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春霞
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均年龄越来越大。80岁以上的老老年男性越来越多,他们几乎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前列腺增生症。临床上为这些患者导尿,不仅非常困难,而且增加病人痛苦,还容易导致尿道损伤。笔者从事老老年护理工作十余年,不断思考创新和改良老老年男性患者导尿的方法,对于使用盐酸丁卡因胶浆导尿效果比较满意。盐酸丁卡因胶浆为腔道表面润滑麻醉剂,用作尿道、食道、阴道、肛门、直肠等插管镜检或手术时的局部润滑麻醉。现将其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钱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萨氏扩张器治疗食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8月-2013年9月收治的50例食管狭窄患者的萨氏扩张器治疗情况。结果:本组所有患者均扩张成功,扩张成功率为100%,术中有2例患者出现食管穿孔,分别经外科手术以及带膜支架置入术治愈。经扩张后食管梗阻症状基本清除,吞咽困难症状有所缓解甚至消失,术后经过3-5个月随访,显效35例,有效9例,无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8%。结论:萨氏扩张器治疗食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显著,扩张成功率较高,并发症较少,具有创伤小、痛苦小、安全等优点,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闫永丽;张国洲;张利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人本位护理对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的老年肺结核住院患者中抽取110例并随机列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均行常规性的肺结核护理,在此基础上依据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对观察组行人本位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其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显著较高,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老年肺结核患者行人本位护理可保证其生活质量,优化临床护理效果。
作者:杨芸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胃溃疡患者使用第三代质子泵抑制剂泮托拉唑钠后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82例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在我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胃溃疡患者,将这82例胃溃疡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41例胃溃疡患者在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胃粘膜保护剂治疗上使用奥美拉唑,实验组41例胃溃疡患者在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胃粘膜保护剂治疗上使用泮托拉唑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4周后,治疗组41例胃溃疡患者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分别为93.7%和73.1%,P <0.05,具有统计意义,同时不良反应方面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1例胃溃疡患者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意义(P >0.05)。结论泮托拉唑应用于胃溃疡患者的疗效确切,较传统的治疗药物,疗效要好,同时安全性高,值得于临床推广。
作者:曾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中医历来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环境的联系,除季节、地理、环境外,昼夜对人体的影响也很重要。护理工作贯穿昼夜,根据时辰施护,既是中医护理特色,也充分体现出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昼夜的变化伴随着阴阳的此消彼长,由于天人相应,阳气在白昼偏盛且趋于表,夜间偏衰而趋于里,故疾病在一日内也就呈现出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规律,为加强夜间病情观察和护理提供了依据。中医护理的基本特性是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护,并始终贯彻着预防为主的思想,为求做到防治结合,以防为重,祖国医学早就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作者:马婷;张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针对骨外科临床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人身安全防护问题进行探讨。方法:综合分析临床骨外科患者可能发生的不安全因素,对骨外科医生提出加强对患者安全管理应采取的相应安全措施。结果:骨外科临床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发生坠床、跌倒、烫伤、压疮等安全事件。结论:要提高医生的安全意识,使骨外科患者安心在医院治疗,为患者提供安全的环境,使其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吴树林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脑梗死是由各种原因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的临床急症,具有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等特点。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是目前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的方法,护士熟练地掌握护理操作流程,为患者的愈后争取了时间。也是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
作者:关丽娜;冯博;王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提高社区中青自身对冠心病防治能力的有效方法,降低疾病复发率。方法:在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对45例辖区内的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结果:45例病人均提高了冠心病医疗保健知识,促进了疾病康复,降低了疾病复发率。结论:对中青年冠心病病人实施及时科学的健康教育,能有效地促进疾病康复,降低疾病复发率。
作者:江婷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儿科护理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难点问题,探讨护生实习期间如何做好带教工作。方法:对护生加强岗前培训,强化理论知识和操作训练,注重带教老师的培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规范教学内容,加强师生沟通,正确处理教学的双评关系,提高护生医学知识,获得较强的实践技能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结果:儿科的教学管理、教学质量和护生实习情况均处于优良水平。结论:提高了儿科护理带教质量,达到了教学互长的目的,促进了师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作者:付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和研究对骨折患者在围术期采用心理护理的临床应用情况和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10月以来,在我院骨科进行治疗的骨折患者94例。按照抽签法将他们平均的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47例。分别在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并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统计、对比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72.34%),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骨折患者围术期中采用心理护理,其临床效果显著,是一种科学、有效、理想、安全的围术期临床护理方法。
