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文飞
在护理临床工作中,护理纠纷时有发生,本文对其原因,防范措施进行剖析,研讨,总结如下:案例1:因护士责任心不强,查对不严,未按医嘱正确加入正确剂量的药物,。案例2:因护士工作繁忙,一时疏忽,输液换瓶时发生差错。案例3:因护士巡视病房不及时,不仔细,未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案例案例4:未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未及时给予患者心理疏导,一位癌症晚期伴有抑郁患者,跳楼自杀,案例5;护士入院宣教不到位;未交代患者家属看护的注意事项,自身巡视不勤,导致患有老年痴呆症患者私自离院,走失。案例6:因护士业务水平不高,给予患者护理操作时,多次未成功,引起争吵,继而发生殴打,案例7;因护士态度生硬,言语不当,引起护理纠纷。
作者:宋万秀;尹玉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使用自控镇痛泵(PCA)镇痛,疼痛可控性增加,给药准确性高,镇痛效果好,方便快捷,能将镇痛药用量的个体差异性降低到小程度,安全系数高,已广泛运用于临床。现将术后镇痛使用自控泵的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李俊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玻璃体后脱离(posterior vitreous detachment,PVD)指玻璃体后界膜与视网膜内界膜的分离,是由多种原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年龄、玻璃体出血、炎症、高度近视、外伤、无晶状体眼等与之有关。准确全面的 PVD 诊断,对临床决定治疗方案及术后预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对70例玻璃体后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研究PVD 超声图像特点,评估高频彩超对 PVD 的诊断价值,为玻璃体切割术前明确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魏小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家庭随访对冠脉支架置入术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86例冠脉支架置入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出院指导的基础上给予家庭随访进行康复指导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的遵医行为情况。结果:干预前2组遵医行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71);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06)。结论:冠脉支架置入术患者出院后给予家庭随访指导,可提高患者遵医行为,保证介入治疗的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以及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陈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我院妇产科自2006年1月~2013年12月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15例予以分析,认为妇产科腹部切口液化与肥胖、贫血、糖尿病、妊高征水肿、滞产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适当的处理措施,以促进切口的愈合,有利于减少术后脂肪液化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治疗时间。精心护理,及时有效健康宣教,使患者掌握自我保护切口方法,了解切口脂肪液化不是切口感染,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理解,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刘洪秀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术后疼痛是一种伤害性刺激,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术后镇痛泵减少了患者疼痛,提高了休息质量,促进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我院骨科50例患者接受镇痛泵镇痛,并配合科学护理,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方法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应用镇痛泵治疗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16~79岁。其中髋关节置换10例,腰椎术后8例,上肢术后12例,下肢术后20例。镇痛方法:(1)静脉镇痛:将静脉镇痛泵连接在留置针上;(2)硬膜外镇痛:将药物与100 mL生理盐水混合,先自硬膜外导管注入首剂10 mL,剩余药注入泵内,导管保留48~72 h后拔除。用流量控制药液流速,实现微量持续输入。在持续注药的基础上可以在麻醉师指导下自控追加药量。常用的药物杜冷丁、芬太尼、吗啡等。术后由麻醉师安放调整好后即可实施镇痛。本组50例中,45例生命体征未发现明显变化,镇痛效果好,睡眠质量改善,饮食习惯未发生改变;3例出现恶心、呕吐胃肠道反应。2例效果不是很明显拔出镇痛泵的。
作者:高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血糖测量是糖尿病治疗方案中的基础和重要环节,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到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为了解患者在自我血糖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的方法,针对影响自我血糖监测结果准确性的原因,运用健康教育路径对自我血糖监测者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患者满意度提高。
作者:熊丽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宫颈癌是十分复杂且常见的妇科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逐渐趋向于年轻化。宫颈癌早期的症状并不明显,因此经常会被人们所轻视,因此应该加强对宫颈癌的重视和筛查,保证早发现早治疗降低死亡率。本文主要通过对宫颈HPV感染的分析,来研究不同方法治疗宫颈HPV感染的疗效。
作者:张学术;李巧云;刘秀荣;宋志慧;冯玉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支气管哮喘(下称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这种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并可引起气道缩窄,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症状。随着人们对哮喘本病认识的不断深入,治疗的重点已从单纯缓解气道平滑肌转为以预防、防治起到控制炎症为主的综合治疗,现就近年药物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韩雪玲;李莉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持续性高眼压下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对38例(41只眼)应用药物不能控制的持续性高眼压下青光眼患者,球后麻醉,充分按摩眼球,使眼压尽可能降低,再于手术开始之前,行前房穿刺术,放出少量房水,然后行小梁切除术,术毕恢复前房,完成手术。结果:41眼手术顺利,无暴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等严重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2~24个月。手术眼视力提高22只眼,占53.66%,视力不变17只眼,占41.46%,其中有4例无光感患者因高眼压持续时间较长,术后仍无光感。所有患者术后眼压在4.85~25.81mmHg之间,术后并发症有2例浅前房、低眼压,4例滤过泡扁平眼压偏高、需局部加用降眼压药物,手术成功率85.37%。结论:对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眼压的青光眼患者,在术前、术中采取必要措施,进行前房穿刺联合小梁切除术,提高一次手术成功率,手术效果好,方法安全,并发症少。
