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左腰静脉汇入左肾静脉并左睾丸静脉变异标本1例

梁楚琪;罗诚;汤志祥;冯楚炎;陈鑫;罗威明;王泽涛

关键词:腰静脉, 肾静脉, 睾丸静脉, 解剖, 变异
摘要:发现:笔者在解剖一具老年男尸标本,解剖到腹膜后隙时发现其左第一腰静脉注入左肾静脉变异,且左侧睾丸静脉有侧支汇入变异。方法:使用定位针,游标卡尺(0.02mm)测量血管外径及长度,用米尺(cm)测量身高并记录。结果:左腰静脉汇入左肾静脉和左睾丸静脉变异。讨论:腰静脉汇入左肾静脉变异具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人工全腰椎间盘置换术、腰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暴露椎前血管等手术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防止不可控制的大出血,休克甚至死亡,所以应特别注意此例报告的现象和数据,避免手术失误。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营养支持治疗在神经外科危重病人中的合理应用研究

    目的:总结营养支持治疗在神经外科危重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探索营养支持治疗在神经外科危重病人临床治疗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病房危重病例31例,平均年龄(38±0.3)岁,伤后后48小时(早期)给予肠内营养(EN),逐渐增加用量,以肠外营养(PN)进行辅助配合;伤后7天之内(应激期),根据实际病情降低葡萄糖的用量。严密检测患者血清白蛋白(ALB)浓度、临床检测指标及胃肠道功能,并发症的发病率和愈后率。结果:所有患者肠内营养平均时间为29天,时间长者55天,短者9天,治愈22例,好转8例,死亡1例。未见血清白蛋白(ALB)浓度、临床检测指标明显变化,营养状况良好,肠内营养期间未见明显代谢性并发症和消化道系统并发症。结论:护士分层分级管理在护理临床中对优质护理、营造和谐的护理环境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在优质护理临床管理中值得推广。

    作者:陈晓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医手法配合中药内服外用治疗56例肱骨髁间骨折疗效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中医手法配合中药内服外用治疗56例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肱骨髁间骨折病人56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病人,治疗组采用中医手法复位配合中药内服外用治疗,对照组采用中医手法复位治疗。观察两组病人临床疗效并对其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28例病人中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28例病人中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8例病人的骨折愈合时间为8-13周,平均为(9.2±3.7)周,对照组28例病人的骨折愈合时间为13-21周,均为(16.5±4.5)周,治疗组病人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手法复位配合中药内服外用治疗肱骨髁间骨折能够有效地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中医手法复位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姜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预见性护理在15例脾切除术患者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预防脾切除术后并发症出现价值。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到2013年12月间进行脾切除术的15例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以避免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术后感染、脾静脉及门静脉血栓形成等原因都会引起并发症的出现。结论:预见性护理有助于及时对相关的情况作出处理,可以有效预防脾切除术后并发症的产生。

    作者:程海英;严雪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急救卡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推广

    糖尿病是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常见疾病。患者在积极配合治疗控制血糖的同时却往往会忽略了低血糖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当低血糖发生时,患者通常伴有心慌、冷汗、发抖、饥饿感等低血糖症状,以提醒患者自行进食含糖食物,及时进行早期处置则预后良好[1]。然而有些患者屡发低血糖后,则可表现为无先兆症状的低血糖昏迷[2]。若昏倒在公路上、楼梯口,或正在驾驶车辆、正在进行高空作业,后果更是不堪设想。为了方便患者,我科设计了糖尿病患者急救卡,现将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胡朵妮;赵惠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医养生与慢性病防治研究

    中医属于我国的国粹,也是我国几千年发展历史的文化和医学成果,集结了我国数千年以来人民的智慧。多种文献研究显示中医养生理论使用在慢性疾病的防治上,能够有效减少或减缓慢性疾病的发展与并发症的出现,对患者的康复有一定的促进性指导作用,未来可将中医更好的使用在当下有不断增加趋势的慢性疾病防治工作上。

    作者:程德怀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手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的护理研究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胆结石发病率旱上升趋势,需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也越来越多。虽然胆囊切除术已经很成热,安全性也很高,但由于患者自身生理和心理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很多患者对手术治疗还存在很大的恐惧心理。因此,及时做好胆囊切除术前术后的护理,使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医务人员进行治疗,对实现术后的迅速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木文就近年来胆结石患者的护理研究进行综述,为胆结石患者的护理提供借鉴。

    作者:冯雪晴;康佳佳;吴力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腹腔镜下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

    目的:对腹腔镜下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在我接受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手术指征。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0.00%),且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统计学均有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显著,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可靠,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柏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探讨肩胛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

    目的:探讨肩胛骨骨折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自2012年1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20例肩胛骨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肩胛骨后方手术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诊,随诊时间6月-2年。骨折愈合时间8-12周,根据功能评分,优14例,良3例,可1例,差2例,优良率70%。结论:肩胛骨不稳定骨折经手术治疗疗效肯定,功能满意。

