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黄芪临床配伍应用

张晓华;杜尊河

关键词:黄芪, 临床配伍
摘要:中药黄芪作为中医临床上一类常用药物,具有补气升阳、消肿利水、托毒生肌等功效,本文针对中药黄芪在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五种配药方法进行总结分析,以此阐明中药黄芪的临床合理应用,以此从根本上提升其临床疗效,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经改良双切口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双柱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改良双切口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双柱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以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肱骨远端骨折27例为研究组,以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肱骨远端骨折25例为对照组。研究组给予改良双切口,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双柱固定术。对照组给予双切口,肱三头肌两侧入路,Y形钢板固定术。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优秀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良好率、一般率及差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双切口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双柱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具有操作不复杂、创伤小及稳定固定的优点。

    作者:廖宜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脊柱脊髓损伤患者临床护理探讨

    目的:讨论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有效护理方案。方法:选取我院脊柱外科2011年6月-2013年5月收治治疗的48例脊柱脊髓损伤患者,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实施不同的护理手段。结果: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与康复护理,对其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其中有40例患者获得显著恢复效果,6例患者获得有效恢复效果,总有效率为95.8%,显效率为83.3%。结论:科学合理的专业康复护理、临床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能够有效地避免由于方法不恰当而导致的脊柱脊髓损伤加重的现象,从而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吴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安全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分析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安全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在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126例进行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手术期间手术室管理方式不同,将本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实验组患者给予安全管理,对照组患者未行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护理纠纷、护理差错、护理质控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护理纠纷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质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实行安全管理制度效果好,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李燕琦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慢性肾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影响慢性肾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总结护理干预经验。方法:选取慢性肾病患者80例,制定饮食治疗计划,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进行系统性健康教育与饮食干预,3个月后评估饮食治疗依从性与血糖、体质控制水平。结果:对照组差率52.50%高于实验组10.00%,良好率10.00%低于实验组55.00%,干预后实验组随机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6.18±0.72)mml/L、(8.23±2.31)mml/L、(7.32±2.22)%低于干预前(8.41±0.77)mml/L、(12.38±3.11)mml/L、(11.25±2.12)%,低于干预后对照组(7.94±0.81)mml/L、(11.22±3.35)mml/L、(.25±2.31)%,干预后对照组随机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干预前(8.40±0.67)mml/L、(11.19±2.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初次就诊慢性肾病患者而言,给予护理干预,进行自我管理培训,有助于促患者饮食治疗依从,进而增强血糖控制效果,改善预后。

    作者:陈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留学生内分泌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

    分析留学生在内分泌临床教学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探索和改进对教学内容和实践模式,提高留学生的教学质量。

    作者:吴乃君;金秀平;盛佳曦;魏剑芬;王颖;陈冬;靳玉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药治疗面部黄褐斑心得体会

    黄褐斑,发病部位主要在面部,其中又以颧部、颊部、鼻、前额、颏部为主。呈点片状散布,重者呈深褐色或浅黑色似面罩般遍布于面部联合成片的一种色素沉着性疾病,可呈蝶翅状。多见于中青年女性,少数男性也患此病但多数患者无任何自觉症状仅有少数略感不适[1]。临床观察所有患者均符合黄褐斑诊断标准[2],现将关于本病的治疗及跟师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伟铭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替硝唑联合高压氧治疗青少年牙周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替硝唑联合高压氧治疗青少年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青少年牙周炎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遵循知情同意的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替硝唑治疗,观察组给予替硝唑联合高压氧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显效12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71.9%;观察组治疗后显效24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硝唑联合高压氧治疗青少年牙周炎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新的治疗途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卜祥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医整脊与美容养生

    美丽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不论在任何时代,美丽都是人们关心的主要问题。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人们对美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人选择整容的办法,觉得这是佳的办法并且一劳永逸,但实际上这种表面的文章,虽然改变了容颜但却破坏了身体其他系统。只有通过脊柱整形才能彻底解决人们对美容养生的追求。本文将会详细叙述脊柱是如何影响人体功能,如何进行美容养生。

