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缬沙坦配合阿托伐他汀、衣那普利治疗慢性肾炎的效果分析

裴强强

关键词:缬沙坦, 阿托伐他汀, 衣那普利, 慢性肾炎
摘要:目的:了解缬沙坦配合阿托伐他汀、衣那普利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慢性肾炎患者进行抽样,选取8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予以缬沙坦+衣那普利联合治疗,对照组予以缬沙坦+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尿素氮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缬沙坦与依那普利联合用药可阻断RAS系统,抑制Ang-Ⅱ对肾功能的影响,保护肾功能。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神经内科整体护理中护理程序的应用

    目的:通过研究整体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程序中的应用,进一步阐述整体护理的理论模式和临床价值。方法对病区中一级护理以上病人运用护理程序,每一名责任护士负责管理2~3名重病人。护士长周检查,责任组长每天检查分级查房制度,对疑难病例中的难点,提出问题,进行讨论。结果系统化整体护理是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并将护理程序系统化的护理临床业务及护理管理模式,按照护理程序的科学工作方式,为病人进行整体护理。护理程序包括:估计、诊断、计划、实施、评价。

    作者:许端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不完全性肠梗阻26例保守治疗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不完全性肠梗阻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6例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及护理案例。结果26例中有24例7~10天腹胀完全缓解,肠鸣音正常,肛门排气排便,临床治愈。结论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顾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埋线针刀在美容中的操作技巧

    埋线针刀是一种新型的操作工具,它是具有针刀般的针刃和埋线功能的管形针具,既可以针刀也可以穴位埋线,该针具因为功能独特,现将其在美容中的操作技巧公示于众,以飨同道。

    作者:杨才德;包金莲;于灵芝;宋建成;周承蕊;田瑞瑞;侯玉玲;艾庆娟;赵惠;程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对前列腺电切除术后患者膀胱痉挛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前列腺电切除术后患者膀胱痉挛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于2013年1月~2013年12月对收治择期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的前腺增生症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并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进行临床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的膀胱痉挛次数和膀胱痉挛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50、6.11,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92,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降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病人膀胱痉挛的发生频率及持续时间,促进其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夏艳琼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联合用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分析

    萎缩性胃炎也称慢性萎缩性胃炎,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或伴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常表现为上腹部隐痛、胀满、嗳气,食欲不振,或消瘦、贫血等,无特异性。是一种多致病因素性疾病及癌前病变。

    作者:郑国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舒适护理在电子胃镜检查中的应用近况

    护理学认为,舒适是没有病痛折磨,心情愉快,精神放松的良好体验[1],任何破坏这种状态的原因都可造成不舒适。随着现代护理观念的更新,找出不舒适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或减轻患者的不舒适,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胃镜检查是目前诊断上消化道疾病有效、可靠的方法之一,并广泛应用于临床[2]。然而胃镜检查是侵入性技术操作,在检查过程中给患者带来众多不适,可引起患者紧张、恐惧、焦虑等反应,直接影响检查与治疗的效果。减轻或消除患者的不适反应,使患者在放松的状态下进行检查与治疗,对确保胃镜检查质量有重要意义。现将舒适护理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近况做一综述。

    作者:罗素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手部肌腱撕裂的手术治疗与术后康复训练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手部肌腱撕裂手术的治疗方案及其配合性的术后康复训练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7月到2014年1月接诊的186名手部肌腱撕裂伤患者进行临床治疗与康复训练效果比较观察。其中对照组93人接受常规治疗但不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实验组93人在治疗的同时配合性的给与康复训练,观察两组的康复效果等。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90.32%,实验组有效率为98.9%。结论:本次研究中实验组的针对性康复训练对于提高康复效果和进度起到了积极作用,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李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神经内科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分析

    神经内科病人起病多突然,病人在短时间内从一个正常人变成一个病人,不能继续从事社会工作和活动,日常生活需要别人照顾,很多病人在心理上一时难以接受。因此针对神经内科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非常重要。下面进行了探讨。