    作者:高真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产后家庭访视医学干预对母婴健康状况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产后家庭访视医学干预方法及其实施效果,促进母婴健康。方法采用医学干预前后和干预组与非干预组对照研究,分别于产后14天和产后42天进行两次访视。第一次采用家庭访视,对母婴健康状况进行检查,以《爱丁堡产后抑郁自评量表》评估产妇是否患有产后抑郁症;同时对干预组产妇实施以产褥期保健知识为主的健康教育和具体的医学干预指导。第二次访视主要在医院保健门诊进行,了解干预后母婴健康状况的变化,比较干预组与非干预对照组母婴健康状况和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病率变化,综合评估医学干预效果,总结产后家庭访视医学干预内容和方法。结果产妇精神状态、睡眠、饮食、乳汁分泌等,和婴儿精神状态、睡眠、面色黄染等,干预后比干预前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产妇各种产后并发症患病率,和婴儿腹泻、湿疹、尿布疹、脐部感染等患病率,干预后比干预前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母乳喂养率显著升高。产妇精神状态、乳汁分泌、子宫复旧等,和婴儿精神状态、面色等,干预组均显著优于非干预组(p<0.05);产妇产后并发症患病率、EPDS评分,和婴儿肺炎、湿疹、尿布疹、鹅口疮等患病率,干预组显著低于非干预组(p<0.05)。产妇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分桥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况、产次、分娩方式、产妇产时体重、婴儿性别等与抑郁症密切相关(p<0.05)。总结出了产后家庭访视医学干预模式。结论产后家庭访视医学干预可明显促进产妇复旧,显著降低产后并发症,提高母婴健康水平,应在各助产医疗机构推广实施。

    作者:孙岚;罗娇;陈刚;任修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烧伤后瘢痕挛缩整形修复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烧伤后瘢痕挛缩整形修复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烧伤后瘢痕挛缩整形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这些患者分成两个小组,一组是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一组是观察组接受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对比两个小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烧伤后瘢痕挛缩整形修复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应加强对烧伤后瘢痕挛缩整形修复患者的护理。

    作者:杨茂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干预体会

    目的:分析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总结预防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近年来在我院进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244例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2例,对照组在手术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相关并发症进行护理干预。结果:通过护理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92%和14.75%,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分析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提前做好预防护理措施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周朝晖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观察压宁定治疗急诊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并分析压宁定对治疗急诊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11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急诊高血压患者60例,对所有患者均给予压宁定治疗,将50毫克压宁定加入50毫升生理盐水中以每小时6~24毫克的速度进行微泵静脉注射,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和心率变化情况。结果:采用压宁定治疗半个小时内,患者的血压及心血率明显降低,患者用药前与用药后的血压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宁定治疗急诊高血压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有降压快、不良反应小、见效快等临床特点,是治疗急诊高血压的首选药物,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作者:许德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结以及其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100例中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针对冠心病进行药物质量,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抑郁心里治疗干预,用健康生活质量量表SF-36各维度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在出院后3、6个月的生活质量。结果出院后3、6个月两组患者SF-36各维度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结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且抑郁心理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40例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进行颅脑的外伤术后出现颅内感染的可能的危险因素的分析,旨在提供一些治疗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来我院就医的自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的出现颅内感染的患者40人,作为观测组,且同时选取40位同时期但没有出现感染的患者40位,来作为对照组,依据各种参数进行统计,进行回归性的分析。结果:统计结果表明,为该手术可能出现感染的危险因素有:手术时间、术后白蛋白、进行脑室外的引流、脑脊液漏、血糖水平、术后的激素水平、术前的GCS评分、手术的次数、后颅窝手术是危险因素,有统计学差异(P<0.05)。做线性回归方程提示,脑外室的引流、脑脊液漏、血糖、后颅窝手术及手术时间这些指标可能为进行手术后发生感染的独立的危险因素,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手术时间、脑室外的引流、血糖水平、后颅窝手及脑脊液漏等因素是术后颅内出现感染的可能的独立的危险因素,对手术过程中出现以上的情况的患者需要密切关注,防止感染的出现。

    作者:朱军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临床治疗的分析研究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肺气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慢性阻塞肺气肿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0例,采用西药治疗方法;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的吸氧治疗方法。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一系列的治疗,患者的病情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具有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彭楼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术前强化口腔护理在鼻咽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术前强化口腔护理在鼻咽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择确诊为鼻咽癌残灶或复发灶,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9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术前进行包括早期鼻腔冲洗及个体化口腔护理、口面颈部肌肉功能锻炼、咳嗽打喷嚏的应对方式、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的早期强化口腔护理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于术后记录口腔切口感染发生率,术后3个月随访患者洼田饮水试验、患者的张口情况、颈部活动情况等。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后术后创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吞咽障碍、张口困难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术前进行强化口腔护理的方法可以降低鼻咽癌术后感染以及吞咽障碍、张口困难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刘常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一例颈椎管狭窄症合并共济失调型脑瘫患者的护理

    颈椎管狭窄症是指构成颈椎管各解剖结构因发育性或退变因素造成骨性或纤维性退变引起一个或多个平面管腔狭窄,导致脊髓血液循环障碍、脊髓及神经根压迫症。共济失调型脑瘫较为少见,是由于小脑发育不良所致,主要临床表现为肌张力低下、共济运动障碍、意向性震颤、构音障碍及运动发育迟缓。我科于2012年6月收治1例颈椎管狭窄症合并共济失调型脑瘫患者,经过20天的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110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分析股骨胫骨折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方法,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取针对性的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和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4%)明显高于对照组(61.8%),而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16.4%),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的综合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临床手术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广泛。

    作者:邹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肺部小结节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分析和讨论肺叶切除术与完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治疗肺部小结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呼吸科收治检测出有肺部小结节并需要手术患者84例,其中行肺叶切除术31例,其余行肺段切除术,比较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各项指标。结果:两种手术的术中出血量,术中引流量,引流时间,术后止痛药频率具有明显差异,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无差异。行肺段切除术的患者并发症和副作用明显少于肺叶切除术的患者,肺段切除术更加安全,P均<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段切除术具有方便,快捷,痛苦少,术中出血量少,术中引流量少等优点,大程度上的保存了肺组织,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作者:靳振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循证护理模式在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模式在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泌尿外科手术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使用循环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腹胀情况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和腹胀情况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在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护理中能够控制术后腹胀和疼痛情况,使患者对护理更加满意。

    作者:徐艳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