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彩凤
中医学的病机学说,就是由病机概念发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即指以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藏象、经络、病因和发病等基础理论,探讨和阐述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机理及其基本规律。本文探讨中医内科诊治的一个重要方法,即抓住病机本质进行辩证医治。利用病机学理论辩证医治,可以有效把握病情病理,辩证分析病况,综合医治,提高中医内科医疗质量。本文提出病机本质分析诊治的几个步骤,并以案例佐证,具有可行性意义,值得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创新。
作者:张轶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为护理干预提供指导和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2010年8月至2011年2月住院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和护理。结果:1.对比对照组,干预组患者血甘油三醋、总胆固醇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下降,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作者:于世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Q-开关1064nm激光治疗黄褐斑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 Medlite C6激光治疗仪(美国 HOYA-ConBio 公司生产),波长1064nm,光斑大小6mm,能量2.5~3.5J/cm2,治疗70例黄褐斑患者,每周一次,共治疗10次,观察临床疗效及副作用。结果:7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38例(54.3%)完全消退,25例(35.7%)明显消退,总有效率为90%。所有患者均述面部治疗区域皮肤质地较以前更光滑、细腻,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结论:采用 MedliteC61064nm 大光斑、低能量治疗黄褐斑疗效显著、安全,副作用少。
作者:陈桂升;张亚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进行探讨和分析,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和分析我院2011年9月-2014年1月32例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无1例并发症的出现,患者对护理比较满意。结论:通过有针对性地科学合理的护理,能降低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整体护理质量,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不同牙位(前牙区、磨牙区、双尖牙区)即刻种植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对在我院口腔科就诊的42例种植患者,进行微创手术,拔除患牙后,采用即刻植入46枚CDIC种植体的方法,观察并评价术后临床效果。结果42例患者术后均无创口裂开、渗出及感染等状况,且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高度均无明显变化。术后随访1年,除1例患者下颌前牙区有1枚种植体出现松动外,其余患者的种植体均表现为良好的骨结合。结论结合不同牙位的解剖特点,采用合理的即刻种植方案,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何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早期针刺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予以针刺治疗,对照组予康复训练,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吞咽功能、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且针刺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针刺治疗可以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董昱婕;张向博;杨建新;周恒;刘自强;初志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胆总管结石病人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胆道镜术中取石成功128例,中转改开腹手术2例;术后均正常拔引流管,拔管后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加强胆总管结石病人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金申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比较亚砷酸与多聚甲醛在牙髓炎治疗中的效果,为合理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7月到2014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个小组,其中治疗组用多聚甲醛治疗牙髓炎,对照组用亚砷酸治疗牙髓炎,每组30例。观察3周后对两组患者的疼痛VAS和失活效果进行比较和统计。结果:经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得出,对照组的VAS 评分高于治疗组,治疗组的失活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统计结果分析得出,多聚甲醛治疗患者牙髓炎的效果要好于亚砷酸,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成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股骨颈骨折病人全面的护理,促进病人尽早康复。方法:对股骨胫骨折病人进行手术护理,保守疗法护理及正确功能锻炼。结果:通过对病人实行全面护理,无并发症发生,且疗程缩短。结论:对股骨颈骨折病人需进行全面护理。
作者:王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行气止痛克疡汤治疗肝气犯胃型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0例肝气犯胃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治疗组,实验组采用口服西药三联疗法并加用行气止痛克疡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口服西药三联疗法。一个月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及胃镜检查结果。结果:实验组的临床症状和胃镜检查的总有效率为95%,90%,对照组为75%,70%。