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渊;张啸波;肖越勇
目的 通过观察国人儿童正常胰腺CT图像,得到不同年龄段国人儿童胰腺不同部位径线CT测量值的参考范围,为判断儿童胰腺形态、大小异常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接受腹部CT增强扫描的无胰腺疾病及其他相关疾病儿童200例,按年龄分为婴儿期(<1岁)、幼儿期(1~2岁)、学龄前期(3~6岁)、学龄期(7~12岁)和青春期(13~16岁),测量每组胰头左右径、胰颈前后径和胰体前后径的大径线长度,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胰头左右径、胰颈前后径和胰体前后径大径线长度在婴儿期分别为(11.50±3.24)mm、(6.60±2.11)mm、(9.52±3.37)mm,幼儿期分别为(15.28±3.38)m m、(9.16±3.01)mm、(14.67±1.61) mm,学龄前期分别为(17.66±4.99) mm、(11.05±3.48)mm、(17.26±1.98)mm,学龄期分别为(18.87±4.06)mm、(12.04±4.25)mm、(19.83±3.91)mm,青春期分别为(21.71±7.60)mm、(15.76±1.82)mm、(22.93±4.37)mm;不同年龄期胰腺各部位的径线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年龄期不同胰腺部位间径线长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初步得到不同年龄段国人儿童胰腺径线的相关正常值,可作为检测儿童胰腺疾病发生、转归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马洪元;陶然;孙雪峰;袁新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制备携载PSMA单抗靶向人前列腺癌的纳米级脂质微泡,并观察其体外寻靶能力.方法 利用静电吸附法制备携载PSMA单抗靶向前列腺癌的脂质纳米级微泡,检测其一般特性;免疫荧光法检测抗体与纳米级微泡的结合情况;用细胞免疫荧光分析鉴定PSMA的表达及其在细胞膜上的定位;普通光镜下观察靶向微泡对前列腺癌细胞的寻靶能力,同时以胃癌细胞作对照.结果 携载PSMA单抗的靶向纳米级微泡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623.70±66.05)nm,免疫荧光法显示微泡表面可见绿色荧光,细胞免疫荧光检测前列腺癌细胞膜高表达PSMA,体外寻靶实验显示该靶向微泡可与人前列腺癌LNCAP及C4-2细胞牢固结合,而与胃癌MKN45细胞不结合.结论 本实验成功制备的携载PSMA单抗靶向人前列腺癌的纳米级脂质微泡具有较强的体外寻靶能力,能特异性地与前列腺癌细胞结合.
作者:李浪;郭燕丽;张淼;谭开彬;华兴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Tei指数和组织多普勒成像(TDI)联合N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评价胸部肿瘤患者放疗后右心早期损伤的价值.方法 对21例接受胸部全程放疗的胸部肿瘤患者,于放疗前、放疗后1天和1个月行NT-proBNP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查指标:①Tei指数;②常规指标,包括三尖瓣血流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心房收缩期峰值流速(A)、E/A和E峰减速时间;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有心房收缩末期内径,右心室面积变化率及三尖瓣瓣环运动幅度;③TDI:三尖瓣环内侧和外侧处收缩期峰值速度(Sa)、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a)及E/Ea.结果 与放疗前相比,NT-proBNP在放疗后1天明显升高(P<0.05),放疗后1个月降低;放疗后Tei指数升高,Sa、Ea减低,Aa和E/Ea均升高;常规指标在放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胸部肿瘤患者放疗后出现右心功能早期轻度损伤;Tei指数、DTI联合NT-proBNP可对其进行评价.
作者:郭建锋;黄敏;吴锦昌;吴传锋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时间-空间相关(STIC)技术辅助诊断室间隔缺损(VSD)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疑诊VSD的43胎胎儿先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然后均加行STIC检查.对比常规超声与STIC技术联合常规超声诊断VSD的敏感度.结果 产后确诊VSD 27胎.常规超声诊断19胎VSD,诊断敏感度为70.37%(19/27);单独使用STIC诊断VSD 20胎,诊断敏感度74.07%(20/27);STIC技术联合常规超声诊断VSD 25胎,诊断敏感度92.59%(25/27),与常规超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IC技术能为诊断胎儿VSD提供更多信息,可作为常规超声检查的补充.
