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华
目的:探讨普外科术后患者疼痛护理的方法和措施,旨在提高外科护理效果,缓解术后疼痛,提高手术效果。方法:将5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给予单纯临床常规护理;试验组25例给予临床常规护理配合围手术期的疼痛护理,72小时后进行疼痛率比较,用直观类比标度法检测术后疼痛的程度。结果:试验组疼痛率4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疼痛率76.4%。结论:对普外科手术患者进行疼痛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李育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运动终板一直以来都是科学家研究的热点。目前国外对运动终板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基因水平。而本文就国内外运动终板的研究展开讨论。
作者:曾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减轻患者化疗后并发症。方法积极制定有效的预见性护理措施。结果患者化疗后并发症得到了减轻。结论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及对症支持治疗,减轻了患者化疗后并发症,对患者顺利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祝子范;杜文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浆细胞性乳腺炎的X线表现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浆细胞性乳腺炎钼靶X现表现,临床资料和病理。结果:结节肿块影12例,非对称致密影7例,密度等于或略高于周围乳腺组织,病灶大多位于乳晕周围,边界大多数欠清晰。5例局部血管增粗。4例乳腺皮肤增厚。1例乳头凹陷。2例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1例乳腺导管扩张。结论:浆细胞性乳腺炎虽无特征性的X线表现,但如果我们能掌握一些常见X线表现并结合临床及病理,可以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蔡敏;张兴芳;郑后珍;江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并探讨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262颗患牙)根尖周炎及牙髓炎患者,采用根管治疗,对填充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在262颗患牙中,洽填213颗,填充成功率为81.30%,欠填29颗、超填20颗所占比例分别为11.07%和7.63%。其中磨牙和前牙的填充成功率均较高,分别为84.46%和83.78%,均显著优于前磨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管治疗是治疗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的有效方法,临床治疗成功率高,但应注意相关因素对治疗结果的影响,严格操作,以避免填充失败发生。
作者:何新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护理干预对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病人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60例PPH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术后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减轻PPH病人的术后疼痛。
作者:肖福妹;龚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匹维溴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35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应用匹维溴胺50mg,每日3次,口服,治疗时间为28天。采用症状积分法,观察比较匹维溴胺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腹痛、腹胀、腹泻、便秘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28%,91.67%,90.9%,50%。腹痛、腹胀、腹泻的症状明显改善(P<0.001),但对部分便秘患者疗效不佳。该药副作用轻微。结论匹维溴胺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张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呼吸内科疾病是近年来威胁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并且由此而导致的死亡率也在逐年的上升之中,老年人由于身体各项技能处于逐渐的衰退之中,很容易感染各种呼吸道疾病,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临床经验,对造成老年人呼吸内科感染的因素进行重点分析,并据此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作者:刘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呈急性发病,来势凶猛,常常危及生命,加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系统单元的护理和康复锻炼,在减少死亡率、并发症、致残率的护理工作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陈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血常规检查是临床基础的常规检查项目之一,可作为大多数疾病的诊断依据,其检查项目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与血红蛋白等指标。针刺或抽取末梢血、静脉血、动脉血是血常规检验常见的三种方法,因采集部位、血管性质的不同,其检验结果也有一定的差异,本次研究就三种采集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结果影响进行评价。
作者:孙伟;赵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急救和护理异位妊娠破裂失血性休克的患者,使异位妊娠破裂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的死亡率降低。方法:对2011~2013年收住的80例异位妊娠破裂并发失血性休克病例成功抢救的护理工作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经过及时抢救和手术治疗,采取精细护理之后,患者成功脱险,所有患者全部康复并出院。结论:每一位战斗在生命一线的护理工作者必须要掌握相应的治疗技术,拥有敏捷的思维,准确的判断力,医生和护士的配合密切,抢救争分夺秒,积极配合医生将各项手术前的检查做好,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及时手术止血。
