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

张艳兰;李燕玲

关键词: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患者, 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现报道如下, 脑静脉系统, 临床表现, 病因, 血管病, 特异性, 发病率, 误诊
摘要: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导致的脑静脉系统血管病,其发病率低,病因多种多样,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造成误诊。我科于2014年3月收治了1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口腔外科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分析

    目前,社会人们对口腔外科的护理工作越来越重视,口腔外科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也被提升到了广泛议论的层面,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口腔外科护理经验,对口腔外科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期促进我国口腔外科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的水平。

    作者:王颖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41例卵巢囊肿蒂扭转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蒂扭转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分析我院妇科近年来通过腹腔镜手术确诊和治疗的41例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评估疗效。结果:41例患者均通过腹腔镜手术得到治疗,手术平均时间65.1±16.4min,出血量在5~140ml之间,中位出血量15 ml,术中术后无明显并发症。术后病理证实:成熟性畸胎瘤32例(78.05%),,单纯囊肿4例(9.76%),粘液性囊腺瘤1例(2.44%),甲状腺肿1例(2.44%),巧克力囊肿1例(2.44%),卵巢冠囊肿1例(2.44%),病例无法证实1例(2.44%)。术后肛门通气时间平均27.5±11.2h,留置导尿时间11.5±10.0h,平均住院时间4.5±1.1d。结论:腹腔镜诊治卵巢囊肿蒂扭转具有及时准确、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高明锦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试析临床医学检验中的实验误差与排除

    在医疗领域,医学检验是一项复杂和特殊的工作,要求检验工作具有科学性和精确性。然而在实际检验工作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会导致实验误差的出现。这些误差会影响到患者的医疗服务,严重者会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伤害。因此,了解实验误差的来源和特征,从而采取针对措施对误差进行排除和控制,成为医学检验工作的重点。本文对此进行详细的阐述。

    作者:郑芝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观察综合性心理干预对慢性脑供血不足伴焦虑抑郁患者的影响

    目的:研究综合性心理干预对慢性脑供血不足伴焦虑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将于2010年2月至2012年4月间于被本院收治的74例慢性脑供血不足伴焦虑抑郁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实施制订好的心理护理办法,而对照组则采用按传统的一般护理办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DS、SAS和心理功能、生活能力、社会活动方面的评分变化。结果:实验组病人在接受相关心理护理后,抑郁、焦虑等分数明显下降,社会活动、生活能力也得到提高。结论:综合性心理干预对慢性脑供血不足伴焦虑抑郁患者临床效果很好,在临床实践上有积极意义。

    作者:俞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3年0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糖尿病并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6%,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9%,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不仅不良反应小,而且见效快,值得推广。

    作者:罗红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农村高血压问卷调查技巧的探究

    目的:问卷调查是调查者将设计好的调查问卷,通过邮寄或其他媒介传送或在专门的场所发放等方式送给被调查者,然而由被调查者填写或由调查员通过询问代为填写,然后将问卷返回给调查组织者,以收集资料的一种调查形式。在社会经济调查中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促进医学生提前与患者交流沟通。方法:据笔者对某农村地区高血压问卷调查,进行分析归类。结论:发现在调查人的选择、调查的时机、调查表的设计、被调查人所提问题处理的及时性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着问卷调查结果的准确性,经过采取一些相关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不准确性。

    作者:曾胜;王楠楠;陈俊毅;张智锋;李远亮;王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的临床观察结果和研究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收集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我科室成功24例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的资料,认真研究其临床观察结果和生命体征的监测,协助主治医生对其进行治疗,并总结护理干预的措施。结果24例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中,有21例患者经治疗得到痊愈,3例患者在临床症状得到缓解后进行转院治疗后治愈,全部的病例经护理干预,没有出现死亡病例。结论对患者进行认真的临床病情观察及护理干预,为主治医生提供可靠信息,从而可以对患者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薛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缺乳产妇的护理体会

    早期有部分产妇由于受精神因素、产妇因素、乳房凹陷及缺乏母乳喂养技巧知识等问题影响而不能正常泌乳和哺乳,这对婴儿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笔者通过临床观察与实践,分析母乳不足的产生原因,一是精神因素的影响;二是内分泌的作用;三是一些女性饮食结构的改变;四是有些产妇对哺乳缺乏正确的认识;五是产妇缺乳与乳罩有一定的关系。母乳是婴儿宝贵的食物,现代产妇应给予高度重视,一旦发生缺乳,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提高母乳喂养率。

    作者:焦建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机械通气治疗危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护理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危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护理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0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52例,均实施机械通气治疗,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6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26例)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15%vs76.92%),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85%vs19.23%),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临床疗效,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复发率,值得推广。

    作者:蔡华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急性和慢性阑尾炎应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急性阑尾炎与慢性阑尾炎在临床治疗中使用腹腔镜切除手术的差异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2例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阑尾炎患者46例,慢性阑尾炎患者46例,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照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接受腹腔镜切除手术后,急性阑尾炎组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和术后并发症(腹腔脓肿、小肠梗阻)发病率等均高于慢性阑尾炎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与慢性阑尾炎经腹腔镜切除手术后均能取得良好疗效,但是急性阑尾炎经腹腔镜切除手术后与慢性阑尾炎组患者相比,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等均长于慢性阑尾炎患者,而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也高于慢性阑尾炎组患者。

