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治疗偏痹的术后中医护理体会

张敏;袁文涛;罗红叶

关键词:射频消融, 臭氧, 偏痹, 中医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研究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治疗偏痹的术后中医护理,方法将60例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治疗偏痹的术后患者进行随机分为中医特色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30例。中医特色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特色护理。使用中医护理方法对腰椎病患者从情志、日常生活起居、饮食调护、术后护理、功能锻炼等方面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辨证施护。结果中医特色护理组术后1周症状缓解率平均96.6%,主观满意度优良率达93.3%,术后平均随访16个月,末次随访时,平均症状缓解率93.3%,主观满意度优良率为93.3%。未出现局部血肿、感染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中医特色护理组症状缓解率及主观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提高了护理有效率。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应用降压药物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降压药物控制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9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即乌拉地尔联合硝普钠组及单独使用硝普钠组,对本院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后分别采用硝普钠联合乌拉地尔或单独使用硝普钠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起疗效。结果:两组病情在治疗后均得到改善,两组CSS评分硝普钠组明显低于乌拉地尔联合硝普钠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乌拉地尔联合硝普钠较单独使用硝普钠效果理想,可有效控制术后颅内再次出血。

    作者:黄喆;郭世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下一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随机将146例留置血液透析导管患者分为两组,每组73例。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感染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感染7例,感染率为9.59%,观察组患者感染1例,感染率为1.37%,观察组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留置血液透析导管患者在治疗时给予集束化护理临床应用效果理想,可以明显降低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而且操作简单、针对性强,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彬彬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电话回访式护理指导在肝胆外科带引流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式护理指导在肝胆外科带引流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到2013年4月我院对82名接受肝胆外科手术并且带引流管出院的患者进行电话回访式的资料。结果:82名患者中有4名患者失访。78名患者没有1名患者出现腹部切口感染以及脱管现象,也没有患者出现相关的护理并发症,出院患者的回访满意度从以前的92%升到了98%。结论:制定有关引流管健康宣教的内容,利用电话回访式护理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指导,这种护理模式在患者出院后的再教育是可行,并且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唐丹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相关疾病及交通事故关系的研究进展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表现为睡眠呼吸紊乱,继发稳定睡眠减少,血液氧饱和度病理性波动,反复间断缺氧。慢性间断缺氧可加重或致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及糖尿病等疾病发生。睡眠呼吸紊乱,继发稳定睡眠减少,生理系统得不到必要的休息和恢复,夜间反复觉醒,引起睡眠片断,白天常出现嗜睡,伴认知功能下降,而机动车驾驶需要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保持对周围环境的警觉性和快速应变能力,OSAHS所致的白天嗜睡、认知功能下降可致交通事故的发生,研究OSAHS与其他疾病及交通安全的关系可引起对OSAHS重视,尽早治疗OSAHS进而控制及减少其他疾病的发生,并为驾驶员这一特殊人群OSAHS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早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吴丹;张湘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慢性荨麻疹的实验研究进展

    慢性荨麻疹是皮肤科的常见的一种反复发作的过敏性疾病,众多学者从Th1/Th2平衡失调、炎性介质、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免疫系统、基因等方面进行了实验研究,这些研究将给那些难以单纯用抗组胺药物治疗的慢性荨麻疹带来更多的治疗靶位。

    作者:黄彦;梁承志;欧柏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探讨

    目的:在于调查资料整理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方法通过回顾之前的14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资料,再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用检查心电图等方法加以辅助,进一步了解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各种类型。结果本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患者有93例,患病发生率为62.84%。在这些患者中,大多数人患有房性心率失常,另一部分人的心率失常类型则为窦性心动过速及室性心律失常。不仅如此,比较严重的心率失常现象也常常被发现。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年龄的大小、肺部感染的情况、心脏的健康程度等都可能引起该疾病的发生。

    作者:姚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患者静脉穿刺的技巧和血管的保护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我国的人民生活质量正在逐渐提高,人均寿命也在不断上升。而人口的逐渐老龄化,使我们临床上接触到的患者中老年患者占有很大的比例。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疾病与补充液体的常用方法,而给老年患者行静脉穿刺是许多护理工作者所头疼的一件事情。为此,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作者:张琳;李彩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谈科室医院感染管理

    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为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我们必须对医院感染进行管理控制,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保证医疗护理安全,现将我科院感管理办法总结如下。

