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颌面部间隙感染的诊治研究进展

王启晋

关键词:颌面部, 间隙感染, 微生物学, 牙源性感染, 美容
摘要:口腔颌面部感染是指口腔、颈部、面部软组织出现感染的常见病,由于颌面部存在许多肌筋膜间隙,一旦出现感染极易在间隙间相互扩散,出现多间隙感染,进而导致败血症、静脉炎、脑脓肿和纵膈炎等严重疾病,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相关研究逐渐丰富,本文就颌面部感染部位及来源、扩散途径、微生物学研究,诊断方法及治疗,以及口腔颌面部创伤后整形美容修复中如何预防颌面部间隙感染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牙合前后牙合平面的测量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牙合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前、后牙合平面的特点.方法:选取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共158例,按垂直生长型将其分为高、低及均角三组,采用Winceph8.0软件对每例患者的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前、后牙合平面及其相关颌骨指标的定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前、后牙合平面倾斜度,下颌支角(Go-A)和下颌支倾斜角(RAM-I)均为高角组>均角组>低角组(P<0.05).结论: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牙合不同垂直骨面型前后牙合平面存在差异,高角者前后牙合平面更为陡峭,颌骨也表现出相应的形态特征.

    作者:郭永明;方志欣;周嫣;唐倩;曾庆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低氧条件下辛伐他汀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在低氧条件下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及瘢痕生成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2%O2低氧条件下处理原代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36h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10μmol/L辛伐他汀作为干预组,采用CCK-8法检测常氧和低氧条件下不同浓度辛伐他汀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分析Caspase-3、Bax、Bcl-2、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Ⅰ型胶原、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在常氧和低氧条件下,随着辛伐他汀药物浓度增加,成纤维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药物浓度≥10μmol/L时,低氧条件辛伐他汀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大于常氧组(P<0.01).干预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组细胞促凋亡因子Bax、Caspase-3表达增加,而凋亡抑制因子Bcl-2表达减少(P<0.05).干预组中HIF-1α、Ⅰ型胶原、CTGF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IMP-1表达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辛伐他汀在低氧条件下可抑制瘢痕成纤维细胞体外增殖活性及瘢痕生成相关因子的表达,可显著促进细胞凋亡.

    作者:姚建;苏开新;王海华;郭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渗透树脂对釉质白垩斑表面颜色稳定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渗透树脂对釉质白垩斑的治疗效果及对其表面颜色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6年10月在笔者医院接受正畸治疗且出现脱矿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涂氟治疗,观察组给予渗透树脂处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粗糙度、色差和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049,P=0.014);两组患者治疗前粗糙度无差别,治疗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粗糙度和灰度值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939,P=0.026);两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无差别,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结论:渗透树脂对釉质白垩斑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粗糙度和颜色稳定性,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吴毓聪;王雅雯;李少登;杨宾;赖道峰;包艳丽;陆丽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增生性痤疮瘢痕的治疗进展

    痤疮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青年人及成人均可患病,严重者可遗留瘢痕,给患者的生活和心理带来很多困扰.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方法很多,如传统的冷冻、压力、局部糖皮质激素注射、外科切除等疗法,但疗效差异较大.近年来,激光疗法、放射疗法、硅凝胶膜、基因疗法等对增生性瘢痕的治疗得到充分发展,收到了较好效果,尤其是综合治疗的应用大大降低了复发率,不良反应明显减少,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本文就增生性痤疮瘢痕的治疗方法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旨在为临床医生治疗增生性痤疮瘢痕提供更多参考.

    作者:张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颞部软组织层次解剖学研究和透明质酸注射充填的安全层次分析

    目的:通过对成人尸体头部标本的颞部层次解剖学研究,分析透明质酸颞部注射填充的安全层次.方法:收集新鲜成人尸体标本4例、甲醛溶液浸泡保存尸体标本4例,解剖观察颞部各层次间相应组织关系.根据颞部解剖学特点进行临床颞部透明质酸注射充填,观察并记录其术后疗效及安全性.结果:颞部软组织层次解剖由浅至深为皮肤、皮下脂肪、颞浅筋膜、颞中筋膜、颞深筋膜浅层、颞浅脂肪垫、颞深筋膜深层、颞深脂肪垫、颞肌和骨膜.84例患者填充后颞部皱纹深度缓解80例(95.24%),颞部凹陷区改善82例(97.62%);出现局部肿胀10例(11.90%);硬结5例(5.95%);触痛8例(9.52%);瘙痒7例(8.33%).结论:透明质酸注射充填的安全层次为颞部上方近额处的颞肌深面及颞中静脉下方近颧弓处颞浅脂肪垫.

