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妇科急腹症临床治疗分析

陈亚丽

关键词:妇科急腹症, 腹腔镜
摘要:目的:观察妇科急腹症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我院从2010年1月~2011年7月收治的60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0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明确诊断并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30~110min,术中出血10~40mL,住院时间5~7d,60例患者均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切口愈合良好。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急腹症,安全、疗效确切。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人工流产术后两种避孕方法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人工流产术后立即放置宫内节育器与口服复方短效避孕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将2年来在我院妇科门诊行人工流产术后立即要求避孕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口服短效避孕药屈螺酮炔雌醇片(优思明),对照组立即放置宫内节育器,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流产后阴道出血量、出血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再次妊娠、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两组均有很高的避孕效率,但观察组较对照组阴道出血量少,时间短,月经恢复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立即口服短效避孕药比放置宫内节育器安全、有效。

    作者:索红杏;张祖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114例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临床治疗分析

    本文探讨如何有效提高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保证后期能够大限度的为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提供治疗。对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114例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全面性分析回顾,总结患者的适应证状态。结果心血管内科感染的发生率在6%左右,我院接受治疗的114例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的感染发生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其余感染部位为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以及胃肠道感染等。说明想要对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进行行之有效的治疗控制,就必须对每位患者具体的适应证状态进行准确把握,对于那些已经出现了感染的人员要及时进行用药指导以及重点监控保护工作。

    作者:骆淑斐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食管癌颈胸腹三切口术后分布性休克患者护理

    总结了一例食管癌颈胸腹三切口术后分布性休克患者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包括:加强液体复苏监测、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护理、机械通气VAP预防及撤机护理、颈部吻合口瘘的引流、空肠营养护理等。经过18天的ICU治疗和护理,患者转心胸外科继续治疗。

    作者:赵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石嘴山食品安全处理中卫生检验能力现状

    食品安全问题是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的大问题,卫生检验工作则是重大食品安全处理的重要基础之一。本文就本单位食品安全事件中卫生检验检测现状(仪器设备、检测方法、检测项目、检测人员),卫生检验工作在食品安全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探讨。

    作者:程艳君;王宁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精神科患者逃跑的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目的:分析精神科患者逃跑的安全隐患,探讨有效的防范措施和逃跑后的应急预案。力求使逃跑事件发生的危险程度降到小。方法:对精神科工作人员进行安全防范的知识教育,安全质量监控及应急预案演练等规范的工作流程。结果:加强安全检查,排除隐患,使其科室正常运行工作。结论:精神科病号逃跑防范措施的有效落实,提高了精神科护理工作质量,有效的保障病人、他人和社会安全。

    作者:祝秀婷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急诊护理风险管理对策研究

    对当前急诊护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风险进行梳理,提出急诊护理工作的风险管理对策。采用加强急诊护理人员的法制与安全教育,提高服务与责任意识,加强业务素质培训,制定突发事件及急诊抢救预案,强化和规范护理记录,加强护患沟通等措施,增强风险意识,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蒋竞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小儿高热惊厥急诊科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58例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提高急救与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氧气吸入、控制惊厥、及时降温和加强监护等治疗,患儿均康复出院。结论:及时、迅速控制惊厥和高热,加强综合护理是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关键。

    作者:吴雄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开腹手术与腹腔镜在卵巢囊肿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比较分析开腹手术与腹腔镜在卵巢囊肿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00例卵巢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50例,A组行开腹手术治疗,B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B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镇痛情况、住院时长指标明显优于A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长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B组镇痛率明显低于A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发热率明显低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创伤小、恢复快,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对308名婴幼儿母亲育儿期精神紧张的研究探讨

    目的:探讨婴幼儿母亲育儿期精神紧张的影响因素,为社区开展针对性的妇幼保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育儿压力问卷,包括与婴幼儿气质特征相关产生精神紧张的因素和与父母个性、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因素的问卷,对308名婴幼儿母亲进行了调查。结果:婴幼儿的气质特征、与老人合居夫妻关系、母亲职业是育儿期精神紧张的主要因素。结论:从改善育儿环境,关注专职母亲,以及给予家庭全体成员以支持和指导入手,以降低母亲育儿期的精神紧张。

    作者:李爱玲;杨彦;孙静茹;邓海秀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模型结合健康手册对提高产妇满意度及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规范的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孕产妇的知识水平,健康信念和健康行为,树立良好的生育观和健康行为。笔者在基层综合医院产科工作多年,自2013年6月起对科室产妇实施模型结合健康手册的教育方式,取得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何玉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新生儿HMD机械通气的护理体会

