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东东;陈豪龙;徐四元;伏辉;刘万胜;孙建永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方法:对90例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常规准备,做好术中护士与患者、护士与医生的相互配合,进行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术前情绪均稳定,除1例手术不成功外,术中术后并发症均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护理,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精心的心理护理,完善的术前准备,严密的术中和术后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吴颖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医护人员连续性操作手消毒依从性的作用。方法2013年12月到2014年5月开展以提高医护人员连续性操作手消毒依从性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在现状调查,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目标,确定并落实质量改进措施。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我科医护人员连续性操作手消毒依从性从50.76%上升到90.91%。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了医护人员连续性操作手消毒依从性,增强了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许晨;魏继鸿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皮下蒂皮瓣修复中小面积面部皮肤缺损的疗效及对面部美学的影响。方法:根据面部皮肤缺损区的形状,在缺损区周边适当位置设计皮下蒂皮瓣,将皮瓣整体向缺损区推进,在无张力的情况下缝合修复组织缺损。结果:皮瓣全部存活,随访6个月后,修复外观效果满意。结论:采用皮下蒂皮瓣修复创面缺损,方法简单易行,效果肯定,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马井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评价手术夹闭与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的脉络膜前动脉动脉瘤(AChAA)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治疗的43例AChAA患者,将患者分为介入组及手术组,根据患者术前状态、Hunt-Hess(H&H)分级、年龄、平均住院天数及出院后3月时的改良Rankin 评分等相关因素,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恢复及预后情况。结果:43例患者中,两组患者术前H&H分级I-III级的预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病例中同年龄段的患者预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介入组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少于手术组(P<0.05),随访中两组病例出院后3月时的预后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组病例中,介入栓塞治疗的预后不优于手术治疗,介入栓塞治疗患者术后恢复快,平均住院天数短,相对于手术夹闭治疗有优势。
作者:王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预防腹部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方法展开研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10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预防粘连性肠梗阻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为2.0%,对照组为10.0%,观察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4.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腹部手术后,可有效预防粘连性肠梗阻发生,提升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任凤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手外伤患者应用腹部超薄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术的疗效。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7月-2014年5月收治的手外伤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40例予腹部超薄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术治疗,对照组40例予腹部袋装皮瓣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术后并发症及断蒂术后皮瓣血运的情况。结果:研究组修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病率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12.00%(P<0.05);研究组断蒂术后7d、21d、30d皮瓣血运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外伤患者应用腹部超薄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术疗效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隆振湘;廖怀章;孙炜;廖馗;王欢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并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次用常规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十五天为一个疗程,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服用阿司匹林,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缺损以及生活能力评定指标,一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实验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后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患者生活能力评定结果显示,实验组改善率为87.5%,对照组改善率为56.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可以有效治疗急性脑梗死,同时具有安全性高、稳定性强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余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研究层级管理模式在ICU护理质量中的影响。方法对我科护士人员的年龄、性别、学历以及工作年限进行统计然后按照能力实行层级排班。结果对ICU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评价。结论层及护理模式不仅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确保了患者安全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家属、主治医师以及相关科室的对服务质量的满意度。
作者:柳学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比观察利托君与硫酸镁在先兆流产保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先兆流产孕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盐酸利托君治疗)和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保胎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保胎成功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70%),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0%)明显低于对照组(20%),且观察组孕妇显效时间、孕龄延长时间、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利托君相比硫酸镁,保胎疗效更为显著,显效时间更快,且不良反应轻,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韩颖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的临床观察结果和研究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收集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我科室成功24例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的资料,认真研究其临床观察结果和生命体征的监测,协助主治医生对其进行治疗,并总结护理干预的措施。结果24例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中,有21例患者经治疗得到痊愈,3例患者在临床症状得到缓解后进行转院治疗后治愈,全部的病例经护理干预,没有出现死亡病例。结论对患者进行认真的临床病情观察及护理干预,为主治医生提供可靠信息,从而可以对患者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薛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原因,并提出防治对策,以减少新生儿院内感染的现象。方法:统计学分析2011年10月到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500例新生儿院内发生感染的病例,并分析其原因及临床防治对策。结果:通过进行分析可以得知,500例新生儿中36例患儿发生院内感染的现象,感染率为7.2%,其中感染部位为呼吸道感染17例,皮肤软组织感染6例,口腔感染5例,胃肠道感染4例,脐部感染2例,还有其他感染2例,造成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因素主要有护理人员自身的卫生情况,护理人员的防感染意识差,院内消毒设施不完善以及新生儿的用品等。结论:加强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基础防范设施的建设,不断提高新生儿院内感染防范意识和护理措施,对防控新生儿院内感染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章雪慧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临床细菌实验室(以下简称细菌室),担负着临床病原菌的培养、分离、鉴定、药物敏感试验、耐药菌监测以及院内感染的监控工作,是医院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重点科室。但目前基层医院细菌实验室建设状况堪忧,基层细菌实验室力量薄弱,各基层医院普遍存在着人员和设备配置上不到位的状况,设备也比较落后,有的基层医院根本没有设置细菌实验室,与传统的临床检验实验室、生化检验实验室发展相比差距不小。这种差距是如何形成的?基层医院又该怎样发展与医院实力相匹配的细菌实验室?
