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炎;韩洁;蔡冰国;郭庆生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为护理干预提供指导和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2010年8月至2011年2月住院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和护理。结果:1.对比对照组,干预组患者血甘油三醋、总胆固醇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下降,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作者:于世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应用管道铸型的方法直观显示胰腺的血管来源、走向、分支以及与相邻脏器的相互联系。方法:利用乙酸乙酯,包装用泡沫和自凝牙托粉等材料,选新鲜成人尸体1具,经腹主动脉及肠系膜上下静脉行血管灌注;经十二指肠大乳头进行胰管灌注填充剂。结果:制作出胰腺周围血管及胰管联合铸型标本。通过制作的胰腺血管铸型标本既锻炼了实验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基础应用研究的思维能力。更进一步认识到临床上胰腺手术的复杂性。
作者:田凤娟;杜景东;张浩;周乐平;周小红;孙建永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氟伏沙明治疗慢性肾脏疾病患者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氟伏沙明对符合抑郁状态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进行为期6周的治疗观察。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各周HAMD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显效率为84.6%,不良反应少而轻。结论:氟伏沙明治疗慢性肾脏疾病患者抑郁状态安全有效,治疗依从性好,适合临床使用。
作者:娄渊敏;赵晶伟;徐保锋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胆总管结石病人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胆道镜术中取石成功128例,中转改开腹手术2例;术后均正常拔引流管,拔管后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加强胆总管结石病人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金申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总结了一例食管癌颈胸腹三切口术后分布性休克患者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包括:加强液体复苏监测、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护理、机械通气VAP预防及撤机护理、颈部吻合口瘘的引流、空肠营养护理等。经过18天的ICU治疗和护理,患者转心胸外科继续治疗。
作者:赵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运动终板一直以来都是科学家研究的热点。目前国外对运动终板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基因水平。而本文就国内外运动终板的研究展开讨论。
作者:曾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 ICU综合征患者的病因进行系统的分析,并研究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从而减少ICU 综合征的发生。方法分析患者中存在的引发 ICU 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ICU综合征的发生率大幅度下降。结论随时评估患者、预见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制定出系统的护理计划、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预防 ICU综合征的发生至关重要。
作者:程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避孕药具管理作为我国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手段,对促进计划生育的有效性与顺利性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从目前形势来看,由于多种因素作用,使得我国各省市避孕药具的发放与管理工作并不是十分顺利。因此,本文就通过对新形势下避孕药具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几点加强避孕药具管理的有效措施,以供相关人员参考所用。
作者:陆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碘海醇(商品名欧苏),属于非离子型造影剂,其水溶性好,黏度小,机体的耐受性好。选用非离子型造影剂,可有效地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但在临床上,使用碘海醇行CT增强扫描仍有变态反应发生。笔者就我院使用碘海醇行CT增强检查时出现的过敏性休克报道如下。
作者:樊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入住我院内科进行急性脑梗死治疗的76例老年患者,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药片治疗,观察患者的血脂、细胞粘附分子及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经有效治疗后,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8.4%与92.1%,两组血脂、细胞粘附以及C-反应蛋白均明显下降,但实验组下降更明显;两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5.8%与7.9%。结论:阿托伐他汀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胡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2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自愿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12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13例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则为66.