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先天性偏侧增生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陈琨

关键词:先天性, 过度增生, 不对称, 临床表现, 进展综述, 发育, 侧肢体, 内脏, 畸形
摘要:先天性偏侧增生综合征(congenital Hemihyperplasia Syndromes),早由Beck于1836年提出,是一组以半侧肢体过度增生或发育不对称为特点的综合征,同时可能伴随内脏的不对称发育.本病可以是独立发生的偏侧增生,也可能为某些复杂畸形综合征的一部分临床表现,如威德曼综合征(BWS)、Proteus综合征等[1-4].现将近年关于先天性偏侧增生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四联法治疗斑秃效果观察

    总结2012年7月~ 2012年8月对我科12例班秃患者采用“四联法”治疗,通过治疗能有效改善头皮血液循环,促进毛发迅速生长.12例患者中11例有明显治疗效果,有效率为91.7%.

    作者:贾媛媛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成功抢救6例急危重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危重支气管哮喘的抢救护理.方法:收集我科2011年~ 2012年收治的6例危重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对其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抢救护理.结果:经我科抢救治疗后,6例患者均脱离危险,哮喘持续大发作得到积极有效的控制和缓解.结论:正确的配合抢救处理是危重支气管哮喘大发作时抢救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重要的环节.

    作者:马云峰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综合护理干预预防骨盆及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盆及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效果.方法:将108例骨盆及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实施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遵医率和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观察组遵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主动自觉遵医,有效预防骨盆及下肢骨折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陈晓菊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糖尿病是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由于老年性糖尿病患者症状不典型、病情轻,常常造成漏诊和误诊,老年糖尿病不仅并发症多,而且有其他一些与糖尿病无关的复杂疾病,使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复杂化.又因为老年人年老而致的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行动迟缓等一些特点,因此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特别重要.本文收集我科收住院3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李雯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前列地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肾病合并慢性肾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两组,A组给予厄贝沙坦;B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和厄贝沙坦,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血液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24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均显著下降;B组疗效优于A组(P<0.01).结论:说明厄贝沙坦联合前列地尔对降低尿白蛋白和抗氧化应激有协同作用.

    作者:邵德荣;马晓霞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癌切除术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体会

    目的:探讨外阴癌扩大切除术后创面皮瓣手术修复的术式.方法:对16例原发外阴癌及2例外阴癌术后复发患者行扩大切除术后,根据缺损面积采用阴股沟带蒂皮瓣及改良后的阴股沟带蒂皮瓣对外阴缺损进行修复.结果:2例阴股沟皮瓣出现右侧皮瓣远端约0.5cm×1.0cm张力性水疱及坏死,经换药后1期愈合,另16例阴股沟带蒂皮瓣均1期愈合;仅2例外阴癌术后复发患者再次术后供瓣区需植中厚皮片,其余患者供瓣区可直接缝合;术后3个月均恢复正常生活.重建外阴丰满.结论:外阴修复应根据外阴缺损面积大小选取适宜的方法.以小损伤获得外阴解剖外观及功能恢复.

