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道云
目的:探讨浅表探头联合环形经直肠探头在诊断肛周脓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于经手术治疗并明确诊断的91例肛周脓肿患者进行浅表探头及环形经直肠探头的超声检查,用术前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联合应用浅表探头及环形经直肠探头可清楚显示肛周脓肿的位置、范围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联合应用浅表探头及环形经直肠探头可准确提供肛周脓肿相关信息,可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纪宗萍;颜冬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丹毒(ersipelas)是皮肤淋巴管网的急性炎症感染的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侵袭所致。好发部位是下肢与面部。本院于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门急诊共收治100例患者分两组对比治疗。局部采用75%酒精湿敷,一月四次,每次20分钟。配合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注射用头孢噻肟钠3.0g,每12小时1次,静点。患者50例。与传统的局部采用50%硫酸镁液湿热敷一日4次,每次20分钟。配合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注射用头孢噻肟钠3.0g,每12小时1次,静点。
作者:丁好;阮俊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近年来,随着骨科医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为骨科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内容和新的要求,随之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骨科护理工作是一项既繁琐又需精细的工作,既需要掌握传统骨科护理技术,又需要不断与时俱进,掌握新的技术。科创伤具有复杂性与突发性的特点,而且其骨骼的康复时间与患者的年龄相关,一般而言,患者年龄越大,康复时间越长。如若碰到突发情况,患者数量增多,加之护理人员自身能力及专业知识的限制,便易出现很多问题。笔者结合实际,浅析骨科护理常见问题与对策。
作者:谢连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消化系统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其发病率是越来越高。伴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患者对在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服务期望值也是不断的在提高。而随着学科的发展,在原来的护理基础上运用新的护理方法、新的观点和新的理论而使得消化科的疾病护理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为了不断满足患者日益提高的护理服务要求,需要我们在护理服务的方面不断的提高和进展。
作者:魏琼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近年来,医疗纠纷呈逐步上升趋势,影响和干扰医院的正常工作。为此,作者就精神专科护理纠纷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作者:骆莉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儿童哮喘患者在缓解期给予补肾纳气汤治疗和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73例儿童哮喘缓解期的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组,实验组46例患者采取补肾纳气汤和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的治疗,对照组27例患者仅使用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的治疗,两组同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探究病情的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哮喘缓解期中采取补肾纳气汤和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的综合治疗,病采取相应护理,可降低气道的高反应性,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哮喘发作。
作者:谢志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脓毒症(SEPSIS)定义为机体正常的无菌组织发生微生物感染时产生的全身性反应,是一组与严重感染相关的综合征。虽然该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该病的发生与有微循环障碍有莫大的关系[1--4],甚至有学者认为脓毒症实质则为一种微循环疾病[5]。微循环障碍类似于中医的“瘀血”,中医对“瘀血”有独到的见解,“活血化瘀法”是中医的特色疗法之一。临床上将活血化瘀法应用于对脓毒症的治疗已经取得较好的效果,关于活血化瘀法治疗脓毒症的研究也层出不穷。
作者:吴广平;黄发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B型超声诊断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临床价值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科近年来收治子宫肌瘤患者(43例)和子宫腺肌症患者(30例)B型超声超声影像学资料,比较两种疾病B超诊断符合率和影像学特征。结果: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B型超声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8.37%(38/43),86.67%(26/30);两种疾病B型超声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肌瘤患者B型超声检查边界清楚,内部低回声和不均匀回声百分比与子宫腺肌症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型超声用于诊断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均具有较高临床符合率;而在B型超声基础上结合其他临床检查资料有助于提高疑似患者临床诊断准确率。
作者:胡立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布托啡诺、哌替啶、曲马多应用于围麻醉期患者寒战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共收治的60例围麻醉期寒战患者,将其分为A、B、C组。A组给予布托啡诺治疗,B组给予哌替啶治疗,C组给予曲马多治疗,对比三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A、C组的总有效率要高于B组(P<0.05),C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比A、B组高(P<0.05)。结论布托啡诺与曲马多均能有效控制麻醉后的寒战反应,但曲马多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郭志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实施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主要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并观察两组医院感染控制的效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士考核评分,综合满意评分、护理质量及医患纠纷投诉发生率具有明显优势,差异显著(P<0.05);其中对照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0%,观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则为4.0%,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实施效果显著,安全性及可行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门诊输液室病人流动性大,患者相对集中,环境嘈杂以及工作量繁重,且治疗用药种类繁多,稍有不慎便会引起患者对护士不信任的连锁反应[1]。轮转护士由于新上岗不久,面对繁重的输液工作和复杂的病情加上经验不足,从而增加了门诊输液的安全隐患。为了确保轮转护士的输液安全,我们科在轮转护士的带教中采取一些做法,受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春妹;黄菲;罗艳青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免费为社区65岁以上老人体检,就是由政府买单为老人免费体检。