    作者:涂升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脑梗塞患者康复期的护理方法以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脑梗死的康复期护理方式,评估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了2013年9月-2014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塞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试验组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方法。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改变情况,计算总有效率。结果经过针对性的系统护理,两组患者症状均得到改善,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32%(51/5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58%(39/53),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方式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侠;陈杰;陈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麻醉苏醒期病人躁动的护理研讨

    全麻苏醒期病人躁动(EA,emergence agitation;emergence delirium)为全麻患者麻醉苏醒期的一种不恰当行为,表现为兴奋、躁动和定向障碍并存,出现不适当行为,如肢体的无意识动作、语无伦次、无理性言语、哭喊或呻吟、妄想思维等,EA不论是对病人本身以及某些需要术后安静的手术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也对医护人员的人员配置产生了极大的干扰,目前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机制仍不完全清楚,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疼痛、气管导管和尿管刺激、手术时间长短、心理应激,因此针对以上引起躁动的主要因素,预防性的用于临床麻醉苏醒期病人的管理。

    作者:王婉渔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重症监护室患者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

    躁动是ICU中较为普遍的现象,引起的躁动的原因多种多样,创伤性导管的刺激、药物的副作用、ICU环境的刺激、疾病本身等原因均可引起患者发生躁动。如果处理不当会使重症患者的病情恶化。我们针对ICU 内患者躁动的原因,探讨了相应的处理措施。现将探讨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之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莫沙必利联合标准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功能消化不良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莫沙必利联合标准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功能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幽门螺杆菌阳性功能消化不良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8例)采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联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28例)采用标准四联疗法(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铋剂)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HP 根除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Hp 根除率明显升高,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枸橼酸莫沙比利分散片联合标准四联疗法治疗HP 阳性可明显改善FD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提高HP 根除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司贞;司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医中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温肾疏肝汤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该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用温肾疏肝汤治疗,对照组30例用麻仁软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2%,对照组有效率为57.1%,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肾疏肝汤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疗效确切。

    作者:李光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手术室安全护理与护士职业道德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医学和护理模式的不断转变,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越来越被重视。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处在特殊岗位的手术室护士,除了要具备一般临床护士的基本护理职业道德外,还必须具备手术室护士特有的自身职业修养和情操。

    作者:陈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

    目的:探讨总结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方法与体会。方法:选取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来我院就诊的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将72例患者随即分为两个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的方法,然后严密观察两组患者在之后的抢救效果,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抢救结果、抢救时间、患者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等。结果:急诊护理能够充分分配护理资源,即护理人员和基础设施,正确使用护理方法,因此在各项数据的记录上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统计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的治疗中使用急诊护理能更好的减少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进一步缩短抢救时间,挽救患者的生命,另外还大大的提高了患者家属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蒋小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托幼机构环境细菌总数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托幼机构环境细菌总数检测,了解辖区托幼机构环境消毒效果,提出监督意见,确保消毒效果,保障幼儿健康成长。方法:以《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GB15982-2012为依据,对托幼机构空气动态、皮肤粘膜消毒液、手、玩具、物体表面采样进行细菌总数检测。结果:空气动态细菌总数合格率为95.83%,皮肤粘膜消毒液细菌总数合格率为100%,手细菌总数合格率为40%,玩具细菌总数合格率为93.55%,物体表面细菌总数合格率为76.19%。结论:托幼机构消毒工作落实不够完善,尤其是托幼机构工作人员手、物体表面,细菌污染率较高,存在较大隐患,必须加强托幼机构消毒管理。

    作者:桑杰;崔金堂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体会

    患者术前会顾虑手术效果,担忧术后能否恢复正常,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理。因此,应耐心开导,介绍医疗技术和成功率,介绍术后功能恢复正常的或正接受手术治疗者,使患者排除忧虑,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配合治疗。皮肤准备:注意全身皮肤及局部皮肤情况,有无疖疮及破溃。

    作者:付发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强直性脊柱炎骨密度分析及其与病程关系的研究

    目的:观察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骨密度(BMD)变化,探讨其与病程的关系。方法应用双能X线吸收仪对116例符合1984年修订的纽约标准的AS患者进行BMD检测,与60例健康查体者比较,并根据病程将患者分为甲组(病程≤15年)与乙组(病程>15年),评估骨密度值与病程的关系。结果(1)116例AS患者平均年龄29.8±8.1岁,平均病程8.2±6.7年。其中BMD正常22例,骨量减少75例,骨质疏松(OP)19例,分别占19.0%、64.7%和16.4%。(2)骨量减少和OP患病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之46.7%和1.7%。(3)BMD降低的程度和病程相关,病程≤15年者BMD降低发生率随病程增加而增加,病程>15年者则呈下降趋势。结论 AS骨量减少和OP的患病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BMD的下降与病程相关。

    作者:高小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