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外孕?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冶疗的临床观察

刘丹

关键词:宫外孕,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摘要:目的:探讨宫外孕采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之间在我院就诊的200例宫外孕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腹腔镜手术组和开腹手术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表明,宫外孕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对于患者的机体损伤更小,因而推广和应用价值较高。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治疗进展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是以胃肠道某些部位局限性或弥漫性嗜酸性细胞(EOS)浸润为特征的一种少见疾病,其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一般认为EG 是源于体内外过敏原所致的全身或局部变态反应。EG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非特异性的特点,可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常伴有外周血EOS 升高。由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且临床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导致误诊率和漏诊率高。糖皮质激素为目前有效的EG治疗方法,但停药后复发率高,且部分患者不能耐受其不良反应,常需联用其他药物以取得佳疗效。除糖皮质激素外,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抗组胺药物、肥大细胞稳定剂、IgE 拮抗剂等均在EOS消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解洪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监管及评价模式探讨

    近年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面临资金投入不足、队伍素质偏低和慢性病患病率升高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为了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整体水平,应切实提升质量监管力度并完善评价模式,通过建立卫生监管部门和基层医疗机构联动的二级质量管理体系,并完善第三方评价模式,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从而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

    作者:黄振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332份中成药说明书中警示语分析

    目的:关注中成药说明书中的警示语,重视用药交待。方法: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6]283号《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内容书写要求》《1》对说明书内容要求,对我院332份中成药说明书中“警示语”项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332份中成药说明书中有249份含有“警示语”项内容,但均有不同程度的缺项。结论:关注说明书中的“警示语”,在发药时注意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

    作者:黄青萍;蔡乐;金卫丽;樊小容;盘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110例中医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分析中医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日至2013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10例腹泻患儿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55%,高于对照组的78.18%,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腹泻次数、大便性状均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王秀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776例甲状腺切除术后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背景:虽然甲状腺切除术是一个小手术切口,手术持续时间短,切口感染率低,但是临床医生仍对感染病例有所顾虑。目的:回顾性分析在甲状腺切除术后围手术期不使用抗生素对切口感染的预防。方法:776例患者甲状腺术后围手术期未施用预防性抗生素,其中68.0%单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或甲状腺腺瘤患者行单侧全叶切除术或甲状腺部分切除术,25.5%结节性甲状腺肿或Graves病的患者行双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为89.6±5.87(范围:35-390)分钟。结果:2例双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的病人残余甲状腺继发性出血,1例右侧甲状腺全切、左侧甲状腺次全切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出现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1例患者双侧甲状腺部分切除后5天颈部切口化脓性感染。结论:甲状腺切除术是一个清洁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在严格无菌条件和止血充分的条件下进行操作,则不需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防止切口感染,从而降低成本,不会造成使用抗生素过度。

    作者:郝和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人工流产术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用了我院在2013年1月-2013年8月接收的36例行人工流产的孕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的患者只采用了常规的护理措施,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又进行了系统性的临床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人工流产患者进行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且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术后疼痛感和不良反应。

    作者:刘远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眼球挫伤后并发屈光不正的临床探析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检查和治疗眼球挫伤后并发屈光不正的方法、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45眼)眼球挫伤后并发屈光不正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裸眼视力检查联合检影验光法检查损伤眼屈光情况,并采用复方托品酰胺滴眼液联合维生素、扩血管药物对症治疗屈光不正,观察分析检查结果和治疗效果。结果选取的39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屈光不正,经对症治疗后裸眼视力均有所提高。结论眼球挫伤后并发屈光不正经检查确诊后,适当采用复方托品酰胺滴眼液联合维生素、扩血管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可有效改善眼睛供血和环节水肿,促进患者视力恢复。

    作者:李开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60例矽肺双肺同期大容量肺灌洗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矽肺双肺同期大容量肺灌洗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矽肺双肺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麻醉处理,然后将双腔支气管导管置入患者体内,采用听诊法和临床的经验队导管就位和双肺隔离的情况进行判断,然后对患者进行通气管里和灌洗经过。结果:60例患者经过治疗之后,都感觉症状具有明显地好转。结论:对矽肺双肺患者进行大容量肺灌洗治疗的疗效明显,操作安全,一种比较可靠有效的方法。

    作者:唐纯卓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痛风急性发作诱因分析及心理护理措施

    目的:研究60例痛风急性发作患者的诱发因素以及心理护理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于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间在我院依照WHO有关痛风诊断为标准被确诊痛风并急性发作的患者,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心理干预组30例,回顾性分析60例患者的痛风急性发作的诱因,给与心理干预组患者心理上的指导并辅以其他指导,对对照组患者采取急性痛风常规护理措施,对患者年平均复发情况进行观察并分析痛风急性发作诱因。结果通过1.5年的跟踪,结果显示60例患者中饮酒和食用高嘌呤的食物有35例,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的例数为6例,手术外伤5例,使用影响尿酸排泄药物5例,天气因素4例,还有5例是能够规范用药以及定时复查的病人。且心理干预组的平均发病次数明显小于对照组的平均发病次数(p<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分析诱发进行痛风发作的诱因,以及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辅以其他方面指导护理,能明显减少患者发病次数,有效治疗痛风急性发作患者,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于临床推广。

