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迎辉
目的:分析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影响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本院诊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患者均行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对照组30例于围手术期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护理干预措施,分析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9.46±2.7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评分(15.63±3.8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日常生活能自理16例明显多于对照组9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死亡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应用护理干预的影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夏爱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究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5月在我院进行无痛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共计4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行异丙酚静脉麻醉,实验组行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与苏醒时间。结果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患者较单纯行异丙酚麻醉患者苏醒时间与麻醉效果更好。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效果及安性全较单纯行异丙酚麻醉更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正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地,乙肝病毒(HBV)阳性携带者约占总人口的5.3%~12%,同时肺结核也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全世界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近年结核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并且耐药性结核杆菌相当常见。全国调查表明,我国有近6亿人口感染了结核杆菌,占总人口的45%,每年的发病人数120万,因此,在临床上肺结核患者合并HBV感染现象较为常见。目前,国内外对初治菌阳性肺结核推荐2HRS(E)Z/4HR短程化疗方案,除链霉素外,方案中其他药物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肝毒性作用,尤其是在强化治疗期开始的2~3个月,用药较多,3~4种抗结核药物同时联合应用,更易发生肝脏损害。有报道,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肺结核患者化疗中肝损害发生率为50%。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了解这部分患者抗结核治疗中出现的肝损害情况对肺结核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的观察抗病毒和护肝治疗对乙肝病毒感染合并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92例乙肝病毒感染合并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抗病毒治疗+抗结核治疗组(抗病毒组)、护肝治疗+抗结核治疗组(护肝组),观察治疗后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抗病毒组的患者肝功能水平较护肝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抗病毒治疗能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防止乙肝病情的加重,从而明显减轻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过程中出现的肝脏功能损害情况。
作者:聂双全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和总结rt-PA静脉溶栓治疗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12月至2014年2月我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1例,均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在溶栓前、溶栓过程中以及溶栓后进行科学护理。结果溶栓24小时后,28例症状、体征好转(90.3%),1例无效(3.2%),2例出现溶栓后出血(6.5%)。结论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在静脉溶栓治疗过程中,实施科学有效的临床护理,能够提高溶栓治疗效果,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
作者:张博;彭定伟;董化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宫外孕采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之间在我院就诊的200例宫外孕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腹腔镜手术组和开腹手术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表明,宫外孕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对于患者的机体损伤更小,因而推广和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刘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妇科急腹症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我院从2010年1月~2011年7月收治的60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0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明确诊断并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30~110min,术中出血10~40mL,住院时间5~7d,60例患者均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切口愈合良好。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急腹症,安全、疗效确切。
作者:陈亚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前,社会人们对口腔外科的护理工作越来越重视,口腔外科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也被提升到了广泛议论的层面,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口腔外科护理经验,对口腔外科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期促进我国口腔外科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的水平。
作者:王颖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彩超诊断孤立性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1例孤立性小腿肌间静脉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回顾和总结。结果:101病例中,其中2例未经临床干预因肺栓塞首诊入院检查,另99例经治疗后,随访6月均无并发症发生,其中51例经临床溶栓治疗后复查血栓体积减小或症状减轻。结论:彩超对孤立性小腿肌间静脉能够准确诊断,并协助临床观察治疗效果,并对协助诊断及预防肺动脉栓塞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谢卫锋;费正东;曹磊;王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总结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方法与体会。方法:选取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来我院就诊的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将72例患者随即分为两个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的方法,然后严密观察两组患者在之后的抢救效果,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抢救结果、抢救时间、患者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等。结果:急诊护理能够充分分配护理资源,即护理人员和基础设施,正确使用护理方法,因此在各项数据的记录上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统计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的治疗中使用急诊护理能更好的减少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进一步缩短抢救时间,挽救患者的生命,另外还大大的提高了患者家属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蒋小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前,静脉注射仍不失为抢救治疗老年患者的重要给药途径。但绝大多数老年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血管硬化,静脉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血管弹性降低,脆性增加,皮肤松弛,血管不易固定,以及回血缓慢、凝血较快等,给老年患者静脉注射或输液时增加了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建议给老年人做静脉注射或输液时应根据老年不同疾病,采取不同静脉穿刺部位及方法。