作者:郑红雨;康利克;李燕;邬华;沈桂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MSCT特征.方法 对23例乳腺癌患者行MSCT增强扫描,选取93枚大径≥10 mm的腋窝淋巴结,观察腋窝淋巴结转移与其形态学特征的关系,同时与病理结果对照.通过Bayes逐步判别分析法筛选有价值的指标,建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判别诊断模型.结果 淋巴结大径/小径、淋巴结门、淋巴结实质、卫星淋巴结对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有统计学意义.本组所建立的判别淋巴结转移的Bayes函数为:非转移淋巴结组:y1=1.675X3(形态)+0.096X4(淋巴结门)+1.363X5(淋巴结实质)-0.612X7(卫星淋巴结)-1.033;转移淋巴结组:Y2=4.177X3(形态)+4.493X4(淋巴结门)+4.509X5(淋巴结实质)+2.351X7(卫星淋巴结)-6.490,经自身检证法与交互验证法考核判别诊断模型准确率分别达90.32%(84/93)、88.17%(82/93).结论 用Bayes逐步判别分析方法筛选的MSCT征象指标及所建立的模型对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丽艳;周顺科;刘军;肖立志;唐中华;孙划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三种勾画肺癌18F-FDG PET/CT放疗定位图像肺原发病灶大体肿瘤体积(GTV)边界的方法,寻找适合临床应用的肺癌GTV勾画方法.方法 选择14例在18F-FDG PET/CT的CT图像上边界清晰的肺癌病例,在18F-FDG PET图像上分别用40%阈值法(GTV40)、SUV=2.5勾画法(GTV2.5)、公式法(GTV公式)对肺癌原发病灶GTV靶区进行勾画,然后与CT肺窗体积(GTVcr)进行比较.结果 14例肺癌的GTV公式与GTV.的平均差值小于GTV40与GTVCT体积的平均差值,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5);GTV公式与GTVCT的平均差值明显小于GTV2.5与GTVCT的平均差值(P=0.0289).14例肺癌中,12例GTV40小于GTV公式,但二者平均GT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6).结论 公式法及40 %阈值法均可用于勾画18F-FDG PET/CT放疗定位图像中肺原发病灶的GTV边界,而以SUV=2.5为边界阈值不适合SUV较低的病灶.
作者:林琳;郑容;吴宁;刘瑛;张雯杰;梁颖;赵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的临床与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 分析22例ADEM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对ADEM的临床表现进行归类,观察ADEM患儿的脑MRI表现,包括病灶位置(皮层、皮层下白质、中央白质、脑室旁白质、深部灰质核团以及脑干和小脑)、大小、形态.结果 22例ADEM患儿的发病年龄平均(6.0±3.2)岁.前驱症状中以发热常见,占77.27%(17/22).临床表现以脑病及抽搐多见,各占45.45%(10/22);运动障碍次之,占36.36%(8/22).影像学上,22例患儿中均可见中央白质病变;13例(13/22,59.09%)可见脑室旁病灶;9例(9/22,40.91%)可见皮层病灶;6例(6/22,27.27%)累及深部灰质核团.18例患儿急性期后1个月复查MRI,8例可见脑萎缩.结论 儿童ADEM的MRI表现多样,可表现为中央白质病变,还可出现脑室旁病灶及灰质受累.影像学动态观察有助于了解疾病的变化.
作者:刘岳峰;谢晟;赵彩蕾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桥本病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表现,探讨桥本病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是否存在关系.方法 对1582例甲状腺疾病患者进行术前常规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其中桥本病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超声声像图,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桥本病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35例,超声正确诊断19例(19/35,54.29 % ).本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率在桥本病患者中(35/80,43.75%)高于非桥本病患者(235/1502,15.65%),在出现结节的桥本病患者中(32/59,54.24%)高于无结节桥本病患者(3/20,1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桥本病、尤其是合并结节的桥本病较甲状腺其他良性病变更易并发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是诊断桥本病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重要手段.
作者:张霞;何洁;李颖嘉;位红芹;谷英士;王冬晓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对比CDFI和CEUS对肝移植术后早期及晚期肝动脉血栓(HAT)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CDFI或临床疑诊肝移植术后HAT患者64例,分为早期HAT(<30天)和晚期HAT(≥30天).对所有患者均行CEUS检查,观察肝动脉有无血流显示及其走行;以CDFI测量血流峰值、收缩期加速度时间、阻力指数、有无湍流及其峰值.以DSA和(或)CTA+临床+超声随访为参考标准,计算CDFI和CEUS诊断早期、晚期HAT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结果 对早期HAT 18例,CDFI和CEUS诊断HAT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100%(6/6)、83.33%(10/12)、88.89%(16/18)和100%(8/8)、100%(10/10)、100%(18/18);对晚期HAT 46例,CDFI和CEUS诊断HAT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0、100%(36/36)、78.26%(36/46)和100%(9/9)、97.30%(36/37)、97.83%(45/46).结论 CEUS能直观显示肝动脉走行,诊断肝移植术后HAT的准确率明显优于CDFI,尤其对早期HAT更具确诊价值.
