年底,根据鼻尖及鼻翼缺损大小、局部条件及患者要求采取五种不同方法,修复鼻尖鼻翼缺损47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郭丹凤;韩继琴;宫昔愿;姜向海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利用RNA聚合酶Ⅲ依赖的启动子实现条件性RNA干扰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指由双链RNA引发的同源mRNA特异性降解过程,目前已成为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有力工具,并广泛应用于肿瘤基因治疗研究领域.载体介导的RNAi是向细胞内引入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的经济、有效的方法,然而由于用来引导siRNA表达的U6、H1等RNA聚合酶Ⅲ依赖的启动子均没有可诱导性或组织特异性,所以在研究特定基因功能和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均受到一定限制.近研究表明使用顺式/反式转录调控元件对PolⅢ启动子进行修饰或通过Cre-LoxP系统控制PolⅢ启动子或shRNA的结构可实现可诱导性、组织特异性等条件性RNAi.这些方法的建立不仅拓宽了RNAi技术的应用范围,而且大大提高了基于RNAi技术的肿瘤基因治疗的安全性,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舒茂国;郭晓彤;郭树忠;王昕红;李立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颅上颌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颅上颌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为分析其生物力学性质提供一个标准数学模型.方法:选择牙列完整、咬合关系正常,磨牙为中性关系,牙周组织健康,无颞颌关节病的成年健康男性志愿者一例做为建模素材,通过螺旋CT扫描技术,主要采用PRO/ENGINEER 2001和ANSYS8.0软件建立颅上颌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探索出一条建立颅上颌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新方法,建立了三维坐标系下的可从任意视角观察的健康人颅上颌复合体三维重建生物医学模型和三维有限元模型,由129750个单元和207056个节点组成.结论:该模型有较好的力学和几何学相似性,为临床探索正畸正颌外科手术的生物力学机制提供了研究手段.

    作者:张晓慧;丁寅;刘冬;王燕;毕惠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金属硫蛋白与缺血再灌注损伤

    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是一种小分子量金属结合蛋白,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和部分原核生物中.MT作为一种多功能非酶蛋白质,在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保护细胞膜、维持细胞内钙稳态、维持必须金属白稳态、抗辐射及重金属解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谢祥;仇树林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新型聚β-羟基丁酯作为血管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经改性处理后的可降解生物材料聚β-羟基丁酯(PHB)作为血管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细胞相容性.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兔血管平滑肌细胞接种在经胶原包埋处理后的管型PHB支架材料上,用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的粘附和生长情况,并行HE染色观察.结果: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在改性后的管型PHB支架材料上粘附生长良好,扫描电镜下可见细胞生长融合成片状,HE染色示细胞在PHB材料上生长良好.结论:改性后的聚β-羟基丁酯材料与兔血管平滑肌细胞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作者:艾卫兵;艾玉峰;熊猛;田晋洪;易成刚;伍锦华;张琳西;杨清芳;董兆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防风通圣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60例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单纯性肥胖症日趋增多,减肥逐渐成为求美者主要的求美项目之一.防风通圣丸(散)较早被日本报道作为治疗肥胖症的有效汉方,但其临床观察病例较少[1].自2002年12月~2004年8月,笔者观察了防风通圣丸对60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的减肥功效,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钱江;杨柳;陈清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