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锁定钢板在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

赵辉

关键词:肱骨骨折, 锁定钢板, 内固定
摘要:目的:探讨使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6月~ 2012年4月使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35例肱骨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采用切开复位,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骨折,恢复肩关节解剖结构.结果:平均随访13个月,肢体、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3%,骨折愈合率97%,平均骨临床愈合时间9个月.1例延迟愈合,无感染、钢板断裂发生.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能够解剖复位肩关面,固定牢固,术后能够旱期功能锻炼.本组病例均取得了满意疗效,认为是日前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良好方法.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将13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评价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前等待时间减少,平均住院日缩短,平均住院费用降低,对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利于规范医疗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越桂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全瓷贴面修复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全瓷贴面修复过程的临床护理配合措施.方法:选择58例需行瓷贴面修复的患者,术前与患者充分沟通并加强心理护理;术中积极配合医师开展四手操作,熟练地掌握手术过程的每一步骤,迅速、准确地配合医生提高工作效率;术后及时进行健康教育并定期回访.结果:58例患者顺利完成瓷贴面的美容修复,取得较为理想的修复效果.结论:良好的临床护理配合是保证瓷贴面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杨苏琴;农晨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面颞部皮肤组织缺损伤一例

    1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19岁.右头面部车祸伤后18天转来温州手足外科医院就诊,曾在外院ICU进行治疗.检查结果:右侧额、颞、颊面部有一约15cm×16cm皮肤软组织缺损,额骨、颞骨部分外露,颞肌大部分缺损,面神经额支缺失,颞骨骨折,创面可见黑色油污及脓性分泌物.

    作者:李营;陈福生;李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亚低温在心肺脑复苏中对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亚低温在心肺脑复苏中对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心肺复苏模型,SD大鼠30只,分成对照(D)组、常温复苏(C)组及亚低温复苏(Y)组,2h后大鼠脑组织病理切片的对比.结果:亚低温复苏(Y)组与常温复苏(C)组大鼠脑组织病理切片在脑组织结构间质水肿神经元变性坏死方面都有很大改善.结论:亚低温在心肺脑复苏中对大鼠脑组织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刘树峰;严首春;王善宝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CBCT在种植体周围炎和牙周炎诊断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锥形束CT在种植体周围炎和牙周炎的诊断及指导其相关治疗过程中的辅助作用.通过与传统二维影像对比分析来了解锥形束CT在口腔临床疾病辅助诊断与治疗的特点,从而为临床的推广运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5月~ 2012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种植体或牙周炎的患者,对其进行常规临床检查,并用传统X线片与锥形束CT进行对比分析.所有病例有3名高年资医师和1名放射主管技师共同作出诊断.结果:锥形束CT和传统X线片在判断牙齿/种植体的近远中区域牙槽骨的缺损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评估牙齿/种植体的颊舌侧及根分叉处的牙槽骨缺损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由于能分析判断牙槽骨骨密度的改变,锥形束CT不仅能够早期诊断种植体周围炎或牙周炎,还能够从三维方向早期观察了解其周围牙槽骨的形态学上的变化.

    作者:黄荣;罗冬元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额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带蒂额肌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 ~2010年45例带蒂额肌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病例资料.其中颊部缺损修复19例、腭部及上颌骨缺损9例、下颌骨软组织缺损7例、腮腺区软组织缺损5例、鼻部缺损3例、眶周软组织缺损2例.结果:随访3个月~2年,45例带蒂额肌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中,全部成活4 3例、2例在肌皮瓣远端有小部分坏死,面部外形及功能基本满意.结论:蒂额肌肌皮瓣是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张兴安;吴蜀江;卢海彬;曹云亮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影响急性胆囊炎手术难易度的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时影响手术难易度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性胆囊炎患者行LC治疗的临床指标,运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手术难易度的相关因素.结果:急性胆囊炎行LC 53例,中转开腹3例.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及术前高体温是影响手术难易度的相关因素.结论:急性胆囊炎行手术治疗时可根据年龄及术前高体温预测手术难易度.

