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权忠
目的:对15例胰头癌术后并发胃瘫综合征患者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分析胰头癌术后并发胃瘫综合征的原因,配合医生运用胃肠减压、肠内营养、饮食护理、心理护理、中医中药等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结果经上述各项有效措施15例胃瘫患者胃肠功能均在术后28~45 d间完全恢复,痊愈出院。结论:有效的胃肠减压、营养支持及正确的饮食指导、应用中医中药等是促进胃瘫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作者:马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评价和分析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肝动脉栓塞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方法: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20例,流体直径6~20cm,采用seldinger技术股动脉插管,导管超选入肝海绵状血管瘤供血动脉后,缓慢灌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所有病例术后随访6~18月。结果:肝动脉栓塞后肝海绵状血管瘤碘油沉积良好,临床症状基本消失,CT复诊病变缩小80%4例,病变缩小50%以上12例,缩小50%~30%3例,缩小30%以下1例,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肝动脉栓塞治疗海绵状血管瘤创伤小、恢复快、治疗好,严格掌握适应症值得临床推广的。
作者:牛书明;齐海良;宋学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采血化验是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必不可少的依据,一般股静脉的采血方法为:用一次性注射器在股静脉穿刺点垂直穿刺股静脉采血,此方法不易固定,容易导致失败,经常反复穿刺损伤静脉,引起血肿,而且导致标本质量下降。使用一次性静脉采血针行股静脉采血在急诊抢救中掌握好股静脉的解剖位置,采用正确的方法,提高了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同时在抢救过程中也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抢救患者的生命争取宝贵的时间。现总结如下。
作者:梅铟娟;朱培荧;范雪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6个月~2岁的婴幼儿腹泻病发病率较高,夏秋季节多发,因此也称为婴幼儿腹泻,是仅次于呼吸系统疾病的一种小儿常见病。我国卫生部以及世界卫生组织均将腹泻病列为几种重点防治的疾病之一,它严重威胁健康和生命。病因分为感染性腹泻与非感染性腹泻,前者由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细菌以大肠感菌为主,病毒以轮状病毒为主。临床主要表现为排稀便和水电解质紊乱,常伴有呕吐、发热、精神不振等。治疗腹泻主要是控制感染,调整饮食,消除病因,纠正脱水及电解质代谢失调。因此除合并细菌感染外,一般不用抗生素。
作者:于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黔东南州农村土壤中镉含量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11年-2012年黔东南州4个全国农村环境卫生监测项目县(市)80个村监测点农田土壤中镉含量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年和2012年黔东南州土壤中各监测点镉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414±0.240(mg/kg)和0.444±0.248(mg/kg),两者差异无显著性,T=1.096(v=79),P=0.276。两次调查结果,分别有16.3%和30%的监测点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中土壤镉含量的规定值。结论:黔东南州农田土壤中镉水平较高,提示应加强土壤中镉的含量监测,采取有力措施预防和控制镉污染,保障群众健康。
作者:张羽权;狄静;侯兴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究产房新上岗助产士护理培训前后的护理效果及安全防范意识。方法选取本院产房新上岗助产护士,对人员进行护理效果及安全防范意识进行考核。对人员进行护理培训及安全防范教育,完成后再次考核,对比考核数据。结果助产士培训后理论成绩平均达到91.32±2.33分,操作成绩达到93.45±4.44分,各项指标明显好于培训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护理培训及安全防范教育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新上岗助产士助产效果,降低职业暴露,对助产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作者:方苑颖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普外术后应用自控镇疼泵后患者的护理体验,提高我科室护理的水平。方法:选取我院97例普通外科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进行护理。结果:97例患者均能达到很好的镇痛效果,但在自控镇痛泵治疗过程中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结论:普外术后进行自控镇痛泵护理,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且用药量减少。同时如能给予较好的护理治疗,能够减少并发症状的发生,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珊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黄褐斑,发病部位主要在面部,其中又以颧部、颊部、鼻、前额、颏部为主。呈点片状散布,重者呈深褐色或浅黑色似面罩般遍布于面部联合成片的一种色素沉着性疾病,可呈蝶翅状。多见于中青年女性,少数男性也患此病但多数患者无任何自觉症状仅有少数略感不适[1]。临床观察所有患者均符合黄褐斑诊断标准[2],现将关于本病的治疗及跟师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伟铭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比较分析开腹手术与腹腔镜在卵巢囊肿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00例卵巢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50例,A组行开腹手术治疗,B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B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镇痛情况、住院时长指标明显优于A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长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B组镇痛率明显低于A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发热率明显低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创伤小、恢复快,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近年来,医疗纠纷呈逐步上升趋势,影响和干扰医院的正常工作。为此,作者就精神专科护理纠纷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作者:骆莉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比和分析中医康复护理与新斯的明治疗对腹腔镜术后患者的腹胀治疗情况,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方法:本次疗效对比主要选取了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到本院接受治疗的100名腹腔镜术后腹胀环境进行对比和分析。在患者同意的基础上,将100名患者分为观察组50名和实验组50名。观察组主要采用中医康复护理方法进行术后治疗,观察组主要利用新斯的明进行术后康复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腹胀消失情况。结果:实验组的50名患者首次排气平均时间为(7.1±4.2)h,平均腹胀消失时间为(14.1±1.4)h,观察组患者的首次排气平均时间为(12.4±4.1)h,平均腹胀消失时间为(21.5±4.78)。结论:中医康复护理能够有效帮助腹腔镜术后腹胀患者尽快康复,具有见效快、疗程短等特点,促进患者的肠道蠕动。
