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红
目的:探讨采用连续护理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恢复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67名接受永久性肠造口的直肠癌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医院连续的护理干预,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上述两组患者在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后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并发症情况。结果通过实验发现干预组在出院时、3个月和6个月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肠造口狭窄与造口周围感染并发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护理干预对提升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减少并发症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邱英;阿曼古力·依不拉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医疗事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医学护理工作在很多方面也取得较大的进步,但是其中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医学护理经验,简要论述了新时期医学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其相应的解决策略,供各位医学护理工作人员参考,以共同提高我国医学护理工作的水平。
作者:宋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大量的研究证实:护士是发生针刺伤、感染及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1]。由此而引起的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损害已经受到社会和医院等各方面的重视[2]。麻醉恢复室(PACU)护士工作在临床第一线,工作紧张繁忙,心理压力大,接触的化学、锐器、患者血液、体液等有毒有害物质特别多,对护士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影响。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麻醉恢复室护士往往在术后第一时刻即投入到对患者复苏期的护理、治疗和抢救的配合,容易忽视对自己的保护。护士被感染主要的途径是被污染的针头或锐器刺破手指,再就是破损的手部皮肤接触患者的血液或体液。虽然护士已从“护理三基”理论的培训与考核中树立了标准预防的观念,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和一些因素的限制,在日常工作中一次性手套并不是每次操作都能得到使用,而对于急症手术患者的特殊情况(患者血液检查结果或传染病检查项目空缺)我们的护士几乎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与血源性传染病患者密切接触[2]。因此,麻醉恢复室护士保护手部皮肤的完整性非常重要。要保护手部皮肤的完整性,麻醉恢复室护士除了加强职业教育和认真执行预防锐器伤伤制度外,一些日常工作中操作的细节也应引起重视。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月盛;孙小燕;黄凯惠;曹长舒;高天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下睑眼袋手术严重并发症成为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从下睑眼袋手术治疗常见并发症出发,分析严重并发症的原因、治疗方法与预防措施。旨在增强下睑眼袋手术治疗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宋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早期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再通率的影响和综合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症使用尿激酶进行早期溶栓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组织纤溶酶原(t-PA)、血管再通率的变化。以及溶栓后患者体征变化情况,给予及时合理地综合护理。结果: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溶栓治疗及合理的临床护理后,63例患溶栓成功,所占比例为75%;13例其中出现频发室性早搏;5例患者在溶栓出现局部出血;2例溶栓后出现低血压;1例患者死亡。结论: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早期溶栓治疗及有效的护理,可以显著性的提高临床上的治愈率,降低患者死亡率,为挽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做出贡献。
作者:李亮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老年房颤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50例老年房颤患者,将其均分成甲、乙、丙三组。甲组采用地戈辛加倍他乐克治疗,乙组采用心律平治疗,丙组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并对照三组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结果三种药物治疗方案在老年房颤患者的治疗中均有显著效果,其中丙组胺碘酮药物治疗效果佳,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胺碘酮在治疗老年房颤患者中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房颤症状,快速恢复和维持患者心律,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董霞;王佩然;戴杏兰;卢永欣;卢艳珍;王维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我院临床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有效预防或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措施(1).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发生的输血反应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两年62007次输血中,发生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18人次,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29%,主要为发热及过敏反应.结论:规范合理用血及使用输血新技术,新方法可有效预防和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吴艳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医院文化建设在医院管理中越来越得到重视,人是管理的核心,在医院文化建设过程中,对人的管理由过去的单纯人事管理到现在的对员工知识文化管理,更重视了人在创建医院文化核心竞争力方面的作用。医院文化在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增强职工对医院的归属感与责任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浅析了医院文化与人力资源内在的互动关系,阐述了如何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来构建医院文化以及创建医院文化的途径中如何做好人的管理工作等方面进行探讨,以达到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作者:王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研究青年人患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40岁以下32例占8.38%,其中男29例,女3例。平均年龄35.1岁。工人21例,农民6例,干部5例。AMI 按1979年WHO制定的标准诊断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广泛前壁8例,占25%;前壁7例,占21.9%;前间壁6例,占18.8%;下壁6例,占18.8%;下壁+右壁2例,占6.3%;高侧壁2例,占6.3%;下+正后壁1例,占3.1%。结论青年AMI具有临床症状典型、并发症少、死亡率低、预后相对较好等特点。指出危险因素与患病率的关系,旨在早期防治。
