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2例瘢痕妊娠疗效观察

李红;刘丽丽

关键词:瘢痕部位妊娠, 甲氨喋呤, 中药, 清宫术
摘要:目的:探讨剖腹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2011年1月---2013年12月年剖腹产后瘢痕处妊娠12例,经彩超确诊后给予甲氨喋呤肌注联合中药口服,再实施彩超引导下清宫术。观察病人子宫复旧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12例患者中,11例保守治疗成功,1例因出血量达1000ml行瘢痕部位切开修补术。成功率91.67%。其中1例出现较严重的口腔溃烂,2例出现转氨酶升高,停药后给予口腔护理及保肝治疗均痊愈,无不良结局。结论甲氨喋呤肌注联合中药口服,再实施彩超引导下清宫术用于保守治疗瘢痕部位妊娠安全,有效,简单;可以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1949-2013年江苏省淮安市麻风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1949-2013年江苏省淮安市麻风病流行病学特征,为麻风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查阅以往流行病学调查登记表、原始病历,结合历年麻风统计图表,分别取得麻风病流行趋势及患者分步等指标,并加以整理分析。结论:至2013年底,淮安市现症患者共19例,麻风病防治工作成效显著,但麻风病仍然是较为突出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为减轻麻风病负担和消除麻风病危害,仍需要持续的经费投入和防治。

    作者:王德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30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和研究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60例,将这些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儿均使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一周的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咳嗽好转时间、肺部鸣锣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和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总要效率为83.33%,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个别患儿出现轻微的不良反应,在停药后得到自行恢复,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并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春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实效性探究

    目的: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探究分析优质护理的实效性应用价值。方法:于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间,将优质护理应用到我院的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选用经过培养的高素质护理人员对手术患者进行基础护理,以及术前、术中、术后全面综合护理。结果:经过探究分析调查结果,与往年优护理相应数据比较,应用优质护理的各项护理质量指标都要明显优于以往的(P<0.05),患者的满意度较往年优情况也有很大提升(P<0.05)。结论:在手术室应用优质护理可以减轻病人对手术的恐惧和术中的痛苦,并能够帮助患者术后更加快速的恢复,提高满意度。

    作者:胡婉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 GRP)在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分析

    小细胞肺癌的早期诊断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显示GRP在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有较高水平表达,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ProGRP是诊断小细胞肺癌的高灵敏度和高特异度的肿瘤标记物,其临床诊断、疗效监测、转移复发诊断均优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二者常联合检测用于鉴别诊断小细胞肺癌。

    作者:黄梅香;周春浪;袁茜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针灸美容针疗法配合超声波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美容针疗法配合面部超声波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成普通针刺组(28例)和针灸美容针疗法及超声波综合治疗组(34例)。普通针刺组采用针刺手足阳明经及临床常用调理内分泌的穴位如:三阴交、血海、足三里、太冲、曲池、合谷、外关等。隔日一次,15次为一个疗程:针灸美容针及超声波治疗组采用普通针刺的体针(穴位基本同前组),面部局部黄褐斑区域的美容针结合超声波(伊藤US-100)治疗,隔日一次,15次为一个疗程。两组分别观察黄褐斑的治疗疗效。结果:经临床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指标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针灸美容针疗法配合超声波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普通针刺组(均P<0.01),针灸美容针疗法配合超声波治疗组愈显率61.9%(34/21),,总有效率为95.2%(30/32),普通针刺组愈显率为36.8%(7/28),总有效率为76.3%(2/28),,组间愈显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灸美容针配合面部超声波治疗黄褐斑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王志琼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临床护士执行输血面临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目的:通过输血流程的规范管理,制定控制措施,避免输血错误,提高护理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方法:按照输血流程规范管理要求强化安全输血意识,规范护理执行输血管理制度,加强层次、环节控制和沟通配合工作。结果:我院自独立成立输血科以来,未发生输血差错。结论:通过加强护理人员输血安全意识的培训,能有效的规避输血风险,避免错误输血事件的发生,有效做到安全输血。

    作者:陈莉;陈开蓉;王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经皮穿刺交叉钢针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16例

    目的:观察经皮闭合复位交叉钢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1年~2012年共收治小儿肱骨髁上骨折16例,用闭合复位经皮穿刺交叉钢针内固定。结果16例均于术后1~2月骨折愈合,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采用该方法治疗肱骨髁上骨折具有操作简单,临床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袁志民;温景荣;杨森;全东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特点及护理。方法:选取200例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根据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进行护理。结果:200例患者都得到了满意的治疗和护理效果。结论:对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中采取心理护理,临床护理和用药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君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的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的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共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给予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