结论:实验组较对照组在临床症状和胃镜检查方面效果均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胎盘早剥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伴胎盘早剥的患者37例做为治疗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住院的正常孕妇37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孕产妇的妊娠结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孕妇的剖宫产率、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围产期死亡率均高于对照组孕妇,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新生儿体重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孕产妇终止妊娠时间平均时间短于治疗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伴胎盘早剥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具有严重的影响,对使产后并发症和剖宫产的比例上升,在临床治疗中应对孕期保健、预防力度进行加强,使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存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蒋红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四肢骨折是骨科疾病中常见的问题之一,也是较为棘手的一类问题,因为我们在实际的手术和治疗环节中发现,四肢骨折在手术之后,很容易因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对整个患者骨科疾病的康复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而在这种并发症之中,深部伤口感染是较为突出的一类,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合理地治疗,便会造成局部组织肿胀以及肌肉皮肤坏死等现象,从而为后续的治疗带来一定难题。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相关医疗结构已经在此基础上及时地突出并试验了相关的治疗护理方法,而这种具有多样性特点的方式在大量的试验中被证明是有效的和可行的。
作者:丛艳辉;邢丽丽;赵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先天性膈疝是胎儿胸腔和腹腔之间穹窿形的膈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某一部分发育停止或未连接、未融合而形成缺损,导致腹腔内容物疝入胸腔的一种先天畸形。由于腹腔内容物疝入胸腔压迫心脏和肺,产后新生儿常出现肺动脉高压,导致心肺功能不全而致围生儿死亡。超声检查能较准确地发现胎儿先天性膈疝,为临床提供准确的影像学信息。
作者:王俊良;冷淑莲;董振花;陆晓美;戴莹琦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CT技术对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用了我院在2012年2月-2013年2月接收的40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他们的临床特点和CT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CT表现主要是原有低密度灶内出现条索状、点状、斑片状等混杂密度影像,其中MRJ一般表现为T1 WI小片状呈现高信号灶,而T2WI可见低或高信号灶。慢性期患者的敏感性高于急性期患者的敏感性。结论 CT扫描可以准确的提供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出血量、出血形态,为该类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大量的资料。
作者:黄显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用新癀片治疗痛风,分析新癀片在痛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2月于本院进行痛风性关节炎痛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运用布洛芬缓释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用新癀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尿酸值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效果相比较,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0%)明显小于观察组(90%),血尿酸值,对照组(423.56±68.53μmol/L)也高于观察组(339.68±69.97μmol/L),所有结果经过统计学差异分析存在显著性差异,统计结果具有意义。结论:新癀片对于痛风的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值得大力推广于临床应用。
作者:朱振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考察褪黑素对酸枣仁汤催眠作用的影响方法以翻正反射为指标研究褪黑素对酸枣仁汤催眠效果的的影响。取实验用小白鼠,先灌胃酸枣仁汤,10min后腹腔注射不同浓度的褪黑素并记录入睡率,30min后腹腔注射苯巴比妥钠,记录注射后至翻正反射消失的时间为睡眠诱导时间,翻正反射消失至重新恢复的时间为睡眠持续时间。结果灌胃酸枣仁汤的小鼠再腹腔注射褪黑素对其睡眠持续时间有明显延长效果(P<0.05),且随浓度增高而延长,但对小鼠的入睡率及睡眠诱导时间无影响(P>0.05)。结论褪黑素对酸枣仁汤催眠效果具有一定的增强作用,且呈浓度正相关。
作者:谢东东;陈豪龙;陈俊毅;杨青;李彪;董俊;孙建永;郭保收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贫血患者血液检验结果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2012年8月间收治的30例贫血症患者及同期健康体检的30例患者,以体检患者为对照组,贫血患者为实验组,通过血液检验并对比结果,发现两组在细胞学参数,如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及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等方面的差异,同时进行其他方面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相比于正常健康患者,贫血患者RDW指标相对偏高(P<0.05),同时MCV及MCH均相对较低(P<0.05);另外,贫血患者的血清铁、叶酸及维生素等也存在一定差异(P<0.05)。结论:血液检验在对贫血症患者相关生化指标的检测及鉴别方面十分重要,为各项参数甚至病情的肯定提供依据,操作方便,可信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牙周炎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高的一种口腔类疾病,它主要是由局部因素而引起的慢性炎症。本文从牙周炎的发病病因、危险因素、发病机制、牙周炎的治疗等方面来探讨牙周炎的研究进展,为牙周炎的控制与治疗提供参考,造福人类。
作者:王靖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评价应用介入治疗开通病变区域源动脉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确诊糖尿病足溃疡(DFU)患者30例,螺旋CT进行下肢动脉三维造影检查,明确血管腔狭窄程度,通过经皮血管腔内球囊成形术(PTA),开通病变区域的源动脉,介入治疗后7天,行开放性清创联合VSD覆盖,持续引流7~10d,待创面清洁后二期手术修复创面。结果:PTA介入治疗后,患肢疼痛、冷感、间歇性跛行、好转,螺旋CT血管造影显示新生侧支血管明显增多。应用VSD引流后,肉芽创面新鲜,行II期植皮或皮瓣修复创面。随访3-6个月,未再发生溃破,长期资料有待进一步随访。结论:血管重建-开放性清创-VSD-II期植皮或皮瓣为治疗糖尿病足的系统性多学科协作的治疗模式,疗效显著。
作者:周艳丹;周昌宁;李利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由于超声波诊断系统具有非侵入性、实时产生器官动态图像以及移动方便等优点,超声波成像已经成为现代医疗诊断中不可或缺的系统之一,其中三维成像技术在其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二维超声波成像的基础上,分析了现有的医学超声波三维成像技术。
作者:王丹凤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