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之音
免费为社区65岁以上老人体检,就是由政府买单为老人免费体检。这项政策体现出国家对老年人的关心和照顾,不但响应了政府所提出的惠民政策,还体现了和谐社会的要求。所以必须要大力宣传这项惠民政策,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不能只是空喊空号,这是一个值得思考、探究的问题。本文将就社区65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张晓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究生理实训教师的自律行为对学生德育水平的影响。方法:以我校必须参加生理实训课程的7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两班,每班各38人,分别安排自律评分高(A班)和自律评分低(B班)的教师授课,比较学期末两班学生德育水平。结果:A班学生在实验室礼仪、操作规范性、对实验动物的人道主义及团队合作方面评分(89.5±5.14、92.4±7.36、88.7±7.46、93.6±7.42)、生理实训考核合格率(94.74%),均明显高于B班(P<0.05)。结论:生理实训教师自律行为可提高学生考核成绩,提升学生德育水平。
作者:胡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护理干预对经腹腔镜胃转流术后并发肠瘘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取70例在于我院近两年来采用腹腔镜胃转流手术后并发肠瘘的患者法,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干预组35例以及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肠瘘护理方法应用于对照组,给予干预组患者全面细致的护理,对2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明显差异,其且干预组的总有效率明显要高,分别为94.2%和77.1%,P<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对经腹腔镜胃转流术后并发肠瘘的应用价值较高,效果较好,值得于临床推广。
作者:宋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在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脑梗死血管性痴呆患者分为两组,西药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结合组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患者组,其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西医患者组,其ADL量表得分明显低于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的患者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作者:黎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在分娩后指导产妇正确哺乳和护理乳房,帮助产妇排除影响乳汁分泌的因素是产科护理的重点,哺乳早期有部分产妇由于受精神因素、乳房凹陷及缺乏母乳喂养技巧等问题影响而不能正常泌乳和哺乳,这对婴儿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根据分析母乳不足的产生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母乳喂养率,减少婴幼儿疾病的发病率。
作者:石悦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前,社会人们对口腔外科的护理工作越来越重视,口腔外科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也被提升到了广泛议论的层面,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口腔外科护理经验,对口腔外科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期促进我国口腔外科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的水平。
作者:王颖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探讨阴道不规则出血的临床药物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72例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组3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妇康片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临床上常用的止血药和抗炎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分析比对。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44%,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7.78%,两组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妇康片治疗阴道不规则出血临床效果显著优于临床上常用的止血药及抗炎药,有效缩短阴道持续性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阴道出血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及使用。
作者:翁珂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背景:虽然甲状腺切除术是一个小手术切口,手术持续时间短,切口感染率低,但是临床医生仍对感染病例有所顾虑。目的:回顾性分析在甲状腺切除术后围手术期不使用抗生素对切口感染的预防。方法:776例患者甲状腺术后围手术期未施用预防性抗生素,其中68.0%单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或甲状腺腺瘤患者行单侧全叶切除术或甲状腺部分切除术,25.5%结节性甲状腺肿或Graves病的患者行双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为89.6±5.87(范围:35-390)分钟。结果:2例双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的病人残余甲状腺继发性出血,1例右侧甲状腺全切、左侧甲状腺次全切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出现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1例患者双侧甲状腺部分切除后5天颈部切口化脓性感染。结论:甲状腺切除术是一个清洁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在严格无菌条件和止血充分的条件下进行操作,则不需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防止切口感染,从而降低成本,不会造成使用抗生素过度。
作者:郝和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产科护理在自然分娩的围手术期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将本院2011年2月-2013年12月需要自然分娩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实验组实施全期产科护理干预,对实验组采取传统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手术部位的感染率。结果对照组的感染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手术部位感染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手术感染率高于实验组(P<0.05),呼吸道的感染率同样高于实验组(P<0.05),妇科感染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在剖宫产术、子宫肌瘤剔除和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感染发生率高于实验组。结论产科护理在自然分娩的围手术期的效果明显,产科护理一定程度上在围手术期可以降低发病率。