这项政策体现出国家对老年人的关心和照顾,不但响应了政府所提出的惠民政策,还体现了和谐社会的要求。所以必须要大力宣传这项惠民政策,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不能只是空喊空号,这是一个值得思考、探究的问题。本文将就社区65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张晓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临床上针对妊高症患者容易出现的并发症展开分析,并就采取的护理措施进行研究。方法针对我院从2011年4月到2013年4月收治的30例妊高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人。对于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患者采取整体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在分娩中的形式和产后的个人满意度。数据采取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采取适当的整理护理干预措施之后,其顺产率和患者的满意度调查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临床上针对妊高症产妇患者,采取系统性的整体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病情的缓解,提高顺产几率。保证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并且提升了患者的个人满意度,值得广泛性推广。
作者:肖蕾蕾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C型臂X光机介入配合理疗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初步经验及其疗效和安全性,拓展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介入配合理疗治疗方法,提高微创介入配合理疗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水平。方法:40例LD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n=20):采用臭氧联合胶原酶化学溶解术,综合治疗组(B组,n=20):在A组治疗基础上先进行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术(PLDD)再配合针炙、中频、蜡疗治疗,术后1周、2月、3月、12月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随访。结果:两组术后疗效均优于术前,且随着时间延长疗效逐渐显著。术后随访,同期B组疗效均优于A组。结论:以微创介入为主配合理疗在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陈建铭;张金丹;张文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长期卧床的病人,要经常翻身和按摩皮肤。尤其是年老、体弱、营养不良、消瘦、瘫痪在床的病人,如果不经常翻身,会使局部组织受压过久,会出现血液循环障碍,使局部皮肤出现溃烂。一旦出现这种溃烂,愈合非常困难,所以我们要鼓励和帮助病人经常翻身。对于瘫痪或床上活动困难的病人,要定时翻身和有具体的翻身计划,白天每2小时翻身一次,夜间不超过3小时翻身次,要保持床单位清洁、整齐、平整。整理翻身前应先拍背,嘱其咳嗽,每次翻身均应检查受压的骨突部,再把石蜡油涂在受压处皮肤上,后行翻身。应及时了解皮肤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于受压的骨突部位,作局部按摩或使用气垫等措施以预防褥疮。
作者:方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呼吸机无创正压通气在重症心力衰竭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我院在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接诊的68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比较研究。对照组34人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34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助呼吸机无创正压通气。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和康复效果。结果:实验组痊愈13例、好转19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4.1%;对照组痊愈8例、好转21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5.2%。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在血气标准、心率、呼吸频率等方面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呼吸机无创正压通气对重症心力衰竭的治疗有理想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2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442名患者为对照组(干预前),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本科室住院的485名患者为观察组(干预后)。两组均实施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成立名为“拉手圈”的QC活动小组,以“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为主题,品管圈十大步骤的实施。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健康知晓率的高度,实施质量持续改进。结果:观察组通过品管圈活动实施6个月后,患者对健康教育的知晓率在用药知识、合理饮食、风险防范、出院注意事项等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是;p<0.05)。同时护士在QC手法的运用、科室的团结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护士PPT的制作、沟通协调能力和患者的满意度等无形成果方面有了很大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患者对健康宣教内容的掌握、配合治疗和护理、降低护理风险、促进机体的康复。同时有利于科室成员的团结协助和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是值得推广的。
作者:周月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丹蒌片治疗高领患者冠脉支架植入治疗后心绞痛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2年6月-2014年2月收治的8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蒌片,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及各项指标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蒌片治疗高龄患者冠脉支架植入后心绞痛具有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倪建宾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膀胱癌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健康指数,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研究显示:膀胱癌发病的非饮食触因包涵职业、吸烟、使用染发剂和年龄与性别等是泌尿系统膀胱癌的重要诱因。本文对其发生的非饮食危险因素,诸如年龄、性别、吸烟、职业因素、染发剂的接触等进行了分析和探究,对控制膀胱癌发生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钟家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究还原型谷胱甘肽在化疗患者保肝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化疗后肝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保肝治疗,治疗组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结束时肝功能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2周后复查肝功能指标,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化疗后肝功能异常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展海;钱龙江;王振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