    作者:李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医特色护理的临床体会

    中医护理具备着自身的特色与优势,在现代护理观的指导下,运用中医护理整体观念,护理模式,中医护理特色优势等理论和方法,及护理人员具备的高素质,保证中医护理质量的实施和完成,充分继承和发扬了祖国中医的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理论,为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黄琼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补肾活血方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补肾活血方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到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60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将6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则给予补肾活血方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骨化三醇片和碳酸钙D3片口服。将两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补肾活血方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可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疼痛,并提高骨密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张少凡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腹腔镜下脾切除手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脾切除手术的临床应用。方法:我院在2013年6月~2014年6月间,共收治18例脾切除患者,所有病例均为全麻下操作,右侧45°卧位并轻度折刀位进行脾切除手术。结果:本组18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脾切除手术,且无手术死亡及术后出血,无胰瘘,无脾静脉、门静脉血栓形成。结论:腹腔镜下脾切除术对于适合病例,手术安全、微创、可行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健飞;王爱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

    目的:研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间收治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病例,观察组通过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后,对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对照组遵循以往常规的急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与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心电图使用时间、分诊评估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院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急诊护理流程进行优化后,有利于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使患者疾病逐渐处于稳定状态,有利于改善患者病情,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卢桂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2012-2013年度大连地区不同危害程度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大连地区危害严重和较重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现状,为相关部门进行职业健康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2-2013年大连地区危害较重和严重企业进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检测的检测结果,分别比较两个年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合格率情况。结果:危害严重企业粉尘合格率低于危害较重企业(χ2=13.56,P<0.05),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的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在不同规模企业中小型企业检测合格率严重企业(93.6%)高于较重企业(88.2%)(χ2=4.395,P<0.05);化学因素合格率均较高。结论:危害严重企业粉尘合格率低于危害较重企业;在不同规模企业中小型企业检测合格率危害严重企业高于较重企业。提示企业特别是危害严重企业应改善作业环境,改革生产工艺,消除或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相关部门对不同企业要有相应的监管侧重点,同时也要继续加强对物理因素的控制和监管力度。

    作者:田宏飞;安玉;何作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对于新医改下医院档案管理的改进方法分析

    在新医改的背景下,医院档案管理体系和手法必须不断完善。特别是为适应社会技术的发展,医院更应该及时更新档案管理体系,设立完善的档案管理系统。这样才可以促进医院的有效改革,确保医院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本文就医院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档案管理的改进措施。

    作者:李维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温和灸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前列腺电切术后尿失禁

    目的:探究温和灸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前列腺电切术后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例前列腺电切术后出现尿失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温和灸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对照组则单纯使用盆底肌训练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40%),且两组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前列腺电切术后出现尿失禁的患者温和灸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尿失禁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曾阳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1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导致的脑静脉系统血管病,其发病率低,病因多种多样,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造成误诊。我科于2014年3月收治了1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艳兰;李燕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家庭访视新生儿体温测量方法的探讨

    目的:研究在家庭随访中为婴幼儿测量温度的佳途径。方法:任意选择2014年3月-2014年5月中100例刚出生的婴儿,将这些婴儿分入例数接近的A、B、C三组,通过红外线骨膜测量途径测量A组体温,B组通过直肠测温,C组运用腋窝测温,用统计数据来比较三组体温测量的准确性、用时情况以及婴儿的配合率。结果:经过统计,三种测温途径测出的温度数据接近P>0.05,从测温用时来看,A组的优势更为突出。同时,通过红外骨膜测量温度的A组配合率显著高于B、C组P<0.05。结论:在家庭随访中,选用红外骨膜测量方式为婴儿测温,能够迅速获得准确的温度同时还能提高婴儿的配合率。

    作者:张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浅谈护生实习中角色转换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目的:使护生顺利完成角色转换。方法:对影响护生角色转换的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发现存在内在、外在两方面原因影响护生角色转变。结论:加强岗前培训、规范带教等可促进护生角色转换。

    作者:王弯弯;陈承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ICU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及护理防范措施

    目的:探讨ICU人工气道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通过对ICU非计划拔管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ICU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原因主要是护患沟通缺乏,患者不了解插管的重要性;患者不适;医疗护理操作不当;未使用镇静剂;缺乏有效约束与固定;昏迷烦躁。结论:护理人员应针对非计划拔管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使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下降。

    作者:周正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医院药房药品质量管理问题的分析探讨

    目的:对医院药房药品质量管理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努力改进药品的质量管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期间的524例药品质量管理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以提高药品质量问题的防范措施。结果:在所有524例药品质量问题中,药品破损占到44.8%,为主要原因,其次分别是拆零药品、回收药品、过期药品的质量问题,分别占到25.2%、18.7%、6.7%,后,药品摆放问题占到4.6%。结论:医院药房的工作过程中均存在着药品质量问题,应该根据具体的质量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提高药品的质量管理水平,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作者:陆静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