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妇泌乳不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石悦

关键词:泌乳不足, 原因分析, 护理对策
摘要:在分娩后指导产妇正确哺乳和护理乳房,帮助产妇排除影响乳汁分泌的因素是产科护理的重点,哺乳早期有部分产妇由于受精神因素、乳房凹陷及缺乏母乳喂养技巧等问题影响而不能正常泌乳和哺乳,这对婴儿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根据分析母乳不足的产生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母乳喂养率,减少婴幼儿疾病的发病率。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肝癌微波消融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肝癌微波消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护理。方法:在135例肝癌患者中进行微波消融术的有175个肿瘤结节,通过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此来做护理要点总结。结果:在本组患者进行微波消融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有22例,发生率为16%,在这其中发生针道肿瘤转移的有1例,1例结肠漏,1例严重心率失常,1例皮肤烫伤,2例胸腔积液,还有16例腹部严重疼痛。结论:导致肝癌微波消融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有许多,如手术时间过长、操作技术不够熟练、对术前的访视不够重视。为了能够避免或者是降低并发症,应当要在术中、术后过程中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并针对其有效地治疗和精心地护理。

    作者:金珍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1例临床分析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脑血管病的特殊形式,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临床误诊率高。近年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本病的认识也日益提高。现对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11例CVST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毕连祝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早期宫外孕诊断中B超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早期宫外孕诊断中B超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妇科门诊以及住院自2011年3月2013年12月二年半以来收治的84例患者的超声检查资料。对其进行B超诊断。观察其超声特点,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其中有79例患者在术前得到诊断与病理结果相一致,符合率达到89.29#,误诊率为10.71#。结论:B超对宫外孕患者做出早期诊断,并且根据超声表现特点,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型,为临床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柯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人工流产术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用了我院在2013年1月-2013年8月接收的36例行人工流产的孕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的患者只采用了常规的护理措施,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又进行了系统性的临床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人工流产患者进行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且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术后疼痛感和不良反应。

    作者:刘远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自拟活血益髓汤治疗慢性再障临床疗效观察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AA)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造血干细胞损伤、骨髓脂肪化、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临床以慢性者多见,其病势迁延、缠绵难愈。笔者对本院名老中医在临床应用自拟活血益髓汤治疗慢性再障(CAA)进行了观察统计,临床疗效较为满意。

    作者:周玉刚;徐文江;李青;杨淑莲;乔子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血液净化技术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技术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4月到2013年10月某院重症监护病房中收治的55例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抗压综合征、急性胰腺炎等疾病患者,分别应用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腹膜透析等血液净化技术进行治疗。结果:血液净化技术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本组中的55例患者的病情均明显好转,治疗平均康复率均达85%以上,因此,血液净化技术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结论: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和身体情况,逐步强化血液净化技术的应用水平,可确保患者及早恢复身体健康。

    作者:张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对益生菌相关产品的探讨研究

    益生菌是一种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平衡从而对宿主产生有益影响的微生物添加物,它不仅可以通过加工成各种食品在消化道发挥有益作用,还可以外用于同样存在固有菌群的泌尿系统和皮肤[1,2]。目前,国内的益生菌制品有着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它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针对上述情况,消费者在面对此类东西时,以及是否要使用或者购买这些产品,就需要具备一定的鉴别选择能力。本文通过探讨消费者对益生菌认识方面的误区,以其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作者:王楠楠;谭珍玉;曾胜;陈俊毅;周平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与治疗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本文将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与治疗展开分析。

    作者:王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分析四肢骨折损伤深部伤口污染及感染的治疗护理

    四肢骨折是骨科疾病中常见的问题之一,也是较为棘手的一类问题,因为我们在实际的手术和治疗环节中发现,四肢骨折在手术之后,很容易因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对整个患者骨科疾病的康复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而在这种并发症之中,深部伤口感染是较为突出的一类,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合理地治疗,便会造成局部组织肿胀以及肌肉皮肤坏死等现象,从而为后续的治疗带来一定难题。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相关医疗结构已经在此基础上及时地突出并试验了相关的治疗护理方法,而这种具有多样性特点的方式在大量的试验中被证明是有效的和可行的。

