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初探脑卒中后偏瘫的康复护理

于世萍

关键词:脑卒中, 偏瘫患者, 康复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为护理干预提供指导和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2010年8月至2011年2月住院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和护理。结果:1.对比对照组,干预组患者血甘油三醋、总胆固醇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下降,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分析我院临床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成功分娩

    目前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人数逐渐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再次剖宫产率,但由于子宫存在瘢痕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否则可能导致母婴的不良结局[1]。本文对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我院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者阴道分娩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俊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康复的影响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康复的影响。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本院诊治的180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9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优质护理干预,记录并分析两组相关情况。结果:研究组肢体无肿胀数量比对照组多,Ⅱ度肿胀数量比对照组少,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Ⅰ度疼痛例数多于对照组,Ⅲ度疼痛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心理、躯体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康复具有良好影响,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黄兰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肥胖糖尿病患者血脂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对肥胖糖尿病患者血脂检验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抽取在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肥胖型糖尿病患者,非肥胖型糖尿病患者和同期健康体检者各56例,对其展开血脂水平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对比发现,肥胖型糖尿病组和非肥胖型糖尿病组血脂各项指标检测结果较健康组高(P<0.05);肥胖组高血脂发生率高于非肥胖组(P<0.05)。结论血脂检验在糖尿病肥胖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对其给予重视。

    作者:王桂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比较

    分别用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三种方法检测梅毒抗体,比较他们在梅毒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何林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104例剖宫产切口感染因素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导致剖宫产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行剖宫产的104例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发生切口感染的26例产妇作为感染组,选择同期未发生切口感染的31例作为非感染组,分析切口感染相关因素。结果两组在基础疾病并发率、阴道检查次数、手术时间、胎膜早破发生率、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率、住院时间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剖宫产切口感染因素比较多,不同的因素在临床上应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才能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樊道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碘海醇注射液行CT造影致不良反应药理学分析

    碘海醇(商品名欧苏),属于非离子型造影剂,其水溶性好,黏度小,机体的耐受性好。选用非离子型造影剂,可有效地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但在临床上,使用碘海醇行CT增强扫描仍有变态反应发生。笔者就我院使用碘海醇行CT增强检查时出现的过敏性休克报道如下。

    作者:樊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临床护士执行输血面临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目的:通过输血流程的规范管理,制定控制措施,避免输血错误,提高护理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方法:按照输血流程规范管理要求强化安全输血意识,规范护理执行输血管理制度,加强层次、环节控制和沟通配合工作。结果:我院自独立成立输血科以来,未发生输血差错。结论:通过加强护理人员输血安全意识的培训,能有效的规避输血风险,避免错误输血事件的发生,有效做到安全输血。

    作者:陈莉;陈开蓉;王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门急诊处方点评分析

    1资料与方法由医务科、临床药学室、临床医师等相关人员组成处方点评小组,对2014年1月份-3月份的门诊20700张普通处方和药师日常处方审核工作中所记录的疑义处方进行点评、统计和分析。

    作者:王卫忠;宋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支气管结核经纤支镜冷冻治疗10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经纤支镜冷冻治疗支气管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102例支气管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的全身抗结核治疗并行纤支镜介入低温冷冻治疗,1次/周,连续4~10次,观察并统计患者的临床症状即疗效。结果:治疗后,102例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胸部影像学检查和支气管镜检查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为99.02%(101例),其中显效88例,占86.27%,有效13例,占12.7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行纤支镜下冷冻治疗支气管结核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康书慧;许香梅;李冬斌;王翠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呼吸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护理策略

    目的:呼吸内科针对患者长期不规范的使用大量的广谱性的抗生素,导致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不断增加,本文调查并研究了呼吸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现况以寻求合适的护理策略。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5名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原菌分布、抗菌药物的使用等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研究目前他们的感染状况探索相应的护理策略。结果:15名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中,共发现了17株病原菌,其中有3株为铜绿假单胞菌,5株为大肠埃希菌,5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株为鲍氏不动杆菌,3株为肺炎克雷伯菌。在对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和一些教育宣传后,一定程度的预防和控制了患者的病情以及感染。结论:严格执行相应的护理策略可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感染。

    作者:潘海燕;李赫然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ICU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及护理

    目的:探讨ICU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应用及相关并发症防范的护理措施。方法对50例ICU重危病人的肠内营养由小剂量,低浓度逐渐增加,以恢复患者正常的胃肠功能。结果50例患者通过加强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护理与观察,有效改善了危重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作者:林芸;田青;聂成惠;李雪梅;唐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2012年度我院住院患者质子泵抑制剂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目前住院患者质子泵抑制剂的用药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排序法,对住院患者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品种、消耗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注射用泮托拉唑用药频率居首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用药频率居第二位,且日治疗费用低。结论:我院医师对住院患者选用口服剂型较为合理,但应严格把握注射剂的使用指征。

