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碘酊烧灼联合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50例观察

李育勇;王芳

关键词:真菌性角膜炎, 碘酊, 氟康唑, 联合用药
摘要:真菌性角膜炎(FK)是一种常见的致盲率很高的眼科疾病,占角膜溃疡5-20%,给人们身心健康带来极大伤害。近年来随着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及农业性植物等外伤机会增加,真菌性角膜炎的发生在我国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目前仍无一种有高效、低毒、广谱抗真菌的药物。我院直2007年-2009年用2%碘酊烧灼联合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50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基层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基层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现阶段基层计划生育宣传教育还存在着观念落后,基层工作相对滞后及宣传内容陈旧,方法老套等问题,新时期我们应树立新理念,创新宣传的方式方法,加强队伍建设,形成宣传教育工作新合力。

    作者:俞云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20例的护理

    急性阑尾炎是妊娠期常见的外科疾病,一旦确诊应在积极抗感染治疗的同时做好手术准备。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年共收治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20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翠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高度近视黄斑区域视网膜厚度变化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运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对高度近视患者进行黄斑区域不同象限视网膜厚度的测量,分析其分布特点和变化规律,并进一步探讨影响其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高度近视者68例(38眼,男31眼,女37眼),以及正常对照组40例(40眼,男20眼,女20眼),用IOL Master测量眼轴,用Zeiss -Humphrey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仪对黄斑区快速扫描,对性别、眼轴长度与黄斑区域各象限视网膜厚度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正常对照组女性黄斑旁中心凹各部位(除上方)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均低于男性组,而高度近视组中无性别差异。2.旁中心凹及旁周边中心凹下方对应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与眼轴呈显著正相关;旁周边中心凹鼻侧对应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与眼轴也呈正相关;中心凹小厚度、中心凹平均厚度以及旁周边中心凹上方对应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与眼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黄斑区域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分布存在区域特异性,随眼轴延长出现区域选择性变薄,与性别无关。高度近视眼的视网膜变薄是确实存在的,主要是旁中心凹区,不是在中心凹。

    作者:张艳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扎鲁司特治疗儿童哮喘疗效

    哮喘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仍呈上升的趋势,尤其在儿童中。因此,控制儿童哮喘成为全球哮喘防治的关键。

    作者:朱天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脑卒中是指患有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颅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的疾病,脑卒中的致残率为86.5%[1],生活不能自理的比例达到了43.2%[2],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吞咽困难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有45%的患者发生吞咽困难[3]。吞咽困难易导致不良预后如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脱水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影响疾病康复。因此尽早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困难显得至关重要。我院收治的患者在制定了康复护理措施后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龙潇潇;杨丽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颊侧浸润麻醉在老年人根管治疗中的镇痛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颊侧浸润麻醉在老年人根管治疗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06月在我院接受根管治疗的86老年患者,将其按照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每组患者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2%利多卡因传统阻滞麻醉方式,试验组患者采用颊侧浸润麻醉方式,即在患者患牙根尖区颊侧黏膜转折处注射2%利多卡因3ml,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中麻醉有效率为95.35%(41/43),对照组患者中麻醉有效率为93.02%(40/43),两组患者的麻醉有效率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中有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占13.95%,试验组患者中无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颊侧浸润麻醉对老年人根管治疗中能起到良好的镇痛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翔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1例主动脉夹层的护理体会

    本文通过一名主动脉夹层病人的病例资料,阐述主动脉夹层的护理体会。

    作者:何迎杰;佟娜;宋莹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左结肠静脉异常及肾血管变异

    发现:在解剖一具身高154cm、未成年女性标本时发现左结肠静脉于左肾前上部走行注入左肾静脉变异。方法:仔细观察结构的起止、走行和分支等情况,使用定位针,游标卡尺(精度0.02')进行测量,并记录。结果:讨论:鉴于肾动、静脉起点,走行与临床诊疗关系密切,而且左结肠静脉汇入点异常与肾静脉吻合报道少见。

    作者:陈鑫;罗威明;黄丹;王麟尧;冯楚炎;倪任兵;孙建永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核医学显像对不明性质颈痛患者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核医学显像在不明性质颈痛中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68例不明颈痛患者,MRI、CT、X线检查结果显示骨质占位性病变或破坏性病变,但无法明确骨质病变性质,所有患者均通过全身骨显像进行检查,并进行病灶穿刺检查或手术检查。其中8例全身骨显像显示多发骨转移瘤患者进行肿瘤代谢显像。结果:68例患者经全身骨显像检查,阳性检出率为88.2%(60/68),显像结果显示颈部单发病灶34例,包括23例良性病变,8例转移瘤,3例原发恶性肿瘤。多发病灶26例。6例转移瘤患者通过肿瘤代谢显像确定了原发病灶。结论:对于不明性质颈痛患者,应采用全身骨显像诊断病变性质,全身骨显像联合肿瘤代谢显像可有效提高不明性质颈痛诊断准确率,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张俊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优质护理探讨