    作者:丛艳辉;邢丽丽;赵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儿童预防接种的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儿童预防接种过程中采取心理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于我中心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儿童55例,接受常规门诊护理;观察组儿童61例,在常规门诊护理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儿童的配合良好率。结果:对照组儿童的配合良好率为61.8%,观察组儿童的配合良好率为95.1%,两组儿童预防接种的配合良好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预防接种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可以让儿童更好地配合接种,对提高接种的有效性与接种效率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作者:樊灵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胃、十二指肠穿孔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修补术和开腹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术后其胃肠动力恢复情况。方法:将我院自2011年3月-2014年4月间收治的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58例分为腹腔镜治疗的研究组32例和开腹修补术治疗的对照组26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胃肠动力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术后排气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其差异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为3.12%,显著小于对照组15.38%,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胃、十二指肠穿孔腹腔镜修补术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促进胃动力恢复,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曾亚彪;张旌;陈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在手术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方式对不耐热物品灭菌的步骤和效果。方法:过氧化,选择相应的待灭菌物品,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包括灭菌前准备、包装、灭菌、卸载等进行操作。结论: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是一种有效低温灭菌处理,灭菌效果可靠,灭菌周期短,自检系统严密。满足手术室对不能高压物品的灭菌和周转。

    作者:张巧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浅析基础护理的重视及加强措施

    基础护理工作是各项护理工作的基础。基础护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满意度,也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造成影响。医院需要对护士进行培训,不断提升护士的护理能力。选择合适的护理质量指标,建立基础护理质量监管体系,对护理质量进行有效监控。

    作者:张晓聪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不同牙位即刻种植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对不同牙位(前牙区、磨牙区、双尖牙区)即刻种植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对在我院口腔科就诊的42例种植患者,进行微创手术,拔除患牙后,采用即刻植入46枚CDIC种植体的方法,观察并评价术后临床效果。结果42例患者术后均无创口裂开、渗出及感染等状况,且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高度均无明显变化。术后随访1年,除1例患者下颌前牙区有1枚种植体出现松动外,其余患者的种植体均表现为良好的骨结合。结论结合不同牙位的解剖特点,采用合理的即刻种植方案,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何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失败后原因分析及其治疗对策

    目的:探讨股骨胫骨折固定失败后的原因以及其临床治疗对策。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股骨胫骨骨折内固定失败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进行后续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7.67%,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1.67%,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造成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因此,在进行手术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选择合适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刘叙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医学院校高职新生人格问题分析

    目的:调查医学院校高职新生的人格特征,探讨不同群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应用教育部《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对沈阳医学院556名高职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男女在活跃、坚韧、严谨维度差异显著;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活跃、严谨、重情、随和维度差异显著。结论:针对不同群体的人格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与心理咨询措施。

    作者:侯雪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3种方法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对3种方法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和门诊治疗的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120例,将其平均分为三组,A组疗、B组、C组,给予A患者脓肿期手术治;给予B组患者择期手术治疗;给予C组患者保守治疗;并对三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都高于B组和C组,而且A组无不良反应,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0%,C组分别和A组、B组比较都具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行脓肿期手术治疗的疗效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金泽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外伤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分析

    目的:了解外伤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76例外伤性癫痫患者进行抽样,选取7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施以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4.74%)明显优于对照组(68.42%),且护理满意度(92.10%)显著高于对照组(73.68%),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外伤性癫痫患者临床观察及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低并发症发生率,保证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吴紫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和预防措施研究

    目的:分析影响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和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分析研究12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导致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心理因素等诸多因素都容易导致产后出血。结论: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较多,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是影响产后出血的重要因素。对于产后出血,应做到积极识别,及时采取正确适当的预防措施,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田园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如何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社区护理人力资源体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入,社区卫生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我国社区卫生事业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尤其是社区护理工作在实践中并未真正的发挥出其内涵中的功能和作用。因此,如何让有效建设我国未来社区护理便成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其中,建立有效、完善、科学的人力资源体系是社区护理事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本文根据现实实际和相关理论,对于我国社区护理事业中的人力资源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客观的指出其中的不足和成因,并且对其未来的发展提供具有可行性的建议,以期能够提供相应的思路和借鉴,终促进我国社区卫生事业的发展、有效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作者:张佩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