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下颌角定位截骨术的临床应用

赵延峰;石曦曦;王荣荣;李海霞;董宏华;陶红宇;归来

关键词:下颌角, 截骨术, 定位
摘要:目的:探讨下颌角精确对称截骨的方法。方法:自2011年5月~2013年11月共进行下颌角截骨整形手术46例,采用自行设计的下颌角截骨定位器(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210006648.0)结合弧形定位及侧壁打孔技术进行下颌角的连续弧形截骨。结果:所有患者术中截除的骨块与术前设计基本吻合,术后下颌角及下颌下缘弧线流畅,对称性及外形良好。结论:应用下颌角截骨定位器及侧壁打孔技术能安全准确的完成口内入路下颌角弧形截骨术,能更好的保证截骨的对称性。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Infant traniner矫治器矫治乳前牙反牙合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矫治乳前牙反牙合同时破除口腔不良习惯的有效方法。方法:将30例3~6岁乳前牙反牙合伴口腔不良习惯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采用Infant traniner矫治器治疗,对照组15例,采用上颌牙合垫式活动矫治器进行矫治,观察比较两组病例前牙反牙合治疗和口腔不良习惯破除成功率、疗程、复诊次数、椅旁操作时间。结果:两组前牙反牙合矫治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而复诊次数、椅旁操作时间治疗组少于对照组(<0.001),对口腔不良习惯的矫治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Infant traniner矫治器是矫治乳前牙反牙合同时破除口腔不良习惯的有效方法。

    作者:欧晓丽;施春梅;周嫣;方志欣;梁群;李庆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利用漂浮指矫正复拇指畸形

    复拇指畸形是常见的拇指先天畸形,但有漂浮指的复拇指畸形比较少见,笔者收治1例有漂浮指的复拇指畸形,其原位拇指发育不良,漂浮指外形接近健侧拇指,但无活动功能,通过手术将漂浮指与畸形的拇指合成为外形及功能接近正常的拇指,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光辉;高培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风筝皮瓣在眼周皮肤缺损的应用观察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轻度的畸形就足以较大影响到美容效果,甚至对患者造成心理创伤;较严重的畸形甚至会使眼球及角膜失去保护,引发暴露性角结膜炎症溃疡,从而威胁视力,严重者可造成失明,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如何更好的修复眼周皮肤缺损病变,尽可能的不改变眼部的解剖结构、减少瘢痕来满足患者的越来越高的医疗需求,需要我们不断的改进和探索。现就我们自2009-2013年,笔者应用“风筝”皮瓣修复眼周较大皮肤缺损98例,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月坡;赵晓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阿维A治疗皮肤病的研究进展

    阿维A是第二代维甲酸的代表药物,其活性成分为依曲替酸,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短(33~96h),无体内蓄积作用。阿维A是美国FDA批准的治疗银屑病的一线用药,其缓解期相对较长,停药不易发生反跳,再次给药仍然有效。除了银屑病,近年来阿维A在其他红斑鳞屑性皮肤病、角化性皮肤病、病毒感染性皮肤病、肿瘤性皮肤病等方面都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价值,本文就近年来阿维A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作者:张大维(综述);吴波(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生物流体敷料对II度烧伤创面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生物流体敷料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烧伤深度基本一致,面积相近、相邻部位或对称部位的创面进行自身同体对照观察。总例数为30例,60个创面,应用生物流体敷料进行换药作试验组30例,浅II度15例,深II度15例;应用磺胺嘧啶银软膏进行换药为对照组30例,浅II度15例,深II度15例。观察记录两组病例的愈合时间、同期愈合率及疼痛程度。结果:两组药物在愈合时间和同期愈合率这两个方面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但在减轻疼痛方面上,生物流体辅料与磺胺嘧啶银软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烧伤创面治疗中,生物流体敷料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

    作者:高娅;崔正军;史迅;郭鹏飞;杨高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儿童双侧节段型白癜风伴线状苔藓一例

