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rhBMP-2HACo复合材料异位诱导成骨中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检测

蒋月桂;孙斌;苟建重;王宝彦;宋健玲;孙沫逸

关键词:rhBMP-2, Ⅰ型胶原, 羟基磷灰石, 生物活性, 小鼠, 碱性磷酸酶
摘要:目的:确定rhBMP-2/HA/co复合制剂的生物活性,为其作为盖髓剂和根尖诱导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rhBMP-2/HA/Co复合材料异位诱导成骨区样本单位湿重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并与HA/Co组对照.结果:实验组样本的单位湿重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平均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rhBMP-2/HA/Co复合材料可作为一种新型的、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材料进一步研究,为将来的临床应用打下基础.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抗老驻颜古方抗小鼠光老化损伤的初步研究

    目的:初步研究中医古医籍记载的美容驻颜抗衰古方可能的抗光老化作用.方法:采用UVA/320~400nm+UVB/280~320nm紫外灯模拟日光紫外线组合造模光老化小鼠,选择中药古医籍记载的美容驻颜抗袁古方每天分别灌胃各组小鼠,共12周.生化法检测小鼠受试区皮肤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2Px)活性和丙二醛(MDA)、羟脯氨酸(HYP)含量.结果:接受实验选择的古医籍记载的美容驻颜抗衰古方治疗的小鼠,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光保护效果.各组与UV损伤组比较:滋阴为主的神仙驻颜方GSH-Px、HYP表达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SOD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补气为主的黄芪六一散SOD、GSH-Px的表达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MDA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气阴双补生脉散SOD,GSH-Px、MDA、HYP的表达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气血双补延龄固本丸SOD、GSH-Px的表达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MDA、HYP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阴阳双补、益肾填精的龟龄集方SOD、HYP的表达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GSH-Px、MDA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实验选择的中药古医籍记载的美容驻颜抗衰古方有一定的抗光老化作用,有进一步研究运用的价值.

    作者:刘源;张咪娜;魏凯峰;陆原;赖明生;陆平成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面部熊咬伤游离皮瓣移植术一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日趋成熟,游离皮瓣移植是修复创伤后组织缺损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在整形外科应用非常广泛.但要获得手术的成功,除了具备良好的手术技术以外,围手术期的护理同样至关重要.游离皮瓣移植术后病情变化多端,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具备高度的责仟心和敏锐的观察能力[1].2007年我科收治一例被熊咬伤整个左面部的患者,由于该患者治疗及护理的特殊性,临床意义较大,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筱琴;蔡艳丽;刁建升;李媚;朱李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广东地区正常(牙合)人群X线头影测量Arnett分析

    目的:建立广东地区正常(牙合)人群X线头影测量Arnett分析法的正常参考值,为正畸和正颌外科的临床诊断、治疗评估提供参照.方法:对广东地区学生进行普查,从中随机选取正常(牙合)者44例(男20例,女24例),对选取的每个样本拍摄X线头影测量侧位片,然后用Winceph 7.0头影测量软件对其定点测量.结果:上切牙牙轴、上唇厚、下唇厚、全面高、上唇长度、下唇长度、面下1/3高度、上颌高度、下颌高度,眶缘点到软组织A点的距离,以及眶缘点、颧骨点、瞳孔下点、鼻翼点、鼻前点,上切牙点到TVL的距离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有差异项均教均为男性大于女性.结论:广东地区正常(牙合)人群Arnett分析法的参考值存在性别差异.

    作者:李藏珍;何冰;兰泽栋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持续弹性外牵引矫正乳头内陷的护理要点

    乳头内陷是一种常见的女性乳头畸形,不仅影响女性乳房的形态,更重要的是影响哺乳功能,严重危害女性的身心健康.目前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治疗效果不佳.针对这个问题,手术矫治方法不断改进,现我科室应用自制的弹性可调试牵拉矫治器治疗乳头内陷取得良好效果.在这种矫治器的应用过程中,护理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丁香;张颖;李玉红;李文军;田玫;张秀芝;谭蕊;刘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荧光染料ICG在整形外科的应用现状

    皮瓣坏死是整形外科常见的并发症.皮肤的微循环是一个复杂的连锁链,所以在临床上判断皮瓣血运非常困难.目前监测的方法可常规分为三种:①临床实验:如针刺反应、毛细血管反应;②化学方法:如荧光染料注射;③仪器分析方法:如超声多普勒血流仪.某些主观方法因个体皮肤结构的异质性和医师的临床经验有时很难判断,而有些客观的方法因临床可信性和有效性而未能广泛使用,因此开发研究一种新的方法是势在必行的.