    作者:史婷婷;蒲春燕;张瑞;黄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机制及防治

    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许多化疗药物为化学及生物碱制剂,加之反复多次穿刺造成的机械刺激及高浓度药物对局部刺激,可导致给药静脉和临近组织发红。肿胀。疼痛。血管硬化等,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保护静脉,减轻患者痛苦,保证化疗顺利进行,是化疗过程中的护理重点。

    作者:邵雅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浅议生物医学超声仪器原理的教学体会

    医学超声仪器是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重要分支及研究重点之一。本文作者针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手段与方法的选择上对《医学超声仪器原理》的教学进行讨论。同时,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

    作者:房雪松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比较

    分别用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三种方法检测梅毒抗体,比较他们在梅毒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何林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民办医学院局部解剖学开放性实验实施心得

    引言:针对民办医学院近年来的教学改革趋势,以培养学生解剖动手能力、丰富医学生临床知识为目的,局部解剖学开展的开放性实验室逐渐成为教学改革中的重要环节。以长沙医学院为例,为弥补局部解剖学学时较少、内容复杂、牵涉到广泛的临床知识等,学校在教改班中实行局部解剖学开放性实验,并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本文就其教学意义、具体实施方法、教学效果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

    作者:谢东东;陈豪龙;徐四元;伏辉;刘万胜;孙建永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产后泌乳不足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目的:分析产妇产后泌乳不足的影响因素,并探讨相关对策,为母婴的健康发展提供指导,为临床更合理的提高产后纯母乳喂养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查阅文献资料、经验总结、临床调查和随访等方法,进行资料汇总分析。结果影响产妇产后乳汁分泌的因素有分娩方式、精神因素、哺乳技巧、产妇身体素质与营养状况、乳头缺陷等。结论应提倡自然分娩,关爱产妇,根据产妇产后泌乳不足的具体原因,采取对应的措施可以明显改善泌乳不足的情况,减少婴幼儿疾病的发病率。

    作者:吴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天真”在养生康复中的作用

    本文从“天真”在人体生、长、壮、老变化中的作用,以及“天真”在养生康复学中的作用论述了“天真”与养生康复的关系,对后世的中医理论,临床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奠定了养生康复学的理论基础。

    作者:李小丘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手术室租赁器械的管理

    随着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医疗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使手术器械亦不断更新。尤其是各种新型植入物及与之配套的专用器械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手术中。但由于植入物国产与进口产品价格悬殊且植入物种类和规格多样,更新速度较快,医院为避免植入物积压、过期失效及被淘汰,通常由器械厂家或经销商来提供各种植入物及相配套的器械。这种指非本院采购而带到医院手术室临时使用的器械,是在普通手术器械的基础上增加的局部专项操作器械,称为租赁器械。由于租赁器械在各医院、病人间频繁传递,流动性大,其清洗消毒质量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给手术安全带来极大隐患。如何管理好外来器械也成了手术室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有效防范医院感染的发生,保证医疗安全,维护患者权益,现将我科租赁器械管理介绍如下。

    作者:马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糖尿病患者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8例(61眼)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及55例(61眼)非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对术后视力及并发症进行临床观察。结果:糖尿病患者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术后视力无显著差异(P>0.05),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并发症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术前控制稳定好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人术还是能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高业明;査汝勤;张晓茜;邰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采用皮下蒂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皮下蒂皮瓣修复中小面积面部皮肤缺损的疗效及对面部美学的影响。方法:根据面部皮肤缺损区的形状,在缺损区周边适当位置设计皮下蒂皮瓣,将皮瓣整体向缺损区推进,在无张力的情况下缝合修复组织缺损。结果:皮瓣全部存活,随访6个月后,修复外观效果满意。结论:采用皮下蒂皮瓣修复创面缺损,方法简单易行,效果肯定,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马井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利用管道铸型方法显示胰腺的导管及周围血管

    目的:应用管道铸型的方法直观显示胰腺的血管来源、走向、分支以及与相邻脏器的相互联系。方法:利用乙酸乙酯,包装用泡沫和自凝牙托粉等材料,选新鲜成人尸体1具,经腹主动脉及肠系膜上下静脉行血管灌注;经十二指肠大乳头进行胰管灌注填充剂。结果:制作出胰腺周围血管及胰管联合铸型标本。通过制作的胰腺血管铸型标本既锻炼了实验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基础应用研究的思维能力。更进一步认识到临床上胰腺手术的复杂性。

    作者:田凤娟;杜景东;张浩;周乐平;周小红;孙建永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研究大隐静脉曲张根治术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皮内缝扎两种方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5-2013.5期间我院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大隐静脉曲张根治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以高位结扎加皮内缝扎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上无差异, P>0.05;但手术时间、出院时间、疼痛VAS评分及术后感染率,观察组均较小,P<0.05。结论高位结扎加皮内缝扎在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上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其手术时间、出院时间相对较短,疼痛程度及感染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谢军;王立秀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