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在鼻胆管引流术中的应用

董艳

关键词:优质护理, 鼻胆管引流术, 满意度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鼻胆管引流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0例内镜下行鼻胆管引流术的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服务。结果:40例患者发热、腹痛、黄疸、食欲减退等症状均明显缓解,无鼻胆管脱出、因护理操作不当加重感染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优质护理在术前术中术后全程护理中,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增强患者满足感和安全感。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胆囊切除术术后不放置腹腔引流的安全性和临床体会

    目的:胆囊切除术术后是否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的安全性评价与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行胆囊切除术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均放置腹腔引流管,实验组患者术后均不放置腹腔引流管,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所用时长、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对照组患者有30例患者术后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术后体温在38.3℃以下患者有11例患者,占36.67%,术后三日后体温恢复正常患者有23例,占76.67%;手术后腹腔引流管拔管时间为2~6天,有15例患者2天内拔除腹腔引流管,有14例患者3天内拔除腹腔引流管,1例患者6天内拔除腹腔引流管;手术所用时间少75min,手术所用时间长195min,平均手术所用时间119min;术后住院时间为7~19天,平均11.5天,10天内出院患者有10例。实验组患者有30例患者术后不放置腹腔引流管,术后体温在38.5℃以下患者有19例患者,占63.33%,术后三日后体温恢复正常患者有26例,占86.67%;手术所用时间少65min,手术所用时间长135min,平均手术所用时间80min;术后住院时间为7~18天,平均6.7天,10天内出院患者有23例,两组患者均术后随访半年,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行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如无必要,不建议放置腹腔引流管,同时应依据胆囊管结扎是否牢靠与止血是否彻底、胆汁污染程度与手术创伤等来评估是否需要放置腹腔引流管。

    作者:曹晓恩;潘若望;梅文杰;曾兴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老年糖尿病及其合并症的中医治疗

    中老年糖尿病几乎是一种慢性的终身性疾病,且并发症多,预后差。例如合并高血压是引发心脑血管病症的重要原因,而糖尿病迁延日久就容易引发腹泻症状。有资料表明,约4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性腹泻临床多见于血糖控制不满意,且伴有神经病变者。可见对此类患者的防治,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淑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冷光美白治疗不同类型氟斑牙的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冷光美白技术治疗不同类型氟斑牙的疗效。方法,观察接受冷光美白治疗的氟斑牙患者共128例,按不同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三个病例组。用比色板比色法判断治疗效果,轻度组和中度组,重度组比较均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度和重度组比较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冷光美白治疗技术对中重度氟斑牙的疗效优于轻度氟斑牙。

    作者:万海丰;顾勤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论述上肢骨折患者的护理配合

    上肢骨折,作为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其在经过相应的复位手术进行固定之后,通常都会造成患者行动不便以及患处疼痛的问题。因此,为了能够将这种问题的影响降至低,护理配合开始显现出其独特优势,因为其可以运用相关良好的护理,与手术复位的具体操作形成合力,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整体的康复效率和康复水平。因此,为了能够将这种护理配合以一种更为清晰的方式为相关医疗工作者呈现出来,本文将紧紧围绕着上肢骨折患者的护理配合这一中心主题,从相关病例出发,对其所使用的护理方法及其产生的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从而得出相关结论。

    作者:董雪;李红;霍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颈椎骨折病人的专科护理

    颈椎骨折是一种严重致残性损并常合并脊髓损伤,多数为车祸、高处跌落、暴力打击或砸伤所致,以致损伤水平以下完全失去功能,造成瘫痪。由于病情突然,病人在心理精神上难以承受。往往表现出悲观失望、焦虑烦躁。因此要求医护工作者不仅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及较高的专业水平,还要针对病人不同的心理特征做好心理护理,为康复奠定基础。

    作者:马小燕;罗红叶;王净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浅谈临床护生带教体会

    通过对历届实习护生的带教,总结出带教特点。为帮助实习护生完成角色转换,尽快适应临床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以提高实习护生的综合水平。

    作者:罗盼;李雪宁;罗红叶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细菌感染性口炎100例临床分析

    本文通过对小儿细菌感染性口炎临床分析,找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这种病例的治疗方法。小儿细菌感染性口炎治疗方法;目的:寻找对小儿细菌感染性口炎的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10年7月~2012年9月间确诊为细菌感染性口炎的患儿,年龄6个月~7岁的10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全身应用抗生素静滴,静脉补液,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予以中西医结合疗法,用冰硼散1管,2份0.9%生理盐水,1份2%利多卡因,配成液体,局部涂擦口腔溃疡处。对照组口服维生素B2,维生素C,每次1片,日3次。结果:治疗3天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6%,对照组总有效率54%,两组疗效比较(P<0.01),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细菌感染性口炎,患儿无痛苦,涂药后即可进食,治疗1天明显好转,3~5天治愈,易被接受,方法简便,容易掌握,疗效显著,价格便宜,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王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常规病理技术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探讨

    目的:研究常规病理技术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方法对常规病理技术工作中遇到的脱片、切片不完整或漏切、切片困难、切片起皱、染色不均、切片模糊不清的问题,分别进行分析、找原因,根据每个问题产生的原因不同,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结果提高了病理切片质量。结论优良的病理切片是保证病理诊断正确的关键。