    作者:王丽丽;岳华;白汝芬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颜面部皮肤扩张术后残缺的修复

    目的:采用自体显微毛囊移植技术对接受颜面部皮肤扩张术治疗后出现毛发残缺的的患者进行进一步修复,以便获得更为满意的疗效.方法:运用自体显微毛囊移植技术进行部分或全部眉、胡须(含上、下唇、颏、下颌)再造修复,毛囊供区位于耳后或枕部头皮.上述治疗均在扩张术治疗半年以后进行.结果:运用自体显微毛囊移植技术进行部分或全部眉再造共10例13侧;胡须再造(含上、下唇、颏、面颊和下颌)12例,疗效满意.结论:采用自体显微毛囊移植技术对接受颜面部扩张术治疗后出现毛发残缺的患者进行进一步修复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杨力;潘勇;韩岩;夏文森;邓英;杨佩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上睑提肌功能减弱者行重睑术的综合治疗

    在日常工作中,常遇到一些要求行重睑成形术的就医者,自觉双眼无神、睑裂较小,经检查部分就医者存在不同程度的上睑提肌功能减弱,故在为这些就医者行重睑成形术的同时行向后折叠法上睑提肌缩短术,术后效果满意.

    作者:刘子健;杨雷钧;刘红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制作多媒体课件在整形美容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整形美容外科是对先天或后天性生理缺陷和畸形进行修复与重建的临床学科,是外科学的一个新分支.传统教学难以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充分地、多角度地阐述和展示缺陷、畸形及其特征,无法短时间内观赏手术演示、手术效果.

    作者:陈铁夫;彭清云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下颌角肥人缩小术若干问题探讨

    目的:探讨更好的下颌角肥大缩小术处理方案.方法:时我科1999~2009年收治的950例下颌角肥大缩小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多种术式的并发症和术后效果进行评价,结合文献对下颌角肥犬缩小术的若干问题进行总结.结果:目前多数整形医师采用口内入路下颌角肥大缩小,该技术安全可靠,对下颌骨整体塑形可获得更好的术后效果.结论:口内入路长弧线截骨对下颌骨整体轮廓塑形可获得更好的术后效果.

    作者:吴一;李伟;邓颖;张平;樊仕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矫治上睑凹陷畸形28例体会

    目的:总结28例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矫治上睑凹陷畸形的治疗体会.方法:采用注射器法抽取腹部或大腿内侧部位脂肪颗粒,经清洗、过滤及纯化后以1ml注射器移植于上睑凹陷区,术中术后局部按摩.结果:本组共28例,25例一次注射充填后形态满意,3例有部分吸收,半年后行二次注射.结论: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术前合理设计、术中正确地抽吸注射技术及术后良好的局部处理.

    作者:刘志坤;曾健;杨锋;蒋斌;周海燕;邓美香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微晶磨削治疗面部寻常性痤疮疗效观察及护理

    寻常性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的疾病,好发于青春期男女,是慢性毛囊皮脂腺的炎症.微晶磨削术的原理[1]:利用微小的三氧化二铝多棱晶体(简称为微晶)经过真空密闭的机内系统引导,通过带有小孔的指头大小的磨头,一方面经正压出口喷出微品撞击皮肤表皮的作用,另一方面又经负压吸口将磨下的组织碎屑和微晶的混合物吸走.微晶磨削治疗面郎痤疮可一次性有效的去除面部痤疮,且方法简便快捷,患者的依从性高,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慧;王玮蓁;刘晓峥;孙洁;朱彩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微创整形美容外科系列讲座(四)——眼部微创整形手术

    眼居五官之首,是人类内心世界的显示器,能充分反映人的喜、怒、哀、乐,故称它为心灵的窗口.它是人体容貌中显露、醒目的器官,是容貌美的中心.因此,一双漂亮而完美的眼睛,在人体美中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从美学角度来看,眼睛的大小与面型的大小要符合一定的比率.

    作者:侯典举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缺氧诱导因子1α对慢性创面愈合影响的研究进展

    体表慢性创面(俗称溃疡)是由一系列创伤和疾病所致,国内外一般将持续一个月不愈合创面定义为慢性创面.慢性创面具有病程长、对外观影响大、并发症多等特点,近年来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成为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并发症,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1].慢性创面愈合困难与创面的缺氧(hypoxia)和感染密切相关[1-2].