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应用综合护理能够提高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颜家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实施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主要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并观察两组医院感染控制的效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士考核评分,综合满意评分、护理质量及医患纠纷投诉发生率具有明显优势,差异显著(P<0.05);其中对照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0%,观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则为4.0%,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实施效果显著,安全性及可行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康复的影响。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本院诊治的180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9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优质护理干预,记录并分析两组相关情况。结果:研究组肢体无肿胀数量比对照组多,Ⅱ度肿胀数量比对照组少,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Ⅰ度疼痛例数多于对照组,Ⅲ度疼痛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心理、躯体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康复具有良好影响,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黄兰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外部损伤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疾病进行治疗效果研究。方法:任意抽选2013年6月-2014年2月中本院眼科接收的外伤引发青光眼病人43例(病眼共72眼)。将病人进行症型划分并分析致病原因和救治要点。结果:按照致病原因和病人的临床反应把外伤引发的青光眼划分成增生粘连、眼前房积血以及眼房角受损三种类型。通过手术及用药后,有62眼的眼压恢复到常规标准,有8眼的眼压超过21mmHg,有2眼的眼压低于6mmHg。有68眼视力例恢复正常,有4眼视力衰退。结论:外部创伤引发青光眼的致病原因较为复杂,因此医生在采取治疗措施时,必须先分清症型,根据症型实施恰当的治疗。
作者:杨红梅;努尔艳·依布拉西;张红振;艾合买提·麦麦提;艾买尔江·买买提;岳肖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近几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的不断扩招,医药本科和大专生的数量不断增长,随之而来的便是医院药剂科的门槛不断增高,药房人员也接近饱和状态。但中国的医药连锁也飞速发展,大大小小的药店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因此具有药剂专业知识的药品营销人员的缺口很大,这就给中职的药剂专业学生提供了很多的就业机会。怎样才能使中职的药剂专业学生能够适应市场的变化以及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是中职药剂专业工作者面临的问题,笔者从大学毕业就进入中职学校担任药剂专业的教学工作,在数年的工作经历中,总结出几点经验,可供其他的老师加以参考。
作者:林晶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比较脂肪肝与病毒性肝炎的B超影像学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35例脂肪肝患者以及33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两组均接受B超检查,主要项目包括肝脏大小、管腔结构、实质回声、脾脏大小、胆囊炎等。对比两组差异性。结果两组肝大、脾大、回声弥漫增强、管腔减少以及胆囊炎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组的肝大、回声增强以及管腔减少方面明显高于病毒性肝炎组,分别高达100%、100%以及8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而病毒性肝炎组在脾大以及胆囊炎方面显著高于脂肪肝组,分别为93.94%、8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在对脂肪肝以及病毒性肝炎进行B超诊断的时候,应该将重点放在肝脏大小、脾脏大小、回声弥漫性改变等方面,从而做出可靠性的诊断。
作者:赵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总结急性脑梗塞早期动脉内溶栓护理体会。方法结合96例急性脑梗塞动脉内溶栓治疗护理体会,针对急性脑梗塞动脉内溶栓治疗患者术后特点,强调重点观察指标及心理护理的重要性。结果96例病人中有43例完全恢复,49例好转,其中2例溶栓后出血,并进行手术,2例无变化。结论急性脑梗塞早期动脉内溶栓治疗不仅需要精湛的医术治疗,还需有专业训练的护理人员的人文的关怀和护理技术。
作者:方红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通过改进护理服务理念与质量,提高住院患者满意率的方法。方法:2014年5月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任楼矿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通过完善护理细节,以优化护理、规范化护理、按需护理、全责护理的举措,采用无记名同卷调查的形式,分患者组、部门组两部分进行,并对结果进行前后对照分析。结果:对比2014年5月与2013年5月比较,病人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优化护理、规范化护理、患者满意度调查是检验护理工作整体服务水准和质量优劣的导向仪,开展优化护理服务,是提高住院患者满意率,使护理服务质量持续改进的根本出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传统理论以为人的呼吸是靠上呼吸道一呼一吸完成了氧气到二氧化碳(废气)的供给和排放过程。人体上呼吸道的功能只是完成了人体的氧气供给,而呼出的废气(二氧化碳)则是吸入氧气中分离出的二氧化碳。人体吸入的只是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通过神经组织回流而呼出的二氧化碳比例非常小。
作者:隆又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剖宫产30例患者术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剖宫产手术治疗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对照组护理后,总满意率为66.67%,研究组护理后,总满意率为93.33%,组间数据对比显示,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剖宫产患者进行术后并发症护理、健康指导等优质护理措施,利于提高护理质量,降低疾病复发率。
作者:汤元秀;刘鑫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