作者:吕素琴;王平;郑荣琴;任杰;许尔蛟;廖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MDCT定期随访,评估血管内覆膜支架植入术(ESGT)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壁内血肿(IMH)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ESGT治疗的17例B型IMH患者的资料.术后随访中,对所有患者行2次以上主动脉MDCT检查.结果 17例经ESGT治疗的B型IMH患者中,6例血肿完全吸收,9例明显吸收,2例血肿部分吸收.随访过程中无死亡病例,无并发症出现.结论 ESGT治疗B型IMH安全有效;MDCT可以作为重要的影像学随访方法.
作者:常宗平;蒋世良;吕滨;胡海波;禹纪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中甲状腺癌血管生成表现对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经病理证实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比较良、恶性结节的血流分级、收缩期峰流速(PSV)、阻力系数(RI)和微血管密度(MVD)值.结果 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中,恶性结节的血流分级多为Ⅱ级和Ⅲ级,处于较高水平;良性结节的血流分级主要集中在0级和Ⅰ级,处于较低水平(Z=3.74,P<0.001).恶性结节的PSV[(41.30±19.99)cm/s]大于良性结节[(32.38±11.00) cm/s,t=2.37,P=0.02];恶性结节的MVD[(59.03±12.85)条/200倍镜]高于良性结节[(46.97±10.16)条/200倍镜](t=4.47,P<0.001).结论 恶性结节相对于良性结节具有较高的血流分级及PSV.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表现与肿瘤组织血管生成具有一致性.
作者:胡杨志;潘运龙;赵晓旭;覃莉;巫青;丁晖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超声联合微泡造影剂介导NET-1 siRNA在人肝癌细胞中的转染效果.方法 将培养的HepG2细胞分为5组:A组为空白对照;B组培养瓶中仅加入NET-1 siRNA;C组为加入脂质体及NET-1 siRNA;D组为加入造影剂及NET-1 siRNA并给予超声辐照;E组为加入脂质体、造影剂、NET-1 siRNA,并给予超声辐照.之后以荧光显微镜检测NET-1 siRNA转染率,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NET-1 mRNA的基因表达,Western-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NET-1表达情况,MTT检测HepG2细胞生长情况.结果 与C组、D组相比,E组NET-1 siRNA转染率明显提高(P<0.05);D组和E组细胞内NET-1 mRNA及NET-1蛋白的表达抑制率均高于其他各组(P均<0.01),而转染后24~72 hHepG2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结论 超声联合微泡造影剂能有效促进NET-1 siRNA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并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
作者:韩雪;程文;郑建;荆慧;邵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原发全面性癫痫患者脑内无器质性病变;常规影像学检查不能发现异常.目前普遍认为丘脑皮层网络在原发全面性癫痫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多模态神经影像学可从结构、功能、血流及代谢等方面观察大脑异常,为研究原发全面性癫痫的发病机制提供方法.本文对原发全面性癫痫的丘脑皮层网络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正阁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胎儿超声心动图对诊断孕中晚期胎儿卵圆孔(FO)血流受限或提前闭合(R/C)和判断预后的价值.方法 1000名孕妇接受产前检查,经超声心动图诊断6胎为孕中晚期FO R/C,对其进行危险评估.对引产及出生后死亡胎儿行大体解剖、病理检查,出生后存活胎儿行超声随访.结果 产前超声心动图明确诊断6胎FO R/C,孕早期畸形筛查心脏均未见异常.胎儿超声心动图显示4胎不伴有心外畸形及浆膜腔积液,生后1个月左右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心脏比例恢复正常.2胎合并心包积液或腹腔积液,1胎终止妊娠,另1胎出生1天后死亡,尸检大体标本均显示FO近闭合,伴有胸腹腔积液或心包积液.结论 一旦孕中晚期超声心动图发现胎儿FO R/C,如未合并其他心内或心外畸形及浆膜腔积液提示胎儿预后良好,应尽早提前分娩;如伴大量心包积液、腹腔积液或其他心脏畸形,提示预后不佳.
作者:谷孝艳;何怡华;刘琳;刘鲲;王俊兰;张烨;李治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DWI检测调强放疗(IMRT)对鼻咽癌(NPC)患者唾液腺功能影响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3例NPC患者行IMRT,并于放疗前、后行唾液腺静息状态DWI和酸刺激条件下重复DWI.计算双侧腮腺及颌下腺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放疗前,静息状态腮腺平均ADC值明显低于颌下腺(P<0.05),酸刺激后腮腺及颌下腺ADC值表现出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小值、大值与静息状态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静息态腮腺及颌下腺平均ADC值显著高于放疗前(P<0.05),酸刺激条件下失去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结论 MR DWI可无创观察腮腺及颌下腺功能,较好地评价放疗后患者腮腺和颌下腺功能的变化.