    作者:李鹏程;陈莉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内眦韧带折叠缩短联合重睑术一期矫正内眦赘皮

    内眦赘皮是临床上常见的眼睑类型,笔者于2008~2009年采用镰刀形切口下内眦韧带折叠缩短联合重睑术一期矫正内眦赘皮2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庆霞;李栋梁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全瓷冠桥美学修复的临床成功率

    全瓷冠/桥修复体是一种新型的牙体和牙列缺损修复治疗手段,相对于目前广泛运用的传统的烤瓷熔附金属冠/桥修复体,由于没有金属基底,在口腔唾液或酸碱环境下不会析出金属离子致牙龈染色、局部组织过敏或全身系统性毒害,也不会对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产生影响.

    作者:张虹云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阴道紧缩术56例护理体会

    产伤和年龄增长是导致阴道松弛的主要原因[1],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追求的不断提高,自觉阴道松弛要求修复者日益增多,我科自2007年1月~2009年6月为56例患者行粘膜下阴道紧缩术,通过加强围术期的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显冬;马克美;刘莹;周景玲;赵丽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三种不同龈下冲洗液对慢性牙周炎龈沟液中Ⅱ型胶原酶水平的影响

    目的:比较在龈下刮治的同时使用不同的药物冲洗对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Ⅱ型胶原酶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在超声龈下刮治同时分别使用0.2%氯已定溶液、0.2%替硝唑溶液和生理盐水进行冲洗.收集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患牙的龈沟液并记录相关的临床指标.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龈沟液中Ⅱ型胶原酶水平进行检测.结果:经过超声龈下刮治,惠牙牙周临床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善,龈沟液中Ⅱ型胶原酶的水平明显降低,0.2%氯已定组和0.2%替硝唑组降低较生理盐水组更显著(P<0.01),但前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声龈下刮治的同时使用抗菌药物冲洗会对龈沟液中Ⅱ型胶原酶水平产生显著影响.

    作者:汪黎明;张洁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瘢痕疙瘩不同分型皮损的血流及血管状况检测

    目的:探讨瘢痕疙瘩(K)不同分型皮损的血流及血管状况.方法:将5例K患者皮损分为浸润K、增生K(红)、增生K(紫),增生K(白)及老化K五型,同部位同时进行超声及皮肤镜检查,并与4例正常对照皮肤进行比较.结果:浸润K、增生K(红)、增生K(紫)及增生K(白)瘢痕组织内呈相对或绝对缺血或缺动脉血状态,浅表血管或细小、或通行异常、或通行不畅;老化K组织内血流状况不一,浅表血管形态分布接近正常皮肤.结论:K皮损分型不同,其血流状态及浅部血管表现亦不同.

    作者:赵庆利;孟如松;刘淑萍;杨庆琪;蔡瑞康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成人双颌前突患者舌侧正畸的X线头影测量分析

    目的:观察经舌侧隐形正畸矫治器治疗的双颌前突的成人患者牙齿、颌骨以及面部软组织的变化情况.方法:16例使用舌侧隐形矫治器的患者,通过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分析,观察患者牙齿、颌骨以及面部软组织的变化情况.结果:16例使用舌侧隐形矫治器的患者,经过平均2.6年的治疗后,上下颌平面角FH-AB增大(2.51±5.64,P<0.05),患者的上齿槽座角减小SNA(1.30±1.28,P<0.05),同时,伴有下列数据的减小:上下齿槽座夹角ANB(1.64±0.79,P<0.001)、上唇突度E-UI(4.22±2.41,P<0.001)、下唇突度E-LI(4.09±1.90,P<0.001),上切牙唇倾角(9.45±4.62,P<0.001),下切牙切点至AB平面的距离3.64±3.12,P<0.001)、上下齿槽座点在合平面上垂足的距离(2.58±1.76,P<0.001),前牙覆(牙合)(2.38±1.77,P<0.001)、前牙覆盖(2.05±0.52,P<0.001).结论:患有双颌前突的成人患者,使用隐形正畸矫治器治疗后,可获得良好的牙齿排列、牙颌关系的同时,也可获得满意的口腔以及颜面部的美学效果.

    作者:张瑾;吴雯;武冠英;徐宝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共振吸脂塑形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共振吸脂术应用于人体各部位塑形的效果.方法:在肿胀麻醉下,用瑞士VACUSON共振吸脂机行人体不同部位,如腹部、大腿前内、后外侧的脂肪堆积吸脂塑形术30例.结果:经过6~12个月随访,均达到较理想的形体塑造目的.无并发症发生,医者患者均感满意.结论:共振吸脂技术是一种安全、快速、省力、微创、有效的脂肪抽吸术,同时能有效降低医生劳动强度.

    作者:黄海滨;曾瑜华;杨柳;梁建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