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产科护理健康教育

陈兴翠

关键词:产妇, 健康教育, 十分必要
摘要: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健康教育正在进入人们的视线。护理人员系统、科学、有条理地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让产妇自觉采纳有益于自己和孩子健康的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消除和减轻影响自己和孩子健康的不利因素,意义十分重大。统计数据表明,进行健康教育后的产妇,相比未进行健康教育的产妇,对如何照顾自己及怎样看护宝宝有更为直观的认知,对婴幼儿的生活习性有更加系统的了解,对孩子的看护更加科学合理。在护理中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效果十分明显;加强健康护理的推广工作,势在必行。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着色性干皮病一家系的XP基因突变检测

    目的:检测1个着色性干皮病家系的XPA和XPC基因突变。方法收集1个着色性干皮病家系的临床资料,采集先证者及其家庭成员的外周血标本,提取外周血白细胞中的DNA,采用PCR反应扩增XPA和XPC所有外显子编码区及其侧翼序列,通过对PCR反应产物直接测序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该着色性干皮病家系未发现XPA和XPC的致病性基因突变。结论尽管XPA和XPC是国内比较常见的着色性干皮病亚型,但该家系可能属于其他的亚型。

    作者:张正中;牟韵竹;杨浩;杨萍;刘一平;唐芹芹;刘林莉;陈星;眭维耻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气管切开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手术后气管切开的护理措施及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例重症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实施严格套管管理、吸痰护理,及时堵管和拔管等措施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20例重症脑外伤患者均未发生气管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呼吸道缺氧和窒息等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论科学、细致、严谨的气管切开术后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防止气管切开术后发生感染等并发症,有效的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李慧;蒋蓉凤;刘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针灸配合正骨手法治疗面神经麻痹伴颈椎错位60例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针灸配合正骨手法治疗面神经麻痹伴颈椎错位60例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3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面神经麻痹伴颈椎错位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病例,观察组采用针灸与正骨手法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纯利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有23例患者治疗治愈,6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中有19例患者治疗治愈,5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针灸与正骨手法联合治疗,可使面神经麻痹伴颈椎错位患者症状得以改善,提升其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疾病好转。

    作者:周定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优质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目的:优质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6例患有颅脑外伤的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8例患者给予科学的常规护理,而护理组的28例患者采取全面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6.43%,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了75.00%,同时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组患者的总满意度达到了100.00%,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度只有78.57%,两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中应用的效果非常好,通过对颅脑外伤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情恢复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爱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危急值报告制度在ICU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危急值报告制度在ICU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在我院所有科室护理人员中抽取40名护理工作人员,将以上40名护理工作人员按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各20人,记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进行常规ICU护理知识和技能培训,同时予会议的形式对该组护理人员进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讲解和学习,实验组在进行常规ICU护理培训的同时安排我院专业人员进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培训。两组护理人员均各自参与60例ICU患者诊治和护理。观察两组护理人员在ICU护理工作中的危急值意识率、患者抢救成功率、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度、护理规范率、主治医师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危急值意识率(80.00%)、患者抢救成功率(91.67%)、患者病情知晓率(90.00%)、主治医师护理满意度(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00%、78.33%、40.00%、55.00%,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急值报告制度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明显提高了护理安全度、诊疗效果和医师对患者病情的及时知晓率。

    作者:冯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维生素B6的进展性研究

    维生素B6又称吡哆醇,摄入体内能转变成吡哆醛和吡哆胺。可溶于水和酒精,耐热,对酸性环境稳定。但是,维生素B6在碱性环境下就会受到破坏,同时对光敏感,所以,维生素B6在烹调的过程中,经常会流失不少的养分。其参与体内50多种酶系统的活动,维护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是能量产生,脂肪、蛋白质新陈代谢、血色素生成所必需的维生素,属于人体必需的维生素。

    作者:黄绿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肛内置管促进混合痔术后排便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肛门留置自制引流管并于首次排便前肛注开塞露对混合痔术后患者排便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术后常规肛门放置复方角菜酸酯栓1枚,观察组于术后肛内留置自制橡胶引流管并于首次排便前肛注开塞露40ml。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便通畅程度、疼痛程度及腹胀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门留置自制引流管并于首次排便前肛注开塞露方法能有效地解决术后首次排便困难,预防腹胀,有效缓解术后排便疼痛,值得推广!

    作者:何媛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莫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案例分析法。选取本院近年来收治的10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临床资料。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加替沙星治疗400mg治疗,1次/d,一共10d;治疗组患者给予莫西沙星治疗400mg,1次/d,一共10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50例患者痊愈28例,显效5例,进步6例,无效11例,有效率66%;治疗组50例患者痊愈40例,显效6例,进步2例,无效2例,有效率92%。两组患者疗效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有显著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沈丽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86例女性外阴瘙痒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女性外阴瘙痒的临床特征及其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12月至2013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外阴瘙痒患者,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5.1%、85.3%,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4.9%、69.8%,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用于外阴瘙痒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有效的提高了患者康复率,值得推广。

    作者:王芙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口腔内科临床教学思路探讨

    口腔医学包括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内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等学科。其中口腔内科学是口腔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学科,它的综合性、应用性以及实践性都很强。本文旨在探讨口腔内科学临床教学思路的改革。对口腔临床教学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