    1病例资料患者,女,3岁6个月。因右足背及左侧背部、腹部先后出现白色斑片8个月(见图1a,2a),于2013年3月16日就诊于本院皮肤科门诊。观察患儿皮损部位,沿皮神经节且呈双侧不对称分布,在WOOD灯下观察,白斑部位呈瓷白色,与正常皮肤界限清楚。仔细询问病史,观察患儿活动特点,诊断为“节段型白癜风”,双侧神经节段分布,右下肢伴有线状苔藓1年,生物反馈心理健康分析评分测量值30分(正常值为80~100分)。

    作者:葛善珍;刘洋;卢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下颌角定位截骨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下颌角精确对称截骨的方法。方法:自2011年5月~2013年11月共进行下颌角截骨整形手术46例,采用自行设计的下颌角截骨定位器(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210006648.0)结合弧形定位及侧壁打孔技术进行下颌角的连续弧形截骨。结果:所有患者术中截除的骨块与术前设计基本吻合,术后下颌角及下颌下缘弧线流畅,对称性及外形良好。结论:应用下颌角截骨定位器及侧壁打孔技术能安全准确的完成口内入路下颌角弧形截骨术,能更好的保证截骨的对称性。

    作者:赵延峰;石曦曦;王荣荣;李海霞;董宏华;陶红宇;归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双波长染料激光联合局部注射聚桂醇治疗婴幼儿混合性血管瘤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585/1064nm染料激光联合聚桂醇注射治疗混合性血管瘤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混合性血管瘤患儿165例,用双波长染料激光联合聚桂醇注射治疗,激光能量密度PDL6.0~9.0/YAG30~45J/cm2,脉宽0.5~40/10~40ms,脉冲间隔为:中或长,光斑直径5~7mm。激光对病灶进行点状照射,术后冰块局部物理降温20min,聚桂醇0.5~3ml局部注射,抗生素药膏涂抹于患处,并观察其局部热反应和疗效,6~8周复诊,治疗1~4个疗程。结果:165例皮损的治愈率78.18%,有效率98.18%。各因素对疗效的影响:皮损厚度越薄,有效率越高(<0.05),皮损部位不同对疗效无影响(>0.05)。随访观察3~6个月,治愈病例无1例复发。结论:双波长染料激光联合聚桂醇照射治疗混合性血管瘤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患儿痛苦小。随着治疗后时间的延长,治疗部位与周围皮肤颜色无明显差异。

    作者:陈连芝;王根会;郑树茂;杜紫微;寇晓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皮下修剪术与抽吸术治疗腋臭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对皮下修剪术与皮下抽吸术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腋臭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相关文献数据库,收集国内外报道有关皮下修剪、抽吸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腋臭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进行资料提取后,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共纳入7个中文随机对照研究,共557个研究对象,修剪组292(47侧+245例),抽吸组265(50侧+21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皮下修剪术治愈率(OR=4.32,P=0.02)、总有效率(OR=3.76,<0.0001)较抽吸术高,复发率比抽吸术低(OR=0.23,=0.0009);而皮下抽吸术并发症较修剪术低(OR=6.65,<0.00001);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抽吸术均较修剪术少(<0.05)。结论:现有数据Meta分析结果表明皮下修剪术较皮下抽吸术治疗腋臭具有治愈率、复发率低优势,而皮下抽吸术较皮下修剪术有其并发症低、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的优点。由于文献质量普遍不高,纳入样本量偏少,今后,尚需进一步开展设计良好、方法学质量更高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作者:陆思锭;殷国前;潘新元;彭鎏;唐胜华;陈子翔;朱江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强脉冲光结合LED红光治疗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黄褐斑是一种后天性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表现为面部对称分布的不规则的浅棕色和深棕色斑点或斑块,主要分布于前额、颊部和颏部。黄褐斑多见于Fitzpatrick III~IV型者,在亚洲人群中,黄褐斑可累及40%的女性,20%的男性[1-2]。引起黄褐斑的诱因很多,包括遗传因素,日晒,妊娠,内分泌因素,甲状腺疾病,口服避孕药,激素替代疗法,光敏性药物,抗惊厥药,化妆品等[3-8]。虽然多数患者无明显的自觉症状,但却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和精神负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采用强脉冲光结合LED红光治疗黄褐斑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淑珂;李海军;周蔚;贺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青岛市青少年与北美青少年面部软组织形态比较