    作者:陈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临床内科2型老年人糖尿病临床治疗

    目的:研究临床内科2型糖尿病合并低血糖规范治疗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期间来本院接受治疗的患有2型糖尿病合并低血糖的患者23例,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溶液浓度为50%,约40-60 ml,之后进行点滴注射浓度为10%的葡萄糖溶液250 ml。每天1-2 h 需对患者的血糖情况进行一次检查。结果有13例患者在治疗后1-4 h 内神志清楚,对其之后的72 h 内的血糖情况进行监测,均较为稳定,同时生命体征的数值也较为稳定。有2例年龄较大的患者由于前期未能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病症,导致其有痴呆后遗症。结论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应合理使用降糖药物,定期对患者的血糖情况进行检测,加强糖尿病相关的知识教育。

    作者:雷雨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普外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干预措施探讨

    目的:研究分析普外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我院的40名护理人员,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护理人员20位。研究组再进行护理干预措施培训,对照组不进行相关的培训。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中出现不良护理现象的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研究组的护理人员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减少普外科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有效的提高了护理效果。

    作者:吴彦慧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胺碘酮在急性心衰合并房颤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了解胺碘酮静脉滴注对治疗急性心衰合并快速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在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接诊的94名急性心衰合并快速房颤患者进行无差异分组,对照组47人采用常规的抗心衰疗法,实验组47人在此基础上增加胺碘酮静脉滴注,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显效25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17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76.5%。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不良反应方面存在明显差别,p<0.05。结论:胺碘酮静脉滴注对于治疗急性心衰合并快速房颤效果较为理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蒋冀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埋线针刀在美容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埋线针刀是一种新型的操作工具,其操作技巧,简而言之,可归纳为“一个核心技术、两个运动形式、四个基本动作”:穿刺是埋线针刀操作的核心技术,切摆是埋线针刀的两个运动形式,纵切、纵摆、横切、横摆是四个基本动作。但在临床中,仅仅掌握这些技巧还是不够的,应该把握好操作中的“度”。

    作者:杨才德;包金莲;于灵芝;宋建成;周承蕊;田瑞瑞;侯玉玲;艾庆娟;赵惠;程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无创正压通气技术在急性心衰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了解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心衰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我院在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接诊的82名急性心衰患者进行比较观察。对照组41人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41人采用常规治疗配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结果:实验组显效16例、有效2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5.1%;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27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2.9%。实验组和对照组在PaCO2、PaO2、HR、SaO2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05,而在SBP指标方面两者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技术在急性心衰治疗中表现出色,对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呼吸功能、血气等有重要意义,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东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1例临床分析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脑血管病的特殊形式,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临床误诊率高。近年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本病的认识也日益提高。现对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11例CVST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毕连祝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外伤性脑梗塞患者CT诊断与发病机制探讨

    目的:对外伤性脑梗塞的CT表现和发病机理进行探讨研究,以期提高对外伤性脑梗塞的诊断水平和认识水平。方法:对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8例外伤性脑梗塞患者,采用CT进行颅脑平扫,层距10mm,层厚5-10mm。并对该58例患者的临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58例患者中CT平扫的结果显示47例内囊区低密度梗塞灶,8例在脑页区,2例在放射冠区,1例在内囊区合并脑页区;15例在初次CT检查时被发现,43例在进行CT复查时才被发现。结论:诊断外伤性脑梗塞的主要方法为CT诊断,其对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价值,且由于病情的特殊性,必须进行CT复查。

    作者:王云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西医药物对神经组织的无效干预

    传统理论以为人的呼吸是靠上呼吸道一呼一吸完成了氧气到二氧化碳(废气)的供给和排放过程。人体上呼吸道的功能只是完成了人体的氧气供给,而呼出的废气(二氧化碳)则是吸入氧气中分离出的二氧化碳。人体吸入的只是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通过神经组织回流而呼出的二氧化碳比例非常小。

    作者:隆又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宫外孕?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冶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宫外孕采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之间在我院就诊的200例宫外孕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腹腔镜手术组和开腹手术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表明,宫外孕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对于患者的机体损伤更小,因而推广和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刘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症,如果短时间内病人出血量达1000毫升以上为大量出血,可使循环血量急剧下降,引起周围循环衰竭,失血性休克危机生命,应及时全力抢救。

    作者:马清华;胡志翠;吕云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深刻领会十八大精神开展医院“三争一创”实践活动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要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的主题和其重大意义。深入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关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关系强国富民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医院工作者坚持“一切为了病人”的医院服务宗旨,争创全国一流临床研究型医院。

    作者:周长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根管治疗200例疗效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对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并探讨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262颗患牙)根尖周炎及牙髓炎患者,采用根管治疗,对填充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在262颗患牙中,洽填213颗,填充成功率为81.30%,欠填29颗、超填20颗所占比例分别为11.07%和7.63%。其中磨牙和前牙的填充成功率均较高,分别为84.46%和83.78%,均显著优于前磨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管治疗是治疗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的有效方法,临床治疗成功率高,但应注意相关因素对治疗结果的影响,严格操作,以避免填充失败发生。

    作者:何新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