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效果观察

罗小红

关键词:护理干预, 无创正压通气, COPD, Ⅱ型呼吸衰竭,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老年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住院期间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氧分压(PaO2)均较前升高,其中观察组患者升高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较前降低,其中观察组患者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的47例护理满意度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例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具有较的临床效果,明显提高了患者治疗的有效性,改善了患者病情并获得了较高的临床满意度评价,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我们推广应用。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影响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本院诊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患者均行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对照组30例于围手术期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护理干预措施,分析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9.46±2.7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评分(15.63±3.8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日常生活能自理16例明显多于对照组9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死亡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应用护理干预的影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夏爱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儿童预防接种的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儿童预防接种过程中采取心理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于我中心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儿童55例,接受常规门诊护理;观察组儿童61例,在常规门诊护理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儿童的配合良好率。结果:对照组儿童的配合良好率为61.8%,观察组儿童的配合良好率为95.1%,两组儿童预防接种的配合良好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预防接种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可以让儿童更好地配合接种,对提高接种的有效性与接种效率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作者:樊灵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类风湿关节炎的康复治疗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取得的临床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西医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康复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康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地缓解患者的关节疼痛,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汪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闭孔疝易误诊原因分析(附5例报告)

    闭孔疝是腹内脏器,经骨盆侧壁闭孔管向股三角区突出的隐匿性疝,是临床较少见的一种腹外疝,占所有疝的0.05%-0.7%,占肠梗阻手术患者的0.2%[1]。大多数闭孔疝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临床医生对该病认识不足,以及患者主、客观因素,常常延误诊治,导致患者发生肠坏死、肠穿孔,病死率极高。因此,提高对本病的警惕,及时准确的诊断对挽救患者生命和提高预后有重要的意义。下面结合5例病例报告并结合文献学习,分析和查早易误诊原因进行分析,以提高临床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尹卫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慢性胆脂瘤型中耳炎围手术期护理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骨膜及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多为急性中耳炎未得到及时治疗所致,为耳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以长期或反复发作的耳流脓、鼓膜穿孔、听力下降为本病三大特征,该病进一步发展,可造成颅内外一系列并发症,重则危及生命。胆脂瘤型中耳炎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一种,由于此病造成病人耳内长期持续流脓,有特殊的恶臭,伴听力下降,所以病人迫切需要很好治疗。一经确诊即应考虑手术治疗,根除病灶。我科成功为45例慢性胆脂瘤型中耳炎实施了乳突根治术,现将该手术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明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会阴侧切可吸收线缝合的体会

    目的:分析会阴侧切可吸收线缝合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3年4月~2014年3月行会阴侧切缝合术的产妇200例,随机分2组,观察组100例采用会阴侧切可吸收线缝合术,对照组100例采用会阴侧切医用羊肠线传统缝合术。结果:会阴侧切可吸收线连续皮内缝合术手术缝合时间短,伤口愈合好,不用拆线,住院时间短,产妇痛苦少,效果满意。结论:会阴侧切后采用可吸收线缝合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柏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两种灌肠法治疗粪石性肠梗阻护理方法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应用两种灌肠法对粪石性肠梗阻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5月收治治疗的粪石性肠梗阻患者60例,随机的把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选择温生理盐水进行灌肠治疗,而观察组选择生理盐水注射液和甘油与双氧水混合液进行灌肠治疗,并对其进行相应护理,对两组患者对其恢复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观察组效果更为明显。结论:应用生理盐水注射液和甘油与双氧水混合液进行灌肠治疗,并加强护理,与传统灌肠手段进行比较,其效果更加明显,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赛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临床护理中压疮的预防护理

    目的:通过了解压疮发生的原因及诱因,易发人群,总结压疮的防治方法,减少压疮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方法阅读大量相关资料,联系临床实践,吸取先进经验。结果压疮的发生与患者年龄、营养状况及所患疾病,局部皮肤清洁及创口处理,医疗环境舒适程度,护理质量有极大关系,尤其是护理质量。结论压疮的护理应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未病先防,已病防止恶化。

    作者:张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早期胃肠营养护理干预改善ICU危重患者预后状况的实效性探究

    目的:探究早期胃肠营养护理干预改善ICU危重患者预后状况的实效性。方法:选取我科室从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以来三年的140位ICU危重患者作为病例。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为70病例。对照组的患者进行传统的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之外还进行额外的早期胃肠营养护理干预。结果:所有病患的营养指标均有提高,采取早期胃肠营养护理干预提高程度更为明显,两组营养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症发生概率观察组患者为8.57%明显低于对照组22.8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危重患者采取早期胃肠营养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预后状况。

    作者:杨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安全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分析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安全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在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126例进行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手术期间手术室管理方式不同,将本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实验组患者给予安全管理,对照组患者未行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护理纠纷、护理差错、护理质控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护理纠纷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质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实行安全管理制度效果好,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李燕琦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慢性肝病患者睡眠的护理干预探究

