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媚
天疱疮是一种常见的粘膜病。研究天疱疮的病因和治疗对提高天疱疮的治疗水平有积极的意义。本文旨在对天疱疮的病因及治疗相关研究进展进行全面、系统的论述。
作者:和慧;高爱超;孙文玲;郭婧芳;李振玲;王晶晶;刘长欢(综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便秘是临床较常见的消化道疾病,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及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便秘的发病率显著上升,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多数患者可通过调节饮食和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增加活动、给予缓泻剂、心理和物理治疗等得以缓解,不需手术治疗。对于严重慢性便秘经保守治疗无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营养障碍者,可采取手术治疗。本文重点介绍慢性便秘的外科诊疗。
作者:曹龙磊;龚治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3种方法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和门诊治疗的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120例,将其平均分为三组,A组疗、B组、C组,给予A患者脓肿期手术治;给予B组患者择期手术治疗;给予C组患者保守治疗;并对三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都高于B组和C组,而且A组无不良反应,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0%,C组分别和A组、B组比较都具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行脓肿期手术治疗的疗效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金泽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通过对300例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病人的护理,分析总结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结果:术前心理护理、康复护理。术后发热和预防并发症护理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护理关键。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是关系手术成败和预后的重要环节。
作者:戴宗文;罗红叶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研究中药疗法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42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71例)和对照组(71例),其中实验组给予中药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玉屏风颗粒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免疫球蛋白及T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7.18%)显著高于对照组(74.65%)(χ2=14.8948,P<0.05)。两组免疫球蛋白(除IgM)及T细胞亚群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实验组改善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疗法可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并显著改善患儿的免疫力,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白冬雪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胚胎反复移植失败,使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研究其效果及影响。方法选取100例我院2010.6-2012.6期间收治的胚胎反复移植失败的患者,分为两组各50例。第一组为使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的观察组,第二组为未使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的对照组。对比两组的妊娠、种植及流产情况。结果观察两组胚胎情况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妊娠率、种植率高达60%、32.08%;而对照组患者的妊娠率、种植率仅为12%、8.49%,差异显著,P<0.05;而两组患者的流产率分别为8%与6%,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在对胚胎反复移植失败的治疗中,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起关键性的作用,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柳胜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深入分析妇产科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科学方法,探讨了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80例妇产科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宫腔镜进行诊断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进行诊断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输卵管通畅率分别为97.78、78.89;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受孕率分别为67.78、42.22;观察组患者的输卵管通畅率、患者受孕率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进行诊断治疗妇产科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疗效显著,对我国治疗妇产科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石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主要内容包括子宫肌瘤临床表现及分型、子宫肌瘤灰阶与彩色血流征象、子宫肌瘤彩色多普勒超声征象、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
作者:张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对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作研讨。方法对2013年3月~2014年3月80例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并对患者生命体征和意识状况进行了检测、观察和评估。结果由于治疗和护理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患者呼吸衰竭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绝大部分患者病情均有明显好转。结论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只要发现得早,在短时间内,保持呼吸衰竭患者呼吸通畅,设法控制感染,加强心肺功能,严格控制病情再度发展,才能提高治愈率,以及减少死亡率。
作者:蒲佳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我国对于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已经有多年,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需进一步研究。文章略微讲述了中西医结合在内科治疗中的发展状况,并列举其治疗优势,终提出如何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效率的对策。
作者:尚迎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多发伤是指在同一伤因的打击下,人体同时或相继有两个以上解剖部位的组织或器官受到严重创伤,而这些创伤即使单独存在也能危及生命。其特点是:1.应激反应严重、伤情变化快、死亡率高;2.伤情重、休克发生率高;3.严重低氧血症;4.容易漏诊和误诊;5.伤后并发症和感染发生率高。因此,在急诊科进行抢救工作.是挽救严重多发伤患者生命的关键,而主动、及时、有效的护理配合对抢救工作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作者:楼杨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脑出血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共收治的脑出血患者36例,对其给予心理、饮食、呼吸道等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本组36例患者,25例基本治愈,9例好转,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4.44%。结论对脑出血患者给予精心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雯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百草枯又被称为对草快、克芜踪,我国台湾省称巴拉刈,是世界上应用为广泛的强毒性除草剂。目前百草枯在我国农村地区应用比较普遍,其中毒者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百草枯可以经消化道及呼吸道吸收,主要分布于中毒者的肺、肾和肌肉内,如果治疗不及时,患者可在3日内死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死率可以高达85%以上。笔者在我院急诊采用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治疗百草枯中毒患者3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石俊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肥胖与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选取肥胖2型糖尿病组(DO)26例,非肥胖2型糖尿病组(NDO)36例,单纯性肥胖组(OB)18例,正常对照组(NC)20例,检测血清HCY、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4组中各指标的水平,同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HCY水平在NC组、OB组、NDO组、DO组逐渐升高(P$0.05)。结论2型糖尿病肥胖与非肥胖患者体内存在HCY代谢紊乱,HCY可能参与肥胖、胰岛素抵抗、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吴乃君;魏剑芬;金秀平;盛佳曦;王颖;陈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参麦注射液对终末期心力衰竭治疗疗效的观察及体会。方法:监测我院收治的90例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并随机的将他们分成两组,46名患者分到治疗组,采取常规治疗配合注射参麦注射液,另外44名患者被分到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一个疗程10天后对比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发现,两组的比较具有统计学的差异(P<0.05),且治疗组的效果为93.5%,而对照组只有70.5%。结论:采用参麦注射液的方法配合常规治疗对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治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云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60例,将这些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儿均使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一周的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咳嗽好转时间、肺部鸣锣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和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总要效率为83.33%,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个别患儿出现轻微的不良反应,在停药后得到自行恢复,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并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春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现代X线技术观察强力接骨胶囊对家兔骨折愈合的影响,探讨强力接骨胶囊对家兔骨折愈合早中期的作用机制。方法:制作90只兔桡骨模型,随机分为用药组、对照组和模型组,术后1d用药组喂服强力接骨胶囊,对照组喂服骨折挫伤胶囊,空白组喂服生理盐水。术后1、2、3、4、5周取样,并通过X线技术成像对家兔骨折部位进行成像和分析。结论:强力接骨胶囊具有促进骨折的愈合和缩短骨折愈合时间的作用。
作者:李勇强;牛海彬;侯宇;李霞;李晓燕;邵雅华;黄葳;张丽;师青春;滕义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匹维溴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35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应用匹维溴胺50mg,每日3次,口服,治疗时间为28天。采用症状积分法,观察比较匹维溴胺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腹痛、腹胀、腹泻、便秘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28%,91.67%,90.9%,50%。腹痛、腹胀、腹泻的症状明显改善(P<0.001),但对部分便秘患者疗效不佳。该药副作用轻微。结论匹维溴胺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张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研究与分析帕金森疾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与肌张力障碍患者的特点及严重程度。患者分别通过接受帕金森统一评定量表、统一肌张力障碍评定量表、精神状态评价量表等进行评估,结果发现PD患者相对肌张力障碍患者和健康患者对运动能力、生活质量及精神状况影响及严重程度更高。
作者:潘海泉;林金生;戴金洪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家庭护理对于改善躁狂症患者症状和社会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躁狂症发作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五十例。均接受系统的常规精神科药物治疗和一般整体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在进行家庭护理干预,共计6个月。同时记录家庭护理钱以及家庭护理后应用躁狂表表(BRMS)和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评定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进行家庭护理之后的应用躁狂量表(BRMS)和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与进行家庭护理之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前提下,进行家庭护理有利于躁狂症患者病情的改善和提高他们的社会功能。
作者:李桂龙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