    作者:唐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持续吸引加间断吸引在VSD治疗损伤创面的护理观察

    阐述VSD在持续吸引加间断吸引的优势及护理方法。方法:对2013年10月至2014年1月对28例患者采用持续吸引加间断吸引的VSD引流管观察护理。结果:28例患者应用VSD引流管无其他并发症,患者表示舒适。结论:应用持续吸引加间断吸引的方式可减少患者疼痛,吸引效果好。

    作者:杨艳琴;吴国燕;张盼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倍他乐克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倍他乐克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住院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中选取68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划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心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3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采用倍他乐克联合螺内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LVEF、BNP治疗前后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采用倍他乐克联合螺内酯治疗,疗效显著,应用价值深远。

    作者:张小灵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绍兴市2009年-2013年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绍兴市2009年?2013年间新生儿听力筛查情况,评估绍兴市听力筛查质量。【方法】应用耳声发射法对近五年绍兴市各助产机构出生的活产儿进行听力筛查、复查,并用ABR诊断,检出听力障碍人群。【结果】2009~2013年绍兴市各助产机构出生的活产数共214932人,参加听力筛查人数为208457人,5年平均筛查率96.99%,其中初筛未通过人数25620人,初筛未通过率12.29%;复筛未通过人数4531人,复筛未通过率2.17%;听力障碍检出人数621人,检出率2.98‰。【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早期诊断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可行性方法,完善的全市听力筛查系统,有利于全市筛查质量的提高。

    作者:赵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风险管理在产房护理工作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产房护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产妇7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6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6例)实施常规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风险因素认知水平及护理质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在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投诉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78%vs16.67%,2.78%vs19.44%),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产房护理工作中实施风险管理,可提高产妇及护理人员对于风险的认知,改善护理质量,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降低投诉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唐知;肖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浅析急性乳腺炎患者的外科护理

    急性乳腺炎多见于产后哺乳期妇女,是由于细菌侵入乳房引起的炎性反应,其主要与乳汁淤积及细菌入侵有关。作为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急性乳腺炎严重影响了女性的生活。急性乳腺炎比较容易确诊,早发现、早治疗可有效减少急性乳腺炎发病率,加快疾病的痊愈。产前加强卫生宣教,产后指导产妇合理的哺乳方法及保护乳头的措施,对孕妇、产妇及其家属进行培训,让他们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实施合理的预防方法,可以有效避免本病的发生。此外,排空乳汁以及控制感染等护理方法还可以有效控制炎症的发生与发展,起到控制病情的作用。

    作者:张明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的总体化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总体化护理干预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我院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共120例按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单纯针对患者病情、并发症等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60例在此基础上实施总体化的临床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护理前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均有一定改善,研究组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更好,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遵医嘱行为评分和浊音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总体化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依从性和满意度,综合促进高血糖的改善,合理控制血糖并保持血糖稳定性。

    作者:张永梅;李胜;丰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现状的探讨

    本文主要是探讨了社区对糖尿病的健康知识的教育和宣传。通过社区的加强,有效的降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作者:刘保胜;管淑琴;逯继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重度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急诊抢救策略分析

    目的:了解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急诊抢救策略,为临床治疗和应对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在2013年月到2014年3月接诊的76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临床比较治疗观察。对照组38人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38人采用常规治疗与呼吸机无创正压通气相结合的疗法,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救治效果。结果:实验组痊愈11例、有效25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4.7%;对照组痊愈9例、有效21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78.9%。两组在血气指标方面接受治疗前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较为理想,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陈东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观察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L-Arg)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对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L-Arg)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某院将8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了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的是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的是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L-Arg)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再通率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L-Arg)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稳定,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作者:傅寒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内分泌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内分泌科护理中糖尿病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探讨选取我院自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接受诊治的糖尿病患者120例,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60例,患者均通过常规护理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60例,患者均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患者满意度,知识掌握情况及优良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0%,优良率为73.3%(44/60),治疗组患者患者满意度为96.7%,优良率为96.7%(58/60),治疗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知识掌握优良率较对照组更高。结论:内分泌科护理中采用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护理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行为,效果显著。

    作者:冯亚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浅谈ICU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方法:回顾性地总结了2013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42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结果:本组42例患者34例生命体征平稳转普通病房,3例发生肺部感染,4例家属放弃治疗出院,4例由于合并多器官损伤死亡。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合并呼吸功能障碍早期进行气管切开,并施以科学有效的护理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有效控制肺部感染,提前拨管时间,促进原发病的治疗,提高救治率的关键。

    作者:任佳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