    作者:陈锦;马希达;淳璞;乔军;张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患者个人因素对瓷贴面修复后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目的:了解瓷贴面修复后患者的满意情况,并探讨个人因素对患者瓷贴面修复后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109例需进行瓷贴面修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修复前填写基本情况调查表及艾森克人格问卷N量表,瓷贴面修复后1个月完成满意度调查表,并进行基本情况与满意度调查表、艾森克人格问卷N量表与满意度调查表的相关分析.结果:患者对整体轮廓、颜色满意程度、修复体半透性、咀嚼功能的满意度分别为91.74%,93.58%,94.50%,88.07%.性别、年龄水平、职业、婚姻状况、收入水平对瓷贴面的了解程度与患者的满意度相关.艾森克人格问卷N量表中的T分与患者的满意度呈负相关.结论:患者对瓷贴面修复比较满意,患者的基本情况与人格特征对瓷贴面修复后的满意度有影响.

    作者:左玉;马玉;曹卫彬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联合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重睑成形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联合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重睑成形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行双侧切开重睑成形术60例就医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SB组)和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LSB组).观察记录两组就医者在入室麻醉前(T0)、静脉麻醉后即刻(T1)、局部浸润麻醉后即刻(T2)、局部浸润麻醉后5min(T3)、局部浸润麻醉后10min(T4)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并记录两组就医者的麻醉药物用量,镇痛、镇静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LSB组舒芬太尼、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S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SB组T1~T4时刻HR、MAP及SpO2监测值与T0相比无明显改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SB组镇痛、镇静效果明显优于SB组,且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S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联合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应用于双侧重睑成形术中,镇静、镇痛效果确切,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呼吸平稳,麻醉用药量及不良反应少,值得在重睑成形术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锦春;章梦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下颌磨牙区多生牙自体移植修复第二前磨牙一例

    多生牙是一种牙齿数目多于人体生理牙数的牙齿发育异常,多见于上颌前牙区,而磨牙区少见.多生牙可引起许多并发症,影响美观及功能.临床上对于已萌出或埋伏的多生牙大多采取手术拔除,目前国内关于多生牙自体移植修复缺失牙的报道很少.本文介绍1例下颌磨牙区多生牙自体移植修复第二前磨牙且术后1年临床效果满意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姝;武万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四六汤防治黄褐斑的药效学作用分析

    目的:探究四六汤防治黄褐斑的药效学作用.方法:40只雌性豚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动物模型组、维生素C组、四六汤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动物模型组、维生素C组、四六汤组均作黄褐斑造模.维生素C组、四六汤组分被给予维生素C注射液0.1g/kg及四六汤灌服治疗,动物模型组不给予任何处理.结果:空白对照组的SOD、MDA 水平分别高于、低于动物模型组与维生素C组,P<0.05;四六汤组的SOD水平和MDA水平分别低于、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SOD水平高于、MDA水平低于动物模型组与维生素C组,P<0.05.维生素C组的SOD、MDA 水平与动物模型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空白对照组的P、E2水平低于、T水平高于动物模型组与维生素C组,P<0.05.四六汤组的P、E2水平高于、T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四六汤组的T水平高于、P、E2水平低于动物模型组与维生素C组,P<0.05.维生素C组的P、E2、T水平与动物模型组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四六汤对紫外线照射所致动物黄褐斑模型具有一定的保护和改善作用,分析其药效学作用,可能与有效抗氧化,并改善动物体内性激素水平有关.

    作者:杨国峰;李增利;杨钰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透明质酸面部填充术相关并发症的防治及进展

    透明质酸近年来在美容行业的应用中取得了快速发展.并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第二大注射美容产品,但其注射并发症的发生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其血管相关并发症,如:栓塞、局部坏死等.这些不仅造成二次就医的医疗资源浪费,更加给求美者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本文对透明质酸注射美容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及防治进行综述,并基于医疗设备的发展及对透明质酸自身特性的深入了解,提出了利用超声探测技术来估算透明质酸的注射范围,在超声引导下实现精确注射,并在术后探查透明质酸的局部分布情况,从而避免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但这一方案的实施仍需进一步的探讨.

    作者:胡佳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机器人辅助阴道再造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使用机器人辅助阴道再造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2017年1月-4月收治的2例应用机器人辅助阴道再造术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2例患者实施机器人辅助阴道再造术,半年后复查,术后效果满意,无并发症发生,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明显改善.结论:使用机器人辅助阴道再造术的患者围手术期优质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手术应对能力,有效促进伤口愈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积极改善患者心理焦虑状况,促进术后康复.

    作者:张军;韩亮;苏欣;郭媛;舒茂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牙龈生物型的测量方法及应用进展

    牙龈生物型是影响口腔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分为薄龈型及厚龈型,它不仅影响种植术后前牙区红白美学的整体效果,而且还影响牙周的治疗效果、固定冠的修复及正畸等治疗.因其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关于它的文献报道也越来越多.目前针对牙龈生物型的测量方法有很多,如:直接法及翻瓣后卡尺测量法等,因各种方法中均有一定的误差,故没有一个公认的有效方法,本文就测量方法及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邹新明;黄娜;王远勤;李志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面部急诊外伤一期整形美容精细修复

    目的:探讨面部急诊外伤患者一期行整形美容修复的面部功能及形态的恢复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32例面部急诊外伤患者,全程护理干预,一期积极行整形美容修复及术后预防瘢痕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1年,5例患者随访丢失,127例患者术后面部功能及形态恢复满意,其中123例患者一期面部外伤清创整形修复术后面部外伤切口均甲类愈合,无明显瘢痕、瘢痕增生及组织错位;1例患者出现瘢痕增生;3例患者需二期美容整形手术修复.结论:在面部急诊外伤的处理中,一期行整形美容精细修复,可大限度修复创面伤口、解剖学复位,恢复面部功能及形态,全程护理干预,能够更好达到疾病-心理-美容修复全方位治疗.