作者:邱玲玉;张霞;高秀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给我们广大计生工作者提出了新的难题,特别是对“特殊人群”避孕药具发放难的问题更为突出。为应对新时期人口计划生育避孕药具工作,本文对这些新的问题进行简单的讨论,并结合我县当前育龄群众的实际情况给出相关建议。目的:通过对流动人口、聋哑、弱智、盲人精神病、避孕药具不良反应人员等特殊人群避孕药发放的探索和研究,可以让每位药具工作者在面对不同育龄群众时采取合适的药具发放与服务方式,从而提高了我县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措施落实率,育龄群众使用药具避孕的满意度也不断提高,促进了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特殊人群。
作者:徐秀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入住我院内科进行急性脑梗死治疗的76例老年患者,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药片治疗,观察患者的血脂、细胞粘附分子及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经有效治疗后,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8.4%与92.1%,两组血脂、细胞粘附以及C-反应蛋白均明显下降,但实验组下降更明显;两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5.8%与7.9%。结论:阿托伐他汀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胡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痔术后不同方法对创面疼痛及愈合的处理效果;方法:从我院2010年6月到2013年6月接收并治疗的重度混合痔术后患者中抽取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使用痔痛安搽剂坐浴联合藻酸盐敷料换药,对照组使用常规方式换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痔术后创面通过不同方法处理后的疼痛减轻和愈合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创面疼痛减少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重度混合痔术后患者,使用痔痛安搽剂坐浴联合藻酸盐敷料换药的创面处理方法,能够有效增强治疗和护理效果、降低疼痛和愈合时间,是一种科学、高效的临床医学护理方法,值得在痔术后创面的临床处理中运用和推广。
作者:王恒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应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进行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52例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并做回顾性分析,52例患者均予以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进行治疗,对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离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及细菌清除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经治疗,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达到94.2%,,细菌清除率为84.2%,2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采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老年吸入性肺炎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吴仙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骨组织作为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一门崭新学科,其研究范围涉及骨、软骨、肌腱等多种组织的再造与修复,与骨组织的研究与治疗范围有非常大的交叉。本文仅就组织工程在骨组织领域的研究进展,从骨、软骨、肌腱等骨组织治疗中涉及较多的组织构建方面作一简要概述。
作者:胡振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医学免疫学作为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学科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基础作用不可替代,PBL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应用到医学免疫学的教学中具有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本文主要对PBL教学模式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对PBL教学模式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此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解决措施。
作者:方绘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异位妊娠方”联合米非司酮或甲氨蝶呤治疗未破损型的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组口服“异位妊娠方”与米非司酮联合或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米非司酮或甲氨蝶呤。均以l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后未破损型异位妊娠的结局。结果2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治愈好转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甲氨蝶呤组患者肝功能损害率高于米非司酮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中药方汤剂“异位妊娠方”联合米非司酮或氨甲喋呤治疗未破损型异位妊娠,疗效确切,能有效提高未破损型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成功率。
作者:韩玉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产房护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产妇7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6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6例)实施常规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风险因素认知水平及护理质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在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投诉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78%vs16.67%,2.78%vs19.44%),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产房护理工作中实施风险管理,可提高产妇及护理人员对于风险的认知,改善护理质量,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降低投诉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唐知;肖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也越来越重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属于非营利医疗机构,针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卫生服务。社区护理所针对的群众一般是指社区内居民,服务人数相比医疗机构较少。社区患者多以老年患者为主,因此,需要更加注重护理方法。社区护理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部分,全力发展社区护理服务不仅能够为社区人们带来方便,也是完善我国护理事业的关键所在。本文针对我国社区护理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对策作出深入分析。
作者:李燕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氟伏沙明治疗慢性肾脏疾病患者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氟伏沙明对符合抑郁状态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进行为期6周的治疗观察。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各周HAMD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显效率为84.6%,不良反应少而轻。结论:氟伏沙明治疗慢性肾脏疾病患者抑郁状态安全有效,治疗依从性好,适合临床使用。
作者:娄渊敏;赵晶伟;徐保锋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