    目的:测量青岛市青少年的软组织侧貌正常值,并与北美青少年进行比较。方法:从青岛市13所中学的12~18岁3100名青少年学生中随机选取48名青少年,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研究。运用Holdaway 和Ricketts的测量方法,选取7个标准线,2个角度,12个线距进行测量。结果:比较软组织侧貌的角度,男性和女性之间有在软组织面角、H角,上唇厚度三项,有显著差异(<0.05)。相对于整个软组织侧貌,男性的上唇厚度比较大,女性的上唇相对于鼻颏部更加后移。青岛青少年与北美正常值比较,在鼻突度,上下唇中点至E线距,颏部软组织厚度等四项指标差异明显。结论:青岛市青少年软组织侧貌男性较女性上唇突出,女性相对协调。青岛青少年相对于北美,鼻部和颏部后移,上下唇相对前突。

    作者:朱鲲;王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电针配合中药治疗肥胖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中药治疗肥胖症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使用电针配合中药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单纯使用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采用电针配合中药治疗肥胖症疗效显著。

    作者:李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青少年固定矫治时期心理辅导及口腔护理作用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青少年固定正畸治疗时心理辅导及口腔护理对维护口腔健康的影响。方法:将正畸门诊接受固定矫治的120例青少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60例。对实验组患者实施个体化心理辅导和口腔护理,对照组常规进行传统口腔卫生宣教。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前1周、治疗后2、4、6个月的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和牙釉质脱矿指数(enamel demineralization index,EDI),比较三种测量指数的变化。结果:实验组青少年患者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GI)和牙釉质脱矿指数(ED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心理辅导及口腔护理措施能促进青少年固定正畸患者的口腔健康。

    作者:沈绍莹;胡江天;尹康;马建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咬合面无饰瓷氧化锆修复体的3年随访观察

    目的:评价咬合面无饰瓷氧化锆后牙单冠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96例患者的单颗后牙的治疗后全冠修复,96颗后牙全部选择咬合面无饰瓷氧化锆全冠,经过3年随访,对修复体本身、对颌牙釉质磨耗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临床疗效评价,评价结果采用秩和检验。结果:96例修复体除2例出现修复体脱落现象以外,在修复体抗折性、边缘适合性、邻接关系方面均未发生改变,同时对颌牙磨耗的分级评价未发生显著改变改变,经检验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无饰面氧化锆后牙单冠进行3年观察能够满足临床治疗需要。

    作者:孙晓琳;刘桂凤;陈志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瘢痕组织瓣并自体耳软骨移植在单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的鼻槛重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一种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修复过程中鼻槛重建的手术方法。方法:对32例单侧唇裂继发畸形患者进行唇鼻畸形矫正的同时,采用局部瘢痕组织瓣结合自体耳软骨游离移植,重建鼻槛。结果:32例患者,术后3~12个月随访,鼻槛形态稳定,效果满意。结论:对于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鼻槛的再造,瘢痕组织瓣结合自体耳软骨移植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磊;侴海燕;马腾霄;谢锋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正畸托槽不同粘结方法的粘结强度比较

    目的:比较托槽间接粘结法同直接粘结法的托槽粘结强度差异。方法:收集96颗因正畸拔除的新鲜人类前磨牙,随机分为A、B和C三组,每组32颗。A组使用改良间接粘结法,B组选用Sondhi推荐的间接粘结法,C组采用直接粘结法。分别检测两组粘结剂残留和托槽的抗剪切强度。结果:3组粘结剂残留存在统计学差异(=19.35,<0.05),C组残留率多,进一步两两比较,A组比B组粘结剂残留较少,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1.25,>0.05);3组抗剪切强度存在统计学差异(=7.493,<0.05);进一步两两比较,A组(9.92±3.51)与B组(9.38±2.09)抗剪切强度无统计学差异(>0.05),C组(12.41±4.09)抗剪切强度强于A和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改良间接粘结法与Sondhi法相比,粘结剂残留率较低,抗剪切强度较高,能够满足临床需要。