    作者:曹广通;叶兰萍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耳穴贴压法治疗荨麻疹的观察及护理

    对40例荨麻疹的患者给予耳穴贴压治疗,操作中注意取穴方法、操作手法和健康教育.耳穴贴压法治疗荨麻疹可止痒抗过敏的作用,操作方便,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张秋婷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微创小横切口治疗小儿斜疝270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微创小横切口的手术技巧在小儿斜疝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科从2010年5月~ 2011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27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采用经腹股沟外环上方借助皮纹褶皱处取横行小切口隐藏刀口的微创手术取口方法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斜疝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儿均采用微创小横切口,疝囊内荷包缝合后加高位缝扎疝囊颈的方法处理疝囊,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随访无复发.结论:微创小横切口手术治疗小儿斜疝,操作简单、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创伤小,术后切口愈合瘢痕小且隐蔽,不易察觉,达到了既美观又疗效好的治疗原则,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兵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经乳晕切口联合乳腺腺体瓣成形术切除乳腺纤维腺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经乳晕切口联合乳腺腺体瓣成形术在乳腺纤维腺瘤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组进行了经乳晕切口联合乳腺腺体瓣成形术;同时期同一医疗组所做的乳腺肿物表面切口行纤维腺瘤切除术设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伤口愈合情况、乳房对称情况、患者满意情况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手术时间:研究组(49±5)min;对照组(36±6)min (P>0.05).出血量:研究组(35±5)ml;对照组(28±6)ml (P<0.05).治疗组术后切口均甲级愈合,43例患者术后乳房较为对称,42例患者术后对自身形体美观较为满意,45例患者术后仅1例复发.对照组35例患者切口甲级愈合,22例患者术后乳房较为对称,15例患者术后对自身形体美观较为满意,37例患者术后2例复发.结论:此种切口设计联合乳腺腺体瓣成形术的突出优点是瘢痕隐蔽,乳腺手术部位无偏移,无塌陷,术后外观美容优势明显.

    作者:独晓燕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人文操作理念与护理操作标准化相结合的实践与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将人文操作理念与护理操作标准化相结合的实践和体会.方法:对我病区自2011年5月1日以来将人文操作理念与护理操作标准化相结合的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实施后出院患者对护士护理技术的满意度由95.0%提升到98.5%,书面表扬信10封.结论:人文操作理念与护理操作标准化相结合的临床实践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护士通过精湛人性化的技能操作,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护理.同时向国际护理标准迈进了一步.

    作者:陶小香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并评价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方法:选择首次确诊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3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45例)联合使用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乳酸菌阴道胶囊;对照组(155例)仅使用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观察治疗1周后的疗效,及4周后,8周后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1周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4.48%,对照组有效率为65.8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x2=59.37,P<0.01).治愈8周内,治疗组复发率为5.17%;对照组复发率为32.75%,观察组治疗后8周内总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23.92,P<0.01).结论: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比单独使用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疗效好,复发率低.

    作者:项薇薇;谷波;安永宏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疗效评估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宫腔镜辅助经阴道切除卵巢良性肿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需要保留子宫的直径<10cm卵巢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经阴道切开后穹隆,撑开器暴露子宫直肠陷凹,联合宫腔镜行卵巢肿瘤切除术,对照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P<0.05),观察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病率、术中出血量与术后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辅助经阴道切除卵巢良性肿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腹部无瘢痕、无须气腹、标本完整取出等优点,但其适用范围局限,临床医生应据自己的经验和适应证选择适合患者的术式.

    作者:周瑞丽;王新梅;邓志红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儿科简化治疗护理单的设计及应用

    常规临床治疗护理单由主班护士将长期医嘱输入电脑后,如:静脉输液、测量生命体征、病情观察、雾化、排痰、灌肠等项目集中在一张治疗单上,需每日打印,各班护士执行时不仅须翻阅每张治疗单,而且内容多容易遗漏,不方便医嘱执行和查对.为此我科设计了表格式治疗护理单,将静脉输液以外的治疗集中在一张治疗单上,执行时不需要翻阅每一个病人的治疗单.护士使用时直观、方便、省时,每班护士观察病情时重点突出,有的放矢,同时根据治疗单的内容合理安排执行医嘱的时间和内容,值得借鉴与临床推广,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家荣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导乐陪伴对孕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与研究

    目的:探讨导乐陪伴分娩对产妇心理状态、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和新生儿窒息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7月100例健康无难产指征的单胎产妇,遵循自愿原则分为导乐陪伴组(观察组)和非导乐陪伴组(对照组)各50例.导乐组由1名有经验的助产士和产妇家属陪伴,在分娩过程中给予精神鼓励、心理安慰、生活支持和产程监护;对照组以产科交接班模式进行一般心理护理和常规待产处理.两组产妇分别于出现临产先兆时和产后24h内以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心理状态;观察两组在心理状态,经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总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分娩后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娩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分娩前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娩前后SAS评分经比较有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1.000);两组在经阴道分娩率、总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和新生儿窒息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乐陪伴分娩使产妇在心理上得到极大的支持,缓解了其紧张、焦虑的心理状态,促进产程的进展,从而提高自然分娩的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产后抑郁的发生.

