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羽权;狄静;侯兴华
近年来,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LC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特点。术中医护人员的默契配合是手术顺利进行及取得满意效果的基本保证,现将术中配合及护理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郭绍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资料随机选择本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57例,分为对照组(25例)与研究组(32例),对照组只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分析两组不同治疗方案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功能独立性评分(FIM)、脊髓损伤水平(ASI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但联合康复治疗的研究组患者Barthel与FIM指数要优于对照组,且常见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早期康复疗法应用于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中,对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有积极的影响,且能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董泽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分析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在诊断女性下尿路排尿功能障碍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影像尿动力学检查的98例女性下尿路排尿障碍患者,确诊其排尿障碍类型,并分析各类型的影像尿动力学检查特点。结果:经有效检查后,发现患者中存在尿失禁共63例(64.3%),其中,压力性尿失禁40例,急迫性尿失禁23例,排尿困难共35例,(35.7%)。结论:影像尿动力学检查通过压力流率曲线与同步影像的分析,为女性存在的各类下尿路排尿障碍疾病提供了科学、准确的诊断依据。
作者:张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我院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现存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方法,应用本院自行设计并制定的调查问卷,随机选择我院外科手术室46名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并分析调查结果。结果所有问卷均全部回收,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所有问卷结果均是全部满意的项目包括接诊服务态度,无菌操作观念,查对严格程度和手术室环境等。对护理工作不满意的主要为操作技术水平,手术配合能力,配合安置体位,积极按时巡视,熟练应用设备和护士长管理等6项,分布于19份问卷,占41.30%(19/46)。所有不满意条目共计33例次,占7.17%(33/460)。结论分析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现存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建议,对改善护理工作现状十分关键。
作者:刘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国产香菇多糖对胃癌化疗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国产香菇多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07月~2014年03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48例,按双盲法将其分成实验组24例,对照组24例,单纯应用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为实验组患者应用化疗+香菇多糖治疗,观察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RBC-ICR为(8.65±2.63),RBC-C3bRR为(10.62±5.0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国产香菇多糖可改善胃癌化疗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刘康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方法:对90例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常规准备,做好术中护士与患者、护士与医生的相互配合,进行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术前情绪均稳定,除1例手术不成功外,术中术后并发症均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护理,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精心的心理护理,完善的术前准备,严密的术中和术后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吴颖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在临床危重患者的护理实践中积极建立ICU护理小组,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抽取我院在2012年5月~2013年9月ICU收治的128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并随机分成A、B两组各64例,分别给予其常规护理与专业ICU护理小组护理,对其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B组患者监护平均时间、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与患者住ICU时间均要低于A组,且护理到位率要比A组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也要高于A组(P均<0.05)。结论在ICU患者临床护理实践中,专门建立ICU 护理小组,将能大大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梁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结合护理实践,探讨重度颅脑外伤病人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总结其护理经验。[结果]经过有重点的观察病情变化,精心科学的护理工作,除6例死亡外,其余44例均治愈或好转。经过恢复期帮助病人进行康复锻炼、心理辅导,使其重获信心,回归社会。结论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给予细致、全面的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可有效减轻患者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王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中药黄芪作为中医临床上一类常用药物,具有补气升阳、消肿利水、托毒生肌等功效,本文针对中药黄芪在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五种配药方法进行总结分析,以此阐明中药黄芪的临床合理应用,以此从根本上提升其临床疗效,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作者:张晓华;杜尊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胫腓骨骨折正确的护理及康复的重要性和方法。方法:对胫腓骨骨骨折患者采取周密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有效地消除患者焦虑、紧张、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缓解疼痛,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结论:心理护理在整个治疗和护理中有重要位置,通过对患者病情状态评估和采取相应对策,有利于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