作者:李雁杰;刘海燕;王艳艳;赵长青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低频超声联合微泡造影剂增强脂质体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质粒(pEGFP-N1)转染前列腺癌细胞的可行性,并对超声微泡浓度参数进行优化.方法 将前列腺癌PC-3细胞悬液分为空白对照组、超声组、微泡组、微泡+超声组、脂质体组、脂质体+微泡组、脂质体+超声组、脂质体+微泡+超声组,其中脂质体+微泡+超声组根据微泡体积浓度不同分为(0、10%、20%、30%、40%和50%)6个亚组.经超声辐照,24 h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中基因表达情况,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率.结果 脂质体+微泡+超声组基因转染效率高,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在脂质体+微泡+超声亚组中,微泡浓度为20%亚组基因转染率高.结论 低频超声联合微泡能有效增强脂质体介导pEGFP-N1基因在体外前列腺癌细胞中的转染率,20%是体外基因转染前列腺癌细胞的佳微泡浓度.
作者:吴作辉;白文坤;张吉臻;胡兵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MR稳态采集快速成像(FIESTA)在肝脏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21例拟诊肝脏疾病患者分别行轴位、冠状位FIESTA T2*W及FSE T2W成像,对其中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80例患者(244个病灶)进行评价,包括病灶检出率、图像质量分级及定量分析.结果 ①FIESTA序列对富水性病灶的检出率略高于FSE序列(P>0.05),对实性病灶的检出率明显低于FSE序列(P<0.05);②在病灶对比和伪影方面,FSE序列优于FIESTA序列(P<0.05);FIESTA序列则在腹部脏器边界及间隙解剖显示和肝静脉及门静脉系统显示中有明显优势(P<0.05);③FIESTA序列的SNR高于FSE序列(P<0.001),而肝脾CNR则低于FSE序列(P<0.001);FIESTA序列的实性病灶CNR低于FSE序列(P<0.05),而富水性病灶CNR与FSE序列相近(P>0.05).结论 FIESTA脉冲序列的优点:①具有很好的图像SNR;②能清楚显示腹部脏器边界及间隙解剖、门静脉肝静脉结构及受侵情况、胆管内外病灶范围;③成像速度快,几乎无运动伪影.缺点:①检出实性病灶的能力差,尤其对于实性小病灶;②易出现磁化率伪影.
作者:彭鹏;刘怀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患者女,45岁,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加重半个月,无恶心、呕吐,无意识障碍,神经系统检查未见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头颅MRI:右侧桥小脑角区类圆形异常信号,T1WI呈稍低信号,其内见斑点状更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其内见斑点状高信号,周围见环状低信号;FLAIR呈等信号;增强后病灶明显均匀强化,直径约为1.5 cm.
作者:赵鑫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自制载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高分子微球(s-PLGA)对兔肝癌MR成像效果的影响.方法 双乳化法制备载SPIO的高分子微球.建立兔VX2肝癌模型12只,于肿瘤种植后21天将随机分为3组,分别经耳缘静脉注入s-PLGA(s-PLGA组)、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组)以及PLGA 1 ml/kg体质量(PLGA组).注射前、后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分别测量肝实质和肿瘤的信号强度,计算肿瘤/肝实质信号强度比.扫描结束后处死动物,取肝癌标本行HE及普鲁士蓝染色,于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制备的s-PLGA呈规则球形,直径约800 nm.MR成像显示,注射s-PLGA后,肝实质信号强度显著下降,肿瘤信号无明显变化,肿瘤/肝实质信号强度比相对高,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及PLGA组(P<0.05).普鲁士蓝染色显示,s-PLGA组兔肝实质内有较多蓝染颗粒分布.结论 自制s-PLGA能有效增强兔肝脏肿瘤与正常组织间的信号强度对比,对诊断肝癌可能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作者:孙阳;郑元义;吴伟;牛诚诚;王志刚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富于淋巴浆细胞型脑膜瘤(LPRM)的影像学特征和病理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LPRM患者的CT、MR和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8例患者中,病变发生在大脑半球表面3例,大脑镰旁1例,鞍上2例,3脑室后1例,侧裂池1例;其中7例为单发,1例多发.4例接受CT平扫,其中2例病灶密度均匀,1例内部可见坏死灶,1例可见出血液化灶.8例均接受MR扫描,T1WI均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 6例呈稍高信号,2例为低信号.1例病变内部可见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坏死区,1例可见高信号出血灶.增强后5例病变明显均匀强化,3例不均匀强化.2例可见脑膜尾征.光镜下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背景下,脑膜上皮细胞以不同形状排列.结论 LPRM具有脑膜瘤的一般影像学特点,同时具有独特表现,结合病理有助于临床诊断及鉴别.
作者:刘影;麻苏培;邹丽丽;王凯;马军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