    目的:分析讨论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措施及优质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8月于本院治疗的9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为77.8%,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9%,对照组为24.4%,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可有效增强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使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阳帆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腋臭小切口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小切口手术治疗腋臭的治疗体会。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腋臭70例行小切口大汗腺切除术治疗的患者。结果70例患者中,有56例患者腋臭得到治愈,有10例患者疗效显著,3例患者治疗有效,有1例患者治疗无效,有效率为98.6%。讨论小切口大汗腺切除术创伤小、切口隐蔽、术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病人康复良好,因此小切口手术治疗腋臭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吴厚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AVL Compact 3血气分析仪常见故障的解决方法

    AVI Compact 3是一种微型全自动血气分析仪,本文通过该机器常见故障以及故障的处理方法,建立血气分析仪日常维护保养程序,快速查找仪器问题并排除故障。

    作者:黄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医手法配合中药内服外用治疗56例肱骨髁间骨折疗效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中医手法配合中药内服外用治疗56例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肱骨髁间骨折病人56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病人,治疗组采用中医手法复位配合中药内服外用治疗,对照组采用中医手法复位治疗。观察两组病人临床疗效并对其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28例病人中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28例病人中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8例病人的骨折愈合时间为8-13周,平均为(9.2±3.7)周,对照组28例病人的骨折愈合时间为13-21周,均为(16.5±4.5)周,治疗组病人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手法复位配合中药内服外用治疗肱骨髁间骨折能够有效地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中医手法复位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姜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母婴分离的高危妊娠产妇的心理问题分析与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研究母婴分离对高危妊娠产妇心理问题的影响及采取护理干预后改善状况。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2月入住我院的120名母婴分离的高危妊娠产妇,分为研究组(实施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各60人,统计分析两组发生乳胀例数、母乳喂养数及人工喂养数,两组产妇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结果分析比较,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分析。结果由于各种因素导致新生儿入住NICU,以至于母婴分离引发甚至加重高危妊娠产妇的心理问题,经实施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的母乳喂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乳胀例数、人工喂养数均少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焦虑程度普遍轻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分离给高危妊娠的产妇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不利于临床治疗,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这种心理状况,促进产妇产后康复,也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老年人腹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

    目的:通过对老年人腹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为预防和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提供依据。方法:临床观察记录本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病情观察、通过各种方法进行护理干预,积极治疗。结果:老年人腹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年龄、手术方式、活动量、血液高凝状态有关。结论:老年人腹部手术后进行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护理干预,是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重要措施,减少了腹部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老年人手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瑕;彭秀琴;魏小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出入院护理评估单在神经内科病人中的应用体会

    护理评估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收集病人资料的过程,是护士对病人在入院时和入院前一段时间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评估,根据收集到的资料信息,对护理对象和相关事物作出大概推断,从而为护理活动提供基本依据。评估是整个护理程序的基础。同时也是护理程序中为关键的步骤。目的是为分析、判断和正确作出护理诊断或护理问题提供依据;建立病人健康状况的基本资料,通过首诊护士与病人的接触,增加与病人接触的时间,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工作满意度。我科从2013年3月起使用出入院护理评估单,通过对一千多份护理评估单使用情况的整理,现将使用出入院护理评估单的一些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甘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药物应用护理》的教学方法

    《药物应用护理》是药理学和现代护理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该课程存在难理解、难记忆的问题,讨论《药物应用护理》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产生兴趣,做到理解易,记忆易,学习成绩提高。

    作者:林敏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西药库药品管理体会探讨

    药品是一类关乎人们生命安全的药品,而药库是医院药品的主要供应机构,西药库药品管理是一项实践性强且质量要求高的一项工作,其药品管理的水平对于药品的安全、药品的质量、医院服务水平以及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极大的影响。因此做好西药库药品管理至关重要。为了能够提高我院西药库药品管理水平,本研究就针对当前我院西药库药品管理问题进行分析。

    作者:钟荣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三种包皮环切术式的临床观察比较

    目的:评价三种包皮环切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3年12月因包皮过长在我院泌尿外科接受包皮环切术的4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别接受传统包皮环切术(n=150)、袖套式包皮环切术(n=160)和迅舒环包皮环切术(n=170)。结果:传统组手术费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分别为(600±20)元、(11.26±3.24)ml、(40.84±6.25)min、(45.51±8.52)h;袖套组手术费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分别为(850±30)元、(5.46±2.45)ml、(30.45±5.24)min、(32.4±5.65)h;迅舒环组手术费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分别为(1200±20)、(1.92±0.58)ml、(15.57±4.45)min、(20.3±4.37)h。传统组、袖套组和迅舒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4.67%、7.5%、2.35%。传统组、袖套组和迅舒环组的患者满意度分别为86%、95%、99.41%。对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迅舒环组的手术效果明显优于袖套组和传统组。迅舒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袖套组和传统组。迅舒环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袖套组和传统组。尽管迅舒环包皮环切术总治疗费用相对较高,但其手术简单、安全、并发症少、术后美观、患者易接受,笔者认为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伟;肖民辉;张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析健康教育在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探究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在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80例哮喘患者,对上述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40例,给予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对照组40例,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出院后半年内哮喘病发的次数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在哮喘病的治愈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能缓解患者的病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陈艳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