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展海;钱龙江;王振华
目的:观察匹维溴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35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应用匹维溴胺50mg,每日3次,口服,治疗时间为28天。采用症状积分法,观察比较匹维溴胺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腹痛、腹胀、腹泻、便秘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28%,91.67%,90.9%,50%。腹痛、腹胀、腹泻的症状明显改善(P<0.001),但对部分便秘患者疗效不佳。该药副作用轻微。结论匹维溴胺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张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临床上针对妊高症患者容易出现的并发症展开分析,并就采取的护理措施进行研究。方法针对我院从2011年4月到2013年4月收治的30例妊高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人。对于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患者采取整体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在分娩中的形式和产后的个人满意度。数据采取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采取适当的整理护理干预措施之后,其顺产率和患者的满意度调查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临床上针对妊高症产妇患者,采取系统性的整体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病情的缓解,提高顺产几率。保证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并且提升了患者的个人满意度,值得广泛性推广。
作者:肖蕾蕾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痤疮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面部,临床特征为粉刺,黑头粉刺,脓疱,结节与囊肿,少数患者于病损痊愈后可形成凹陷或增生性瘢痕,痤疮常给患者产生自卑感,情绪压抑甚至失去生活信心,黄种人中痤疮患者产生瘢痕或色素沉着等后遗症的发生率约为52.6%[1]。传统的痤疮治疗包括系统治疗,局部药物治疗但均有一定的风险及并发症,如抗生素的耐药性,维A酸类的致畸作用,局部皮肤刺激等,近10年来,光疗法逐渐被认可推荐[2]。2012年8月~2013年10月本科室对152例寻常痤疮患者采用Q开关Nd:YAG激光联合红蓝光治疗,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黄开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七叶皂甙钠是从七叶科植物天师粟干燥成熟果实中提取得到的皂苷钠盐。其制剂β-七叶皂甙钠注射液具有抗炎、抗渗出、消肿胀、改善微循环及恢复脑功能等作用。由于七叶皂甙钠注射液静脉给药对血管刺激性较大,可以导致静脉疼痛和静脉炎,严重者会出现血管硬化手指青紫,皮温低。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们对50例收入神经内科经静脉输入注射用七叶皂甙钠发生静脉炎的住院患者应用康惠尔增强型透明贴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晓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分别用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三种方法检测梅毒抗体,比较他们在梅毒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何林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ICU患者镇静治疗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128例ICU患者进行镇静治疗。结果:101例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27例发生肺部感染,经治疗好转,2例死亡。结论:对ICU患者镇静水平检测,妥善处理复发性躁动不安,避免由于镇静时患者的各种反应减弱而发生各种并发症是护理关键。
作者:王烨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tachycardia-induced cardiomyopathy,TIC)指因持续的室上性或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导致心室率过快,进而引起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在恢复窦性心律或控制心室率后,可完全或部分逆转心功能。Fenelon等提出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可分为两类:第1类为单纯型,是指心动过速是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的唯一病因,患者发病前无基础器质性心脏病;第2类为不纯型,是指已有器质性心脏病和心功能不全患者发生慢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后,二者对心肌损害起双重作用。在2008年欧洲心脏病学学会发表的“心肌病分类共识”中将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归属于非家族性心肌病。
作者:胡菁;王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妊娠及产褥期合并结核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2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82例妊娠及产褥期合并结核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4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病情控制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78.05%),观察组病情控制时间为(13.54±2.02)天,对照组则为(15.21±1.01)天,观察组病情控制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及产褥期合并结核病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且病情控制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金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1年7月到2012年5月收治的200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方式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n=100)。观察组除使用正常护理方式外,还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对照组采取为常规护理法,分析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后的PaO2、PaCO2和心率水平均优于干预前,仅观察组的呼吸频率小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PaO2、PaCO2、心率和呼吸频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较好。
作者:石玉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及其与肝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278例慢性HBV感染患者,采用荧光PCR法检测该组患者的HBV基因型并同时测定其肝功能。结果:全部患者中HBV基因型为C型患者所占比例明显多于HBV基因型为B型患者所占比例(P<0.05)。HBV基因型为C型患者的直接胆红素与清蛋白含量与HBV基因型为B型的患者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HBV基因型常以C基因型为主,其次为B型,不同BV基因型对肝功能的影响情况各不相同。
作者:郭洁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CT扫描在胃肠穿孔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6例胃肠穿孔患者的病例,对其CT及X线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6例胃肠穿孔患者中,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者12例,外伤所致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乙状结肠穿孔者8例,胃癌穿孔3例,肠缺血坏死致回、结肠穿孔3例。CT表现为上腹部剑突下隐窝、肝裂、胆囊窝及肝肾隐窝游离气体或散在游离气泡影,并同时发现腹腔内积液存在18例,后腹膜(右肾周)有游离气体,并有积液及腹膜后组织水肿8例。结论:CT为断层图像,克服了X线影像重叠的缺点,同时CT图像密度分辨率高,可发现位于脏器间的少量气体,在诊断少量气腹上的优势CT更为明显。