    作者:宋军妹;李绒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老年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住院期间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氧分压(PaO2)均较前升高,其中观察组患者升高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较前降低,其中观察组患者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的47例护理满意度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例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具有较的临床效果,明显提高了患者治疗的有效性,改善了患者病情并获得了较高的临床满意度评价,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我们推广应用。

    作者:罗小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疼痛护理管理

    目的:针对肝癌患者介入术后疼痛现象,寻求适当的护理干预方式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适当的缓解。方法严密观察介入后患者引起的疼痛,根据不同年龄给予疼痛尺,评估患者疼痛程度,从而有效的对疼痛患者进行管理。结果适当的护理措施的实施有利于肝癌介入后患者缓解疼痛,有利于帮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疾病的恢复。结论适当的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后患者缓解疼痛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孙露;李雪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获得性长Q-T综合征导致反复室性心动过速1例

    病历资料患者女,72岁,因“活动后心前区疼痛疼痛9年,加重一月入院”。入院心电图示:房性早搏,S-T改变,QT间期0.42。心脏彩超示:左室节段性室壁运动不良,LVEF 0.42。冠脉造影示三支血管严重病变,建议CABG术。于非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术(左乳内动脉-前降支,升主动脉-大隐静-后降支,升主动脉-大隐静脉-钝缘支-对角支),术后当天患者反复发作快心室率房颤,予以可达龙持续泵入,术后第7天停可达龙泵,改可达龙0.2口服 qd。术后第11天患者突然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呼吸困难,后出现室速、室颤,经胸外心脏按压、电除颤、气管插管后成功复苏,复苏成功后予以异丙肾、可达龙、利多卡因泵入,心电监护示窦律,偶发室早,心率70次/分左右。术后第12天患者反复出现室速,呈尖端扭转样,伴有阿斯发作,经胸外按压后可很快转复,转复后示Ⅲ°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QT间期延长(QT/QTc 516/539ms),考虑患者为可达龙所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停用可达龙,增加异丙肾泵入,予以补镁、补钾,患者未再出现室速发作,复查心电图示QT间期较前缩短(QT/QTc 452/440ms),但心电监护仍有一过性心动过缓及长间歇,伴有血压明显下降,予以植入永久性AVI起搏器。患者顺利出院,出院后随访1年未再出现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作者:申玉文;庞昕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佳苏仑治疗剖宫产硬腰联合麻醉期间寒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观察剖宫产术患者在硬一腰联合麻醉期间采用佳苏仑治疗寒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行剖宫产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硬一腰联合麻醉处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给予佳苏仑治疗)、B组(给予咪达唑仑治疗)、C组(给予单纯的生理盐水),对比观察三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等指标。结果A组患者寒战治疗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B组(56.7%)、C组(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后MAP以及SpO2等指标水平并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A组患者在治疗5min内HR指标明显高于B组、C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患者在硬一腰联合麻醉期间采用佳苏仑治疗寒战的临床疗效显著,见效较快,且不良反应较轻,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慢性病的社区预防与控制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社区已成为城镇居民生活的基本单位。然而,社区人口多,基础设施不齐全,医疗条件较差,这些都给慢性病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文章分析了慢性病的危害,指出了目前我国社区的慢性病现状,提出了慢性病的社区预防与控制的一些方法。以期增强人们的卫生意识,让广大居民摆脱慢性病困扰。

    作者:夏彬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静脉留置针的使用能减少患者因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及对打针的恐惧感,减轻病人的焦躁情绪,便于临床用药,急、危重患者的抢救用药,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减少患者疼痛,因而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广泛应用[1],在我国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不断扩大,已涉及家庭和社区[2]。

    作者:高亚婷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对38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予以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并给予全面、周到、专业的护理,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PaO2,PaCO2,PH,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具有迅速改善症状、有效纠正低氧和高碳酸血症,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患者满意率为92%,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在临床应用中应当予以全面、周到、专业的护理。

    作者:杨婷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救治1例多发伤患者的护理体会

    多发伤是指在同一伤因的打击下,人体同时或相继有两个以上解剖部位的组织或器官受到严重创伤,而这些创伤即使单独存在也能危及生命。其特点是:1.应激反应严重、伤情变化快、死亡率高;2.伤情重、休克发生率高;3.严重低氧血症;4.容易漏诊和误诊;5.伤后并发症和感染发生率高。因此,在急诊科进行抢救工作.是挽救严重多发伤患者生命的关键,而主动、及时、有效的护理配合对抢救工作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作者:楼杨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