    作者:姚桂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收治的110例内分泌失调型不孕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0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单纯采用西医方法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内分泌失调型不孕症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鸥;李霞;杨晓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进步,生活方式也出现了较大变化,近年来,糖尿病患者的人数日渐上升,并且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使糖尿病成为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一大疾病。就当前的医学技术来说,无法彻底根治糖尿病,需要患者长时间地接受治疗,使血糖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大多数的患者多是在家进行自我治疗,为此,加强社区护理对确保糖尿病患者健康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社区护理是糖尿病患者健康得以长久的根本保障,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社区护理及糖尿病知识是糖尿病后期治疗的有效措施。

    作者:潘星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洁净手术室的管理体会

    为了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保证医疗安全,对洁净手术室采取了相关的感染控制措施:完善管理制度,积极学习感染控制内容、执行洁净手术室的净化程序管理和清洁、手术物品控制、无菌技术应用和严格的感染监测,有效的保证了病人的安全,提高了手术的质量。

    作者:刘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一例颈椎管狭窄症合并共济失调型脑瘫患者的护理

    颈椎管狭窄症是指构成颈椎管各解剖结构因发育性或退变因素造成骨性或纤维性退变引起一个或多个平面管腔狭窄,导致脊髓血液循环障碍、脊髓及神经根压迫症。共济失调型脑瘫较为少见,是由于小脑发育不良所致,主要临床表现为肌张力低下、共济运动障碍、意向性震颤、构音障碍及运动发育迟缓。我科于2012年6月收治1例颈椎管狭窄症合并共济失调型脑瘫患者,经过20天的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急诊分诊护士培训需求的调查分析与研究

    目的:对急诊分诊护士培训需求进行调查,并制定具体的对策。方法:采取自行设计的急诊分诊护士培训需求调查问卷,对急诊科50名护士进行调查,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对策。结果:根据调查问卷结果,50名急诊分诊护士前10项培训需求分别为:急救技能、异常心电图识别、分诊技巧、临床暴力防御知识、职业防护知识、护士礼仪知识、医院规章制度、护理管理学知识、如何与相关科室协作及护理心理学知识;培训需求与学历是成正比例关系的,即培训需求率随着学历的增高而增长。结论:目前,急诊分诊护士对已有的培训项目已不能完全满足,要求对培训内容及知识的丰富多样性以及培训方式的多元化等。因此应注重加强对急诊分诊护士进行培训,以提高急诊分诊护士的基本素质与业务水平。

    作者:罗金桃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砂仁治疗着痹之心得

    着痹又名湿痹,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感受湿邪,侵袭肌肤、筋骨、关节,导致气血痹阻而引起的以肢体关节酸痛、重着、肿胀、屈伸不利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症。治疗着痹须从脾胃着手。脾胃具有运化功能,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运化水液也可称作运化水湿,是指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不散作用,运化水液功能不足,则导致水液停滞而产生湿、痰、饮等病理产物,运化水液功能健旺,就能防止水液停滞而避免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的产生。砂仁辛散温通,气味芳香,善于化湿行气,入脾胃而善于理脾胃气滞,为醒脾和胃之良药,砂仁具有治疗风寒湿痹、温经止痛之功效。为临床上治疗着痹难得的良药。

    作者:郭凤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二次剖宫产腹壁横切口与纵切口的效果分析

    剖宫产是产科临床的常用手术,是解决难产和某些产科并发症和合并症,挽救产妇和围生儿生命的有效手段。此方式适用于产妇骨盆狭窄、胎位不正、脐带脱垂、产程停滞、胎儿宫内窘迫、宫颈瘢痕和前置胎盘等。由于多种原因,近几年剖宫产率不断增加,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也随之升高,因其为瘢痕子宫,前置胎盘、胎盘粘连、植入及子宫破裂的危险性增加,故往往需行二次剖宫产。从母婴的安全出发,恰当地选择切口方式手术,提高剖宫产技术,减少术后并发症已成为产科医生值得重视的问题。为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减少术中损伤,通过对本院收治的二次剖宫产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腹壁横切口与纵切口对二次剖宫产术患者的利弊。现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毛翠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介绍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手术配合要点。方法:通过对78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术前、术中、术后配合,总结前列腺电切术所需器械及设备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结果:由于术前准备充分,术中操作熟练,密切配合,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加强术前器械准备,术中密切配合,能有效防止并发症,提高手术质量。

    作者:吴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手术室护士与麻醉的配和

    随着现代护理的不断发展,对手术室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术室巡回护士除配合手术外,还需配合麻醉医生开展工作,同时,其对于麻醉工作的配合也是衡量手术室护士业务素质的一方面,也是在手术室内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和内容。手术室护士在麻醉的过程中担负着大量护理配合工作,不仅要求掌握各科室护理技术,同时对麻醉工作也要有一较全面系统的认识,因此要求护士要具备全面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各种操作功能,才能更好地完成和麻醉医生的配合,顺利完成麻醉手术工作。麻醉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如何提高麻醉质量和安全,笔者就手术室巡回护士的麻醉护理配合的体会浅谈如下。

    作者:葛云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母婴分离的高危妊娠产妇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母婴分离的高危妊娠产妇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探讨。方法:本研究首先对母婴分离的高危妊娠产妇的负性心理情况进行了调查。然后将正处于母婴分离的高危妊娠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传统常规护理与指导,而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差异。结果:研究组干预后负性情绪、睡眠质量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t=3.62、3.42、3.69,P<0.05)。研究组产妇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较明显上升,而研究组产妇满意度、护理工作差错率、对护理人员投诉率与对照组相比较明显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32、5.89、6.12,P<0.05)。结论:针对母婴分离高危妊娠产妇心理问题,通过对母婴分离高危妊娠产妇进行护理干预,明显改善产妇不良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同时提高了护理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保证了母婴的身体健康状态。

    作者:文建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