作者:吴小琴;朱璐珊;张章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析X线平片与螺旋CT在脊椎骨折检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脊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行X线和螺旋CT检查,观察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脊椎前柱骨折、中柱骨折、后柱骨折、椎管狭窄、椎体移位、脊柱后突成角以及骨碎片检出率的情况。结果:X线平片显示脊椎前柱骨折96.25%(77例),螺旋CT检出98.75%(79例),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X线平片检出脊椎中柱骨折25%(20例)、后柱骨折7.5%(6例)、椎管狭窄26.25%(21例)、椎体移位15%(12例)、脊柱后突成角22.5%(18例)以及骨碎片18.75%(15例),而螺旋CT检出率依次为66.25%(53例)、16.25%(13例)、43.75%(35例)、30%(24例)、32.5%(26例)、38.75%(31)例检出率显著优于X线平片(P<0.05)。同时,螺旋CT可以显示软组织的改变,例如脊髓受压、爆炸型骨折以及血肿等。结论:X线是诊断脊椎骨折的基本方法,但是容易漏诊,螺旋CT可以直观显示骨折的变化,提供更多的信息,比X线更能准确诊断脊椎骨折。
作者:王云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病人意外拔管的原因与预防措施。方法:对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408例患者,记录发生意外拔管的次数,当时的人工气道方式和可能的原因,发生意外拔管后对患者的影响及处理方式。结果:有26例发生意外拔管,占5.8%。结论:对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应高度重视对意外拔管的预防,肢体约束、适度镇静、充分沟通、正确固定气管套管及呼吸机管道、选择合适的气管套管型号和置管深度是有效的护理对策。
作者:冯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什么是管理?管理是通过协调其他人的活动到达与别人一起或者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目标的目的。在现代社会,一般人对管理的价值已无所怀疑。但是有关管理的概念却由于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而有所不同。
作者:陈建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骨组织作为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一门崭新学科,其研究范围涉及骨、软骨、肌腱等多种组织的再造与修复,与骨组织的研究与治疗范围有非常大的交叉。本文仅就组织工程在骨组织领域的研究进展,从骨、软骨、肌腱等骨组织治疗中涉及较多的组织构建方面作一简要概述。
作者:胡振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口腔修复中不同排龈方法的效果,以供临床工作参考。方法:将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在本院口腔科行冠桥修复的6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组。完成龈上牙体预备后A组患者使用常规二次排龈法,B组患者使用应用临时冠的二次排龈法。对比两组患者排龈后对牙预备体、止血效果、印模、模型清晰程度等四项指标满意度的差异性。结果:与A组对比,我们发现B组患者对牙预备体、止血效果、印模、模型清晰程度等四项指标满意度较高,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时冠的二次排龈法虽然操作复杂,但排龈效果优于常规二次排龈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武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早期针刺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予以针刺治疗,对照组予康复训练,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吞咽功能、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且针刺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针刺治疗可以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董昱婕;张向博;杨建新;周恒;刘自强;初志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ALA)光动力疗法(PDT)对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研究。方法69例尖锐湿疣患者局部湿敷20%ALA溶液并以塑料薄膜封包3小时,用波长635 nm的激光照射疣体,每次20~30分钟,每7天为一个疗程。结果65人完成随访。经过1~6个疗程,总体有效率达95.4%,3个月平均复发率为20%,其中大于三个疗程的治疗组复发率明显降低(8.1%,P≤0.05)。部分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灼热刺痛感,但无患者存在感染、溃疡、瘢痕。结论5-氨基酮戊酸(ALA)光动力疗法(PDT)治疗尖锐湿疣效果明显,多次治疗能降低复发率,且不良反应较小。
作者:李琳;张怡明;孙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在古代“疾”与“病”含义不同,不易察觉的小疾,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就会酿成大病,这种“疾”的状态,现代医学叫“亚健康”,在中医学中称“未病”;“病”则是有明显表现的、程度较重的病变。《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伤寒论》曰:“上工治未病”;孙思邈提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等观点都体现了未病先防、有病早治的防治思想。
作者:李水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初治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鹿寨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糖尿病初治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健康教育组在此基础上针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在按时服用药、监测血糖等方面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健康教育组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健康教育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糖尿病初治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而更好地控制病情。
作者:王婕;潘原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一月收治的42例颈腰间盘突出患者,探讨经皮半导体激光减压手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方法:应用半导体激光仪共治疗患者42例,并配合相应护理手段。结果:治疗优良率达92.8%,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穿刺半导体激光减压术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配合有效的护理手段能提高治疗优良率。
作者:郑小兰;乐汗琴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