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强;蒲兴旺;邵文辉
目的:探讨双侧颧骨和下颌角截骨矫正方形脸畸形的手术效果.方法:针对颧骨和下颌角肥大引起的方形脸畸形,采用局部浸润麻醉、口内入路、双侧颧骨和下颌角截骨手术方法,一次或分二次手术矫正.结果:2003~2006年共施术25例,一次手术12例,二次手术13例.随访6~24个月,所有病例伤口愈合好,外观改善满意,无一例发生骨折、神经损伤、感染、大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局麻下口内入路双侧颧骨和下颌角截骨矫正方形脸畸形手术方法设计合理、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术后效果良好.
作者:许龙顺;何佑成;彭翼;肖志华;刘晓瑾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肥胖(BMI>24Kg/m2即可诊断为肥胖)是指体内脂肪的过多蓄积,可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单纯性肥胖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未阐明,因此现有治疗方法只限于缓解临床症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改变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作者:王玉婷;蔡景龙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寻常痤疮总是与青少年联系在一起,因为大多数寻常痤疮是青春期的一种疾病.然而,成人亦可罹患痤疮.痤疮是一种严重影响自我形象和心理的疾病,它对情绪和心理的影响程度与慢性哮喘、癫痫、糖尿病、背痛及关节炎相当[1].而且,这种影响在成人患者中更为明显,有报道成人痤疮患者的失业率更高.
作者:李承新;廖文俊;刘玉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腋臭属局限性臭汗症,其病因与腋下大汗腺排泄的汗液有关.多见于15~40岁的青中年男女,治疗方法很多,但易复发,手术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根治方法[1].我科自2005~2007年应用腋窝皱襞切口吸刮修剪术治疗腋臭57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炊亚娟;陈辉;杜洁;陈红艳;王颖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BMP-2在新型种植体-骨界面的表达.方法:通过动物体内的种植体种植试验,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骨形成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2)在新型种植体-骨界面的表达变化.结果:从第2周起,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BMP-2在新型种植体和对照组种植体的种植体-骨界面的表达逐渐减少.第2周时,新型种植体-骨界面的BMP-2平均灰度值高于对照组,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其他时间组里,两种种植体-骨界面的BMP-2灰度值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种植体特殊的设计使其较圆柱状种植体更早形成骨性结合.
作者:何芸;刘福祥;陈俊良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索应用自体单位毛发移植(Folliccular unit transplantation,FUT)治疗脂溢性脱发及瘢痕性秃发的临床效果.方法:后枕部取与种植数量吻合的条形皮瓣,根据需要制备成单体毛胚(1~4根头发),把毛胚植入脱发区域相应孔内,治疗脂溢性脱发4 7例,瘢痕性脱发20例,瘢痕性眉毛缺失6例.结果:移植胚成活率脂溢性脱发为95%以上,瘢痕性脱发为70%以上,瘢痕性眉毛缺失为70%以上.结论:自体单位毛发移植可以较好的治疗脂溢性脱发及瘢痕性秃发,以前者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李桂珍;张红梅;孙京媛;张翠菊;陆强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美容医学是医学、美学和美容技艺三者相互结合的新型医学交叉学科,已成为当今热门的专业领域,展现了巨大的社会及经济效益.美容医学是通过医学手段包括外科手术、医疗美容仪器、新型生物活性物质等,并与医疗技术相结合的方式,直接对人体进行维护、修复和塑造,并以增进人的生命活力美感和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的学科.美容医学教育是医学发展的新阶段和必然产物,因此,在医学各专业本科生中开设《美容医学基础与美容实践技能》课程,并建立专业化的美容培训教育也是新时期医学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尝试.
作者:李红丽;李成仁;刘运来;肖岚;姚忠祥;李泽桂;曹川;吴军;潘征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下睑袋(baggy eyelids)是随着人的年龄增长出现的一种眼部特征,影响外观,使人显得衰老,因此睑袋整复术(lower eyelid blepharoplasty)是整形美容门诊常见的手术之一.经典的睑袋整复术术式有结膜入路和皮肤入路两种,也就是通常说的内切口和外切口,其中外切口又分为皮瓣法和肌皮瓣法.笔者于2004年至今,采用在外切口基础上加用眶隔重置的改良术式进行睑袋整复术18例,效果理想,报道如下.
作者:周宏礽;谭谦;吴杰;郑东风;陈曦;许澎;马文熙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翼状胬肉是农村中较为常见的眼病,它是一种外眼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往多采用单纯切除术后加用特殊药物,但复发率较高.我院于2004年起采用翼状胬肉切除并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长海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香熏法/淋巴引流术对人体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mutase,SOD)活力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单盲法将就医者分为空白组、中医经穴推拿组(对照组)和香熏法/淋巴引流术组(实验组),每组各30例,共90例.除空白组外,对照组用甜杏仁载体油进行面部肌肉推、按手法和点按承浆、地仓、颊车、下关、睛明等穴位按摩,背部进行肌肉推、按手法和点按背俞穴等穴位按摩;香熏法/淋巴引流术组用甜杏仁载体油进行面部和背部按摩(同对照组),配合淋巴引流术按摩(往淋巴结方向做缓慢的波浪式推动),以上两组每周治疗2次,共2周,90min/次,实验前后各抽2m1血液检测血清中SOD活力和MDA含量.结果:实验前,三组的SOD活力、MDA含量相比,P>0.05;实验后:①实验组与对照组SOD活力、MDA含量相比,P<0.01;②实验组与空白组S0D活力、MDA含量相比,P<0.01;③对照组与空白组SOD活力、MDA含量相比,P>0.05.结论:香熏法/淋巴引流术能明显提升人体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并显著降低丙二醛(MDA)含量,表明香熏法/淋巴引流术具有抗氧化、清除体内自由基的作用.
