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杰
目的:探讨护理人文关怀教学模式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采用护理人文关怀教学模式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进行改革,应用护士人文关怀能力量表和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评价实施效果。结果各评价指标后测得分均高于前测。结论采用护理人文关怀教学模式能显著提高护生的人文关怀品质。
作者:许慧红;马嘉;朱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支气管哮喘其主要的特征是气道炎症、可逆性气道阻塞和呼吸道反应。近几年以来,支气管哮喘的病死率较前几年有所升高,是当今社会危害老年人健康呼吸道主要疾病之一。
作者:曾成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计划生育开展几十年来,我国的人口基本国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计划生育的主题也从“少生、少育”过渡到了“优生、优育”来了。如何让广大人民从思想上发生改变、从行为上予以实践成为了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而实现“优生、优育”需要完成大量的工作,而在这其中,农村地区由于大部分人们对于生育知识的学习情况、自身知识水平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影响,需要较好的完成从“少生、少育”过渡到“优生、优育”观念上的转变需要进行的宣传、普及以及相关工作更多。因此,就如何实现农村地区“优生、优育”,如何合理有效的将这项工作开展开来以及如何保障农村地区优生优育工作长期有效的连贯性等问题的分析和探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在这样的形势背景下,本文结合丽水市的农村地区的计划生育现状情况分析,就我国弄起地区“优生、优育”工作的开展进行一番探究,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或意见。
作者:季美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肌瘤剔除用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并为深入的研究提供一定依据。方法:我院于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14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随机的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实验组采用肌瘤剔除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治疗,实验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宫缩素用量、住院时间、剧烈疼痛率、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后出血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中肌瘤剔除术安全可靠,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郭晶晶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急性重症胰腺炎又称为坏死性胰腺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起病急发展快,病情相当凶险,在临床上死亡率极高,严重威胁中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王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干扰素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的有效性。方法:选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患者82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干扰素栓治疗,2天1次,连续服用7次;实验组患者在干扰素栓治疗的基础上,加服250mg阿奇霉素分散片,每天2次,连续服药7天。在治疗2周后,对两组患者的PCR转阴率和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PCR转阴率和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停药两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的复发率显著对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同时复发率低,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阳桂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为了探讨健康教育护理方法对急性心梗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在我院进行治疗和护理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计100例相关资料,分别护理后按照文章护理标准进行数据统计,后通过统计学方法比较组间差异性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60例患者经过护理后血管再通53例(再通率88.3%),死亡1例(死亡率4%),统计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方法对急性心梗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邬清芬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对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社区高血压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社区护理干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结果:经过社区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舒张压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度有所提高,不良饮食习惯有所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心心脏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张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有效满足孕产妇及家属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更深入地体现整体护理的内涵。方法对住院500例孕产妇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的调查,并采取不同的方法实施健康教育。结果500例孕产妇顺利完成分娩过程。结论医护人员应传授预防、质量、护理等多种知识,满足现代人们对健康知识的需求。
作者:师春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护理中社区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以2012年6月到2013年9月间确诊为冠心病的53例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系统化、组织化社区护理干预,主要的干预措施是健康与疾病指导、饮食指导、心理护理等方面,再对比社区护理干预前、后的病症情况。结果:通过1年的社区护理干预,患者在心绞痛发作的频率明显降低,抑郁、焦虑等不良反应得到有效改善。结论:应用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病症,提升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临床实践意义深远。