作者:王文奇;李建昌;黄大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在治疗肾衰竭患者的过程中,血液透析是其必备的救治手段,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肾病患者的生命健康质量。然而在进行血液透析的过程中,低血压是患者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分析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原因,总结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本文在阅读大量医学文献的基础上,对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出现的原因以及护理对策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护理方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付呈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诊室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含量增多,对医护人员和患者构成交叉感染的潜在危险。通过探讨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更好的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因此加强对口腔医院门诊各科室感染的控制,医疗器械的消毒管理,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严格的操作规程和相应的控制措施,有效预防控制门诊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黄晓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月-2014年6月我科治疗的80例急性心肌梗塞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经过良好的护理之后,康复效果较为显著,没有出现意外的突发病症,整体护理效果较好。讨论:临床上护理干预急性心肌梗塞要求较高,否则很容易出现患者心脏突然停止而导致死亡。
作者:李园;叶改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抗生素联合阴道栓剂在非淋菌性宫颈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8月本院收治的非淋菌性阴道炎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40)。给予对照组阿奇霉素治疗,给予观察组阴道栓剂和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疗效(90.0%)明显优于对照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897,P=0.012);观察组共发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3例,发生率为7.5%,对照组共发生不良反应4例,发生率为1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X2=0.132,P=0.831)。结论采用抗生素联合阴道栓治疗非淋菌性阴道炎进行治疗,相比单独抗生素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董艳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1、病情观察1.1密切观察患者神志、血压、体温、呼吸、脉搏神经系统功能的变化,术后监测体温3~4天,超过38.5摄氏度应特别注意穿刺部位有无感染。
作者:郑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儿童早期细菌感染性疾病诊疗的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及白细胞(WBC)的含量变化,探讨其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在儿童早期细菌感染性疾病诊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患有细菌感染性疾病的儿童的临床资料,观察患儿治疗前和经抗生素治疗72h后的WBC、ESR及CRP的含量情况,并与4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比较。结果在早期细菌感染中,观察组(D组)的CRP阳性率明显高于ESR及WBC;观察组(D组)CRP、ESR、WBC的测定结果平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C组);观察组(D组)患儿经抗生素治疗72h后CRP、ESR、WBC的测定结果平均值明显降低。结论儿童早期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CRP是细菌感染的相对敏感的指标,但CRP、WBC、ESR的三项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患儿急性细菌感染疾病早期的诊断,更有助于指导合理用药并根据其结果判断疗效。
作者:朱艳春;严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防治面颈部烧伤患儿上呼吸道梗阻中预见性护理的应用体。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5月面颈部烧伤面积≥4%患儿44例,数字抽取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预见性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上吸道梗阻进展率为9.09%,与对照组54.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5.5%与对照组为77.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治面颈部烧伤患儿上呼吸道梗阻中实施预见性护理可以避免上吸道梗阻进展,从而防止出现窒息、心跳呼吸骤停、缺氧后遗症等症状,增加家长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朱西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护理干预对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3月脑积水患者64例,将其按奇偶数字法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责任制护理模式行临床护理,将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相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责任制护理模式应用于行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其能够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享受到优质护理服务,减少或避免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对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涂小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伊曲康唑配合硝酸咪康唑栓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患者首次给予伊曲康唑口服、硝酸咪康唑纳入阴道治疗,第二次、第三次给予伊曲康唑口服治疗。每次治疗后观察疗效。第一次治愈率75%,第二次治愈率90%,第三次治愈率95%,结论:伊曲康唑配合硝酸咪康唑栓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谢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调查区内202名贫困老年人对免费全口义齿修复效果的评价。方法采用全口义齿满意度问卷对202例无牙领患者进行回访调查分析。结果满意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外观、语言、咀嚼功能、固位功能、舒适性。外观满意度较其他各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各项满意度均较下颌高,仅固位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费全口义齿可有效提高贫困老年人生活质量。
作者:胡闻奇;王益骏;陈如聿;瞿虹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