作者:王树桂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人文关怀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76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性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用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病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6%,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5.8%。上述两项指标的组间比较结果均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可显著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莉;周明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对10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4人、对照组52人,对照组采取脑出血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出院前及出院后6月遵医行为的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脑出血患者的遵医行为,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丁秀琴;高学萍;汪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主动护理在行根管治疗术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旨在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择2013年6月~12月在我院牙体牙髓科行根管治疗术的患者244例,将其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深化为主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以及医生对护理服务的评价情况,包括护理技术操作、健康知识宣教、护患沟通、护理工作质量、护士责任心和医院整体的满意度。结果经过主动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在健康知识宣教、护患沟通、护理工作质量、护士责任心方面和医院整体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主动护理可明显提高行根管治疗术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邓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普外手术患者满意度及焦虑评分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3月-2014年3月于我院普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共60例,将其分为传统护理组和优质护理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焦虑情况及治疗过程的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手术后,传统护理组和优质护理组患者的 SAS 评分较术前比均有所降低,P <0.05。对传统护理组和优质护理组患者术后的 SAS 评分进行比较,优质护理组患者术后的 SAS 评分下降更明显,P <0.05。对两组患者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分析,优质护理组患者满意度评分较高,P <0.05。
作者:李荣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研究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4月~2014年6月本院接诊的12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 =60)与对照组(n =60),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观察并比较两组焦虑抑郁情况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评分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均明显下降,且与治疗前差异显著,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个方面自我管理能力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筱斐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医药科技知识的更新频率非常快,而且医院和药学相关的工作岗位所承担的工作也非常重要,因此医院药学人员必须在就职前经过岗前培训。本文重点论述了医院药学人员的岗前培训内容和形式,以期为医院药学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作者:李新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严重胸外伤常伴有呼吸循环功能障碍,且多伴有复合伤,病情重,容易漏诊和延误诊治,伤情变化快,死亡率高。文献报道,肋骨骨折的在胸部外伤中占20~40%1,多发性肋骨骨折常见由于多根或者多处肋骨骨折,而使胸壁失去肋骨支撑而导致胸壁软化,形成连枷胸,若胸壁软化范围较大,可以出现反常呼吸而影响肺通气,出现机体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而且多发性肋骨骨折尚可以由于骨折刺破胸膜,肋间血管及肺组织,出现气胸、血胸、皮下气肿等,也可以出现严重的合并症而影响患者的生命,因此,对于严重的胸外伤多发性肋骨骨折要进行积极的处理。
作者:任容;徐降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尿毒症患者的治疗需要长达数年、甚至数十年的血液透析的维持,而一条完美理想并能够供长期使用的血管通道先得有为重要。目前医疗技术动静脉内漏是临床常见、效果好的永久性的血管通道。它是维持血液透析病人的重要生命通道。是患者及家属的救命稻草。所以如何做好内瘘并保护好内瘘值得我们深入学习。
作者:谷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小儿的带状疱疹(HZ)为病毒性感染引起的记性疱疹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致病的病原体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该病以沿一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的群集性水疱和神经痛为主要特征。四季均有发病,但以多春秋两季为主。鉴于此类病毒具有嗜神经性及嗜皮肤性,故临床症状较明显[1]。中医称此病为“缠腰蛇”、“蜘蛛疮”。通过笔者进修的经验及相关文献的研究,认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可以提高本病的治疗效果。本次临床研究以此为研究课题,进行资料的归纳总结,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蒋明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中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以及产生并发症状后护理手段。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数据库中的相关研究文献,对静脉留置针相关研究进展和成果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和概括。结果预防并发症发生,应提高专业技能,及早发现,及早处理。结论在工作中不断总结,不断改进,从各方面做好预防措施,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定期开展护理专业知识培训,强化安全意识,有效杜绝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现象。
作者:刘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