    目的:就新生儿HMD机械通气的护理进行探讨和研究。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我院自2013年4月-2-014年3月所收治的54例新生儿HMD患者,对患者实施机械通气插管、拔管以及呼吸道护理,观察并统计患者病情转归情况。结果:54例新生儿HMD患者中有4例患者由于经济原因或者家属而放弃治疗,其余患者均顺利撤机且痊愈出院,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8.9%(48/54)。结论: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在新生儿HMD机械通气护理中,采取合理、科学且全面的护理措施,不仅可有效减轻患者呼吸机有关性肺炎,同时还可使治愈率得到提高。

    作者:王蓓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质量管理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常见问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质量管理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常见问题中的作用。方法:2010年将质量管理应用到CSSD中,对CSSD工作中的每一薄弱环节进行辨认、分析,提出整改措施,争取医院领导重视和相关部门配合,保障CSSD的工作需要;把CSSD工作细化为4个工作小组,并制定各个小组的工作流程;对影响CSSD工作质量和工作人员职业安全的重点环节实施细节管理干预.从管理规范、质量控制、服务满意度等进行干预。结果:质量管理实施后,CSSD无菌包标识规范,配置器械功能完好,护士仪容仪表规范,下收下送符合要求,能及时送到指定地点,总体服务水平提高,基本能满足临床工作需求,且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明显减少(P<0.05)。结论:质量管理的实施,使得CSSD的质量、服务、安全、效率等各个层面都得到极大改善,有效提升了工作满意度。

    作者:茹敏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化疗后肝功能异常80例

    目的:探究还原型谷胱甘肽在化疗患者保肝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化疗后肝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保肝治疗,治疗组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结束时肝功能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2周后复查肝功能指标,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化疗后肝功能异常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展海;钱龙江;王振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外固定架加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19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加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3月~2011年6月施行外固定架加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19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97例均获得随访3个月~2年,平均6个月。桡骨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6.1周。腕关节功能按Dient评定标准评定,优168例,良22例,可7例。结论:外固定架加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方法简单、适用范围广,不需二次手术,疗效显著,可临床推广。

    作者:崔裕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根管治疗200例疗效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对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并探讨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262颗患牙)根尖周炎及牙髓炎患者,采用根管治疗,对填充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在262颗患牙中,洽填213颗,填充成功率为81.30%,欠填29颗、超填20颗所占比例分别为11.07%和7.63%。其中磨牙和前牙的填充成功率均较高,分别为84.46%和83.78%,均显著优于前磨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管治疗是治疗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的有效方法,临床治疗成功率高,但应注意相关因素对治疗结果的影响,严格操作,以避免填充失败发生。

    作者:何新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原因及防治对策分析

    目的:分析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原因,并提出防治对策,以减少新生儿院内感染的现象。方法:统计学分析2011年10月到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500例新生儿院内发生感染的病例,并分析其原因及临床防治对策。结果:通过进行分析可以得知,500例新生儿中36例患儿发生院内感染的现象,感染率为7.2%,其中感染部位为呼吸道感染17例,皮肤软组织感染6例,口腔感染5例,胃肠道感染4例,脐部感染2例,还有其他感染2例,造成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因素主要有护理人员自身的卫生情况,护理人员的防感染意识差,院内消毒设施不完善以及新生儿的用品等。结论:加强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基础防范设施的建设,不断提高新生儿院内感染防范意识和护理措施,对防控新生儿院内感染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章雪慧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胎盘剥离方式对剖宫产术后预后和产后子宫内膜炎的影响

    目的:分析胎盘剥离方式对剖宫产术后预后和产后子宫内膜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2组产妇均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观察组产妇采用胎盘自然剥离,对照组产妇采用胎盘人工剥离。对比分析2组产妇的手术相关指标、预后及产后子宫内膜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血红蛋白减少量、红细胞压积减少量均少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子宫内膜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胎盘人工剥离,剖宫产术中胎盘自然剥离能有效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并降低产后子宫内膜炎的发生率。

    作者:饶大刚;谢德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初探脑卒中后偏瘫的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为护理干预提供指导和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2010年8月至2011年2月住院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和护理。结果:1.对比对照组,干预组患者血甘油三醋、总胆固醇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下降,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作者:于世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自拟活血益髓汤治疗慢性再障临床疗效观察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AA)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造血干细胞损伤、骨髓脂肪化、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临床以慢性者多见,其病势迁延、缠绵难愈。笔者对本院名老中医在临床应用自拟活血益髓汤治疗慢性再障(CAA)进行了观察统计,临床疗效较为满意。

    作者:周玉刚;徐文江;李青;杨淑莲;乔子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多器官功能不全交叉配血不合1例

    病例:男性,67岁,因贫血、多器官功能不全、肺炎、糖尿病入院。既往无输血史。本次入院后查H b54g/L,血型A型RH(D)阳性。在重症监护室输注1.5U悬浮红细胞和340ml血浆配血相合无异常后5天转入呼吸内科复查H b56g/L,需再次输血,申请输注A型RH(D)阳性洗涤红细胞2U,进行交叉配血时出现配血不合。

    作者:蒙春旭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