作者:翟凡宁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放射治疗是利用放射线治疗疾病的手段,主要是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简称“放疗”,根据国内外统计大约三分之二的肿瘤患者在病情的不同阶段,出于不同目的都需要放射治疗,包括根治性放射治疗和姑息性放射治疗,放疗技术人员每天接触放疗患者,如何能确保患者放疗效果。首先,研究患者心里很重要,笔者就放疗患者的各类心里加以归纳,并提出对策,来提高放射治疗效果,从而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李彩萍;郭晋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浅静脉留置针置管与深静脉置管静滴甘露醇后静脉炎的发生率进行观察,以选择更好的静脉滴注甘露醇的方法,减轻病人的痛苦及静脉炎的发生率。方法我科自2013年始,对88例使用甘露醇进行静脉滴注治疗的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浅静脉留置针置管,观察者进行深静脉置管。结果对照组静脉炎的发生率较观察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临床上使用深静脉置管静脉甘露醇可使静脉炎及渗漏的发生率降低,减轻病人的痛苦,保证治疗的顺利实施。
作者:许淑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冠心病、糖尿病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的循证医学证据显示,动脉粥样硬化与慢性炎症有关,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和C反应蛋白(CRP)、IL可通过不同途径参与炎症反应,本文通过MBL、CRP、IL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做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作者:刘辉;田玉荣;柴连海;张兆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综合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我院2012年12月一2014年5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43例,均为新鲜压缩骨折。早期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观察围手术期疼痛缓解情况,术后每月随访观察患者并发症及再次椎体骨折的发生情况。结果43例患者桡骨远端骨折3例,6周后治愈。28例股骨颈骨折,术后1个月,扶拐下床行走24例,占85.7%,胸、腰椎骨折12例,3个月后,6例有神经损害不能下床,其余6例恢复较好,能下地行走。结论经综合治理能够明显缓解老年骨折疏松性骨折患者的疼痛,减少并发症,效果满意。
作者:林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口腔颌面部单纯软组织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26例口腔颌面部单纯软组织伤患者进行了系统性回顾分析并复习相应文献。结果:在本组126例患者中:男性青壮年(18~45岁)占70%;以挫裂伤为主,占65.8%;斗殴或暴力为首要致伤原因,占32.5%;以清创后直接缝合为主要治疗方法,占65%;伤口甲级愈合率91.2%。结论:口腔颌面部单纯软组织伤在致伤原因、治疗方法及治疗目的等方面有其自身的特点。
作者:李建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了百草枯中毒致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措施,总结护理经验,为临场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对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8例百草枯导致呼吸衰竭的患者,回顾性分析了临床护理资料。结果: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必要的护理措施,18例患者治愈12例,死亡3例,放弃3例。结论:对于百草枯中毒致呼吸衰竭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各环节的有效控制和护理,做到及时处理和早治疗,提高患者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谭先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为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和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某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上报的的305份ADR报告表,按照患者性别年龄、药品分类、累及器官等情况对进行统计描述。结果:305份ADR报告中抗感染药物所占比例大,占34.8%,其次为代谢及内分泌系统药和中药制剂;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主要包括全身性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消化系统损害;其中211例由静脉给药所致,占69.2%;新的、严重的ADR报告共28例,涉及23种药品,中药制剂占5例。结论:完善ADR监测报告制度及其分析评价,开展重点监测品种的追踪和信息通报,形成有效信息流,降低临床用药风险。
作者:李美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苍术,又名赤术,为菊科草本植物,药用根部。其味辛苦,性温无毒。功能燥湿健脾,祛风除湿。临床应用范围较广,它不仅用于内科脾胃、郁证,还可用于外科湿仓等疾患。现将临床应用简介如下。
作者:程小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孕期体重管理对自然分娩及产妇健康恢复的影响。方法:对2006.4—2007.4,200例日本孕妇及我国某医院孕妇的孕检资料进行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即日本组和国内组,每组100人,通过比较孕妇产前检查体重指数BMI来观察对于分娩方式的影响及产妇体形健康恢复。结果:对孕检资料发现,日本产妇剖腹产例数明显少于国内组及健康体形恢复良好,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控制孕妇体重,按时指导孕期饮食,鼓励适当运动,能够促进自然分娩,而且剖宫产例数会大大减少。
作者:李彩萍;郭晋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心理护理在助产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孕产妇6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护理组及心理护理组,每组各30例,对比两组孕产妇发生剖宫产、产后大出血及产后抑郁的发生率。结果:常规护理组与心理护理组剖宫产率、产后大出血率、产后抑郁发生率相比具有显著差异(χ2=4.56,P<0.05;χ2=4.29,P<0.05;χ2=3.99,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应用于助产护理中可明显降低剖宫产、产后大出血及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刘向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