作者:罗信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测肾动脉相关血流动力学指标。方法:对210例糖尿痛肾病(DN)Il 期患者与102例DN(I、Ⅱ期病人)行二维及多普勒肾动脉血流检查。以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作为早期肾损害指标。结果:DN早期肾损害的患者肾血流多普勒频谱特点是:肾段动脉、叶间动脉的舒张期末低流速减低(Vd)、阻力指数(RI)增高。当叶间动脉RI>0.65时,早期肾功能指标出现异常,预示肾功能将出现早期损害。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肾血流测定是早期诊断和预测DN早期肾损害的简便易行、可靠的方法。
作者:邹松平;陈岩;李万荣;付雪丹;刘彦丽;孔凡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胆道镜联用腹腔镜治疗胆管结石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使用胆道镜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胆管结石患者50例,所有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结果:全部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全部患者均使用腹腔镜指导下将胆总管切开,使用胆道镜探查取石,手术时间为90~210分钟,手术中出血量为3~109mL,有10例患者未放置T型引流管,其中有7例患者未出现明显腹部体征与不适感,有3例患者术后有胆汁流出,均于7天内停止流出。40例患者均放置T型引流管,均无发生胆汁流出现象,没有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结果:通过采用胆道镜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做好术前准备工作与心理护理,术中熟练配合,术后增强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同时有利于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林蕾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背景:虽然甲状腺切除术是一个小手术切口,手术持续时间短,切口感染率低,但是临床医生仍对感染病例有所顾虑。目的:回顾性分析在甲状腺切除术后围手术期不使用抗生素对切口感染的预防。方法:776例患者甲状腺术后围手术期未施用预防性抗生素,其中68.0%单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或甲状腺腺瘤患者行单侧全叶切除术或甲状腺部分切除术,25.5%结节性甲状腺肿或Graves病的患者行双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为89.6±5.87(范围:35-390)分钟。结果:2例双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的病人残余甲状腺继发性出血,1例右侧甲状腺全切、左侧甲状腺次全切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出现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1例患者双侧甲状腺部分切除后5天颈部切口化脓性感染。结论:甲状腺切除术是一个清洁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在严格无菌条件和止血充分的条件下进行操作,则不需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防止切口感染,从而降低成本,不会造成使用抗生素过度。
作者:郝和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可吸收棒内固定治疗儿童膝关节骨软骨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3年收治的2例膝关节骨软骨骨折的儿童行关节镜下可吸收棒内固定手术,术后辅以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10个月,患儿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采用关节镜下可吸收棒内固定手术治疗儿童膝关节骨软骨骨折创伤小、恢复快,骨折复位固定稳定,可取得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薛志强;吕信息;刘炯 刊期: 2014年第08期
CT对胰腺疾病的诊断是有较高的价值,但由于胰腺的形态欠规则,常规胰腺扫描技术对胰腺的全貌显示欠佳,给疾病的显示和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介绍胰腺扫描中,对124例病员采用了倾斜扫描与不倾斜扫描进行分组扫描,通过对所得图像进行了对比分析,胰腺CT倾斜扫描的对胰腺疾病的显示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吴华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早期围产保健对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随机的选取在我院住院的孕产妇280例,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的140例孕产妇没有实施早期围产保健,而对观察组的140例孕产妇实施相关的早期围产保健,对两组孕产妇的产前检查情况、分娩方式、分娩过程中的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分娩过程中的体重超标率进行对比分析,并对两组患者的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宫缩乏力、产褥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产前检查情况及分娩方式具有显著差异,并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产前检查3~4次、<5次的构成比及正常产的构成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两组患者在分娩期的出血量、分娩时的体重超标率、第三产程时间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并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另一方面,两组患者在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宫缩乏力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上具有显著差异,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孕产妇实施早期围产保健,对于加强孕产妇的产前检查、减少其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唐清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早产儿的护理。方法从病情观察、环境管理、喂养、预防感染、吸氧、抚触、心理护理等方面对早产儿进行护理。结果早产儿康复出院,生命体征平稳,无并发症。结论加强早产儿护理可以提高存活率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丁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ICU人工气道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通过对ICU非计划拔管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ICU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原因主要是护患沟通缺乏,患者不了解插管的重要性;患者不适;医疗护理操作不当;未使用镇静剂;缺乏有效约束与固定;昏迷烦躁。结论:护理人员应针对非计划拔管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使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下降。
作者:周正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为了解医院感染状况,分析其相关因素,寻找控制感染措施。方法:对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平凉市五所公立医院出院病例采用临床医生填写诊断报告卡与回顾性调查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医院感染率为1.09%。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男女感染率之比为58.7:41.3,住院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结论: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患者年龄、侵入性操作、宿主因素、空气质量、住院时间长短、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等因素密切相关。
作者:李静雅;李红恩;隆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