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论新时期医学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宋芳

关键词:新时期, 医学护理工作, 存在问题, 解决策略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医疗事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医学护理工作在很多方面也取得较大的进步,但是其中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医学护理经验,简要论述了新时期医学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其相应的解决策略,供各位医学护理工作人员参考,以共同提高我国医学护理工作的水平。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50例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1年8月收治的80例小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中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西药进行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两组患儿在治疗后的发作次数及再住院次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哮喘急性发作及再住院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宋宗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

    目的:介绍肾小球肾炎的定义临床特点,以及肾小球肾炎的护理措施以及饮食指导,指导护士提供更好的护理,同事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病情观察;方法,主要通过讲解一些关于肾小球肾炎的一般的病因和病例常识,肾小球肾炎的护理措施;结果,肾小球肾炎的护理理念有所改善,促进了患者疾病的恢复;结论,肾小球肾炎不可怕,只要提供良好的护理,精心的照顾预后很好,可以治愈,没有并发症。

    作者:李晨晨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PACU护士工作中保护手部皮肤完整性的操作细节浅析

    大量的研究证实:护士是发生针刺伤、感染及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1]。由此而引起的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损害已经受到社会和医院等各方面的重视[2]。麻醉恢复室(PACU)护士工作在临床第一线,工作紧张繁忙,心理压力大,接触的化学、锐器、患者血液、体液等有毒有害物质特别多,对护士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影响。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麻醉恢复室护士往往在术后第一时刻即投入到对患者复苏期的护理、治疗和抢救的配合,容易忽视对自己的保护。护士被感染主要的途径是被污染的针头或锐器刺破手指,再就是破损的手部皮肤接触患者的血液或体液。虽然护士已从“护理三基”理论的培训与考核中树立了标准预防的观念,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和一些因素的限制,在日常工作中一次性手套并不是每次操作都能得到使用,而对于急症手术患者的特殊情况(患者血液检查结果或传染病检查项目空缺)我们的护士几乎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与血源性传染病患者密切接触[2]。因此,麻醉恢复室护士保护手部皮肤的完整性非常重要。要保护手部皮肤的完整性,麻醉恢复室护士除了加强职业教育和认真执行预防锐器伤伤制度外,一些日常工作中操作的细节也应引起重视。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月盛;孙小燕;黄凯惠;曹长舒;高天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三点微创切口联合皮下隧道组织去除重睑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并探讨三点微创切口联合皮下隧道组织去除重睑术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今后的整形手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整形外科收治的90例进行重睑成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手术中对其进行三点微创切口联合皮下隧道组织去除重睑术的方法,并在术后半年对其进行随访,观察90例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在手术后疼痛反应微弱,在手术效果中,85例患者重睑形态自然美观,效果良好,5例患者重睑效果不明显,经二次手术修复后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结论:三点微创切口联合皮下隧道组织去除重睑术在整形外科中是一项有效的重睑术手术方法,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评价平片和CT对真假性腰椎滑脱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平片和CT对真假性腰椎滑脱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腰椎滑脱患者100例,以X线片诊断法及CT诊断法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断。结果:100例患者中,真性腰椎滑脱42例、假性腰椎滑脱58例;X线片诊断出椎弓峡部裂患者27例,CT扫描诊断出椎弓峡部裂患者42例,结论:平片和CT均可对真假性腰椎滑脱作出较好的诊断,平片诊断可对患者椎体是否滑脱及滑脱程度进行直观显示,而CT诊断除可直接显示出椎体滑脱情况外,同时还可对椎管前后径、椎间孔、侧隐窝部位做出有效诊断,具有更明显的临床优势。

    作者:华占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涡轮机分根法在磨牙残冠拔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采用涡轮机分根法拔除复杂磨牙残冠。方法:53例患者磨牙残冠采用涡轮机分根法拔除,上颌34例,下颌19例,上颌磨牙采用“T”字型分根,下颌磨牙采用颊舌向分根,观察拔牙时间,术中疼痛及损伤程度,术后肿胀反应及创口愈合情况。结果:全部患者均在15分钟内顺利拔除,术中无明显疼痛、创伤小,拔牙后面部及拔牙创无明显肿胀。结论:涡轮机分根法拔除复杂磨牙残冠具有用时短,对牙槽骨损伤小,术后反应轻的优点。

    作者:吴伟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上消化道出血与护理体会

    上消化道是指屈氏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道。其疾病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引起的出血,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和危症之一。也是上消化道疾病的严重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呕血、便血和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如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在多年的护理工作中,体会到临床护理在治疗过程中具有重大作用。做好此类病人的护理,是促进疾病好转,延长出血周期、减少出血次数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范力;李彩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目的:分析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出生的13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的血清胆红素值、出生3d后体重、胎便转黄时间及黄疸指数变化。结果:综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干预5d后血清胆红素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出生后3d体重显著大于对照组,胎便转黄时间则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第3d开始,观察组新生儿每天的黄疸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新生儿的黄疸指数,促进胎便转黄,促进新生儿体重的增加,降低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机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苏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实施护理不良事件管理的做法及成效

    目的:落实护理不良事件防范工作,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方法:通过对所有住院病人进行护理风险评估,制定管理防范措施,实施护理不良事件管理。结果:实施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实施后较实施前降低,差别有显著性。结论:实施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有效防范和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宋雨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肾康注射液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