    作者:刘浩;王鹏来;杨丽;王世兴;冯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鼻内窥镜下鼻窦开放术同期行中鼻甲成形术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在鼻内窥镜下行鼻窦开放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同时对不同病变的中鼻甲进行中鼻甲成形术的疗效,以及对患者病情恢复的临床意义。方法:为72例我科慢性鼻窦炎患者行鼻内窥镜下鼻窦开放术手术,对不同病变的中鼻甲进行中鼻甲成形术,术后通过门诊定期复诊3~6个月,观察中鼻甲形态、鼻腔粘连情况、术后清理时间、手术前后嗅觉变化。结果:术后定期随访3个月~半年,根据海口会议[3]标准,所有患者中,治愈51例,好转或有效17例,无效4例,治愈率为70.8%,无效率5.6%。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同期对病变中鼻甲行成形术可以缩短术后鼻腔清理时间,促使鼻腔黏膜尽快上皮化,对术后防止鼻腔粘连及提高临床治愈率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志龙;冯国建;吴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白癜风患者生活质量调查

    目的:运用DLQI量表调查白癜风患者生活质量,评估白癜风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中文版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调查表(DLQI)评估白癜风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DLQI平均得分为(7.80±5.30)分,小值为0分,大值为20分;42.86%的患者生活质量有少许影响,28.57%的患者生活质量有相当影响,25.51%的患者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且临床分型及分期对白癜风患者生活质量有一定影响, DLQI得分与皮损面积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白癜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定影响,白癜风的治疗与心理疏通应及早进行。

    作者:苗青;张艺杰;贾名妍;丁一;刘方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川芎嗪和山莨菪碱股动脉注射用于维护减轻糖尿病足患者的肢体美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周围血管神经病变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重要原因[1]。据不完全统计,中国50岁以上人群中,有近五分之一的患者患有不同程度的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以下肢动脉为主,出现跛行症状,甚至发生糖尿病足,甚或截肢。在欧美国家,因糖尿病足导致的截肢占非创伤性截肢病例的35%~50%[2]。因此,改善糖尿病人的血管和神经病变,减少其截肢率和致残率就显得尤为重要。我院从2014年3月-2014年5月对38例糖尿病足患者,运用川芎嗪、山莨菪碱股动脉注射用于治疗糖尿病足病,减轻糖尿病足症状,维护患者的肢体美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武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下颌角肥大矫正术式的研究与分析

    目的:探讨经口内入路不同术式矫正下颌角肥大的适应证及疗效分析。方法:应用下颌角全层截骨术矫正15例后下突出型下颌角肥大,下颌角外板矢状劈开截骨术矫正15例外翻型下颌角肥大,下颌角全层截骨术与下颌角外板矢状劈开截骨术联合应用矫正15例复合型下颌角肥大,通过X线头影测量评价疗效。结果:下颌角全层截骨组:术后下颌角角度为(124.87±2.54)°,下颌平面角为(31.32±2.03)°,升支平面角为(92.31±0.82)°,面下部宽度为(10.14±0.37)cm,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接近于正常人群。下颌角外板矢状劈开截骨组:术后面下部宽度为(10.01±0.40)cm,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术后下颌角角度为(123.40±1.97)°,下颌平面角为(32.33±1.23)°,升支平面角为(92.33±0.77)°,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下颌角全层截骨术与下颌角外板矢状劈开截骨术联合应用组:术后下颌角角度为(126.34±3.01)°,下颌平面角为(31.53±1.50)°,升支平面角为(92.09±0.79)°,面下部宽度为(9.97±0.40)cm,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所有患者容貌较术前均有明显改观,无下齿槽神经损伤、下颌骨骨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针对不同类型的下颌角肥大,需采用其相对应的术式,方可有效矫正下颌角肥大畸形。

    作者:杨民锋;张宝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