    作者:伊正辉;王达庆;常迎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的危害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对母婴的危害.方法:对30例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机选取健康孕妇30例对照组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糖尿病组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剖宫产率、胎儿宫内窘迫、巨大儿、等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危害很大,因此,应对所有孕妇进行糖尿病筛查,早诊断早治疗,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齐梦海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肝胆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肝胆手术患者在不同麻醉药物影响下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方法:选择60例ASAI-Ⅱ级肝胆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静脉麻醉组)术中使用丙泊酚6~8mg/kg·h维持;B组(吸入麻醉组)使用七氟醚1 ~ 2.5%维持,观察患者手术结束时和躁动发生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并记录研究对象麻醉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两组发生躁动的例数和评分、拔管时间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吸入麻醉组发生苏醒期躁动明显多于静脉麻醉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躁动的患者,其血压和心率明显升高和增快,而血氧饱和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入麻醉药较静脉麻醉药更易引发苏醒期躁动.

    作者:吴俊林;肖向锋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人性化护理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体检者体检前、体检中、体检后的人性化护理服务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我院体检中心开展人性化护理后,体检工作的质量、效率都有了显著提高.结论:营造温馨、舒适、安全的人性化体检工作环境,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大大地满足了体检者的健康服务需求,赢得了社会的信任,为更好地开展体检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张晓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戊酸雌二醇配伍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戊酸雌二醇配伍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的疗效.方法:选择稽留流产患者120例,随机平均分为3组,所有患者均每日服用戊酸雌二醇5mg,3次/天,共3天;实验组1服用戊酸雌二醇1天后予米非司酮150mg空腹顿服,48h后顿服米索前列醇600μg,实验组2服用戊酸雌二醇同时服用米非司酮25mg,2次/天,共3天.对照组仅服用戊酸雌二醇.观察三组患者出血量的多少、进行手术的时间、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二次清宫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的出血量的多少、进行手术的时间、人工流产综合症及二次清宫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稽留流产患者清宫前服用戊酸雌二醇配伍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淑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两组均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调查.术前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给于系统的护理干预,术日晨及术后测心率血压,观察其变化并记录.术后当日用SAS及SDS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并比较,观察其改变.结果:干预组患者通过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术前术后心率血压差值也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有效地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从而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和术后并发症.

    作者:冯云慧;史晓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关于南川偏远地区实施正规宫颈癌筛查的管理模式

    目的:调查南川地区妇女实施正规宫颈癌筛查的现状,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一套科学、合理的针对南川偏远地区实施规范化宫颈癌筛查的管理模式.方法:抽查2011年5月~ 2011年8月我区12个乡镇卫生院对15000位妇女宫颈癌筛查情况,与我院自2011年8月~ 2012年5月对来院就诊的已婚妇女3397例宫颈癌筛查情况进行对比.乡镇卫生院主要筛查方式为宫颈刮片细胞检查、宫颈醋酸染色检查方法,筛查结果异常送至上级医院就诊.我院采用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电子阴道镜、宫颈病理组织学检查,逐阶梯进行宫颈癌筛查.对339女中的1000例进行问卷调查及宫颈分泌物人乳头瘤病毒定量分型.结果:乡镇卫生院筛查宫颈癌前病变患病率为3.33‰,其中CIN1 24例,CIN2 15例,CIN3 5例,确诊为宫颈浸润癌6例.我院筛查结果:3397名妇女中,TCT结果异常者占8.12%(276/3397),电子阴道镜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以上占3.998% (146/3397).对电子阴道镜筛查阳性进行宫颈病理组织学检查,宫颈癌前病变为1.71%(58/3397),其中CINⅠ为4.12‰(14/3397),CINⅡ为5.59‰(19/3397),CINⅢ为7.36‰(25/3397)宫颈鳞癌为4.42‰(15/3397).结论:我院宫颈癌筛查阳性率远远大于乡镇卫生院筛查.为提高宫颈癌筛查率,可开展“乡镇卫生院进行TCT+上级医院实施电子阴道镜、宫颈活检+对乡镇卫生院宫颈癌筛查培训+建立妇女健康档案”的管理模式.

    作者:田阗;谢艳;李媛;蒲元芳;张敏;邬洪明;殷丽;曾令先;吴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自我感受负担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的影响

    自我感受负担(self-perceived burden,SPB)[1]是指慢性病患者感受到的由于自身的疾病和照护需求影响到照护者而产生的移情担忧,从而导致的抑郁、内疚、痛苦、负担感受和自我感觉的降低,其中身体因素、社会因素、情感因素构成了自我感受负担的主要内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主要由家属照顾,患者在接受照护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给家庭成员带来沉重心理负担、经济负担的感受.