作者:张选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乳腺错构瘤的超声误诊情况。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2月到2013年11月收治的拟诊断为乳腺错构瘤患者40例,所有患者都给予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40例患者超声主要表现为圆形或分叶状柔软的肿块,边界清晰,生长缓慢。超声诊断为乳腺错构瘤36例,经过手术病理判断有2例乳腺错构瘤被误诊为脂肪瘤,误诊率为5.6%。超声诊断乳腺错构瘤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为100.0%和66.7%。结论:乳腺错构瘤比较罕见,彩色多普勒诊断有比较高的价值,但是要注意误诊情况。
作者:王思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丹毒(ersipelas)是皮肤淋巴管网的急性炎症感染的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侵袭所致。好发部位是下肢与面部。本院于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门急诊共收治100例患者分两组对比治疗。局部采用75%酒精湿敷,一月四次,每次20分钟。配合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注射用头孢噻肟钠3.0g,每12小时1次,静点。患者50例。与传统的局部采用50%硫酸镁液湿热敷一日4次,每次20分钟。配合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注射用头孢噻肟钠3.0g,每12小时1次,静点。
作者:丁好;阮俊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隔物灸的研究分析及其临床应用。方法通过实验前和试验后的数据对比分析,总结出的隔物灸的作用机制及观察到的隔物灸的有校性。结果隔物灸对免疫系统、血液系统、肌肉组织、慢性疼痛性疾病即慢性的脾胃病有显著的疗效。结果隔物灸是一项具有确切疗效,明确的作用机制的新技术产品。
作者:李娓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是以胃肠道某些部位局限性或弥漫性嗜酸性细胞(EOS)浸润为特征的一种少见疾病,其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一般认为EG 是源于体内外过敏原所致的全身或局部变态反应。EG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非特异性的特点,可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常伴有外周血EOS 升高。由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且临床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导致误诊率和漏诊率高。糖皮质激素为目前有效的EG治疗方法,但停药后复发率高,且部分患者不能耐受其不良反应,常需联用其他药物以取得佳疗效。除糖皮质激素外,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抗组胺药物、肥大细胞稳定剂、IgE 拮抗剂等均在EOS消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解洪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肿瘤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确立“降低肿瘤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把握,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及制定对策。结果通过圈员参与该项活动,使肿瘤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由改善前的6.66‰降至改善后的1.69‰。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肿瘤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中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刘丽华;王蓝;黎雪梅;姚果;杨丽娟;胡枝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研究人性化护理方式在产后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70例产妇,对其采用随机的方式进行分组,分别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例数均为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常规式的护理方式,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护理之上采用人性化的护理方式。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较高,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后护理过程中,采用人性化的方式能够促使护理人员充分了解到产妇的实际需求,增强整体护理效果,为患者带去更为优质的服务,值得进一步的推广运用。
作者:李科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保洁员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重点分析对保洁员在医院感染中出现的问题。结果深化保洁员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制度的完善与落实,不断改进预防医院感染的工作方法及措施,强化培训并加强对保洁员的管理,切断医院感染传播途径,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确保医疗安全。结论对保洁员进行规范化管理,减少或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狄友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前我国许多医院都将静脉留置针作为临床输液治疗的主要工具,其为特殊的生物材料制成,柔软、光滑,不易打折,患者能够带管进行轻度活动,另外,穿刺技术与普通头皮针相似,容易掌握,穿刺成功率高。
作者:孙艳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我国现阶段医疗纠纷的原因变得越来越复杂,除了医疗方面的原因外,患者方面的因素和社会方面的因素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引起医疗纠纷的医方因素主要有:部分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卫生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执行不到位;有的医务人员不重视医疗文件的书写;个别医务人员不遵守保护性医疗制度;些许医务人员对病人缺乏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部分医生滥用大型检查,开具大处方;个别医生收取红包回扣;医患之间缺少沟通,缺乏信任。引起医疗纠纷的患方因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患者方面把医患关系视为单纯的买卖关系,一旦一些要求不能得到满足,就极易发生非理性的维权行为。二是有的患者家属缺乏医学常识,一旦治疗方案的结果不符合他认为应该达到的预期,就迁怒于医护人员和医院。三是病人和家属对恢复健康的期望值过高。总希望医院能做到药到病除,一旦病人出现病情反复或恶化,就会认为医院不负责任。四是有的患者或家属对医务人员小题大做、无理取闹。引起医疗纠纷原因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社会因素,一是体制因素,医疗保健制度其他民生保健制度不够完善,部分人群无法承受较高的医疗费用。再次,不同人群收入差距巨大,享受的医疗保健制度不同,一些人心理失衡,医疗机构很容易成为其泄愤的窗口。
作者:陈晓录;蔡鸿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