作者:蔡海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了解狂犬病暴露人群预防处置情况,为预防狂犬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2013年来沧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诊的狂犬病暴露人群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狂犬病暴露人群以犬伤为主,占83.44%。来诊的狂犬病暴露人群3496例,年龄小不到一岁,大80岁。人群分布:男性1875人次,占53.63%。女性1621人次,占46.37%。年龄以青壮年为主,占60.93%。时间分布:主要集中在5~10月份,占全年的74.68%。咬伤部位以四肢为主占90.56,Ⅲ级暴露伤口占21.35%,Ⅲ级暴露伤口联合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占%。结论:需加大力度宣传普及狂犬病防治知识,规范犬伤等狂犬病暴露者的预防处置,降低狂犬病发病率。
作者:杨洪桥;李秀芝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腹主动脉瘤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的血管局部薄弱,张力减退后伸延而产生的永久性异常扩张或膨出,多见于老年男性,多伴有心、脑、血管等其它疾病,并发症较多,是一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常见疾病。近几年开展的在DSA下行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介入治疗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死亡率低的特点。
作者:陈丽丰;邹华钦;杨艳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探讨细节管理在专科护理工作的应用。以细节管理的理念,制定护理管理机制和护理工作考核标准,通过护理管理监控体系,把细节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提高护理质量。结果显示细节管理实施后护理缺陷和差错发生例数下降58.97%;病房管理、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和病人满意度比实施前分别高出3.30%、3.90%、4.35%、4.20%。说明加强细节管理能够减少护理缺陷和差错,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何爱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多伴有耳鸣,部分有眩晕。是耳科得急症之一。是一种四季可见的病症,但以春秋季多发。常为单侧偶见于双侧。听力多在三天内急剧下降。病因不是十分明确。自2010年1月至2014年4月我科共收治突发性耳聋患者103例。
作者:方素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护士的需求会急剧大幅增加,为了确保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尽快提高社区护理人员服务技能,培养合格的社区护理服务人才,增加社区护理人员数量成为医学护理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目前的教育方式中是不是可以引进新型的教学模式来改善学校与临床的巨大差距呢,这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在当代社区护理的大格局下如何将教学模式发展向前推进是作为教育者需要非常注意的问题。
作者:孟火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明确指出语言沟通技巧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重点阐述应用护理语言的注意事项,进一步推动护理语言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作者:罗红叶;罗盼;王净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小儿肺炎疾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患儿中的168例1-3岁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即心理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各84例。观察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临床治疗效果、患儿家长焦虑评分变化情况以及家长满意度。结果实施心理护理的84例患儿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心力衰竭发生率下降明显,患儿家长焦虑评分显著下降,有效提升患儿家长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对于常规护理而言,实施心理护理更有利于肺炎患儿的康复,临床效果令人满意,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张伟华;王静静;陆莉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比较亚砷酸与多聚甲醛在牙髓炎治疗中的效果,为合理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7月到2014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个小组,其中治疗组用多聚甲醛治疗牙髓炎,对照组用亚砷酸治疗牙髓炎,每组30例。观察3周后对两组患者的疼痛VAS和失活效果进行比较和统计。结果:经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得出,对照组的VAS 评分高于治疗组,治疗组的失活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统计结果分析得出,多聚甲醛治疗患者牙髓炎的效果要好于亚砷酸,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成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整体护理效果。方法:本次选取75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护理(对照组)与整体护理(观察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遵医依从明显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加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整体护理,可缩短病程,提高患儿依从性,大程度改善预后。
作者:周琦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研究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抢救方法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到2012年12月的100例新生儿重度窒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复苏方法对患者实施抢救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技术对患者实施抢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并发症情况,将结果加以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46例,占总比例的92.0%,对照组患者抢救成功41例,占总比例的82.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而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新生儿重度窒息实施综合技术抢救方式显著优于传统复苏方式,能够减少患者的死亡率,使抢救成功率提高,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出现,值得在临床中加以推广使用。
作者:惠玲;罗延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导致的脑静脉系统血管病,其发病率低,病因多种多样,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造成误诊。我科于2014年3月收治了1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艳兰;李燕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