    作者:李玥美;张玉萍;牟翠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冠心病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的临床评价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分析评价。方法:随机抽取将我院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的150例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使用基础的冠心病疗法与口服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阿托伐他汀疗法的基础上应用依折麦布治疗,根据结果比较两组治疗后血脂的水平变化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并分析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血中TG、TC、LDL-C水平都较对照组降低,且两组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DL-C水平虽较对照组有所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阿托伐他汀与依折麦布联合使用可有效调节血脂水平,对于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因此,这种联合疗法可作为临床治疗冠心病的优选治疗方案。

    作者:刘天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与护理

    目的:探讨和总结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体会。结果:明显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避免再次出血及减少并发症。结论:通过加强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作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使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康复快,治疗效果好,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曾琪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加味左金香连汤配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予标准三联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用加味左金香连汤。对两组病例的综合疗效、主要症状改善及复发率进行总结。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综合疗效及幽门螺杆菌转阴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主要症状的改善、复发率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性胃炎疗效满意,主要症状改善快,用药时间短,复发率低,有一定优势。

    作者:沈玉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不同层次护士重症护理思维能力的评估和管理探讨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层次护士重症护理思维能力的评估和管理。方法:选取我院内科的20名不同层次的护士为研究对象,通过护理叙事的研究方法,在完成重症患者的抢救之后,在病例讨论会上描述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的护理情景,再现不同层次护士的处理过程,通过与护理标准进行对照,对不同层次护士的重症思维能力进行评估,并提出管理对策。结果:本科学历护士重症思维能力的合格率为90%,明显高于专科护理人员的70%,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不同层次护士重症护理思维能力存在明显不同,对其进行分析有助于推进护理分级管理模式的建立,提高重症护理质量。

    作者:许洪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循证护理在肛瘘术后预防复发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肛瘘术后预防复发中应用的效果作用。方法:将118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58例,实验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对比研究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为22.4%,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为3.33%。术后复发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护理满意度来讲,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出29.6%。结论:经临床试验证明,循证护理在预防肛瘘术后复发这一问题上效果显著,能够更好更快地帮助患者康复,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秀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谈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就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我科2014年1月—2014年11月,机械通气≥48h的45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论:护理除遵循科学吸痰的原则与方法外,加上良好而有效地湿化,有效的控制外源性感染,及时给患者营养支持等等,结果显著降低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作者:何莉芝;雷强;唐瑜;林芸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胰漏的观察与护理研究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胰漏的观察与护理措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在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胰漏患者中选取1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胰漏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和科学的引流方法,,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密切的观察和护理,终10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对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胰漏患者而言,不仅要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还要加强对患者的临床观察,预防患者的器官功能发生衰竭的情况,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和营养支持,尤其是持续的负压吸引和双套管冲洗是护理的重点,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周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健康宣教在肾活检穿刺术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健康宣教对肾活检穿刺术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方法。对2010-2014年本院156例肾活检穿刺术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后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肾穿刺术中患者与手术医生配合良好,损伤小,术后无出血及感染发生。

    作者:支冬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静脉输液常见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本论文讨论关于输液常见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老年静脉输液常见问题及对策,在临床工作中,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急救用药及供给营养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杜绝静脉输液安全隐患,减少医疗事故及纠纷的,提高护理工作的安全性为目的,根据本人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将浅析了老年静脉输液的各种问题及对策。

    作者:方小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抗凝、溶栓治疗效果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溶栓、抗凝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取我院内科8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6)和对照组(n=24)。观察组在12小时内给予尿激酶100-150万U静脉滴注溶栓,30min内滴完;之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000IU、bid抗凝,同时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冠脉再通率为85.7%,病死率3.5%,再出血率7.1%;对照组治疗冠脉再通率33.3%,病死率25%,再出血率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栓、抗凝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的治疗中疗效显著,但再出血并发症相应增多。

    作者:李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产科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

    目的:有效满足孕产妇及家属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更深入地体现整体护理的内涵。方法对住院500例孕产妇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的调查,并采取不同的方法实施健康教育。结果500例孕产妇顺利完成分娩过程。结论医护人员应传授预防、质量、护理等多种知识,满足现代人们对健康知识的需求。

    作者:师春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胆囊结石的内镜微创治疗与开放式胆囊切除的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的内镜微创治疗与开放式胆囊切除术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2009年1月到2013年11月在我院进行胆囊结石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放切除组20例,微创手术组20例进行研究。结果:对研究人群手术过程分析研究显示,内镜微创组与开放切除组比较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排气时间两组之间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内镜微创治疗胆囊结石比开放式胆囊切除术创伤和不良反应小,应积极临床适用推广。

    作者:巴图热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