作者:张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随着医疗改革的发展,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已经属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主要体系之一,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也被归纳入医疗改革五项主要工作之一。我们国家存在8亿多的农村人口,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起到防范公共卫生风险以及为农村居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主要作用。随着医疗改革的发展,我们国家的公共卫生服务在农村的工作获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因为我们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出现不平衡,使很多农村的公共卫生资源稀缺,所以,公共卫生服务还是存在很大的困难,本文就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进入农村的必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给予讨论。
作者:乔正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总结了一例食管癌颈胸腹三切口术后分布性休克患者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包括:加强液体复苏监测、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护理、机械通气VAP预防及撤机护理、颈部吻合口瘘的引流、空肠营养护理等。经过18天的ICU治疗和护理,患者转心胸外科继续治疗。
作者:赵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检查和治疗眼球挫伤后并发屈光不正的方法、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45眼)眼球挫伤后并发屈光不正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裸眼视力检查联合检影验光法检查损伤眼屈光情况,并采用复方托品酰胺滴眼液联合维生素、扩血管药物对症治疗屈光不正,观察分析检查结果和治疗效果。结果选取的39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屈光不正,经对症治疗后裸眼视力均有所提高。结论眼球挫伤后并发屈光不正经检查确诊后,适当采用复方托品酰胺滴眼液联合维生素、扩血管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可有效改善眼睛供血和环节水肿,促进患者视力恢复。
作者:李开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痔上粘膜环状切除吻合术后护理措施,总结经验,以提高痔上粘膜环状切除吻合术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412例痔上粘膜环状切除吻合术的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患者术后治疗效果理想,并发症尤其是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均得到积极处理,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针对痔上粘膜环状切除吻合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提高痔上粘膜环状切除吻合术的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促进了康复,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杜莉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小店区2007-2013年孕产妇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孕产妇死亡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为进一步做好孕产妇系统管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7-2013年孕产妇死亡监测资料集评审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小店区2007-2013年活产数为71643,孕产妇死亡4例(其中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3例),孕产妇死亡率平均为1.40/10万。孕产妇死亡率显著下降。孕产妇死因为先天性心脏病、产后出血、异位妊娠、流产。结论小店区近7年孕产妇死亡率显著下降。要进一步实现孕产妇0死亡,必须提高基层医疗技术水平,尤其是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的系统管理。
作者:郝卫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消毒供应中心担负着全院消毒灭菌物品的生产和供应,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感染控制的心脏,特别是手术器械包的管理方面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按照2009年卫生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要求必须建立并完善质量管理追溯系统,2013年我院完善了全流程监控管理追溯系统,经过一年多的应用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炉香;卢丽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胶质瘤作为颅内常见肿瘤之一,其治疗方法也多种多样,包括手术治疗、化疗、放疗及免疫治疗等。脑胶质瘤呈浸润性无限制生长,血供较丰富,这给治疗增加了较大的难度,特别是复发性脑胶质瘤的治疗。本文主要对脑胶质瘤的治疗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骆雯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究MRI影像在椎管内部占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回顾性分析我院治疗78例椎管内部占位性病变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分析MRI影像的主要特点,并总结其在临床椎管内占位的诊断价值。结果:患者椎管内部每个位置的占位性病变的MRI影像呈现出差异化特点,MRI影像能够有效提高对外地和髓内占位性病变的准确诊断率,其定性诊断比例高达90.5%。椎管内部占位性病变的强化特征和发生位置、信号强度成为MRI影像临床诊断病症的主要依据。结论:应用MRI影像有助于提高诊断椎管内部占位性病变的准确性,是医学临床诊断中常用的诊断方式,通过应用MRI影像对患者的发病部位进行诊断,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病症的准确率。
作者:张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中青年断指再植患者围术期心理护理的对策及其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接收治疗的80断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心理状况及其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后SDS及SAS评分都有下降;观察组患者在术后所有评分都明显比对照组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愈率达95%,两组对比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明显改善青年断指患者的心理状态,并能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因而值得在临床上加以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娅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