作者:刘洁芳;江世平;刘辉;李仲胜;梁伟斌;邵万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慢性毛囊皮脂腺炎症,影响美容,给患者带来痛苦.2006年12月~2007年6月,我们采用夫西地酸联合其他药物治疗痤疮患者245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莉莉;曾维惠 刊期: 2007年第12期
1 病例介绍1.1 基本情况:某男,19岁,学生.因同学之间发生争执,不慎被酒瓶划伤鼻面部,经当地医院救治,予清创缝合.因左侧鼻翼部分缺损未能治疗,故3天后转入我院.入院检查:意识清楚.鼻部左侧,自内眦下方沿鼻唇沟至左上唇,见伤口已用3#黑丝线缝合数针,皮肤创缘被折叠缝合,针距不整,宽窄不一;左侧鼻翼部分缺损,被痂皮覆盖.入院诊断:鼻面外伤缝合术后,左侧鼻翼部分缺损(图1).
作者:王景文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外用0.1%他克莫司软膏联合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患者35例,以自身未治疗皮损作为空白对照,每例患者选择两处相近或对称部位的皮损,每周2次以308nm准分子激光进行治疗,共治疗16次.A组皮损同时每天早晚外用0.1%他克莫司软膏,B组单用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试验结束时依据治疗前、后皮损的照片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试验结束时,未治疗的皮损均未出现任何改善,A组有效率为97.1%(34/35),B组为85.7%(30/35),显效率A组为74.3%(26/35)、B组为48.6%(17/35),两组间显效率有显著性差异(χ2=4.884,P=0.023),但有效率差异不显著(χ2=2.917,P=0.088).对18例患者进行随访,3个月内,A组所有治疗皮损均维持稳定或持续好转,而B组有3例皮损出现复发.结论: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疗效高、副作用少,联合外用0.1%他克莫司软膏可显著提高其疗效并减少复发.
作者:刘仲荣;杨慧兰;林挺;王俊杰;杨庆永;李雪梅;罗晓艳;李翠华;廖春 刊期: 2007年第12期
2004年11月~2006年12月,我们采用高频电点刺加自体血穴位注射治疗痤疮8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方晓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随着整形美容外科专业在我国的蓬勃发展,国内不同等级的医疗机构对经过正规培训的整形美容外科医生的需求逐年在增加.为了提高教学效果,针对整形外科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采用了多种形式、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分别从教学查房、手术带教、读书报告、技能培训、学术交流、专题讲座等多个层面浅析了整形外科临床教学模式.
作者:宋保强;郭树忠;韩岩;鲁开化;马显杰;杨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自2001年9月~2006年6月,我科开展自体脂肪颗粒大剂量注射移植隆乳术127例(251侧),现将其手术方法及经验进行总结和探计.
作者:史希杰;邹琪;易军学 刊期: 2007年第12期
2005年2月~2006年2月,我们应用三蕊胶囊和一清胶囊联合邦力痤疮王超声波离子导入治疗面部痤疮,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莲花;金春玉;金哲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瘢痕与正常皮肤相间的不规则表浅性瘢痕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2例不规则表浅性瘢痕的患者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一期在瘢痕与正常皮肤下埋置一个扩张器,使瘢痕组织与正常皮肤共同扩张,二期切除瘢痕.结果:12例患者瘢痕均一次彻底切除.一期手术无扩张器外露、感染、切口愈合不良及扩张皮瓣血运不良等并发症发生;二期手术伤口均Ⅰ期愈合,无血肿、感染及皮瓣坏死等并发症.结论:在瘢痕与正常皮肤相间的组织下埋置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使瘢痕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同时扩张,可以大限度地利用正常皮肤,使之得到有效扩张,有利于瘢痕的切除.
作者:宋可新;乔群;刘志飞;李丹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 γ)激动剂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表达效应作用的影响,探讨其抗瘢痕的潜在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羟脯氨酸比色法观察PPARγ配体15-脱氧前列腺素J2(15-deoxy-△12,14-prostaglandin J2,15d-PGJ2)及其激动剂曲格列酮对TGF-β1诱导的胶原表达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法及图像分析技术观察、分析PPARγ激动剂对TGF-β1诱导的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表达的影响,MTT法观察不同浓度的PPARγ激动剂对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TGF-β1能显著增加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胶原和FN表达,并呈剂量依赖效应;与TGF-β1刺激组相比,10 μM 15d-PGJ2、曲格列酮预处理组胶原和FN表达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1);PPARγ激动剂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影响分析,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PARγ激动剂可抑制TGF-β1诱导的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ECM合成增多的效应,具有体外抗瘢痕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杨崇志;胡大海;韩勇彬;胡晓龙;计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利用改良消蚀法制备一种新型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微粒,并对其相容性加以评价,为组织工程微粒皮肤的制备奠定研究基础.方法:应用机械法切除猪真皮乳头层,结合消蚀法和冻融法除去网状真皮中的所有细胞制备成ADM,将ADM搅碎成颗粒状,对其做细胞毒性实验和皮下埋藏实验检验其相容性.结果:该方法制备的ADM微粒韧性好,细胞去除完全,胶原三维稍松散但结构完整,无基底膜和乳头层.细胞毒性实验显示其基本无毒性,成纤维细胞在ADM微粒上增殖良好,皮下埋藏试验未见明显排异反应,ADM微粒能诱导血管和成纤维细胞长入.结论:用改良消蚀法制备的ADM微粒抗原性低、相容性好,可以作为组织工程微粒皮肤的支架和填充材料.
作者:汪海轮;吕咸;余春艳;冯雅琴;冯枫;张勇杰;黄沙;邓天政;张锐红;金岩 刊期: 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