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玲;罗延霞
目的:探讨精神科患者住院期间的探视干预方法,探视时机,探视作用和探视需要。方法:选择70例住院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进行分析。结果:急性期患者不宜探视,缓解期应争取家属适当探视,有利于疾病康复。结论:掌握适当的探视时机,是促进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
作者:徐明明;王惠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MTA1和VEGF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石蜡组织标本6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及31例正常甲状腺组织,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MTA1和VEGF蛋白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MTA1蛋白在正常甲状腺组织和癌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6.5%和42.6%,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蛋白在癌组织中阳性率为67.6%,与正常组织阳性率(9.7%)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论是单侧还是双侧发生的癌,与正常组织比较,MTA1和VEGF蛋白表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TA1和VEGF蛋白表达与淋巴结有无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MTA1和VEGF蛋白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MTA1和VEGF蛋白与甲状腺癌的侵袭转移及患者的预后相关,二者在甲状腺癌的进展过程中可能起了一定的协同作用。
作者:李权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在胆囊结石疾病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来自本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4月期间通过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案例36例,并且通过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病患运用开腹取石保胆法,观察组运用腹腔镜合并胆道镜进行取石保胆治疗,而后观察两组病患在手术治疗中的出血、手术后的排气、手术时长、手术整体成功率、住院时长及并发症问题的情况对比。结果:经过数据对比发现,观察组病患在整个治疗的过程效果更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之下,观察组的治疗方式在胆囊结石治疗方面优越性更加高于对照组方式。结论:腹腔镜合并胆道镜在治疗胆囊结,保胆取石的治疗方面有着更加优质的手术效果,可以提升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手术的负面问题,值得临床上广泛的推广。
作者:赵育青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肺癌化疗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60例肺癌化疗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数均为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护理干预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水平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3.33%,观察组为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护理干预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护理干预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护理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与观察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干预相比,舒适护理模式在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更为显著,应加以推广及应用。
作者:谢佳慧;陈芳;钟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音乐疗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应用广泛,并逐渐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化,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音乐治疗从20世纪40年代起在欧美国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起步,虽然已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总体水平仍然十分落后,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规范的、深入的、有影响力的治疗方式,仍处于初期的探索阶段。
作者:周美景;杨艳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了解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中的辅助效果。方法:对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接诊的74例糖尿病患者进行无差异分组。对照组37人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37人接受胰岛素泵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等情况。结果:实验组在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用量等指标方面均低于对照组,可见胰岛素泵在糖尿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比胰岛素注射有了较大的提高。结论: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确实发挥出理想的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徐恩海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量化绩效考核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比观察实施量化绩效考核制度前后ICU科室内24位护理人员整体评分、专业知识评分、工作质量评分、护理差错发生例数、护理满意度的情况。结果实施量化绩效考核后,护理人员整体评分、专业知识评分、工作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护理差错发生比例明显降低(P<0.05)。结论量化绩效考核制度的实施有效的提高了ICU科室的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苏中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严重疾病。消化道是指从食管到肛门的管道,包括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及直肠,以十二指肠和空肠的交点为界,上面为上消化道,下面为下消化道。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亦属这一范围。
作者:王璐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引起神经外科男性患者留置导尿过程中尿道损伤的相关因素,制定改进措施降低男性患者尿道损伤发生率。方法对我科2013年上半年行留置导尿中男性患者发生尿道损伤9例,依次为:意外拔管、尿管内芯划伤、拔管时损伤、润滑不足损伤;应用根因分析法进行原因分析并列出改进对策。结果2013年上半年神经外科男性留置尿管尿道损伤发生率5.4%,实施新的对策下半年尿管尿道损伤发生率1.9%,明显降低。