    作者:梅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胎头旋转法治疗枕后位难产34例分析

    目的:分析胎头旋转法治疗34例枕后位难产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妇产科收治的枕后位难产患者34例作为研究组,针对研究组给予胎头旋转法治疗;另外随机抽取2010年之前的34例未经胎头旋转法治疗的枕后位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顺产率、产后出血情况及新生儿评分。结果研究组34例患者进行胎头旋转法后29例为枕前位顺产,顺产率为85.3%,出现2例产后出血,两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此外,研究组新生儿评分优于对照组。所有数据均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枕后位产妇进行胎头旋转法能有效的调整胎头位置,使胎儿顺利产生。

    作者:李茂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随着医院自身的发展和病人数量的增加,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难度也不断提升,高强度的工作量暴露了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如管理意识淡薄、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医院应从自身档案管理实际出发,科学系统地解决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和档案使用率,从而使档案更好地为医院决策和发展服务。

    作者:彭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激素替代治疗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绝经前和绝经后患者应用激素替代治疗(HRT)和植物雌激素(PE)治疗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以期提高围绝经期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绝经前患者102例,绝经后患者76例.其中HRT组106例、PE组72例.观察患者在用药前、用药3 mo后的围绝经期症状及血脂变化,并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副作用.结果:两组患者的围绝经期症状均有明显减轻,但PE的作用明显次于HRT (P<0.05);HRT组中患者血脂中低密度脂蛋白较用药前明显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较用药前明显升高(P<0.05);而PE组中患者血脂波谱无明显改变;治疗过程中所引起的副作用HRT组明显高于PE组(P<0.05).结论:HRT和PE均能明显减轻患者的围绝经期症状,HRT能改善血脂波谱状态,而PE能减少患者因服药带来的副作用.

    作者:余颖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翼状胬肉联合自体对球结膜瓣移植术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联合自体对球结膜瓣移植术疗效。方法对106例(128眼)行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球结膜瓣移植术,术后疗效观察。结果术后71例91只眼术后2周结膜移植片充血消退平复。结论通过临床观察认为该术式操作简单、安全合理、效果佳,是防止复发、阻止并发症及后遗症、提高视力、美容的良好术式。

    作者:王正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人体膝关节胫骨平台和半月板解剖学测量

    目的:通过对人膝关节标本的考察,找出胫骨平台和半月板相对应的线性关系,丰富中国人体解剖数值,同时为临床进行半月板移植提供参考数值.方法:采用常规的方法解剖膝关节暴露半月板和胫骨平台,使用游标卡尺(精度0.02mm)进行测量,并记录和统计数据。结论:观察胫骨平台和半月板各参数值范围并分析其规律,能更好的培养临床医学生的实践能力。

    作者:陈鑫;王麟尧;罗威明;汤志祥;冯楚炎;梁楚琪;孙建永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右侧睾丸动脉走形变异2例

    发现:在制作显示腹后壁结构标本时,发现2具标本有睾丸动脉起点和走行变异。方法:常规方法解剖显示结构,充分暴露睾丸动脉的起点、走行进行观察,使用定位针,游标卡尺(0.02mm)测量血管外径及长度,用米尺(cm)测量身高并记录。结果:发现右肾动脉主干在右肾静脉上缘与下腔静脉夹角处发出斜向外下的三支肾动脉分支其中下两支跨过右肾静脉的前方沿肾门下缘进入肾门,上一支肾动脉分支沿肾门上缘水平进入肾门。发现右侧睾丸动脉走行变异。讨论:本2例标本上出现睾丸动脉起点或走行变异多种情况,与教科书和相关调查描述不同,腹部手术时,应注意保护睾丸,以免造成不应该的手术失误切断睾丸动脉,造成睾丸的缺血性坏死。