作者:周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护理以及并发症预防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增加护理以及并发症预防。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少,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并对并发症进行预防,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普及和应用。
作者:沈丹芝;连雪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随着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病人就医时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对医疗护理质量、服务质量和医疗护理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1]。护理人员如在工作中稍有粗心大意或违反操作就会导致护理差错的发生,造成病人的不满和投诉而引发医疗纠纷。面对脑外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风险,如何化解防范,保证医疗安全,已成为临床不容忽视的问题。
作者:唐妍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临床上采用金属烤瓷冠修复的并发症及其相应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牙科收治的137例金属烤瓷冠修复后并发症患者临床资料,探讨该方法进行口腔修复后的主要术后并发症及其相应的处理方法。结果:137例术后患者并发症主要以咬痛为主,其发生率为43.80%(60/137);其次为基牙牙髓炎,其发生率为27.01%(37/137);崩瓷发生率为21.17%(29/137);食物嵌塞发生率为16.79%(23/137);烤瓷冠边缘变色发生率为14.60%(20/137);其他并发症患者9例,占总数的6.57%。结论临床上采用金属烤瓷冠进行口腔修复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基牙的精心准备、精致的印模、高要求的仿真比色、改善结合处边缘的对合性,这些措施是避免和减少采用金属烤瓷冠口腔修复后并发症出现的重要措施。
作者:白琳;王汉禹;顾冬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对甲状腺手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到2014年3月的甲状腺手术患者7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7例。干预组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干预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度、疼痛程度和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人数。结果:干预组患者中不舒适的3人,一般的8人,舒适的26人,较对照组不舒适的9人,一般的15人,舒适的13人为高(P<0.05)。干预组疼痛程度评分(1.47±0.92)分,较对照组(5.21±1.17)分为低(P<0.05)。干预组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人数4人,较对照组10人为低(P<0.05)。结论:对甲状腺手术患者进行合理的围手术期个性化干预可以显著减轻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
作者:马梦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心血管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心血管疾病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内容。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负面情绪变化情况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焦虑、抑郁情况均较护理前显著改善,但研究组改善幅度更为明显;研究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内容,可显著改善其负面心理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宋明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剖腹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2011年1月---2013年12月年剖腹产后瘢痕处妊娠12例,经彩超确诊后给予甲氨喋呤肌注联合中药口服,再实施彩超引导下清宫术。观察病人子宫复旧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12例患者中,11例保守治疗成功,1例因出血量达1000ml行瘢痕部位切开修补术。成功率91.67%。其中1例出现较严重的口腔溃烂,2例出现转氨酶升高,停药后给予口腔护理及保肝治疗均痊愈,无不良结局。结论甲氨喋呤肌注联合中药口服,再实施彩超引导下清宫术用于保守治疗瘢痕部位妊娠安全,有效,简单;可以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李红;刘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运动终板一直以来都是科学家研究的热点。目前国外对运动终板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基因水平。而本文就国内外运动终板的研究展开讨论。
作者:曾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析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及其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2.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42%。此外,观察组患者空腹时的血糖水平以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要低,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人性化护理之后,患者的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更短,同时血糖水平也获得了更好地控制,护理满意度获得大幅提升,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与推广。
作者:张红秀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