作者:钟琼瑶;彭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掌握用药时机用于防治产后出血的重要性。方法:将本人2010年2月~2013年11月收治的孕妇中可能发生大出血的高危因素组40例设为观察组,胎儿娩出后在常规使用缩宫素20μ静推的基础上,立即使用米索前列醇400ug纳肛,将本人2007年2月~2010年1月收治的孕妇中30例产后出血设为对照组,本组在胎儿娩出后常规静推缩宫素20μ,一旦出血大于500ml在使用缩宫素达到60μ仍无效时,则使用米索前列醇400ug纳肛。结果:观察组术中或产时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于存在术中或产时可能发生大出血的高危因素的孕妇,在胎儿娩出后立即使用米索前列醇可以很好的起到预防产后出血及失血性休克,降低贫血的发生率,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对于减少剖宫产术中或产时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金彩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探讨内科护理中的常见安全隐患防范及护理措施。对本院内科护理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分析,全面的掌握内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并且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通过有针对性的进行防范,本院内科护理中安全隐患的发生率大大的降低了。说明通过对内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且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能够收到很好的护理效果,杜绝安全问题的发生。
作者:朱秀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检验科的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建立检验科的质量管理体系。方法在检验科全面质量管理中识别和分析每个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并形成明确指令加强质量管理。结果分析识别问题后,加强管理,工作效率明显提高,检验质量差错明显减少。讨论加强对检验科关键控制点的质量管理,有助于增强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使检验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作者:张碧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方法:回顾性地总结了2013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42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结果:本组42例患者34例生命体征平稳转普通病房,3例发生肺部感染,4例家属放弃治疗出院,4例由于合并多器官损伤死亡。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合并呼吸功能障碍早期进行气管切开,并施以科学有效的护理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有效控制肺部感染,提前拨管时间,促进原发病的治疗,提高救治率的关键。
作者:任佳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在创伤骨科实施分组护理的效果。方法分别将病人和护士进行一定的分组,同时建立建全各项职责、创建流动护士工作站、把工作责任到人以及建立护理监控系统。结果实施分组护理后,护士工作责任加强,把被动变为主动管理;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提高,患者对我科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实施分组护理提高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提高病人满意度,真正把“以病人为中心”落到实处。
作者:张盼;许妙兰;杨艳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外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以便提高完善健康教育的意识和临床质量。方法对健康教育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实施持续性健康教育,有效提高了患者住院期间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满意度和对治疗成功的信心。结论健康教育提高了外科护理的质量。
作者:刘春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针对性的临床抢救护理措施在重度出血性休克中的效果。方法:对2012年5月到2013年5月接诊的47例重度出血性休克患者进行临床抢救护理,记录抢救护理过程并分析护理结果。结果:其中痊愈33例、好转11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3.6%。3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结论:采取针对性的临床抢救护理策略在救治重度出血性休克患者的生命健康方面表现出色,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智齿冠周炎是指发生在智齿(第三磨牙)牙冠周围软组织的炎症,是常见的口腔科感染性疾病之一,以局部红肿疼痛,咀嚼吞咽痛,局部溢脓以及张口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多发生于智齿萌出期,年龄在18-25岁的年轻人。我科采用聚维酮碘溶液冲洗龈袋,联合龈袋内放置缓释药物甲硝唑棒治疗智齿冠周炎105例,经过临床观察,此方法疗效满意,简便易行,值得广泛推广使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总结整形美容外科手术修复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方法和整形美容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面部软组损伤患者98例。医生根据整形美容外科的原则和患者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清创、修整伤口、止血和缝合。结果:98例患者,Ⅰ期修复者83例,Ⅱ期修复者15例。所有患者均无发生感染、血肿和皮瓣坏死。术后随访1~12月,所有患者无明显的瘢痕增生,45例患者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44例患者对治疗效果较满意,9例患者对治疗效果不满意。结论:对面部软组织损伤采用整形美容修复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和美化伤口,临床上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彭劲松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术中假体放置位置的研究,使隆胸后乳房形态更加完美。方法站立位标记乳房边界,并记录其在肋骨上的投影。平卧位以肋骨上的投影为依据,将其反投影与体表。分离时略超出此范围1.5厘米,假体植入此腔隙位置准确。站立时自身乳腺与假体才能重合,融为一体。结果对300例患者进行手术,按照上述方法设计,术后乳房形态均自然,患者满意。结论此种定位方法很较确切,为分离腔隙提供准确范围。术后假体与自身乳房完全重合融为一体,乳房形态自然逼真。
作者:崔东;田艳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是局部软组织持续受压,导致组织发生血流障碍,细胞缺血、缺氧坏死后引起的皮肤缺损,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压疮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随着病人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压疮的发生将被视为未提供符合标准护理和行为的证据,有可能引发护患纠纷,因此预防发生成为压疮护理工作的重点。
作者:邢淑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