    目的:探究慢性肝病患者睡眠的护理干预措施和效果。方法选择84例慢性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两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都接受常规慢性肝病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慢性肝病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睡眠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结果接受睡眠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显著提高,对照组患者睡眠质量没有变化,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睡眠情况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对慢性肝病患者使用足浴结合按摩的方式、睡前渐进性放松指导以及心理护理、心理疏导的方式进行睡眠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

    作者:林晓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根管治疗200例疗效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对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并探讨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262颗患牙)根尖周炎及牙髓炎患者,采用根管治疗,对填充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在262颗患牙中,洽填213颗,填充成功率为81.30%,欠填29颗、超填20颗所占比例分别为11.07%和7.63%。其中磨牙和前牙的填充成功率均较高,分别为84.46%和83.78%,均显著优于前磨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管治疗是治疗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的有效方法,临床治疗成功率高,但应注意相关因素对治疗结果的影响,严格操作,以避免填充失败发生。

    作者:何新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观察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L-Arg)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对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L-Arg)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某院将8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了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的是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的是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L-Arg)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再通率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L-Arg)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稳定,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作者:傅寒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41例卵巢囊肿蒂扭转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蒂扭转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分析我院妇科近年来通过腹腔镜手术确诊和治疗的41例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评估疗效。结果:41例患者均通过腹腔镜手术得到治疗,手术平均时间65.1±16.4min,出血量在5~140ml之间,中位出血量15 ml,术中术后无明显并发症。术后病理证实:成熟性畸胎瘤32例(78.05%),,单纯囊肿4例(9.76%),粘液性囊腺瘤1例(2.44%),甲状腺肿1例(2.44%),巧克力囊肿1例(2.44%),卵巢冠囊肿1例(2.44%),病例无法证实1例(2.44%)。术后肛门通气时间平均27.5±11.2h,留置导尿时间11.5±10.0h,平均住院时间4.5±1.1d。结论:腹腔镜诊治卵巢囊肿蒂扭转具有及时准确、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高明锦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776例甲状腺切除术后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背景:虽然甲状腺切除术是一个小手术切口,手术持续时间短,切口感染率低,但是临床医生仍对感染病例有所顾虑。目的:回顾性分析在甲状腺切除术后围手术期不使用抗生素对切口感染的预防。方法:776例患者甲状腺术后围手术期未施用预防性抗生素,其中68.0%单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或甲状腺腺瘤患者行单侧全叶切除术或甲状腺部分切除术,25.5%结节性甲状腺肿或Graves病的患者行双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为89.6±5.87(范围:35-390)分钟。结果:2例双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的病人残余甲状腺继发性出血,1例右侧甲状腺全切、左侧甲状腺次全切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出现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1例患者双侧甲状腺部分切除后5天颈部切口化脓性感染。结论:甲状腺切除术是一个清洁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在严格无菌条件和止血充分的条件下进行操作,则不需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防止切口感染,从而降低成本,不会造成使用抗生素过度。

    作者:郝和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长针深刺法改善中风后足内翻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长针深刺疗法对中风后64例患者足内翻改善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长针深刺阳陵泉穴、足三里穴、丘墟穴进行治疗。结果:64例患者中痊愈22例,好转18例,进步1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达到87.5%结论:针刺得气后,长针深刺法对中风后足内翻的改善有明显疗效。

    作者:刘鑫;牛红月;赵琦;庞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12例瘢痕妊娠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剖腹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2011年1月---2013年12月年剖腹产后瘢痕处妊娠12例,经彩超确诊后给予甲氨喋呤肌注联合中药口服,再实施彩超引导下清宫术。观察病人子宫复旧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12例患者中,11例保守治疗成功,1例因出血量达1000ml行瘢痕部位切开修补术。成功率91.67%。其中1例出现较严重的口腔溃烂,2例出现转氨酶升高,停药后给予口腔护理及保肝治疗均痊愈,无不良结局。结论甲氨喋呤肌注联合中药口服,再实施彩超引导下清宫术用于保守治疗瘢痕部位妊娠安全,有效,简单;可以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李红;刘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衰退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特点与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衰退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特点与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1年2月~2012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0例衰退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衰退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思维迟钝67例(83.75%),沟通困难45例(56.25%),语言匮乏23例(28.75%),行为怪异8例(10.00%)和意志力差45例(56.25%)等症状,并且由于缺少社会和家人的关爱,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难以融入社会。结论对衰退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应具有针对性,加强其的日常生活护理,心理护理以及相关的护理,能使其更加容易的进入社会。

    作者:何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胺碘酮在急性心衰合并房颤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了解胺碘酮静脉滴注对治疗急性心衰合并快速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在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接诊的94名急性心衰合并快速房颤患者进行无差异分组,对照组47人采用常规的抗心衰疗法,实验组47人在此基础上增加胺碘酮静脉滴注,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显效25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17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76.5%。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不良反应方面存在明显差别,p<0.05。结论:胺碘酮静脉滴注对于治疗急性心衰合并快速房颤效果较为理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蒋冀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曾收治的14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1例,实验组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照组采用消心痛片治疗,2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心绞痛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心绞痛总有效率为83.1%,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0.3%,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所有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2例有头痛感,用药1周后不良反应消失。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显著,可作为临床上的首选药物。

    作者:邵先超;苟慧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