    目的:观察肾康注射液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76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控制血糖、血压,同时口服羟苯磺酸钙分散片0.5 g,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静脉滴注,比较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尿β2微球蛋白(β2-M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血脂和肾功能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前后UAER、β2-MG、hs-CRP、Hcy、FIB、TC与TG均明显下降(P<0.05),其中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肾康注射液联合羟苯磺酸钙能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并通过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肾脏微循环,降低血脂,实现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作者:冯锦红;濮红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耳穴埋豆治疗突发性耳聋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耳穴埋豆治疗突发性耳聋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自2012年1月-2014年6月间在本病区进行住院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程、病情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给予耳穴埋豆治疗,取穴内耳穴、外耳穴、肾穴三个耳穴。同时,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以情志护理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经2周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耳穴埋豆治疗后的疗效。出院前一天,评估患者对耳穴埋豆的接受度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总有效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8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和对耳穴埋豆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情志护理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工作,能够有效提高突发性耳聋病人的治疗依从性,明显改善耳穴埋豆治疗突发性耳聋飞临床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曾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规范化护理质量管理在心外ICU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研究对心外ICU术后患者进行规范护理质量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年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心外ICU手术108例患者作为试验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4例。一组对心外ICU术后患者采用规范护理质量管理,作为观察组;一组对心外ICU术后患者采取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ICU谵妄、医源性损伤、非计划拔管、护理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气管插管的留置时间及留住ICU的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外ICU术后实施规范护理质量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患者受益良多,值得临床交流推广。

    作者:董丽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冰毯机在重度中暑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冰毯机的降温效果和护理要点。方法:分别采用传统的降温法和冰毯机降温法对40例重度中暑患者随机分组:传统组及冰毯机组,每组各20例行降温治疗,并注意降温过程的护理技巧。结果:冰毯机组持续降温不同时间直肠温度下降幅度显著高于传统组。结论:冰毯机治疗重度中暑患者临床效果显著,能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是目前有效、先进的物理降温方法之一,值得基层医院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朱文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早期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早期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再通率的影响和综合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症使用尿激酶进行早期溶栓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组织纤溶酶原(t-PA)、血管再通率的变化。以及溶栓后患者体征变化情况,给予及时合理地综合护理。结果: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溶栓治疗及合理的临床护理后,63例患溶栓成功,所占比例为75%;13例其中出现频发室性早搏;5例患者在溶栓出现局部出血;2例溶栓后出现低血压;1例患者死亡。结论: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早期溶栓治疗及有效的护理,可以显著性的提高临床上的治愈率,降低患者死亡率,为挽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做出贡献。

    作者:李亮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对急性脑卒中救治时间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对急性脑卒中救治时间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护理组给予急诊快捷护理服务流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从接诊到确诊时间、确诊到治疗时间、致残率和死亡率。结果:护理组患者从接诊到确诊时间、从确诊到治疗时间结果分别是(17.42±2.16)分和(25.43±8.18)分,两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快捷护理服务流程对于促进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有效康复有着重要作用,能够明显的缩短急诊救助世间,提高急诊救治成功率,减少致残病例和死亡病例的出现,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胡坪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硝酸益康唑气雾剂抛射剂的选择

    使用HFA134a替代CFCs类作为气雾剂的抛射剂后,通过对产品的分散性、泄漏率、喷出量等项目的考察,确定HFA134a的用量及是否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

    作者:王新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浓替硝唑含漱液配合牛黄解毒片治疗牙龈炎及其对菌斑控制效果的评价

    目的:观察浓替硝唑含漱液配合牛黄解毒片治疗牙龈炎及其对菌斑控制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口腔科就诊的120例牙龈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采取的治疗方式分为治疗组60例,采用浓替硝唑含漱液配合牛黄解毒片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浓替硝唑含漱液治疗,1周后比较疗效。结果①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龈炎指数和菌斑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组内比较,两组患者的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分别与治疗前相比,积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组间比较,龈炎指数和菌斑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1周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浓替硝唑含漱液配合牛黄解毒片治疗牙龈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冠心病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的临床评价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分析评价。方法:随机抽取将我院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的150例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使用基础的冠心病疗法与口服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阿托伐他汀疗法的基础上应用依折麦布治疗,根据结果比较两组治疗后血脂的水平变化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并分析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血中TG、TC、LDL-C水平都较对照组降低,且两组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DL-C水平虽较对照组有所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阿托伐他汀与依折麦布联合使用可有效调节血脂水平,对于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因此,这种联合疗法可作为临床治疗冠心病的优选治疗方案。

    作者:毛林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减少心肌对18 F-FDG摄取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探讨采用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以减少18F-FDG肿瘤显像心肌摄取的可行性。方法将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行18F-FDG肿瘤显像患者106例随机分成实验组(54例)和对照组(52例),采用双探头符合线路SPECT/CT行18F-FDG显像。结果实验组心肌摄取较对照组显著降低(t=-3.26,P<0.05);实验组血糖、胰岛素水平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t=0.52和-0.48,均P>0.05);实验组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t=3.16,P<0.05);心肌摄取程度与血清游离脂肪酸呈负相关(r=-0.41,P<0.01);但与血糖、胰岛素水平均无明显相关(r=-0.03和0.12,均P>0.05)。结论在18F-FDG肿瘤显像前采用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可以显著降低心肌摄取,从而减少其对邻近病变检出的干扰,做出正确的影像分析。

    作者:陈少明;郑山;吴晶;江志红;缪蔚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介入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对于治疗效果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治疗,具有创伤小,效果好,恢复快,痛苦少,并发症少,费用低,患者易接受等优点。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我院从2012年开始对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介入治疗103例,均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史庆;吴静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