    作者:王楠楠;汤志祥;陈鑫;罗威明;冯楚炎;罗诚;孙建永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护理效果。方法对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后70例病情平稳后收入心内科住院治疗,5例病情危重住CCU病房,3例病情稳定后转入其他医院,2例抢救无效临床死亡。发生心律失常的12例,出现心力衰竭的8例。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护理措施可以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尽快转入病房接受专科治疗。

    作者:李多;赵玉环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连锁式缝线法矫正儿童下睑内翻倒睫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缝线法治疗儿童下睑内翻的手术方法。[方法]:利用连锁式缝线法治疗104例(180只眼)儿童,术后随访3-72个月。[结果]:治愈162眼,占88.9%。好转10眼,占5.5%,无效8眼,占4.5%无过矫或眼睑畸形等并发症。[结论]:连锁式缝线法操作简单易行、安全、效果持久。是一种治疗儿童先天性下睑内翻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陈忠飞;孙国荣;李兴德;徐深;刘双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结膜入路超脉冲C O2激光法去眼袋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结膜入路超脉冲CO2激光法去眼袋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于2013年1月~2013年12月将结膜入路超脉冲CO2激光法应用于去眼袋术,并在术后进行随访,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80例患者在接受结膜入路超脉冲CO2激光法去眼袋术治疗后,其中23例患者在术后出现明显淤血斑,5天后消退;1例手术后血肿,在术后7天消肿。3d后复诊发现未行冰敷侧明显较冰敷侧肿胀明显。术后无下睑外翻内陷、下睑不平整、复视等严重并发症。其余患者经临床3~6个月随访,均取得满意效果,创口恢复良好,皮肤表面无损伤、瘢痕,无不良事件发生,患者表示满意。结论:结膜入路超脉冲CO2激光法去眼袋术具有损伤小、康复快、出血少、效果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欧阳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多层螺旋CT仿真支气管镜诊断小儿支气管异物值得注意的问题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仿真内窥镜对小儿支气管异物诊断存在的问题,分析误诊原因.提出避免误诊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经支气管镜检查证实而仿真内窥镜小儿支气管异物影像资料。结粜:63例中.I类符合53例(85.5%),I类基本符合4倒(6.5%),I类不符合5例(8.o%)。误诊原因主要为cT仿真内窥镜检查后临床出现剧烈嚷嗽症状等客观原因,以及成慷技术及诊断中的错误所致。结论:cT仿真内窥镜对小儿支气管异物诊断有临床应用价值.需要规范戚像技术方法.同时密切结合临床.提高读片分析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和避免误诊。

    作者:杨宝玉;张祖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外科ICU微泵持续性补钾的护理

    目的:探讨外科ICU微泵持续性补钾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11月于本院治疗的130例外科ICU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并做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持续性静脉微量注射泵补钾,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患者术后血钾情况。结果:经护理,130例外科ICU患者在泵钾期间,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患者在手术当天有12例出现低钾血症,患者术后第1d血钾平均为(3.87±0.59)m mol/L,5例出现低钾血症,术后第2d血钾平均为(3.56±0.67)m mol/L,3例出现低血钾症,术后第3d有1例出现低钾血症,患者转出外科ICU时血钾平均为(4.54±0.82)m mol/L。结论:对外科ICU患者采用持续性静脉微量注射泵补钾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术后低血钾症的发生,促使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晶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管理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意义。方法:择取2013.06-2014.06期间我病区开展人性化护理管理前、后针对护理人员分别进行70份问卷调查加以回顾性探析,对比人性化护理管理与传统护理管理在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以及护理人员出错率等方面的情况。结果:人性化组护理人员出错率2.86%(2/70)、护理质量评分(96.65±7.17)分、患者满意度(9.86±0.65)均明显大于传统组的11.43%(8/70)、(76.61±10.04)分、(7.87±0.77),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管理能够明显降低护理出错率,提升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吕书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