    作者:杨帆;罗晓菊;江帆;邓思婕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失代偿合并肺炎及口腔真菌一例的护理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是一种原因未明的自身免疫性肝病,特点是肝内小胆管渐进性的破坏的炎症反应,胆汁流出障碍,出现肝内慢性淤胆的临床和生化改变,好发中年女性,后演变为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我科室于2012-06-22收入一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失代偿合并肺炎及口腔真菌感染的患者,经积极抗感染、保肝降酶,退黄利尿等治疗护理,患者胸腹水减少,肺炎控制,口腔真菌消失,体力较前明显恢复,于7月25日办理出院,现汇报如下.

    作者:谢欢;尚丽丹;林惠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口腔科再生医疗器械的感染控制对策

    目的:了解口腔科发生医源性感染的关键点,探讨预防控制对策.方法:采用诊疗后再生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无菌物品的储存等控制点的管理,制定控制感染程序,并落实执行.结果:供给口腔医师质量可靠的无菌物品,清洗彻底是保证消毒灭菌成功的关键;正确包装,保证无菌物品建立无菌屏障的完整有效性;消毒灭菌合格,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正确的无菌物品储存,确保无菌物品使用前不被污染.结论:做好口腔科再生医疗器械感染控制要点,可保证口腔科的医疗安全,确保无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作者:马淳;王仁兰;栗娜;秦文静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一次性根治术联合中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一次性根治术联合中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4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一次性根治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伤口瘢痕、后遗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伤口瘢痕、后遗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根治术联合中药治疗肛周脓肿临床疗效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胜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的症状严重度与患者生活质量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的症状严重度与患者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问卷、美国CORE研制的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的一般量表(FACT-G)和美国Texas大学Anderson癌症中心编制的症状主体表对2010年6月~ 2012年6月在我院肿瘤科住院治疗的78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肝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现状为(65.38±11.48)分,疼痛、腹胀、疲乏、食欲下降、悲伤感与患者生活质量呈负相关.结论: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欠佳,疼痛、腹胀、疲乏、食欲下降、悲伤感等症状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此,我们在对患者进行临床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胡可荣;袁剑锋;张志勇;张翠芳;周帆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穴位贴敷血府逐瘀汤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及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血府逐瘀汤对急性心肌梗死气虚血瘀型的疗效及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用穴位贴敷血府逐瘀汤和西医疗法为主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对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心肌酶(CK、LDH)及红细胞免疫复合物(RBC-ICR)等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中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心肌酶明显(CK、LDH)降低(P<0.01).红细胞免疫复合物(RBC-ICR)明显降低(P<0.01).结论:穴位贴敷血府逐瘀汤能明显降低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复合物(RBC-ICR);中西医结合疗法明显优于单纯西医疗法.

    作者:刘雅峰;鲁宪凯;张永华;周海丰;佟丽;江振国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中医三联疗法提高乳腺增生病治愈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提高乳腺增生病治疗效果,减少疾病复发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我院门诊确诊为乳腺增生病的病例256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中医内服、外敷、物理治疗或食疗的三联疗法,对照组仅予辩证论治中药内服治疗,根据病情而定常规治疗1~3个疗程,实验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愈率61%,显效率27.3%,有效率11.7%,无效率为0,对照组治愈率37.5%,显效率40.6%.有效率17.2%,无效率4.7%.结论:中医三联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优于普通中药治疗,在治疗乳腺增生疾病方面具有显著意义,宜推广使用.

    作者:刘连珍;孙瑞华;袁宝;王海玲 刊期: 2012年第16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