    作者:陈晓明;戴强;施文娟;徐琦量;余道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穴位按摩联合延续护理对光子治疗黄褐斑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穴位按摩联合延续护理对光子治疗黄褐斑的效果影响.方法:收集笔者科室接受光子-M22治疗的106例黄褐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的皮损情况,并对治疗不同阶段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皮损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9个月和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选择穴位按摩联合延续护理的方式对能够显著改善黄褐斑光子治疗的近期疗效,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辛欣;杨安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PDCA循环质量管理方法对提高门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实施PDCA循环质量管理前后患者对综合医院门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变化.方法:选取2014年6月-12月(行PDCA管理模式前)于本院整形美容外科就诊的门诊及住院后门诊复诊的302例患者为对照组,2015年1月-6月(PDCA管理模式后)就诊的328例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接受门诊常规就诊流程,实验组实施PDCA循环质量管理方法.就医结束填写门诊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PDCA循环质量管理后患者对门诊护士服务态度、健康教育及护患有效沟通等方面的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实施PDCA循环质量管理后门诊手术及住院手术后门诊复诊的患者对门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大幅提高.

    作者:范艳梅;姚聪;陈小菲;杜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黄金微针与皮瓣法微创手术治疗腋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黄金微针(BodyTite)与皮瓣法微创手术治疗腋臭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及美容效果.方法:应用黄金微针治疗腋臭68例,应用皮瓣法微创手术治疗腋臭84例,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黄金微针治疗腋臭有效率为88.2%,皮瓣法微创手术有效率为85.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黄金微针治疗腋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94%低于皮瓣法微创手术的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金微针治疗腋臭较皮瓣法微创手术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和良好的美容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晟;傅荣;泽仁青措;谭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LED红光联合马齿苋及他克莫司治疗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LED红光联合马齿苋洗剂湿敷及外用他克莫司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4例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地氯雷他定分散片5mg,1次/d,0.03%他克莫司软膏外涂患处,2次/d;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LED红光照射15min/次,1次/d,中药马齿苋洗剂湿敷,1次/d,疗程共4周.分别于治疗第 1、3、6、8周做疗效判定.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的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止治疗后第6周、8周,治疗组复发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D红光联合马齿苋及他克莫司治疗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翟燕;高艳;高瑾;王玉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婴儿枕部休止期脱发24例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了解婴儿枕部休止期脱发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于笔者科室就诊的24例婴儿枕部休止期脱发患儿为研究对象,详细记录其母分娩年龄、分娩方式、胎次、患儿性别、胎龄、出生体重、睡姿等,每2周复诊1次,随访至痊愈.对照组来自于笔者医院儿保科体检中心的30例无脱发的健康婴儿,全部数据资料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4例婴儿枕部休止期脱发患儿中男10例(41.7%),女14例(58.3%),临床特点为枕部程度、大小不等;片状、带状脱发灶,融合成片,下界清楚,边缘锐利;母亲分娩年龄<35岁、非剖宫产分娩、胎龄≥37周及初产妇是婴儿枕部休止期脱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婴儿枕部休止期脱发发生的年龄为(2.6±0.8)个月;恢复的年龄为(5.6±2.5)个月.结论:婴儿枕部休止期脱发可能是此年龄阶段婴儿的一种生理性脱发.

    作者:仵宁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CO2点阵激光联合三乙醇胺乳膏治疗萎缩性瘢痕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CO2点阵激光联合三乙醇胺治疗萎缩性瘢痕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86例面部萎缩性瘢痕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治疗4个周期.实验组:43例,CO2点阵激光联合三乙醇胺乳膏治疗;对照组:43例,单纯使用CO2点阵激光治疗.治疗前后采用ECCA权重评分表对治疗区域进行评分,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差异,并观察分析治疗后两组痂皮脱落时间、色素沉着概率、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后ECCA评分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痂皮脱落时间为(6.8±3.9)d,显著短于对照组(11.0±7.9)d(P<0.05);色素沉着实验组有3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例(P<0.05),两组均未出现感染.结论:CO2点阵激光联合三乙醇胺乳膏治疗萎缩性瘢痕可显著提高疗效、缩短痂皮脱落时间,减少色素沉着、降低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丽娜;李雪莉;邓丽娜;王建波;吴华娟;李云飞;张守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疼痛及切口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甲状腺手术患者的疼痛和切口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10月-2017年3月因甲状腺疾病来本院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5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排序,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干预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改善程度和切口恢复情况进行观察.结果:与干预前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在疼痛程度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疼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切口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减低术后疼痛,且可有效避免瘢痕遗留,切口恢复良好,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