    作者:杨欢;高凤华;方舒悦;刘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围绝经期妇女的心理干预及护理

    目的:总结围绝经期妇女的心理状态及心理护理.方法:对我院2011年1~12月妇科门诊及住院的158例围绝经期妇女患者从生理、心理角度分析总结,根据每位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采用不同的心理护理.结果:通过了解围绝经期不同妇女的心理状态,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同时给予围绝经期妇女以宣传教育和护理干预.有效地改善和预防围绝经期患者的焦虑、抑郁、多虑等情绪,使广大围绝经期妇女改善身体不适,减轻焦虑紧张症状,顺利度过围绝经这一特殊生理期.结论: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及心理护理可以大大改善围绝经期妇女患者的情绪及心理问题,有利于顺利度过围绝经阶段这一特殊的生理时期.

    作者:史琼;童小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护士人才库的建立对提高护理人才管理的探讨

    目的:探讨护士人才库的建立对提高护理人才管理的作用.方法:将2009年1月~ 2011年12月报名人才库的1 56名护士抽取132人,分成2组,其中入库的66名护士为观察组,没有入库的66名护士为对照组,分析、对比两组护士在人才库中和人才库外综合素质、护理质量、管理能力等方面培养效果的研究.结果:通过人才库的建立和其相应的竞争机制,观察组在护士在个人素质和护理管理综合能力等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护士人才库的建立对护士个人知识技能的提高和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的提升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隐形义齿修复青少年前牙缺失的临床应用

    目的:讨论隐形义齿在青少年前牙缺失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将前来就诊的70位前牙缺失的青少年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活动义齿组和隐形义齿组,并进行定期随诊观察.结果:36例前牙隐形义齿修复体成功使用的有34例,成功率94.4%,失败2例,占总数的5.6%.结论:隐形义齿作为一种过渡修复完全可以满足青少年维持缺牙间隙到固定修复期间的美观要求.

    作者:李伟林;李金业;陈春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轮状病毒感染致婴幼儿腹泻临床分析

    目的:对274例婴幼儿腹泻患者进行粪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了解其感染的年龄段,药物治疗效果及基本临床表现.方法:对本院2010年11月~ 2012年4月274例腹泻患儿粪便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274份腹泻粪便共检出轮状病毒抗原阳性96株;高发年龄为6月龄~2岁,检出率为43.75%,占58.33%;采用相应的抗生素治疗和利巴韦林静滴及葡萄糖酸锌口服,总有效率分别可达97.75%和97.92%; RS与NRS两组患儿发热、呕吐、脱水以及惊厥和肠梗阻的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RS组酸中毒比例(70.83%)明显高于NRS组(38.76%),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CK-MB升高者RS组80例与NRS组79例明显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金标法检测轮状病毒具有简单、快速、特异性高的特点,适合在各级医疗单位推广应用.

    作者:钱扬会;马聪;赵强元;李艳君;郝秀红;刘丽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妊娠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中西医结合围手期护理

    妊娠高血压性心脏病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早诊早治的基础上,加强多方位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对于提高本病的治疗效果和促进患者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近三年来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5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围手期的护理措施和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张鲜芳;张淑林;赵晓凤;董明翠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护理观察指标与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心律失常(RA)发生相关的护理观察指标,指导护理人员对AMI患者的病情观察,为临床护士在AMI患者的病情观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静脉溶栓成功的AMI患者,将护理观察指标分为溶栓治疗前、治疗中进行分类,按是否发生RA,分析这些护理观察指标与RA发生的相关性.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护理观察指标与RA发生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水准α=0.05.结果:患者焦虑、梗死前无心绞痛、发病至溶栓开始时间≤6h、血糖>6mmol/L、血压≤100/70mmHg易发生RA.结论:临床护士应掌握急性心肌梗死RA的影响因素,加强病情观察,预防RA的发生,降低RA造成的危害,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钟雪莲;邢凤梅;王希柱;唐小梅;石守银;屈海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