作者:颜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评价PDCA循环法在产科急危重症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10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22名产妇进行随机分配两组,即实验组和常规组。实验组中11人,使用PDCA循环法进行护理质量管理。常规组中11人,用普通方法经行护理质量管理。经过一段时间后。对两组的护理情况进行比较。果:实验组比常规组的护理质量管理明显要好,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法使用在产科急危重症护理质量管理中的效果显著,使护理工作人员变得主动,情绪变得人性化,提高了产妇对护理的评价。
作者:余先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首次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应用心理干预护理的作用与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首次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心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抑郁、焦虑情况。结果:采用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程度进行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抑郁、焦虑程度评分对比,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抑郁、焦虑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首次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护理,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稳定患者心率,提升冠状动脉成像质量,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蒋维克 刊期: 2014年第12期
1999年10月-2003年10月,对42例肺癌放疗患者,先实施大野照射,缩野加量照射后,改用同中心多野交叉照射治疗,显示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彩萍;郭晋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道损伤的原因、治疗方法及预后,总结教训,为防治胆道损伤提供经验。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4年10月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后2例胆道损伤病人进行分析。结果:2例胆道损伤病人均经过积极处理,行2次或多次手术,现均治愈。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后胆管损伤为一严重并发症,术者需严格选择手术病例及手术时机,严格把握中转开腹时机及原则,能明显减少胆管损伤的发生。
作者:陈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中药调剂是临床中医药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薄弱环节,而如何结合中药在临床实践中的积极作用,推进合理用药越来越受到广大临床药学研究者的普遍重视。中药调剂专业作为技师院校临床中药学中的重要学科,积极从中药调剂学的课程特点上来优化教学目标,适应当前中药调剂学在医院临床用药中对人才的需求。为此,结合我院中药调剂课程教学现状及问题,从中药调剂课程教学改进中促进学生中药调剂能力的提升。
作者:张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光疗是临床上治疗白癜风的重要手段,中波高能紫外线作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光疗设备之一,其功率密度约为311nm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功率的数十倍左右,在临床应用中较NB-UVB治疗白癜风有单次光照剂量少,照射时间短,而疗效更好等特点[1]。我院皮肤科门诊2009年7月~2013年12月应用高能紫外线治疗局限型白癜风患者共187例,现将疗效观察与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张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地佐辛与芬太尼超前镇痛在妇科手术应用时对血液动力学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在江阴市北国医院妇科住院的择期硬膜外麻醉下行妇科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成两组:C组为硬膜外麻醉后5分钟静注地佐辛5mg;Q组为硬膜外麻醉后5分钟静注芬太尼5mg,记录入室后10分钟(T0)、阻滞即刻(T1)、切皮即刻(T2)、切皮后30min (T3),术毕(T4)的SBP、DBP、HR,VAS评分。结果:Q组T1时点SBP、DBP、HR均高于T0;T2时点SBP均高于T0;T3时点SBP高于T0;C组各时点均无明显变化;与Q组相比,C组各时点SBP、DBP低于Q组,T1时点HR低于Q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Q组各时点VAS评分均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地佐辛比芬太尼超前镇痛用于妇科手术血液动力学稳定,镇痛效果好,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冠军;王宏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ICU呼吸机相关真菌性肺炎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ICU呼吸机相关真菌性肺炎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方案式护理,与同期呼吸机相关真菌性肺炎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式护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采用方案式护理其终的治愈效果(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0%),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相关真菌性肺炎采用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得到的临床效果良好,安全系数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群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比较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植入治疗与空心钉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50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植入治疗与空心钉治疗手术方法,效果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8个月。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植入治疗组28例患者骨折均愈合,无股骨头坏死并发症发生,空心钉治疗组22例患者,股骨颈骨折不愈合3例,股骨头坏死4例,3次随访Harris评分及X线检查,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植入治疗组优于空心钉治疗组。结论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方法多样,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植入治疗是一种有效,并发症少的治疗手段。
作者:于志亮;杨义;髙烁;范超;王力;王雪;刘丙立;张宁;王斌;张净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尿沉渣镜检法的意义。方法:随机抽查本院56例患者尿沉渣镜检,男性32例,女性24例。结果:通过尿沉渣镜检法可提高细胞和管型的检出率。结论:尿沉渣镜检法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强化细节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240例神经内科患者,按照随机抽取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2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强化细节管理,对两组患者的管理质量评分、护理质量合格率、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护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无论是管理质量评分、护理质量合格率以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具备显著差异。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强化细节管理,明显增加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高,临床应用价值广泛。
作者:钱德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